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三联链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4398发布日期:2020-01-21 22:1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三联链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链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三联链轮。



背景技术:

链传动时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一般情况,都是两个链轮带动一个链条传动,存在的问题就是传动比不能改变,如果需要更改传动比的话就得重新把传动机构拆除更换,过程繁琐。而且链条传动效率较高,但是没有防过载功能,在链条发生卡滞时容易将电机烧坏。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三联链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三联链轮,以解决现有链传动传动比固定,不易更改,而且无防过载功能的问题。一种多功能三联链轮,包括第一链轮体,支撑轴套,弧形凹槽,防过载套件,第二链轮体,第三链轮体,拨杆,缓冲垫片和固定环,所述第一链轮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套,该支撑轴套内孔沿轴向均布开设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内滑动连接有防过载套件;所述第二链轮体与第三链轮体依次套设在支撑轴套外部,且通过拨杆可拆卸连接,并在第一链轮体,第二链轮体与第三链轮体之间设有缓冲垫片;所述固定环连接在支撑轴套的外端;所述防过载套件包括环形壳体,限位孔和弧形凸起,所述环形壳体内部设有限位孔,且环形壳体外缘均布设有弧形凸起。

所述弧形凹槽与弧形凸起相互吻合连接在一起,在扭矩过大时,弧形凸起改变对应弧形凹槽的位置,及第一链轮体相对于防过载套件发生旋转,避免过载,而烧糊电机。

所述第一链轮体,第二链轮体与第三链轮体的外径尺寸大小不一,具有多种传动比选择,适应范围广。

所述拨杆采用圆柱轴,且位于第一链轮体,第二链轮体与第三链轮体内壁上开设的盲孔内,安装和拆卸均方便,效率高。

所述缓冲垫片采用橡胶垫片,具有吸收振动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凹槽和防过载套件的设置,在扭矩过大时,弧形凸起改变对应弧形凹槽的位置,及第一链轮体相对于防过载套件发生旋转,避免过载,而烧糊电机。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链轮体,第二链轮体和第三链轮体的设置,三者的外径尺寸大小不一,从而具有多种传动比选择,适应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的拨杆,缓冲垫片和固定环的设置,连接可靠牢固,安装和拆卸方便,具有减振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过载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链轮体,2-支撑轴套,3-弧形凹槽,4-防过载套件,41-环形壳体,42-限位孔,43-弧形凸起,5-第二链轮体,6-第三链轮体,7-拨杆,8-缓冲垫片,9-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三联链轮,包括第一链轮体1,支撑轴套2,弧形凹槽3,防过载套件4,第二链轮体5,第三链轮体6,拨杆7,缓冲垫片8和固定环9,所述第一链轮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轴套2,该支撑轴套2内孔沿轴向均布开设有弧形凹槽3,该弧形凹槽3内滑动连接有防过载套件4;所述第二链轮体5与第三链轮体6依次套设在支撑轴套2外部,且通过拨杆7可拆卸连接,并在第一链轮体1,第二链轮体5与第三链轮体6之间设有缓冲垫片8;所述固定环9连接在支撑轴套2的外端;所述防过载套件4包括环形壳体41,限位孔42和弧形凸起43,所述环形壳体41内部设有限位孔42,且环形壳体41外缘均布设有弧形凸起43。

所述弧形凹槽3与弧形凸起43相互吻合连接在一起,在扭矩过大时,弧形凸起43改变对应弧形凹槽3的位置,及第一链轮体1相对于防过载套件4发生旋转,避免过载,而烧糊电机。

所述第一链轮体1,第二链轮体5与第三链轮体6的外径尺寸大小不一,具有多种传动比选择,适应范围广。

所述拨杆7采用圆柱轴,且位于第一链轮体1,第二链轮体5与第三链轮体6内壁上开设的盲孔内,安装和拆卸均方便,效率高。

所述缓冲垫片8采用橡胶垫片,具有吸收振动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凹槽3和防过载套件4的设置,在扭矩过大时,弧形凸起43改变对应弧形凹槽3的位置,及第一链轮体1相对于防过载套件4发生旋转,避免过载,而烧糊电机。第一链轮体1,第二链轮体5和第三链轮体6的设置,三者的外径尺寸大小不一,从而具有多种传动比选择,适应范围广。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