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6979发布日期:2020-06-20 15:0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设备因为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往往需要使用到减震单元,质量较轻的设备会使用到减震垫或者减震片,质量较大的设备则会使用到由弹簧组成的减震结构。由于舰船在海中受到的振动并非来自单一的平面,因此常规的弹簧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减震效果迅速下降,弹性不佳的问题,需要定期安排人员对设备减震性能进行巡检,大幅提高整体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常规的弹簧在舰船上长期使用中会出现减震效果迅速下降,弹性不佳的问题,需要定期安排人员对设备减震性能进行巡检,大幅提高整体工作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本体和支撑座,显示装置本体位于支撑座上方,其中显示装置本体和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上减震座、下减震座和减震钢丝,上减震座与显示装置本体连接,下减震座与支撑座连接,减震钢丝位于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之间。

进一步的,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的竖直投影均为方形结构,上减震座两相对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下减震座两相对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朝向相同,并与第三筒体的朝向相反,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朝向相同,减震钢丝穿过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

可选的,减震钢丝包括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且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相对设置。

可选的,第一钢丝一端插入第一筒体内,第一钢丝另一端穿过第三筒体后插入第二筒体内,第二钢丝一端插入第一筒体内,第一钢丝另一端穿过第四筒体后插入第二筒体内。

进一步的,第一钢丝一端插入第三筒体内,第一钢丝另一端穿过第二筒体后插入第四筒体内,第二钢丝一端插入第三筒体内,第一钢丝另一端穿过第一筒体后插入第四筒体内。

可选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设置有上固定螺栓,且上固定螺栓的开口位于上减震座的下方,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上设置有下固定螺栓,且下固定螺栓的开口位于下减震座的上方。

进一步的,上减震座上设置有第一穿孔,下减震座上设置有第二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设置由上减震座、下减震座和高碳钢材质的减震钢丝代替简易的弹簧对船用设备进行减震,在行驶中的颠簸由高碳材质的减震钢丝进行缓解,由于高碳材质的减震钢丝特有的设置方式,其能够对多个角度的冲击力进行缓解,并且其减震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2、解决了常规的弹簧在舰船上长期使用中会出现减震效果迅速下降,弹性不佳的问题,需要定期安排人员对设备减震性能进行巡检,大幅提高整体工作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减震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减震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显示装置本体、2为减震机构、3为支撑座、4为上减震座、5为下减震座、6为第一钢丝、7为第二钢丝、8为第一穿孔、9为第二穿孔、10为第一筒体、11为第二筒体、12为第三筒体、13为第四筒体、14为下固定螺栓、15为上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减震型船用遥控综合信息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本体1和支撑座3,显示装置本体1位于支撑座3上方,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本体1和支撑座3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2,减震机构2包括上减震座4、下减震座5和减震钢丝,上减震座4与装置本体1连接,下减震座5与支撑座3连接,减震钢丝位于上减震座4和下减震座5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减震座与显示装置本体连接,同时下减震座与支撑座连接,在行驶中的颠簸由减震钢丝进行缓解。

同时,本实施例中,上减震座4和下减震座5的竖直投影均为方形结构,上减震座4两相对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11,下减震座5两相对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筒体12和第四筒体13,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11朝向相同,并与第三筒体12的朝向相反,第三筒体12和第四筒体13朝向相同,减震钢丝穿过第一筒体10、第二筒体11、第三筒体12和第四筒体13。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可以选取两块结构和朝向相同的方形减震结构,一块放置在下方,另一块沿竖直方向旋转180°,再沿水平方向旋转90°后放置在上方,即可实现本方案中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的结构,其中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中均设置有贯穿孔。

本实施例中,减震钢丝包括第一钢丝6和第二钢丝7,且第一钢丝6和第二钢丝7相对设置,减震钢丝选用高碳钢丝,

为了提高整体的减震效果同时降低成本,选择包含两根钢丝的减震钢丝,但是为了实现减震效果理论上一根、三根或者四根钢丝的结构也可以实现本方案中减震的效果,但是使用一根钢丝其减震效果衰减速率大于使用两根钢丝,使用三根或四根钢丝其成本和安装难度要高于使用两根钢丝。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减震钢丝安装方式,第一钢丝6一端插入第一筒体10内,第一钢丝6另一端穿过第三筒体12后插入第二筒体11内,第二钢丝7一端插入第一筒体10内,第一钢丝6另一端穿过第四筒体13后插入第二筒体11内。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减震钢丝安装方式,第一钢丝6一端插入第三筒体12内,第一钢丝6另一端穿过第二筒体11后插入第四筒体13内,第二钢丝7一端插入第三筒体12内,第一钢丝6另一端穿过第一筒体10后插入第四筒体13内。

以上两种方式安装的原理和减震效果相似,在第一种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后沿竖直方向旋转180°即可实现与第二种连接相同的结构。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显示装置本体和支撑座的积压,两根钢丝位于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之间的部分会向外扩。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减震钢丝固定方式,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11上设置有上固定螺栓15,且上固定螺栓15的开口位于上减震座4的下方,第三筒体12和第四筒体13上设置有下固定螺栓14,且下固定螺栓14的开口位于下减震座5的上方。上减震座4上设置有第一穿孔8,下减震座5上设置有第二穿孔9。

在使用中,通过上固定螺栓和下固定螺栓的挤压使得减震钢丝能够固定于相对于的筒体内,同时减震钢丝受到的力多来着于上下或者斜方向,很少来着于水平方向,因此使用简易的螺栓固定方式即可实现固定。

为了使得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能够与显示装置本体和支撑座进行稳固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搭配螺栓结构即可进行固定,同时为了降低在使用中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与显示装置本体和支撑座出现滑动,可以在上减震座和下减震座的表面设置防滑垫。

通过设置由上减震座、下减震座和高碳钢材质的减震钢丝代替简易的弹簧对船用设备进行减震,在行驶中的颠簸由高碳材质的减震钢丝进行缓解,由于高碳材质的减震钢丝特有的设置方式,其能够对多个角度的冲击力进行缓解,并且其减震效果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解决了常规的弹簧在舰船上长期使用中会出现减震效果迅速下降,弹性不佳的问题,需要定期安排人员对设备减震性能进行巡检,大幅提高整体工作难度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