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Y型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5160发布日期:2021-06-01 23:2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水下Y型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水下y型三通管。



背景技术:

在工程设计中,因工艺流程或设备接口的要求,常会遇到管道介质的分流和合流。对于低压或常压管道,往往是根据布置的具体情况,设计制作所需形状的三通。但在高压管道设计时,考虑到管道应力集中及制造经验等因素,习惯上按某一标准选用成型标准,而目前现有国内标准中,均为正三通。对某些特殊场合会产生管系布置复杂,气流分布不均匀,管道阻力增加等不利影响,最终使投资增加,可操作性差,运行费用提高,严重者导致设备不能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水下y型三通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主管与两支管以夹角30度的方式一体注塑成型且在其管内壁堆焊耐腐蚀合金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管内气流受力均匀、结构简单以及管道阻力减小、耐腐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水下y型三通管,包括:

主管;

两支管,所述两支管与所述主管一体注塑成型且所述两支管内壁与所述主管内壁均设有由inconel625合金堆焊的耐腐蚀层;

所述两支管与所述主管共用同一中心面,所述两支管均为直形管且以所述主管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所述两支管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所述两支管与所述主管连接处的外缘面沿两支管远离其连接处端部方向形成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平行的圆锥面,用于保证主管向两支管方向的均匀过渡,所述两支管与所述主管连接处的外缘面沿两支管远离其连接处端部方向形成一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对平行的坡面,两两所述坡面与所述圆锥面一体注塑成型,用于对两支管进行固定,所述两支管远离所述主管的两端由内向外分别配合设有坡口,用于对外界管道进行快速安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下y型三通管的改进,所述两支管承30度夹角。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下y型三通管的改进,所述主管长度为300mm~400mm,所述两支管的长度均为1000mm~110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下y型三通管的改进,所述耐腐蚀层厚度为3mm~4.7mm,用于对主管以及两支管进行耐腐蚀保护。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下y型三通管的改进,所述两支管所承夹角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圆锥面截面积,用于对进入两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处的水流进行缓冲过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下y型三通管的改进,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相对于所述两支管的一横向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则为相对于所述两支管的纵向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主管与两支管以夹角30度的方式一体注塑成型且在其管内壁堆焊耐腐蚀合金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管内气流受力均匀、结构简单以及管道阻力减小、耐腐蚀的优点;

2、通过设置主管与两支管的长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石油管道以及天然气管道中进行分流或合流时,介质对管道的冲击减小,与此同时,满足用户在满足某一标准下的设计安装。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下y型三通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下y型三通管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下y型三通管内部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主管、2-两支管、3-耐腐蚀层、4-坡口、5-圆锥面、6-坡面、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如图1-3所示,水下y型三通管,包括:主管1;两支管2,两支管2与主管1一体注塑成型且与主管1外缘面连接处以圆锥面5均匀过渡,两支管2内壁与主管1内壁均设有由inconel625合金堆焊的耐腐蚀层3,其中,耐腐蚀层3厚度为3mm~4.7mm,用于对主管1以及两支管2进行耐腐蚀保护,与此同时,采用inconel625合金堆焊的耐腐蚀层3具备良好的加工性和焊接性,在对主管1以及两支管2堆焊后,不会出现焊后的开裂敏感性特征;

两支管2与主管1共用同一中心面,保证本实用新型在有限的工作环境中节约使用空间,两支管2均为直形管且以主管1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两支管2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其中,两支管2与主管1连接处的外缘面沿两支管2远离其连接处端部方向形成一与第一方向x相对平行的圆锥面5,用于保证主管1向两支管2方向的均匀过渡,两支管2与主管1连接处的外缘面沿两支管2远离其连接处端部方向形成一与第二方向y相对平行的坡面6,两两坡面6与圆锥面5一体注塑成型,用于对两支管2进行固定,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第一方向x为相对于两支管2的一横向方向,第二方向y则为相对于两支管2的纵向方向,两支管2远离主管1的两端由内向外分别配合设有坡口4,用于对外界管道进行快速安装,两支管2承30度夹角,两支管2所承夹角的截面积小于圆锥面5截面积,用于对进入两支管2与主管1的连接处的水流进行缓冲过渡,同时也起到稳定两支管2的作用,通过设置主管1与两支管2以夹角30度的方式一体注塑成型且在其管内壁堆焊耐腐蚀合金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管内气流受力均匀、结构简单以及管道阻力减小、耐腐蚀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主管1长度为300mm~400mm,例如主管1长度为300mm~320mm、320mm~340mm、340mm~360mm或360mm~400mm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点值之间的范围值,两支管2的长度均为1000mm~1100mm,例如两支管2的长度均为1000mm~1020mm、1020mm~1040mm、1040mm~1060mm或1060mm~1100mm、中任意一点值或任意两点值之间的范围值,通过设置主管1与两支管2的长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石油管道以及天然气管道中进行分流或合流时,介质对管道的冲击减小,与此同时吗,满足用户在满足某一标准下的设计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制造的步骤包括:

来料检验、焊前机加工、热处理、管子线切割、取样试验、手工焊、焊后机加工、无损及尺寸检验、水压试验、成品,本实用新型通过锻造厂锻出方坯,在切削成三通,y形锻制三通,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合理,管系受力均匀,管系布置简单,气流分布均匀,管道阻力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用户根据实施环境布置的具体情况,设计制作所需的形状,且在使用时,介质通过主管1流入两支管2实现分流,亦从两支管2流入主管1实现合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