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混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0677发布日期:2020-05-12 18:13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混水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水阀,特别涉及一种恒温混水阀。



背景技术:

混水阀就是一个阀门,本身是不能混合的,只是接了冷、热水管,起到了混合出水的作用,分为手动机械调节式和自力式恒温式两种。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自动混水阀[申请号:201220672699.2;授权公告号:cn202972017u],其包括五通阀体,阀体下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出水接口,阀体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接口和进冷水接口,阀体上部的右侧还设置有回水接口,阀体中部的阀腔内设有若干轴向通孔的阀芯,阀腔内还设有可使阀芯产生上下位移以控制冷、热水进入出水接口的自动调节装置,自动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是:阀芯的下端和阀腔侧壁挡块之间依次设置有顶杆、弹簧,顶杆的上部顶接有石蜡块,石蜡块外包设铜管,石蜡块受热延伸可使得顶杆压缩弹簧带动阀芯向下位移。

上述自动混水阀中的石蜡块即为石蜡温包,通过石蜡温包的感温以带动阀芯位移,从而调节冷水和热水的混合比,使得出水温度恒定,但是存在水流噪音,特别是在晚上,水流噪音影响休息,而且扬程不够理想,也无法缓冲热水高温时产生的高压力,容易造成温包顶部碰损,缩短了温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扬程高、减噪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恒温混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温包、阀帽和阀杆,所述的阀帽螺纹连接于阀体顶部,所述的阀杆的内端位于阀体内,阀杆中部与阀帽螺纹连接,阀杆的外端穿出阀帽并连接有手轮,所述的阀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阀体的底部设有混水出口,所述的阀体内设有筒状的阀座,所述的阀座上半部具有与冷水进口内端连通的冷水进入口,阀座下半部具有与热水进口内端连通的热水进入口,所述的阀座中设有阀芯,所述的阀芯具有若干轴向贯穿的通孔,所述的温包轴向穿过阀芯并与阀芯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杆上设有能缓冲温包顶部冲击力的缓冲机构,所述的混水出口中设有呈筒状的分水筒,所述的分水筒的内壁具有若干瓣周向均布的分水片,所述的阀杆具有插入分水筒中并被分水片支撑的插接部。

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分水筒的顶端呈扩口状且分水筒顶端的内壁为弧面过渡,所述的分水片的上部为支撑于插接部的支撑部,分水片的下部为倾斜并延展至分水筒底端的倾斜部。扩口状并弧面过渡的分水筒顶端便于混合水进入,引流效果好,不会产生冲击紊流,分水片的倾斜部引导分水后的混合水汇集并向外冲击,混合出水无紊流,增加了水流流速,进一步提高了扬程。

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阀杆具有位于阀芯下方且径向凸出的凸肩,所述的分水筒外套有弹簧一且分水筒的顶端外壁具有供弹簧一顶端抵触的挡肩,所述的混合出口的内壁具有供弹簧一底端抵触的台阶,所述的弹簧一提供弹力使得分水片顶边保持抵触于凸肩底部的趋势。弹簧一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阀杆轴向冲击,延长了阀杆的使用寿命,而且弹簧一提供的弹力使得分水片对凸肩底部的支撑效果好,增加了阀杆轴向位移的平稳性。

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分水筒顶端的外壁嵌设有密封于混水出口内壁的密封圈。密封圈保证了分水筒和混水出口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混合水进入分水筒和混水出口之间而产生紊流。

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阀杆设有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中设有的弹簧二,所述的弹簧二的顶端抵触于阀杆,弹簧二的底端套设有位于导向孔中的滑块,所述的温包的顶端嵌入滑块设置。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阀杆底部嵌设有的橡胶垫。橡胶垫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温包顶端碰损。

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阀座嵌设有密封于阀芯的o型圈。阀座和阀芯之间的密封性好,避免冷水进入混合水中,混合水出水温度的精度高。

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阀芯包括均呈筒状的外圈和内圈,所述的外圈和内圈之间通过若干片周向均布的连接肋连接,所述的外圈外壁抵触于阀座,所述的内圈供阀杆穿过并与阀杆螺纹连接。相邻连接肋之间的间隙为轴向贯穿的通孔,阀芯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在上述的一种恒温混水阀中,所述的热水进口、冷水进口和混水出口均螺纹连接有活接帽,所述的活接帽中插接有活接管,所述的活接帽的外端具有向内翻折的挡边,所述的活接管的内端具有抵触于挡边并径向外凸的凸环,热水进口、冷水进口和混水出口与对应的活接管内端之间均设有密封垫圈。通过活接管和活接帽的设置,使得安装和维修方便,密封垫圈保证了连接后的密封性,避免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恒温混水阀连接方便,密封性好,工作稳定性好,对混合水起到分水和引流的作用,避免紊流产生,使得混合水出水顺畅平稳,提高了扬程,并消除了混合水的水流噪音,而且能避免温包受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恒温混水阀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恒温混水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阀体;2、温包;3、阀帽;4、阀杆;5、手轮;6、热水进口;7、冷水进口;8、混水出口;9、阀座;10、冷水进入口;11、热水进入口;12、阀芯;13、分水筒;14、分水片;15、插接部;16、支撑部;17、倾斜部;18、凸肩;19、弹簧一;20、挡肩;21、台阶;22、密封圈;23、弹簧二;24、滑块;25、o型圈;26、外圈;27、内圈;28、连接肋;29、活接帽;30、活接管;31、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恒温混水阀包括阀体1、温包2、阀帽3和阀杆4,阀帽3螺纹连接于阀体1顶部,阀杆4的内端位于阀体1内,阀杆4中部与阀帽3螺纹连接,阀杆4的外端穿出阀帽3并连接有手轮5,阀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热水进口6和冷水进口7,阀体1的底部设有混水出口8,阀体1内设有筒状的阀座9,阀座9上半部具有与冷水进口7内端连通的冷水进入口10,阀座9下半部具有与热水进口6内端连通的热水进入口11,阀座9中设有阀芯12,阀芯12具有若干轴向贯穿的通孔,本实施例中阀芯12包括均呈筒状的外圈26和内圈27,外圈26和内圈27之间通过六片周向均布的连接肋28连接,外圈26外壁抵触于阀座9,内圈27供阀杆4穿过并与阀杆4螺纹连接。温包2轴向穿过阀芯12并与阀芯12螺纹连接,阀杆4上设有能缓冲温包2顶部冲击力的缓冲机构,混水出口8中设有呈筒状的分水筒13,分水筒13的内壁具有四瓣周向均布的分水片14,阀杆4具有插入分水筒13中并被分水片14支撑的插接部15。

本恒温混水阀通过分水筒13和分水片14的设置,起到将混合水分水和引流的作用,避免紊流产生,使得混合水出水顺畅平稳,提高了扬程,并消除了混合水的水流噪音,而且当热水进入口11的热水温度升高时,温包2受热使其顶部向上顶压,再加上高温产生的高压力,会使得温包2顶部产生较大冲击力,缓冲机构对温包2顶部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温包2顶部受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细说,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包括阀杆4设有的导向孔,导向孔中设有的弹簧二23,弹簧二23的顶端抵触于阀杆4,弹簧二23的底端套设有位于导向孔中的滑块24,温包2的顶端嵌入滑块24设置。温包2顶部的冲击力被弹簧二23缓冲,而且滑块24顺着导向孔轴向位移,使得温包2、阀芯12轴向位移平稳。

为了引流效果好和扬程高,分水筒13的顶端呈扩口状且分水筒13顶端的内壁为弧面过渡,分水片14的上部为支撑于插接部15的支撑部16,分水片14的下部为倾斜并延展至分水筒13底端的倾斜部17;为了延长阀杆4的使用寿命以及使得阀杆4轴向位移平稳,阀杆4具有位于阀芯12下方且径向凸出的凸肩18,分水筒13外套有弹簧一19且分水筒13的顶端外壁具有供弹簧一19顶端抵触的挡肩20,混合出口的内壁具有供弹簧一19底端抵触的台阶21,弹簧一19提供弹力使得分水片14顶边保持抵触于凸肩18底部的趋势;为了密封性好,分水筒13顶端的外壁嵌设有密封于混水出口8内壁的密封圈22,阀座9嵌设有密封于阀芯12的o型圈25。

为了连接方便,热水进口6、冷水进口7和混水出口8均螺纹连接有活接帽29,活接帽29中插接有活接管30,活接帽29的外端具有向内翻折的挡边,活接管30的内端具有抵触于挡边并径向外凸的凸环,热水进口6、冷水进口7和混水出口8与对应的活接管30内端之间均设有密封垫圈31。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