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502发布日期:2019-11-12 23:46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



背景技术:

齿轮联轴器由带有内齿、凸缘的外套筒和带有外齿的内套筒组成的可移式刚性联轴器。齿轮联轴器因通过齿轮啮合刚性传动,齿轮联轴器受载时,齿面磨损严重,且轮齿表面因微量往复运动产生摩擦发热,特别在高速条件下尤为明显,因此需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且需定时添加润滑油,或需依靠润滑机构,较为复杂。

此外,现有的齿轮联轴器,通常是通过设有内齿圈的外套体连接两半联轴器,且外套体通常设置为两个,分别套设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上,再通过螺栓固定两个外套体而完成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的联接,部件较多,拉长了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之间的距离,在传递力矩时稳定性较差,且不可补偿两轴相对位移,不可减振、缓冲,易使齿轮啮合处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缩小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之间的连接距离,增强力矩传递稳定性,可补偿两轴在轴向、径向的偏移,且具有缓冲减振作用,有效防止齿轮啮合处受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包括左半联轴器、设于所述左半联轴器一侧的右半联轴器,所述右半联轴器的一端设置有齿轮连接外筒体,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体齿轮套,所述左半联轴器的一端外壁周向设置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位于所述弹性体齿轮套的内部,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内壁周向设置有内齿圈,所述弹性体齿轮套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齿圈相啮合的内轮齿,所述弹性体齿轮套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的外轮齿。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齿圈的轮齿大于所述外齿圈的轮齿,所述外轮齿大于所述内轮齿。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弹性体齿轮套和所述外齿圈封闭在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内部的端环盖,所述端环盖连接在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开口一端。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环盖套设在所述左半联轴器的外部,所述端环盖通过螺栓与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环盖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开口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沿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轴向设置,所述螺栓贯穿所述连接通孔并与所述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环盖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环盖的外沿周向设置有密封凸环,所述密封凸环套设于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外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凸环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密封槽,所述第二环形密封槽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外部套设有锁紧套。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一端外壁周向设置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与所述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套设位,所述锁紧套位于所述套设位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通过设置弹性体齿轮套,弹性体齿轮套外壁上的外轮齿与齿轮连接外筒体的内齿圈啮合,弹性体齿轮套内壁上的内轮齿与左半联轴器的内齿圈啮合,从而实现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的弹性齿轮啮合连接,通过弹性体齿轮套的弹性形变,可补偿两轴之间的轴向、径向的位移偏差,增强两轴之间力矩传递的稳定性,内齿圈与外轮齿的啮合、外齿圈与内轮齿的啮合均为非刚性啮合,有效防止内齿圈与外齿圈的齿面磨损,延长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弹性体齿轮套的弹性形变进行缓冲减震,防止内齿圈与外轮齿的啮合处、外齿圈与内轮齿的啮合处出现轮齿断裂等损伤,保证力矩传递稳定性,同时,无需进行润滑,维护方便。

通过齿轮连接外筒体的设置,将弹性体齿轮套与外齿圈包设在内,使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之间的联接更加紧凑、更加稳固,缩短了左半联轴器与右半联轴器之间的距离,有效提高两轴之间力矩传递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左半联轴器;2、右半联轴器;3、齿轮连接外筒体;4、弹性体齿轮套;11、外齿圈;31、内齿圈;41、内轮齿;42、外轮齿;5、端环盖;6、螺栓;51、连接通孔;32、螺纹连接孔;52、第一环形密封槽;7、第一密封圈;53、密封凸环;530、第二环形密封槽;8、第二密封圈;9、锁紧套;33、限位凸环;34、套设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包括左半联轴器1、设于左半联轴器1一侧的右半联轴器2,右半联轴器2的一端设置有齿轮连接外筒体3,齿轮连接外筒体3与右半联轴器2为一体化设置,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体齿轮套4,弹性体齿轮套4为工程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左半联轴器1的一端外壁周向设置有外齿圈11,外齿圈11位于弹性体齿轮套4的内部,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内壁周向设置有内齿圈31,弹性体齿轮套4的内壁设置有与外齿圈11相啮合的内轮齿41,弹性体齿轮套4的外壁设置有与内齿圈31相啮合的外轮齿42。通过内轮齿41与外齿圈11的啮合、外轮齿42与内齿圈31的啮合,实现左半联轴器1与右半联轴器2之间的弹性齿轮啮合连接,内轮齿41与外轮齿42均为与弹性体齿轮套4一体化成型的弹性体,使内轮齿41与外齿圈11的啮合、外轮齿42与内齿圈31的啮合均为非刚性啮合,有效防止内齿圈31与外齿圈11的齿面磨损,无需对轮齿啮合处进行润滑,维护便捷,在长时间运转后仅需通过更换弹性体齿轮套4即可,维护成本低,通过弹性体齿轮套4的弹性形变,可补偿两轴之间的轴向、径向位移偏差,增强两轴之间力矩传递的稳定性,且通过弹性体齿轮套4的弹性形变进行缓冲减震,有效防止内齿圈31与外轮齿42的啮合处、外齿圈11与内轮齿41的啮合处出现轮齿断裂等损伤,保证力矩传递稳定性,延长齿轮联轴器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设置齿轮连接外筒体3,将弹性体齿轮套4与外齿圈11均包设封闭在内,使左半联轴器1和右半联轴器2之间的联接更加紧凑、更加稳固,缩短了左半联轴器1与右半联轴器2之间的距离,有效提高两轴之间力矩传递稳定性。

为保证左半联轴器1与右半联轴器2之间力矩传递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主动轴与右半联轴器2的内部键连接,从动轴与左半联轴器1的内部键连接,内齿圈31的轮齿大于外齿圈11的轮齿,外轮齿42大于内轮齿41,便于右半联轴器2可稳定地带动弹性体齿轮套4转动,弹性体齿轮套4稳定带动左半联轴器1转动,使两轴之间的力矩传递更加稳定。

为保证左半联轴器1与右半联轴器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一步地,稳定传递力矩的齿轮联轴器还包括用于将弹性体齿轮套4和外齿圈11封闭在齿轮连接外筒体3内部的端环盖5,端环盖5连接在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开口一端,端环盖5套设在左半联轴器1的外部,端环盖5通过螺栓6与齿轮连接外筒体3相连接,端环盖5上开设有连接通孔51,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开口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32,螺纹连接孔32沿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轴向设置,螺栓6贯穿连接通孔51并与螺纹连接孔32螺纹连接。通过端环盖5将弹性体齿轮套4和外齿圈11稳定封闭在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内部,保证在传递力矩时左半联轴器1与右半联轴器2之间的连接稳固,且便于左半联轴器1、右半联轴器2及弹性体齿轮套4之间的安装与拆卸。

为保证齿轮连接外筒体3内部的密封性,进一步地,端环盖5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密封槽52,第一环形密封槽52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第一密封圈7为橡胶或硅胶材料,第一密封圈7与左半联轴器1的外壁过盈配合,保证端环盖5与左半联轴器1连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地,端环盖5的外沿周向设置有密封凸环53,密封凸环53套设于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外部,便于端环盖5与齿轮连接外筒体3之间的配合及定位,密封凸环5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密封槽530,第二环形密封槽530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8为橡胶或硅胶材料,第二密封圈8与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外壁过瘾配合,保证端环盖5与齿轮连接外筒体3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防止灰尘、油污等杂质进入齿轮连接外筒体3内部而影响左半联轴器1与右半联轴器2之间的稳定传动。

为增强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稳固性,防止其发生变形,进一步地,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外部套设有锁紧套9,锁紧套9可将齿轮连接外筒体3箍紧,防止齿轮连接外筒体3在长时间高温、高速下运转而出现形变,进一步地,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一端外壁周向设置有限位凸环33,限位凸环33、齿轮连接外筒体3的外侧壁、密封凸环53之间形成套设位34,锁紧套9位于套设位34中,防止锁紧套9从齿轮连接外筒体3上松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