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1240发布日期:2020-06-26 21:3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金属管和塑料管的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在管道连接领域,会使用很多的连接接头,涉及管路分支连接的会使用到三通接头、四通接头等,涉及到不同材质管路连接的,如金属管与塑料管的连接,会使用到钢塑转换接头。现有的钢塑转换接头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容易脱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结构简单且不容易脱开。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包括相对布置的塑料管和金属管,所述塑料管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固定设置于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内胀式凸起,所述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胀式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内胀式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第二金属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中所述塑料管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塑料管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三金属套筒,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四金属套筒,所述第四金属套筒位于塑料管和第三金属套筒的端头处,所述塑料管和第三金属套筒的端头均与第四金属套筒相抵,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四金属套筒和金属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第二金属套筒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金属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三金属套筒和塑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塑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第四金属套筒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相对布置的塑料管和金属管,塑料管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金属管固定设置于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第一金属套筒和第二金属套筒固定连接,并且在塑料管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金属管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内胀式凸起,所述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胀式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内胀式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能够增强金属管与第二金属套筒之间的防脱力,使转换接头不容易脱开,整体也更加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包括相对布置的塑料管1和金属管7,所述塑料管1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7固定设置于第二金属套筒6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7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内胀式凸起13,所述第二金属套筒6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胀式凸起13相配合的凹槽14,所述内胀式凸起13位于所述凹槽14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和第二金属套筒6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1和金属管7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

塑料管1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上,为了增强塑料管1与第一金属套筒2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塑料管1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上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塑料管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三金属套筒8,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四金属套筒10,所述第四金属套筒10位于塑料管1和第三金属套筒8的端头处,所述塑料管1和第三金属套筒8的端头均与第四金属套筒10相抵,所述第一密封圈12设置于第四金属套筒10和金属管7之间。上述具体方式中的第三金属套筒8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塑料管1的内壁上,如图1所示,第三金属套筒8与塑料管1的右端齐平,第四金属套筒10位于第三金属套筒8和塑料管1的右端处,塑料管1和第三金属套筒8的右端均与第四金属套筒10相抵,第四金属套筒10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上,这样,塑料管1夹持在第一金属套筒2、第三金属套筒8和第四金属套筒10之间,具有很好的稳固性。此时的第一密封圈12设置于第四金属套筒10和金属管7之间。

第一金属套筒2和第二金属套筒6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所述第一金属套筒2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法兰4,所述第二金属套筒6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法兰5,所述第一法兰4和第二法兰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增强转换接头的密封性,第三金属套筒8和塑料管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第一金属套筒2和塑料管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第一金属套筒2和第四金属套筒10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1。

本实用新型包括相对布置的塑料管1和金属管7,塑料管1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2的内壁上,金属管7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第二金属套筒6的内壁上,第一金属套筒2和第二金属套筒6固定连接,并且在塑料管1和金属管7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2,金属管7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内胀式凸起13,所述第二金属套筒6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胀式凸起13相配合的凹槽14,所述内胀式凸起13位于所述凹槽14内,能够增强金属管7与第二金属套筒6之间的防脱力,使转换接头不容易脱开,整体也更加简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布置的塑料管和金属管,所述塑料管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固定设置于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内胀式凸起,所述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胀式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内胀式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第二金属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塑料管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三金属套筒,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四金属套筒,所述第四金属套筒位于塑料管和第三金属套筒的端头处,所述塑料管和第三金属套筒的端头均与第四金属套筒相抵,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四金属套筒和金属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第二金属套筒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金属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套筒和塑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塑料管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第四金属套筒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包括相对布置的塑料管和金属管,所述塑料管固定设置于第一金属套筒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固定设置于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所述金属管的管壁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内胀式凸起,所述第二金属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胀式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内胀式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和第二金属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塑料管和金属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内胀式钢塑转换接头,其结构简单且不容易脱开。

技术研发人员:刘冀川;路旭;李晓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京燃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