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070发布日期:2020-09-04 14:0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属于卫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管件三通水龙头一般用于菜盆龙头、浴室面盆龙头和单孔台龙头等,其主体壳体一般为三通结构,即一端有两个进水口、另一端有一个出水口以及一侧有一阀芯安装口。由于水龙头主体壳体属于异形体,现有加工方式大多采用铸造工艺制作,先制作模具然后一体式加工成型,这样制造需消耗的成本较高,生产的时间较长,且后期使用中如果产品有部分损坏就需要整个换掉十分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相比传统铸造成型的水龙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成型,各组件可自由拆装,随装随拆、便于安装;分体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免焊接减少了成本,且方便后期的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包括外壳体、中管体及固定件;所述中管体插入外壳体内,再由固定件通过内外螺纹锁紧固定;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成空心,顶端凸出部分内侧车有内螺纹,壳体左侧内同样车有内螺纹;所述中管体的一端设有出水孔,另一端设有进水孔;中部一侧面挖设有凹槽;凹槽底面设有阀芯过水中孔;所述顶端固定件内部空心,下部分表面车有外螺纹,可与壳体顶端内螺纹相互衔接;所述左侧固定件内部为空心,一侧端外表面设有车有外螺纹,可与壳体左端内侧面的内螺纹相互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管体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外壳体的直径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相比不锈钢棒料加工焊接以及传统铸造成型的水龙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成型,各组件可自由拆装,随装随拆、便于安装;分体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免焊接减少了成本,且方便后期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下列为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外壳体、2中管体、3顶端固定件、4左侧固定件、5进水孔、6出水孔、7阀芯过水中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包括外壳体1、中管体2及固定件;所述中管体2插入外壳体1内,再由固定件通过内外螺纹锁紧固定;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成空心,顶端凸出部分内侧车有内螺纹,壳体左侧内同样车有内螺纹;所述中管体2的一端设有出水孔6,另一端设有进水孔5;中部一侧面挖设有凹槽;凹槽底面设有阀芯过水中孔7;所述顶端固定件3内部空心,下部分表面车有外螺纹,可与壳体顶端内螺纹相互衔接;所述左侧固定件4内部为空心,一侧端外表面设有车有外螺纹,可与壳体左端内侧面的内螺纹相互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管体2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外壳体1的直径大小相同。

当顶端固定件3旋入外壳体1内至螺纹完全没入时,顶端固定件即牢牢固定住中管体2并锁紧,当左侧固定件4旋入外壳体1内至螺纹完全没入时,左侧固定件即牢牢固定住中管体2并锁紧。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相比不锈钢棒料加工焊接以及传统铸造成型的水龙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成型,各组件可自由拆装,随装随拆、便于安装;分体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免焊接减少了成本,且方便后期的维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包括外壳体、中管体及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体插入外壳体内,再由固定件通过内外螺纹锁紧固定;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成空心,顶端凸出部分内侧车有内螺纹,壳体左侧内同样车有内螺纹;所述中管体的一端设有出水孔,另一端设有进水孔;中部一侧面挖设有凹槽;凹槽底面设有阀芯过水中孔;顶端固定件内部空心,下部分表面车有外螺纹,可与壳体顶端内螺纹相互衔接;左侧固定件内部为空心,一侧端外表面车有外螺纹,可与壳体左端内侧面的内螺纹相互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体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外壳体的直径大小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无铅水龙头,包括外壳体、中管体及固定件;所述中管体插入外壳体内,再由固定件通过内外螺纹锁紧固定;所述中管体插入外壳体内,再由固定件通过内外螺纹锁紧固定;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成空心,顶端凸出部分内侧车有内螺纹,壳体左侧内同样车有内螺纹;所述中管体的一端设有出水孔,另一端设有进水孔;中部一侧面挖设有凹槽;凹槽底面设有阀芯过水中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相比不锈钢棒料加工焊接以及传统铸造成型的水龙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成型,各组件可自由拆装,随装随拆、便于安装;分体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免焊接减少了成本,且方便后期的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永泉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