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7351发布日期:2020-05-29 12:4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现有的齿轮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这样虽然保证了其强度,但是由于整体为金属材料,其成本比较高。

特别针对一些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场合,对齿轮本体身强度要求不高。如果还是采用整体式金属齿轮,其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成本比较低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尼龙材料的本体、金属材料的连接筒以及定位柱,所述本体和连接筒均呈圆筒状,上述本体外侧具有若干周向均布的齿牙,所述本体套在连接筒外侧且连接筒与本体端部相平齐,上述定位柱内端连接在连接筒外侧,定位柱外端嵌于本体内。

本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创造性的将本体与连接筒通过定位柱连接。由于连接筒为金属材料,它能稳定的与轴类零件连接在一起。由于本体为尼龙材料,它在满低强度动力传递的要求下,其成本比较低。

可以看出,在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场合中使用,本复合齿轮不仅能满足稳定传递动力的需求,而且其成本还比较低。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连接筒的材料为铸铁。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连接筒的材料为铜。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连接筒内侧具有沿其轴向凹入的键槽。

通过键槽和与其对应的键能使连接筒与轴类零件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连接筒侧壁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定位柱内端连接在连接孔内。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定位柱与连接筒的连接孔通过螺纹相连接。

定位柱内端与连接孔螺纹连接后能将定位柱稳定的固连在连接筒侧部。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定位柱外端具有能与本体稳定卡接的卡接结构。

通过卡接结构能使本体与连接筒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定位柱外端凸出的挡沿。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所述挡沿的数量为两个且挡沿对称的设置在定位柱两侧处。

挡沿的设置能提高本体与连接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制作过程中尼龙材料的本体通过现有的注塑工艺成型在连接筒外侧处。

在上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中,上述连接孔和定位柱形成一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连接单元周向均布在连接筒与本体之间。

多个连接单元的设置能将本体与连接筒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由于连接筒为金属材料,本体为尼龙材料,因此,整个复合齿轮能与金属轴内零件稳定连接的同时其成本还比较低,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连接筒端部与本体端部相平齐,这样的结构还有效的提高了整个复合齿轮的结构紧凑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连接筒;2a、键槽;2b、连接孔;3、定位柱;3a、挡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包括尼龙材料的本体1、金属材料的连接筒2以及定位柱3,所述本体1和连接筒2均呈圆筒状,上述本体1外侧具有若干周向均布的齿牙,所述本体1套在连接筒2外侧且连接筒2与本体1端部相平齐,上述定位柱3内端连接在连接筒2外侧,定位柱3外端嵌于本体1内。

所述连接筒2的材料为铸铁。根据实际情况,所述连接筒2的材料为铜也是可行的。

所述连接筒2内侧具有沿其轴向凹入的键槽2a。

所述连接筒2侧壁具有贯穿的连接孔2b,上述定位柱3内端连接在连接孔2b内。

所述定位柱3与连接筒2的连接孔2b通过螺纹相连接。

所述定位柱3外端具有能与本体1稳定卡接的卡接结构。

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定位柱3外端凸出的挡沿3a。

所述挡沿3a的数量为两个且挡沿3a对称的设置在定位柱3两侧处。

上述连接孔2b和定位柱3形成一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连接单元周向均布在连接筒2与本体1之间。

本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创造性的将本体与连接筒通过定位柱连接。由于连接筒为金属材料,它能稳定的与轴类零件连接在一起。由于本体为尼龙材料,它在满低强度动力传递的要求下,其成本比较低。

可以看出,在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场合中使用,本复合齿轮不仅能满足稳定传递动力的需求,而且其成本还比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尼龙材料的本体、金属材料的连接筒以及定位柱,所述本体和连接筒均呈圆筒状,上述本体外侧具有若干周向均布的齿牙,所述本体套在连接筒外侧且连接筒与本体端部相平齐,上述定位柱内端连接在连接筒外侧,定位柱外端嵌于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材料为铸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材料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内侧具有沿其轴向凹入的键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侧壁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定位柱内端连接在连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连接筒的连接孔通过螺纹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外端具有能与本体稳定卡接的卡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定位柱外端凸出的挡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沿的数量为两个且挡沿对称的设置在定位柱两侧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孔和定位柱形成一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连接单元周向均布在连接筒与本体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包括尼龙材料的本体、金属材料的连接筒以及定位柱,所述本体和连接筒均呈圆筒状,上述本体外侧具有若干周向均布的齿牙,所述本体套在连接筒外侧且连接筒与本体端部相平齐,上述定位柱内端连接在连接筒外侧,定位柱外端嵌于本体内。本低强度动力传递的复合齿轮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巨跃齿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