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4028发布日期:2019-11-27 19:2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中的木制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连接90度直角相交构件的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中,角码是连接90度直角相交构件的连接件。

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中传统的角码为90°直角件,通过螺钉和胶的方式将角码及90°直角相交的构件连接在一起,组装好后放在组框机内或者组框工装内压紧,等待胶干后,角组装好的构件取出。由于组框机或工装操作复杂且设备价格昂贵,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组框操作容易,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新型角码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角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所述角码包括一个基座,所述基座的两端设有固定孔,所述两个固定孔之间设有与所述基座相连的两个矩形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外侧设有卡合部,所述两只支撑部的夹角k1为锐角,且所述夹角k1在卡合部端开口距离大于两支撑部根部的开口距离。

由于所述角码采用了基座、支撑部和卡合部的设计,当组框时,角码的基座通过固定孔用螺钉固定在一个90°直角相交的构件,而支撑部则插在另一个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相配合面上预先做好的卡合部内,此时角码的卡合部和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卡合部相配,将两个90°直角相交的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两只支撑部的夹角k1为锐角,且卡合部端开口距离大于两支撑部端的开口距离,这样的设计能使角码在插入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相配合面上预先做好的卡合部内时,支撑部处于被压缩状态,反之,支撑部对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相配合面上预先做好的卡合位置保持着作用力,这样提高卡合部对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抓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为凸起物,由于优选的卡合部为凸起物,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部的接触面积,增加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外侧的卡合部形状为半圆柱或者三角形或者梯形。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角码适用于硬度不同的种类木材的木制品,能够保证给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卡合提供足够的卡合力,增强紧固性能。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为矩形通孔,由于优选的卡合部为矩形通孔,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部的接触面积,增加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外侧的卡合部至少有1个。由于卡合部为多个,就跟进一步的增加了卡合部的接触面积,增加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两个矩形支撑部设有卡合部端通过v型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v型连接部夹角k2小于45°,采用这样的设计,能够使角码在插入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相配合面上预先做好的卡合位置后给卡合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同时v型连接部夹角小于45°能够使角码在角码在插入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相配合面上预先做好的卡合位置时更好的闭合。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进一步增大了卡合面积,增大了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角码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角码,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力,增强紧固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连接90度直角相交构件时不再需要组框工序中的组框,减少了组装设备,简化了组装工艺,操作更简单,组装效率更高,产品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在d-d向的阶梯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轴测图。

图4是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正视图。

图5是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第二种方案的正视图。

图6是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第三种方案的正视图。

图7是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第三种方案的轴测图。

图8是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的第四种方案的轴测图。

图例说明:1—角码,2—90°相交构件a,3—90°相交构件b,4—自攻丝螺钉,11—固定孔,12—基座,13—支撑部,14—卡合部,15—两支撑部间的夹槽,24—卡合部a,25—两支撑部间的夹槽b,26—v型连接部,31—基座b,32—支撑部b,33—固定孔b,34—支撑部b,44—卡合部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图3和图4给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1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角码1包括一个基座12,所述基座12的两端设有固定孔11,所述两个固定孔11之间设有与所述基座12相连的两个矩形支撑部13,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设有卡合部14,所述两只支撑部13的夹角k1为锐角,且所述夹角k1在卡合部14端开口距离大于两支撑部13根部的开口距离,喇叭口式的支撑部能在角码插入预先在相交构件上做出的沟槽时提供向外的张力,卡合部14能够与所述沟槽的卡合位置紧密结合,提供更大的抓力。

所述卡合部14为凸起物,由于优选的卡合部14为凸起物,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部的接触面积,增加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的卡合部14各有1个。

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的卡合部14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形的结构形式能够在插入所述沟槽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更利于角码插入沟槽。

所述卡合部14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部13的厚度,进一步增大了卡合面积,增大了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所述角码1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角码,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力,增强紧固性能。

具体实施例二:

图5给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1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角码1包括一个基座12,所述基座12的两端设有固定孔11,所述两个固定孔11之间设有与所述基座12相连的两个矩形支撑部13,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设有卡合部24,所述两只支撑部13的夹角k1为锐角,且所述夹角k1在卡合部24端开口距离大于两支撑部13根部的开口距离,喇叭口式的支撑部能在角码插入预先在相交构件上做出的沟槽时提供向外的张力,卡合部14能够与所述沟槽的卡合位置紧密结合,提供更大的抓力。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24为凸起物,由于优选的卡合部24为凸起物,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部的接触面积,增加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的卡合部24各有1个。

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的卡合部24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形的结构形式能够在插入所述沟槽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更利于角码插入沟槽。

所述两个矩形支撑部13设有卡合部24端通过v型连接部26连接在一起,所述v型连接部26夹角k2小于45°,采用这样的设计,能够使角码1在插入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相配合面上预先做好的卡合位置后给卡合部24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同时v型连接部夹角小于45°能够使角码在插入90°直角相交的构件的相配合面上预先做好的卡合位置时更好的闭合。

所述卡合部24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部13的厚度。

所述角码1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角码,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力,增强紧固性能。

具体实施例三:

图6和图7给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1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角码1包括一个基座12,所述基座12的两端设有固定孔11,所述两个固定孔11之间设有与所述基座12相连的两个矩形支撑部13,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设有卡合部44,所述两只支撑部13的夹角k1为锐角,且所述夹角k1在卡合部44端开口距离大于两支撑部13根部的开口距离。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44为凸起物。

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的卡合部44各有3个。

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13外侧的卡合部44形状为三角形。

所述两个矩形支撑部13设有卡合部44端通过v型连接部26连接在一起,所述v型连接部26夹角k2小于45°。

所述卡合部44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部13的厚度,进一步增大了卡合面积,增大了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所述角码1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角码,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力,增强紧固性能。

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卡合部44的数量,进一步增大了卡合面积,增大了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具体实施例四:

图8给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木制品相交构件的角码1的第四种实施例,所述角码1包括一个基座b31,所述基座b31的两端设有固定孔b33,所述两个固定孔b33之间设有与所述基座b31相连的两个矩形支撑部b32,所述两个支撑部b32外侧设有卡合部b34,所述两只支撑部b32的夹角k1为锐角,且所述夹角k1在卡合部b34端开口距离大于两支撑部b32根部的开口距离。

优选的,所述卡合部b34为矩形通孔,由于优选的卡合部为矩形通孔,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部b34的接触面积,增加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部外侧的卡合部b34各有3个,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部b34的接触面积,增加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所述卡合部b34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部b32的厚度,进一步增大了卡合面积,增大了卡合力,增强了固定性能。

所述角码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角码,能够进一步增加卡合力,增强紧固性能。

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的安装方法,以具体实施例一为例:

先在90°相交构件a2和90°相交构件b3的配合面上涂胶,再将角码1的基座12用自攻丝螺钉4固定在90°相交构件a2上,然后将角码的支撑部23插入到预先在90°b3相交构件b3配合面上做的沟槽内,直到90°相交构件a2和90°相交构件b3的配合面完全贴合,此时两个支撑部13外侧设有卡合部14与预先在90°b3相交构件b3配合面上做的沟槽内的卡合部分完全配合在一起,这样就将90°相交构件a2和90°相交构件b3固定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例子,相关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减少、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