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9538发布日期:2020-04-28 20:3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属于减震器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愈来愈高,汽车不再仅仅是普通的代步工具,而上升成为一种文化、一个象征,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舒适、节能、环保是汽车发展的方向和永恒主题,特别是在我国交通事故日益增多、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尤为重要。电子化、智能化、电动化、可再生化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减震器是用于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以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为了加速车架与车身震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减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因此,在汽车悬架系统内装设有减震器。在汽车悬架中广泛采用液力减震器,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时,减震器中的活塞在缸筒内也做往复运动,减震器壳体内的液压油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空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液压油件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通过阻尼孔和阻尼弹簧的配合,实现液压油在有杆腔和无杆腔内的自由流动,缩小减震器在工作时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通过设置两个进油口和与其对应的油道,实现液压油的快速补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包括:

杆体;

缸盖,其设置在所述杆体上,用于与所述减震器的工作缸固定连接,使所述杆体能够在所述缸盖内沿轴向运动;

活塞,其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一端;

多个阻尼孔,其分别沿所述活塞轴线方向开设;

出油口,其沿所述活塞径向开设;

阻尼弹簧,其套设在所述杆体上,并且所述阻尼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缸盖抵靠,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抵靠。

优选的是,还包括:

两个进油口,其分别沿着所述杆体径向对称开设;

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其沿所述杆体轴线方向开设在所述杆体内部,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进油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缸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阻尼孔为圆柱形孔。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阻尼孔分别沿所述活塞的轴线方向等间距排布。

优选的是,所述活塞上沿周向对称开设有环形槽,用于放置密封圈。

优选的是,所述工作缸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缸盖,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盖。

优选的是,所述杆体一端设置有卡键。

优选的是,所述卡键上匹配设置有卡键帽,用于对所述活塞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油压减震器的活塞上开设阻尼孔,并在活塞杆外部设置弹簧,通过阻尼孔和阻尼弹簧的配合,实现液压油在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流动,起到阻尼的作用,在减震器工作时,减小减震器振动的幅度和频率,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同时,将阻尼弹簧浸泡在液压油中,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在活塞杆上设置进油孔和油道,当外置油泵时,可实现液压油的自动补偿,同时两个油道的出油口位置不同,将液压油同时分别流进有杆腔和无杆腔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压减震器的活塞杆,包括:活塞杆100、阻尼弹簧130、活塞140、阻尼孔142、进油口160a和160b、第一油道170、第二油道180。

杆体100为实心的杆体,活塞140套设在杆体100的一端,杆体100的上部设置有缸盖120,杆体通过缸盖120与减震器的工作缸190相连接,缸盖120与工作缸190通过第一卡键固定连接,使杆体100能够带动活塞140在缸盖120内沿着轴线方向往复运动。

活塞140中心开设有通孔,用于套设杆体100,活塞140将工作缸190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两个部分,在活塞140上沿杆体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阻尼孔142,多个阻尼孔分别等间距的排列在活塞140上,经过阻尼孔142的液压油能够在无杆腔内自由流动。

在杆体100上,沿杆体100的直径方向对称开设有进油口160a和160b,在杆体100内部,沿杆体100的轴线方向,对称开设有第一油道170和第二油道180,在活塞140上,沿活塞140的直径方向,开设有出油口141,第一油道170的一端与进油口160a连通,另一端与出油口141连通,形成第一油道通路,第二油道180的一端与进油口160b连通,与工作缸190相连通,形成第二油道通路,通过第一油道通路和第二油道通路,将对工作缸内部的液压油进行供给,同时,通过在杆体100上设置进油口,当进油口与外置油泵连通时,能够实现工作缸内液压油的自动补给,方便快捷。

阻尼弹簧130设置在杆体100的外部,阻尼弹簧130的一端抵靠在缸盖120上,另一端抵靠在活塞140上,阻尼弹簧130浸泡在工作缸190的液压油中,通过将阻尼弹簧130浸泡在液压油中,能够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通过阻尼弹簧130的设置,以及阻尼弹簧130与阻尼孔142的配合,使液压油进入到阻尼孔142中,油液在有杆腔和无杆腔中自由流动,起到阻尼的作用,减小减震器在工作中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工作缸19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缸盖120,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底盖150,液压油在工作缸190内流动,在活塞140上,沿活塞140的圆周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用于放置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优选,密封圈选用y型密封圈。

在杆体100的一端,位于活塞140和底盖150之间,设置有尾部卡键和尾部卡键帽,卡键和卡键帽匹配设置,用于对活塞140进行定位,卡键帽的一端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杆体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球铰,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

通过在油压减震器的活塞上开设阻尼孔,并在活塞杆外部设置弹簧,通过阻尼孔和阻尼弹簧的配合,实现液压油在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流动,起到阻尼的作用,在减震器工作时,减小减震器振动的幅度和频率,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同时两个油道的出油口位置不同,将液压油同时分别流进有杆腔和无杆腔内,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