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起动阀及主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0611发布日期:2021-04-21 06: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主起动阀及主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主起动阀及主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2.大型中低速船用发动机一般采用缸内起动的方式起动发动机,即高压空气按发火顺序依次进入气缸,直接推动活塞下行完成发动机起动。该起动系统零件一般包括主起动阀、控制空气阀(分配盘或起动滑阀)、缸盖起动阀等。其中,主起动阀一端连接外围高压空气,一端连接发动机的主气管,当起动电磁阀接收电信号打开,高压或低压控制空气会进入主起动阀推动阀芯开启,使主气路相通,高压空气进入发动机起动主气路。
3.现在通常使用的主起动阀一般为低压控制气起动,这就需要起动系统管路上增加减压阀,将外围的高压空气先转化为低压空气,或者直接外围通低压空气和主起动阀连接,管路复杂。另外,现行的主起动阀无安全阀以及自动放气功能,这就需要系统中增加安全阀以及放气阀,使零件增多,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高压空气启动的主起动阀。
5.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启动装置,以降低管路的复杂程度。
6.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主起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与阀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设有主阀芯,所述阀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有主阀芯关闭气路,所述主阀芯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阀体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所述阀腔设有常通外界气路,所述常通外界气路设有自动放气阀,所述自动放气阀设有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所述阀体还设有起动电磁阀接口和三通阀接口,所述起动电磁阀接口、所述三通阀接口与所述阀体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阀腔相连通。
8.优选地,所述阀体设有与所述主阀芯和所述进气口之间的所述阀腔相连通的安全阀。
9.优选地,所述阀体设有与所述主阀芯和所述进气口之间的所述阀腔相连通的手动放气阀。
10.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
11.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12.一种主启动装置,所述主启动装置包括主起动阀和气动三通阀,所述主起动阀为上述主起动阀,所述气动三通阀设有三通阀控制接口、总气口和与所述总气口相连通的第一支气口、第二支气口,所述总气口与所述主阀芯关闭气路、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支气口与所述三通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支气口与外界相通。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直接利用高压空气推动主阀芯运动,无需配套减压阀减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减少了零件数量;
15.(2)主起动阀集成有安全阀,当起动主气路压力异常升高时,超过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时,安全阀打开放气,防止起动主气路管路爆裂出现安全事故;
16.(3)主起动阀集成自动放气阀,发动机不起动时,自动放气阀开启,放空主起动阀下游侧的高压空气,保障安全;
17.(4)主起动阀集成手动放气阀,如果自动放气阀故障卡滞,可用手动放气阀放气,避免柴油机带高压空气运行,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手动放气阀也可协助判断自动放气阀是否运转正常。
附图说明
18.图1是主起动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发动机不起动时主起动阀的第一个剖切面的剖视示意图;
20.图3是主起动阀的第二个剖切面的剖视示意图;
21.图4是主起动阀的第三个剖切面的剖视示意图;
22.图5是发动机起动时主起动阀的第一个剖切面的剖视示意图;
23.图6是发动机起动时主起动阀的第二个剖切面的剖视示意图;
24.图7是发动机起动时主起动阀的第三个剖切面的剖视示意图;
25.图8是图2中p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主起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

主起动阀;10

手动放气阀;11

第一阀体;12

第二阀体;13

进气口;14

出气口;15

主阀芯;151

受压斜面;16

主阀芯关闭气路;17

弹簧;18

自动放气阀;181

先导活塞;19

安全阀;2

气动三通阀;a

起动电磁阀接口;b

主阀芯关闭气路接口;c

三通阀接口;e

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f

常通外界气路接口;g

三通阀控制接口;h

总气口;m

第一支气口;n

第二支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共同所示,一种主起动阀,主起动阀1包括:阀体,阀体包括第一阀体11和第二阀体12,阀体内设有阀腔相连通的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阀体内设有主阀芯15,阀体靠近进气口13的一侧设有主阀芯关闭气路16,阀体设有与主阀芯关闭气路16相连通的主阀芯关闭气路接口b,主阀芯15与阀体靠近进气口13的一侧之间设有弹簧17,阀体与出气口14之间的阀腔设有常通外界气路,阀体设有与常通外界气路相连通的常通外界气路接口f,常通外界气路设有自动放气阀18,自动放气阀18包括先导活塞
181,自动放气阀18设有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e,阀体还设有起动电磁阀接口a和三通阀接口c,起动电磁阀接口a和三通阀接口c与阀体和进气口13之间的阀腔相连通。
31.阀体设有与阀腔相连通的安全阀19和手动放气阀10。
32.如图8所示,主阀芯15设有环形的受压斜面151。
33.实施例二
34.如图9所示,一种主启动装置,主启动装置包括主起动阀1和气动三通阀2,主起动阀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主起动阀,气动三通阀2设有三通阀控制接口g、总气口h和与总气口h相连通的第一支气口m、第二支气口n,总气口h与主阀芯关闭气路接口b、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e相连通,第一支气口m与三通阀接口c相连通,第二支气口n与外界相通。
35.起动装置安装于发动机时,起动电磁阀接口a与发动机的起动电磁阀的入气口相连通,三通阀控制接口g与起动电磁阀的出气口相连通。
36.如图2、图3和图4共同所示,发动机不起动时,起动电磁阀不动作,起动电磁阀的出气口没有高压空气,此时,气动三通阀2的总气口h与第一支气口m相连通,主阀芯关闭气路接口b和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e均与三通阀接口c相连通,主阀芯关闭气路接口b和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e内通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和弹簧17共同推动主阀芯15向出气口14方向运动,主起动阀1关闭,发动机起动主气路关闭,同时,先导活塞181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向内运动,常通外界气路打开,主起动阀1下游侧的高压空气放空。
37.如图5、图6和图7共同所示,发动机起动时,起动电磁阀动作,起动电磁阀的入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起动电磁阀接口a中的高压空气进入三通阀控制接口g,此时,气动三通阀2的总气口h与第二支气口n相连通,主阀芯关闭气路接口b和自动放气阀控制接口e均通过第二支气口n放气,高压空气作用于受压斜面151,推动主阀芯15复位,发动机起动主气路打开,同时,先导活塞181复位,常通外界气路关闭。
38.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39.(1)直接利用高压空气推动主阀芯运动,无需配套减压阀减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减少了零件数量;
40.(2)主起动阀集成有安全阀,当起动主气路压力异常升高时,超过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时,安全阀打开放气,防止起动主气路管路爆裂出现安全事故;
41.(3)主起动阀集成自动放气阀,发动机不起动时,自动放气阀开启,放空主起动阀下游侧的高压空气,保障安全;
42.(4)主起动阀集成手动放气阀,如果自动放气阀故障卡滞,可用手动放气阀放气,避免柴油机带高压空气运行,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手动放气阀也可协助判断自动放气阀是否运转正常。
43.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