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1243发布日期:2021-02-05 18:5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电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阀门电动装置是一种驱动阀门进行启闭的机电设备,在启闭阀门电动装置瞬时会出现一个空行程,对于精度较高的阀门,则需要消除这个空行程,所以,设计合理的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是相当重要的。
[0003]
公知技术中,在阀门电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进行电动操作,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该图可见,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a1上的离合器柱销1-1与蜗轮2上的蜗轮柱销2-1之间会有一个间隙,当阀门电动装置启动运转时,离合器a1上的离合器柱销1-1就会与蜗轮2的蜗轮柱销2-1先产生一个锤击效应,然后蜗轮2带动离合器a1运转,离合器a1带动输出轴3运转。
[0004]
该种结构的阀门手动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难点和缺陷:
[0005]
1、由于该结构的离合器采用柱销式,增加了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
[0006]
2、由于该结构的离合器与蜗轮采用柱销接触啮合,启动时会产生锤击效应,对柱销造成很大的冲击,对零件的损坏很大。
[0007]
3、由于该结构的离合器与蜗轮采用柱销接触啮合,启停时都会有空行程产生,对输出轴行程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它解决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零件的结构变化,简化了加工过程及难度,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缩短了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包括输出轴、蜗轮和蜗轮柱销,所述蜗轮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输出轴上并轴向固定,所述蜗轮柱销紧固在蜗轮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b,所述离合器b套装在输出轴上,所述离合器b上有离合器凹槽,所述离合器凹槽与蜗轮柱销的数量相同,所述离合器凹槽与蜗轮柱销之间位置互相对应且啮合。
[0010]
上述所述离合器b通过花键式连接套装在输出轴上。
[0011]
上述所述蜗轮柱销通过螺孔结构紧固在蜗轮的上部。
[0012]
上述所述离合器凹槽与蜗轮柱销的数量均为至少四个。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阀门电动装置在电动操作状态时,所述离合器b与蜗轮通过离合器凹槽与柱销啮合传递运动。电动时运动传递的顺序为: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蜗轮旋转的同时通过离合器凹槽、蜗轮柱销啮合带动离合器b旋转,离合器b通过花键连接带动输出轴旋转。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
[0015]
(1)该结构解决了离合器生产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明显缩短了零件的生产周期。
[0016]
(2)该结构减少了对蜗轮柱销的锤击效应,大大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0017]
(3)该结构消除了电动装置启停时的空行程,大大提高了行程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0022]
其中,1为离合器a,1-1为离合器柱销,2为蜗轮,2-1为蜗轮柱销,3为输出轴,4为离合器b,4-1为离合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包括输出轴3、蜗轮2和蜗轮柱销2-1,所述蜗轮2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输出轴3上并轴向固定,所述蜗轮柱销2-1紧固在蜗轮2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b4,所述离合器b4套装在输出轴3上,所述离合器b4上有离合器凹槽4-1,所述离合器凹槽4-1与蜗轮柱销2-1的数量相同,所述离合器凹槽4-1与蜗轮柱销2-1之间位置互相对应且啮合。
[0024]
上述所述离合器b4通过花键式连接套装在输出轴3上。
[0025]
上述所述蜗轮柱销2-1通过螺孔结构紧固在蜗轮2的上部。
[0026]
上述所述离合器凹槽4-1与蜗轮柱销2-1的数量均为至少四个。
[0027]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当阀门电动装置在电动操作状态时,所述离合器b4与蜗轮2通过离合器凹槽4-1与蜗轮柱销2-1啮合传递运动。电动时运动传递的顺序为:蜗杆转动带动蜗轮2,蜗轮2旋转的同时通过离合器凹槽4-1、蜗轮柱销2-1啮合带动离合器b4旋转,离合器b4通过花键连接带动输出轴3旋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