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6836发布日期:2020-06-16 23:4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



背景技术:

管道也称管路,是由管道组成的线路,通常情况下,将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管子,按一定的设计安装起来,工业上或建筑上用来输送或排除流体,管道的铺设会受地基的影响,比如沿海城镇大多存在性质较差的软弱地基,由于地质情况的不均匀性和铺设管道时处理方法的局限性,管道容易与土层一同或者自身产生纵向不均匀的沉降风险,最终导致管道错位、开裂从而损坏。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8651825u公开了一种管道防沉降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在地面上挖设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管道,在管道的下方设有支撑块,在支撑块与管道之间设有下支撑件,下支撑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块连接,在管道外设有保护套,保护套包括弧形的上管套和弧形的下管套,在上管套和下管套上设有固定件,在上管套上连接有上支撑件。

现有的管道防沉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结构复杂,不仅安装拆卸麻烦,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管道安装的成本,经济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沉降后容易导致管道出现错位和开裂等现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包括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安装有金属软管和与金属软管相互配合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的第一环形安装板和第二环形安装板,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和第二环形安装板上均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第一环形安装板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金属软管相互配合的防护板,且防护板远离第一环形安装板的一端插设在第二环形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环形安装板一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防护板相互配合的活动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环形安装板或第二环形安装板一侧外侧壁上的第一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半环,且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共同与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相对的一端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均共同插设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贯穿两个连接板设置,所述紧固螺栓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且紧固螺母与连接板相互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活动槽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防护板相互配合的导向杆,且导向杆贯穿防护板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护板靠近第二环形安装板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槽相互配合的密封挡板,且密封挡板与第二环形安装板一侧的外侧壁相互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软管为波纹金属软管。

优选地,所述防护板的外侧均匀涂设有防锈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出现地质沉降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会跟随地质发生略微上下移动,此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金属软管就会发生一定的弯曲,就可以能避免管道受较大应力后出现错位或开裂,从而能避免管道被损坏;

2、只需在容易出现地质沉降的位置安装此结构即可,无需在整个管道上安装,从而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成本和安装成本,不仅安装拆卸方便,而且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经济适用性较好,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的连接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的防护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金属软管、4第一环形安装板、5第二环形安装板、6第一半环、7第二半环、8连接板、9紧固螺栓、10紧固螺母、11防护板、12活动槽、13导向杆、14密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市政管道防沉降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安装有金属软管3,金属软管3为波纹金属软管,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抗疲劳性及承压高、耐温性好、耐腐蚀、密封性强等诸多特性,在出现地质沉降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会跟随地质发生略微上下移动,此时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的金属软管3就会发生一定的弯曲,从而能避免管道受较大应力后出现错位或开裂。

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安装有与金属软管3相互配合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上的第一环形安装板4和第二环形安装板5,第一环形安装板4和第二环形安装板5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相互间隙配合,且第一环形安装板4与第一管道1以及第二环形安装板5与第二管道2之间均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环形安装板4或第二环形安装板5一侧外侧壁上的第一半环6,第一半环6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半环7,且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共同与第一管道1或第二管道2相互配合,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相对的一端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8,相邻的两个连接板8之间均共同插设有紧固螺栓9,且紧固螺栓9贯穿两个连接板8设置,紧固螺栓9上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10,且紧固螺母10与连接板8相互紧密接触,可以方便的对第一环形安装板4和第二环形安装板5进行安装拆卸。

第一环形安装板4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金属软管3相互配合的防护板11,且防护板11远离第一环形安装板4的一端插设在第二环形安装板5上,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相对上下移动时防护板11会跟随上下移动并始终位于金属软管3的外侧,可以避免金属软管3被压坏,防护板11的外侧均匀涂设有防锈漆,可以避免防护板11生锈。

第二环形安装板5一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防护板11相互配合的活动槽12,活动槽12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防护板11相互配合的导向杆13,且导向杆13贯穿防护板11设置,既可以提升防护板11的安装强度,又能避免防护板11上下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

防护板11靠近第二环形安装板5一端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活动槽12相互配合的密封挡板14,且密封挡板14与第二环形安装板5一侧的外侧壁相互间隙配合,可以防止杂质进入活动槽12内堵塞活动槽12。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地质情况在管道上均匀安装合适个数的防沉降结构,安装时先将金属软管3安装至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将第一环形安装板4和第二环形板5分别套设至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上并借助第一半环6、第二半环7、连接板8、紧固螺栓9和紧固螺母10将第一环形安装板4和第二环形板5分别固定安装至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上,在出现地质沉降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会跟随地质发生略微上下移动,此时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的金属软管3就会发生一定的弯曲,从而能避免管道受较大应力后出现错位或开裂,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相对上下移动时防护板11会跟随上下移动并始终位于金属软管3的外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