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0542发布日期:2021-06-11 19:1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电脑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电脑支架。
背景技术
:用户使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可视视角和使用体验,往往会借助电脑支架。在相关技术中,可折叠的电脑支架具有多个支撑杆结构和转动连接结构,电脑支架的展开和收拢时需要推动多个支撑杆结构和转动连接结构动作,导致电脑支架的展开和收拢过程不够流畅,电脑支架的展开和收拢不能快速完成。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脑支架,旨在提升电脑支架展开和收拢时的顺畅性和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脑支架,包括:两个支撑件,每一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支撑板以及承载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承载板;及连接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位于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每一所述连杆的一端与一所述支撑板连接,每一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所述承载板转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壁凸设有转轴;每一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轴孔,每一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轮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轴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转轮容纳于一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每一所述转轴凸出于每一所述限位槽的槽口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轴凸;每一所述承载板开设有第二轴孔,每一所述轴凸可转动地穿设于一所述第二轴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杆;每一所述承载板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每一所述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部分伸入每一所述导向槽内,且每一所述第一滑杆伸入一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滑动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一滑杆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每一所述第二滑杆伸入一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每一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滑动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底板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每一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所述第一收纳槽的侧壁,所述第一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支撑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底板还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每一所述第二收纳槽邻近并连通所述第一收纳槽设置,所述第二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连杆。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止挡板,定义所述止挡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0°<α<180°;每一所述止挡板设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的连接处,并位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止挡板面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有弹性层;且/或,所述支撑件具有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并行且叠合的收拢状态,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承载板呈夹角设置的展开状态;定义所述承载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0°<β≤4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电脑支架包括连接件以及两个支撑件,其中每一支撑件包括底板、支撑板以及承载板,底板的一端与承载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的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承载板;两个支撑件对称设置于连接件的两侧,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杆,两个连杆位于两个承载板之间,每一连杆的一端与一支撑板连接,每一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承载板转动连接。以此,当两个底板相互靠近时,其中一个连杆相对于另一个连杆转动,两个连杆相互靠拢,并带动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在承载板上滑动,使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承载板的自由端以及底板的自由端相互靠近,以此实现电脑支架的收拢。在两个底板相互远离时,其中一个连杆相对于另一个连杆转动,一个连杆的两端与另一连杆的两端相互远离,并带动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在承载板上滑动,使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承载板的自由端以及底板的自由端相互远离,以此实现电脑支架的展开。如此,手动使两个底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实现本电脑支架顺畅和快捷地展开和收拢,而不需要对本电脑支架的其它结构进行推动或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支架一状态中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电脑支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脑支架在另一状态中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电脑支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支撑件131第二轴孔11底板132导向槽111第一收纳槽1321第一滑槽112第二收纳槽1322第二滑槽113止挡板2连接件12支撑板21连杆121第一轴孔211限位槽122第一滑杆212轴凸123第二滑杆22转轮13承载板221转轴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刻”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脑支架,用于支撑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电脑支架包括连接件2以及两个支撑件1,其中,每一支撑件1包括底板11、支撑板12以及承载板13,底板11的一端与承载板13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12的一端与底板11转动连接,支撑板12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设于承载板13;两个支撑件1对称设置于连接件2的两侧,连接件2包括转动连接的两个连杆21,两个连杆21位于两个承载板13之间,每一连杆21的一端与一支撑板12连接,每一连杆21的另一端与一承载板13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用于支撑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底板11用于置于任意平面支撑支撑板12和承载板13,支撑板12用于支撑承载板13,以使承载板13所在的平面与底板11所在的平面呈一定的夹角设置,使承载板13的上表面相对于该任意平面倾斜。承载板13用于承载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当承载板13被支撑板12支撑而斜置时,置于承载板13上表面的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也就能够获得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相对于用户的视角,使用户获得更优异的使用体验和观感。底板11和承载板13可为板状结构,以增加底板11与该任意平面的接触面积,也增加承载板13与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接触面积,通过底板11对支撑板12和承载板13进行更为稳定的支撑,并通过承载板13对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进行更为稳定的承载。其中,底板11、承载板13以及支撑板12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以使底板11、承载板13以及支撑板12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支撑板12对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进行更为可靠的支撑。支撑板12与底板11的转动连接以及底板11与承载板13的转动连接可通过孔轴连接实现,支撑板12与承载板13的滑动连接可通过轨槽结构实现。连杆21用于连接两个承载板13,两个连杆21整体呈“x”形设置,两个连杆21的中部通过孔轴连接等方式进行转动连接,以使任一连杆21可相对另一连杆21转动,并带动两个支撑板12相互靠近或远离;同时每一连杆21还与一支撑板12连接,因此任一连杆21相对另一连杆21转动还会使两个支撑板12动作,机支撑板12的一端将相对于底板11转动,支撑板12的另一端将相对于承载板13滑动,从而使支撑板12相对于底板11的倾斜度改变,使承载板13相对于底板11的倾斜度改变,承载板13和底板11的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连杆2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以使连杆2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升连杆21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当两个底板11相互靠近时,其中一个连杆21相对于另一个连杆21转动,两个连杆21相互靠拢,并带动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在承载板13上滑动,使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承载板13的自由端以及底板11的自由端相互靠近,以此实现电脑支架的收拢。在两个底板11相互远离时,其中一个连杆21相对于另一个连杆21转动,一个连杆21的两端与另一连杆21的两端相互远离,并带动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在承载板13上滑动,使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承载板13的自由端以及底板11的自由端相互远离,以此实现电脑支架的展开。如此,手动使两个底板11相互靠近或远离即可实现本电脑支架顺畅和快捷地展开和收拢,而不需要对本电脑支架的其它结构进行推动或调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每一连杆21远离承载板13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转轮22,转轮22的外侧壁凸设有转轴221;每一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轴孔121,每一转轴221远离转轮22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设于一第一轴孔121。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底板11相互靠近或远离时,一连杆21相对于另一连杆21转动,转轮22相对于连杆21转动,连杆21带动转轴221转动,使转轴221相对于连杆21转动,连杆21靠近或远离支撑板12移动,并带动两个承载板13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承载板13又带动支撑件1远离底板11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底板11移动,如此实现两个支撑件1的靠近或远离,以及每一支撑件1中的底板11和承载板13的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支撑板12通过连杆21与承载板13以及底板11联动,使两个底板11靠近或远离时,可对应带动支撑件1相对于承载本和底板11移动,使本电脑支架迅速进入收拢或展开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每一连杆21远离承载板13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211;一转轮22容纳于一限位槽211内,并与限位槽211的侧壁转动连接,每一转转轴221出于每一限位槽211的槽口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11用于容纳和限位转轴221,连杆21可通过孔轴连接方式与限位槽211的侧壁连接。限位槽211可贯穿于连杆21设置,转动轮限位于限位槽211的相对两个侧壁之间,以使转轮22转动时,转轮22的两端被限位槽211的侧壁止挡和限位,而不易出现晃动,保证转轮22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保证连杆21和支撑板12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连杆21远离支撑板12的一端设有轴凸212;每一承载板13开设有第二轴孔131,每一轴凸212可转动地穿设于一第二轴孔13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孔131可贯穿于承载板13设置,或者第二轴孔131可为设置于承载板13上的盲孔或沉孔。轴凸212可设置于连杆21背向承载板13的一侧或连杆21面向承载板13的一侧,连杆21通过轴凸212和第二轴孔131的孔轴配合与承载板13转动连接,以增加连杆21和承载板13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本电脑支架收纳和展开时,连接杆与承载板13之间的转动配合足够顺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4所示,每一支撑板12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杆122;每一承载板13开设有导向槽132,导向槽132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1321,每一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部分伸入每一导向槽132内,且每一第一滑杆122伸入一第一滑槽1321内,并与第一滑槽1321的侧壁滑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杆122设于支撑板12的外壁,并可与支撑板12一体成型,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可沿导向槽132滑动,此外,支撑板12还通过第一滑杆122与第一滑槽1321的滑动配合与和承载板13滑动连接,通过支撑板12端部与导向槽132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一滑杆122与第一滑槽1321的滑动配合,使支撑板12与承载板13的滑动连接更为稳定可靠,保证支撑板12与承载板13的滑动配合更为顺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4所示,每一支撑板12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滑杆123,第二滑杆123和第一滑杆122分别设于支撑板12的相对两侧;导向槽132与第一滑槽1321相对的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322,每一第二滑杆123伸入一第二滑槽1322内,并与每一第二滑槽1322的侧壁滑动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还通过第二滑杆123和第二滑槽1322的滑动配合与承载板13滑动连接,因为第一滑杆122和第二滑杆123分别限位于第一滑槽1321和第二滑槽1322内,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端部限位于导向槽132内,以此,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与承载板13的滑动配合稳定可靠,能够提升支撑板12在承载板13上滑动的稳定性和顺畅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每一底板11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11;每一支撑板12的远离承载板1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第一收纳槽111的侧壁,第一收纳槽111用于收纳支撑板1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可相对底板11向第一收纳槽111内转动,以使支撑板12收纳于第一收纳槽111内,第一收纳槽111的设置,使在电脑支架收拢时,支撑板12能够完全收纳于第一收纳槽111内,从而使承载板13与底板11能够完全抵贴和叠合,以此降低电脑支架收拢后的整体厚度,缩减电脑支架收拢后占据的空间,便于电脑支架的携带和收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每一底板11还开设有第二收纳槽112;每一第二收纳槽112邻近并连通第一收纳槽111设置,第二收纳槽112用于收纳连杆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收纳槽112用于收纳连杆21,一个连杆21相对于另一连杆21移动,且一个连杆21的两端与另一连杆21的两端并行设置时,支撑板12与底板11抵接且叠合,支撑板12收纳于第一收纳槽111内,连杆21收纳于第二收纳槽112内,并与支撑板12抵接。第一收纳槽111和第二收纳槽112开设于底板11的同一侧,以使两个底板11并行时,两个底板11的第一收纳槽111槽壁和第二收纳槽112槽壁围合形成收纳腔,两个支撑板12和两个连杆21收纳于该收纳腔内,从而缩减了本电脑支架收拢时的整体厚度,缩减了本电脑支架所占据的空间,方便了本电脑支架的收纳和携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底板11的一端设有止挡板113,定义止挡板113所在的平面与底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0°<α<180°;每一止挡板113设于底板11与承载板13的连接处,并位于底板11面向承载板13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止挡板113用于止挡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止挡板113可与底板11一体成型,比如底板11的一端可在加工时弯折形成该止挡板113。当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放置于倾斜设置的承载板13上时,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将向下滑动,止挡板113的设置则阻止了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向下滑动,使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得以在承载板13上可靠定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止挡板113面向承载板13的一侧设有弹性层(图未示);且/或,支撑件1具有底板11与承载板13并行且叠合的收拢状态,以及底板11与承载板13呈夹角设置的展开状态;定义承载板13所在的平面与底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支撑件1处于展开状态时,0°<β≤45°。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用于止挡板113与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弹性抵接,以对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进行保护,防止止挡板113刮伤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在支撑件1处于展开状态时,承载板13和底板11被支撑板12支撑,承载板13和底板11的自由端相互分离,承载板13所在的平面和底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β,以使承载板13倾斜设置,便于将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斜置,以供用户获得较佳的使用体验。若夹角β的角度值太大,承载板13相对于底板11的倾斜程度将加剧,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被放置于承载板13的上表面之后将更为倾斜,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容易向其非支撑侧倾倒,不利于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可靠支撑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