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结构及拼接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768发布日期:2020-01-21 22:08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结构及拼接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拼接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结构及拼接模型。



背景技术:

在拼接模型领域,垂直相交的两个部件之间的拼接一般采用角码或者卯榫的拼接结构,采用角码拼接的方式一般需要上多颗螺丝,组装麻烦,操作不便,采用卯榫的拼接方式,虽然组装非常容易,但是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不牢靠,容易出现部件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及拼接模型,以使拼装更加简单、容易,且拼接牢靠。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拼接件、第二拼接件、至少一个卡接件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拼接件的拼接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具有颈部和翼部;所述第二拼接件上对应各卡所述接头开设有与卡接头配合的卡接头限位槽;所述卡接件的一侧边上对应各卡接头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卡接在卡接头的颈部,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第二拼接件上,进而阻止卡接头退出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头限位槽为通槽结构,所述卡接头的翼部从第二拼接件的第一侧穿过卡接头限位槽至第二拼接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拼接件的拼接端抵在第二拼接件的第一侧,所述卡接件卡在卡接头的翼部与第二拼接件的第二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呈条状,卡接件的一侧沿直线形分布有多个卡接槽,所述第二拼接件的连接端沿直线形分布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头一一对应的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头的翼部置于所述卡接头限位槽内,所述卡接件卡在卡接头的翼部与第一拼接件的拼接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拼接件和卡接件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拼接件的卡接头的分别从第二拼接件的两侧插入所述卡接头限位槽,两个卡接件分别卡在第二拼接件两侧的卡接头的颈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拼接件呈环形,第二拼接件上环设有多个所述卡接头限位槽,所述第一拼接件由若干个纵横相交的弧形条组成,各所述弧形条相交之处卡接在一起,每个所述弧形条的端上均设置有所述卡接头,所述卡接件由两个半环组成,两个半环的相对内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头一一对应的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头限位槽为卡接槽结构,所述卡接件上的卡接槽和第二拼接件上的卡接头限位槽从相反的方向卡入卡接头的颈部,卡接件和第二拼接件夹在卡接头的翼部和第一拼接件的拼接端之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拼接结构的拼接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采用上述拼接结构,能够将两个垂直相交的连接部件拼接在一起,拼接时,只需要将第一拼接件的卡接头限位于卡接头限位槽内,再将卡接件的卡接槽卡接在卡接头的颈部,最后通过固定件将卡接件与第二拼接件固定,即可实现第一拼接件与第二拼接件的拼接,该拼接结构拼接简单且容易,并且,采用上述结构,第二拼接件上的卡接头限位槽和卡接件上的卡接槽共同对第一拼接件进行限位,可使第一拼接件和第二拼接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了拼接的牢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5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5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第一拼接件;2表示第二拼接件;3表示卡接件;4表示固定件;5表示卡接头;51表示颈部;52表示翼部;6表示卡接头限位槽;7表示卡接槽;8表示弧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第一拼接件1、第二拼接件2、卡接件3和固定件4。第一拼接件1的拼接端设置有卡接头5,卡接头5呈t形,卡接头5具有颈部51和翼部52;第二拼接件2上对应卡接头5开设有与卡接头5配合的卡接头限位槽6,卡接件3的一侧边上对应卡接头5开设有卡接槽7,卡接槽7卡接在卡接头5的颈部51,并通过固定件4固定在第二拼接件2上,进而阻止卡接头5退出卡接槽7,这里的固定件4可以采用螺栓、螺钉等。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头限位槽6为通槽结构,卡接头5的翼部52从第二拼接件2的第一侧穿过卡接头限位槽6至第二拼接件2的第二侧,第一拼接件1的拼接端抵在第二拼接件2的第一侧,卡接件3卡在卡接头5的翼部52与第二拼接件2的第二侧之间。

采用上述拼接结构,能够将两个垂直相交的连接部件拼接在一起,拼接时,将第一拼接件1的卡接头5穿过卡接头限位槽6,再将卡接件3的卡接槽7卡接在卡接头5翼部52与第二拼接件2之间的卡接头5颈部51上,最后通过固定件4将卡接件3与第二拼接件2固定,最终使得第二拼接件2和卡接件3卡在卡接头5颈部51上,卡接头5的翼部52无法退出第二拼接件2和卡接件3,进而使第一拼接件1和第二拼接件2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了拼接的牢靠性,并且,该拼接结构拼接简单且容易。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拼接结构的拼接模型。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2中的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卡接件3呈条状,卡接件3的一侧沿直线形分布有多个卡接槽7,第二拼接件2的连接端沿直线形分布有多个与卡接头5一一对应的卡接头5,这样可实现组装的多点连接,确保较大尺寸部件组装的牢靠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拼接结构的拼接模型。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3中的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卡接头5的翼部52置于卡接头限位槽6内,卡接件3卡在卡接头5的翼部52与第一拼接件1的拼接端之间。并且,第一拼接件1和卡接件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拼接件1的卡接头5的分别从第二拼接件2的两侧插入卡接头限位槽6,两个卡接件3分别卡在第二拼接件2两侧的卡接头5的颈部51上。

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对接,组装时,将两个第一拼接件1的卡接头5的翼部52分别从两侧插入卡接头限位槽6,然后分别将两个卡接件3卡在卡接头5的翼部52与第一拼接件1的拼接端之间,然后再通过固定件4将两个卡接件3和第二拼接件2连接在一起,两个卡接件3卡住两个第一拼接件1的卡接头5,使得两个第一拼接件1的卡接头5的翼部52无法退出卡接头限位槽6,进而使第一拼接件1和第二拼接件2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了拼接的牢靠性,并且,该拼接结构拼接简单且容易。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拼接结构的拼接模型。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4中的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拼接件2呈环形,第二拼接件2上环设有多个卡接头限位槽6,第一拼接件1由若干个纵横相交的弧形条8组成,各弧形条8相交之处卡接在一起,每个弧形条8的端上均设置有卡接头5,卡接件3由两个半环组成,两个半环的相对内侧设置有多个与卡接头5一一对应的卡接槽7。

拼接时,首先将各弧形条8两端的卡接头5翼部52插入对应的卡接头限位槽6,然后再分别从两个方向将两个半环上的卡接槽7卡入第一拼接件1的连接端与第二拼接件2之间的卡接头5的颈部51,再通过固定件4分别将两个半环固定在第二拼接件2上,即可实现第一拼接件1和第二拼接件2的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快速组装成碗状网结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拼接结构的拼接模型。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5中的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卡接头限位槽6为卡接槽7结构,卡接件3上的卡接槽7和第二拼接件2上的卡接头限位槽6从相反的方向卡入卡接头5的颈部51,卡接件3和第二拼接件2夹在卡接头5的翼部52和第一拼接件1的拼接端之间。

拼接时,分别从两个方向将第二拼接件2上的卡接头限位槽6和卡接件3上的卡接槽7卡入卡接头5的颈部51,再通过固定件4将第二拼接件2和卡接件3固定在一起,即可实现第一拼接件1和第二拼接件2的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拼接结构的拼接模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