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9287发布日期:2020-12-11 15:0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给排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给排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简称给排水,给排水工程技术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一项技术,有助于市政开发政策和节能减排等对环境的保护,更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一般包括管道以及设置于管道的管口处的阀门,阀门主要用于截止或者流通管道,对管道内的水流进行控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阀门需要人工手动控制其启闭方可控制管道内的水流截止或者流通,存在无法根据管道内的水流情况自动进行调节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给排水控制装置,具有管道内设置有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检测组件对管道内的水流情况进行检测,控制组件控制管道内水流的流通或者截止,达到可自动调节管道内水流的目的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给排水控制装置,包括呈z字形的管道,所述管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管道水流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位于管道内的进水端,所述管道内还设置有控制管道开度的控制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内设置有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检测组件对管道内的水流情况进行检测,控制组件与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控制组件对管道内水流进行调节,以达到自动调节管道内水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连通管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二管道位于第一管道的上方,所述连通管竖向设置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所述连通管靠近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管道出水端的顶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远离第一管道的一侧与第二管道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第一管道内,所述控制组件竖向设置于连通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水流的流动方向,设置于第一管道内的检测组件检测第一管道内的水流量,然后检测组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连通管的启闭对第一管道内的水流进行调节,管道的z字形设置使得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互不影响,有序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铰接于第一管道的内顶壁的铰接板、设置于铰接板靠近连通管一侧底部的弧形杆以及设置于第一管道的内顶壁且位于铰接板和控制组件之间的弧形壳,所述弧形杆和弧形壳分别位于同一弧形线的相对两端,所述弧形壳上开设有槽口朝向弧形杆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杆与弧形槽插接配合,所述弧形槽的底壁设置有与弧形杆相抵接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冲击铰接板,使得弧形杆触发接触开关,由此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组件,驱动控制组件动作,使得第一管道内的水流经过连通管流向第二管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弧形槽的底壁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弧形杆远离铰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可沿弹簧的中空部穿过的接触块,所述弹簧套设于接触开关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弧形槽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杆远离铰接板的一端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量持续冲击铰接板,受到弧形杆挤压的弹簧持续压缩,直至接触块触发接触开关,接触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组件,由此控制组件动作,弹簧的存在起到减少接触开关误动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驱动件、与连通管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的螺纹杆以及设置于连通管内的橡胶塞,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驱动件的一端竖向穿过连通管与橡胶塞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塞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管道出水端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接触开关和驱动件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螺纹杆旋转,旋转的螺纹杆带动橡胶块上移,使得第一管道内的水流经过连通管流向第二管道,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管道与连通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背对第一管道的一侧与橡胶塞背对螺纹杆的一侧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块的设置起到阻挡橡胶塞进入第一管道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通管远离第一管道的端口处径向延伸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背对连通管的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背对限位块的一侧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使得驱动件能够带动螺纹杆沿着连通管上移或者下移,由此,带动橡胶塞上移或者下移,以对第一管道内的水流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通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内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滑块,所述防水罩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移连接,所述驱动件为电机,且电机竖向安装于支撑板背对连通管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与螺纹杆远离橡胶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位于防水罩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罩的设置起到保护电机和控制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管道内设置有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检测组件对管道内的水流情况进行检测,控制组件与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控制组件控制检测组件对管道内水流进行调节,以达到自动调节管道内水流的目的;

2.水流冲击铰接板,使得弧形杆触发接触开关,由此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组件,驱动控制组件动作,使得第一管道内的水流经过连通管流向第二管道;

3.连接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使得驱动件能够带动螺纹杆沿着连通管上移或者下移,由此,带动橡胶塞上移或者下移,以对第一管道内的水流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管道;11、第一管道;111、阻挡块;12、连通管;121、限位块;122、连接块;13、第二管道;2、检测组件;21、铰接板;22、弧形杆;221、接触块;23、弧形壳;231、弧形槽;232、接触开关;233、弹簧;3、控制组件;31、控制器;32、驱动件;33、螺纹杆;34、橡胶塞;4、防水罩;41、支撑板;411、滑块;41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给排水控制装置,包括管道1以及沿管道1的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于管道1内的检测组件2和控制组件3,检测组件2和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管道1呈z字形,包括沿管道1的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管道11、连通管12和第二管道13;第一管道11的出水端的顶部与连通管12的一端相连通,连通管12背对第一管道11的一侧与第二管道13的进水端相连通;第二管道13位于第一管道11的上方且两者相互平行。检测组件2设置于第一管道11内,控制组件3设置于第二管道13内。

如图2、3所示,检测组件2包括铰接板21、弧形杆22以及弧形壳23;铰接板21的顶端与第一管道11的内顶壁铰接,弧形杆22设置于铰接板21背对第一管道11进水端一侧的底部,弧形壳23的一端与第一管道1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弧形壳23位于铰接板21和连通管12之间;弧形壳23和弧形杆22的相对两端分别位于同一弧形线的相对两端。弧形壳23靠近弧形杆22的一端开设有槽口朝向弧形杆22的弧形槽231,弧形杆22和弧形槽231插接配合。弧形槽231的底壁设置有接触开关232和弹簧233,接触开关232设置于弹簧233的中空部,弹簧233的一端与弧形槽231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杆22远离铰接板21的一端相抵接;弧形杆22远离铰接板21的一端设置有接触块221,接触块221穿过弹簧233的中空部与接触开关232相抵接。接触开关232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

如图2、4所示,连通管12远离第一管道11的一端设置有防水罩4;控制组件3包括设置于防水罩4内的控制器31和驱动件32以及设置于连通管12内的螺纹杆33和橡胶塞34;防水罩4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托驱动件32的支撑板41;驱动件32为电机,电机竖向安装于支撑板41背对连通管12的一侧,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41与螺纹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板41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滑块411,防水罩4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滑槽412,滑块411与滑槽412滑移连接。连通管12远离第一管道11的一端径向延伸有限位块121,限位块121远离连通管12的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有连接块122,连接块122背对限位块121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杆3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螺纹杆33与连接块122螺纹连接;螺纹杆33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橡胶塞34固定连接。

如图2、4所示,第一管道11与连通管12的连通处设置有阻挡块111,阻挡块111靠近连通管12的一侧与橡胶塞34远离螺纹杆33的一侧相抵接,橡胶塞34靠近阻挡块111的一侧设置有感应器(图中未示出);连通管12远离第一管道11的端口处径向延伸有与螺纹杆33的外周面相抵接的限位块121,限位块121的存在起到限位橡胶塞34的作用。控制器31分别与感应器、接触开关232和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一管道11内流通有水,水流冲击铰接板21,使得弧形杆22插接进弧形槽231内挤压弹簧233,水流持续冲击铰接板21直至接触块221触发接触开关232,接触开关232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器31上,控制器31控制电机驱动螺纹杆33旋转,旋转的螺纹杆33带动橡胶塞34上移,由此水流从第一管道11经过连通管12流通到第二管道13,当第一管道11内的水流不大时,接触块221与接触开关232分离,控制器31控制电机反转直至橡胶塞34与阻挡块111相抵接,此时,感应器收到阻挡块111的挤压,然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1,控制器31停止电机动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