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考勤机挂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3339发布日期:2021-01-01 13:2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脸识别考勤机挂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脸识别考勤机挂装结构。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考勤机是一种新型的存储类考勤机,事先只需采集员工的面像,并建立档案,当员工上下班站在人脸识别考勤机的识别区域内,考勤机上就会快速的记录考勤状况并保存记录。

人脸识别考勤机是采用当今国际科技领域高精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建立人脸特征模板。当已登记的人员从人脸识别机前走过,它会有语音提示“你好”或者人员的姓名表示考勤已成功,但大部分人脸识别考勤机都是固接在墙面上,考虑到人们身高差异,十分不便,且高效捕捉人脸会导致无意中经过的人员也会打卡成功,会导致考勤错乱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考勤机挂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考勤机挂装结构,包括包括面部解锁机,所述面部解锁机反面固接在滚动装置上,所述滚动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轨道、齿轮、限位槽、缓冲板、外壳、圆柱、缓冲板和把手,所述支撑板固接外罩,所述支撑柱内侧面均匀转接齿轮,所述面部解锁机反面固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为横向放置长方体结构,且四个拐角固接圆柱一端,所述圆柱贯穿支撑柱内侧面形成限位槽,所述支撑柱为竖向中空长方体结构,前面开口,且上下两端固接有缓冲板ⅰ,开口面滑接外壳,所述限位槽为支撑板内侧面贯穿的圆柱形槽结构,槽宽与圆柱直径一致,且槽两端固接有缓冲板,所述圆柱另一端固接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轨道上且齿轮与轨道的齿形啮合。

优选的,所述外罩分别有门ⅰ、门ⅱ、门ⅲ、滑槽和弹簧,所述外罩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左侧内端面固接门ⅰ,所述门ⅰ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右端内侧带有向内l型卡爪,所述门ⅰ内部滑动连接门ⅱ,所述门ⅱ为左端t型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右端内侧带有向内l型卡爪,所述门ⅱ内部滑动接门ⅲ,所述门ⅲ为左端t型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外罩底部贯穿滑槽及滑槽ⅱ,所述滑槽ⅱ位于滑槽下方,且滑槽ⅱ的槽宽与把手的宽度一致,所述滑槽右端固接弹簧一端,所述弹簧另一端固接把手,所述把手为中空圆环结构,左端固接门ⅲ右端面底部。

优选的,所述卡块包括螺栓、圆轴、圆孔、复位弹簧、定位圆柱和卡嘴,所述卡块为圆片状结构,前端固接有卡嘴,所述卡嘴为m型结构,所述卡块右上角设有螺栓螺纹连接在支撑柱上,左上角处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卡块,且转动连接在圆柱外侧,所述圆柱固接在支撑柱内侧壁上,右下角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贯穿卡块,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固接支撑柱在上,且绕过定位圆柱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左端固接固定块,右端固接圆孔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打卡时,先拉动把手,把手带动支撑板通过圆柱的作用力使齿轮在轨道上下运动调整位置,可以避免人们身高差异带来的打卡不便,通过齿轮卡住,再将把手向左移动,使带动门ⅰ,门ⅰ带动门ⅱ,门ⅱ带动门ⅲ向左移动完成打卡,打卡结束后松开把手,通过弹簧,门ⅰ、门ⅱ、门ⅲ自动复位,避免无意捕捉打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罩合上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罩上门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罩上滑槽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块的放大图。

图中:1面部解锁机、2滚动装置、3外罩、4卡块、201轨道、202齿轮、203支撑板、204支撑柱、205限位槽、206缓冲板、207外壳、208缓冲板ⅰ、209把手、210圆柱、301门ⅰ、302门ⅱ、303门ⅲ、304滑槽、305弹簧、306滑槽ⅱ、401圆轴、402螺栓、403圆孔、404复位弹簧、405定位圆柱、407卡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考勤机挂装结构,包括面部解锁机1,面部解锁机1反面固接在滚动装置2上,滚动装置2包括支撑板203和支撑柱204,轨道201、齿轮202、限位槽205、缓冲板206、外壳207、圆柱210、缓冲板208和把手209,支撑板203固接外罩3,支撑柱204内侧面均匀转接齿轮4,面部解锁机1反面固接在支撑板203上,支撑板203为横向放置长方体结构,且四个拐角固接圆柱210一端,圆柱210贯穿支撑柱204内侧面形成限位槽205,支撑柱204为竖向中空长方体结构,前面开口,且上下两端固接有缓冲板ⅰ208,开口面滑接外壳207,限位槽205为支撑板203内侧面贯穿的圆柱形槽结构,槽宽与圆柱210直径一致,且槽两端固接有缓冲板206,圆柱210另一端固接齿轮202,齿轮202转动连接在轨道210上且齿轮202与轨道210的齿形啮合,可以通过拉动把手209带动齿轮202在轨道运动,避免人们身高差异带来的不便。

外罩3分别有门ⅰ301、门ⅱ302、门ⅲ303、滑槽304和弹簧305,外罩3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左侧内端面固接门ⅰ301,门ⅰ30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右端内侧带有向内l型卡爪,门ⅰ301内部滑动连接门ⅱ302,门ⅱ302为左端t型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右端内侧带有向内l型卡爪,门ⅱ302内部滑动接门ⅲ303,门ⅲ303为左端t型的长方体结构,外罩3底部贯穿滑槽304及滑槽ⅱ306,滑槽ⅱ306位于滑槽304下方,且滑槽ⅱ306的槽宽与把手209的宽度一致,滑槽304右端固接弹簧305一端,弹簧305另一端固接把手209,把手209为中空圆环结构,左端固接门ⅲ303右端面底部,避免无意捕捉打卡。

卡块4包括螺栓402、圆轴401、圆孔403、复位弹簧404、定位圆柱405和卡嘴407,卡块4为圆片状结构,前端固接有卡嘴407,卡嘴407为m型结构,卡块4右上角设有螺栓402螺纹连接在支撑柱204上,左上角处设有限位孔408,限位孔408贯穿卡块4,且转动连接在圆柱401外侧,圆柱401固接在支撑柱204内侧壁上,右下角设有圆孔403,圆孔403贯穿卡块4,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定位圆柱405,定位圆柱405固接支撑柱在204上,且绕过定位圆柱405设有复位弹簧404,复位弹簧404左端固接固定块406,右端固接圆孔403内壁,在上下滑动时停止滑动可以有效卡在特定位置避免下滑。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打卡时,先拉动把手209,把手209带动支撑板203通过圆柱210的作用力使齿轮202在轨道201上下运动调整位置,调整好位置后,通过齿轮4卡住,再将把手209向左移动,使209带动门ⅰ301,门ⅰ301带动门ⅱ302,门ⅱ302带动门ⅲ303向左移动完成打卡,打卡结束后松开把手,通过弹簧305,门ⅰ301、门ⅱ302、门ⅲ303自动复位,避免无意捕捉打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