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2317发布日期:2021-05-11 14:3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设备是指多个节点间不经由导体或缆线传播进行的远距离传输通信,利用收音机、无线电等都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大部分无线通信技术会用到无线电,包括距离只到数米的wi-fi,也包括和航海家1号通信、距离超过数百万公里的深空网络。但有些无线通信的技术不使用无线电,而是使用其他的电磁波无线技术,例如光、磁场、电场等,在一些大型的无线通信工厂当中在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时,需要对无线电的电源进行架设,而无线通信设备的电源一般设置在靠近地面的位置。

现有的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大多都是将无线电的电源架设到靠近地面的位置,然后对电源进行支撑,避免电源产生回潮,然而在无线通信设备架设时,通常需要将无线通信设备架设到很高的地方,从而接收无线信号,然后在无线通信设备与电源之间需要架设很长的连接线,过长的连接线很有可能会造成线段之间的断裂,并且在架设电源时,无法很好的确定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接收到信号的位置,无法确定通信设备的位置,就无法很好的将电源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为此,提出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丝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所述第一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无线电通信设备,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备用蓄电池,所述第一连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连板的后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连板的后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通槽的内部,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壁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壁铰接有门体,所述第二箱体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外侧壁。

优选的,所述门体的前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子扣,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母扣与所述子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板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板的后表面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下表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的使用当中,使用者可以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开启会带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等部件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丝杆进行旋转,第一丝杆的旋转会调整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备用蓄电池等部件的位置,方便使用者对于无线电通信设备接收信号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备用蓄电池也会跟随无线电通信设备一同进行位置调整,避免了线段之间线路过长导致断裂,同时节省线路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支撑板;3、顶板;4、第一丝杆;5、第一限位槽;6、第一限位块;7、第一连板;8、第二连板;9、滑槽;10、第二限位块;11、第二丝杆;12、第一轴承;13、母扣;14、无线电通信设备;15、限位板;16、第一电机;17、子扣;18、第二电机;19、通槽;20、第一齿轮;21、第二轴承;22、第一皮带轮;23、第三轴承;24、连杆;25、第二皮带轮;26、第一箱体;27、万向轮;28、螺纹杆;29、旋钮;30、第二箱体;31、门体;32、固定块;33、第二齿轮;34、杆体;35、备用蓄电池;36、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2,支撑板2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顶板3的下表面和第一壳体1的内部底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轴承21,第二轴承2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4,第一丝杆4位于第一限位槽5的内侧壁,第一丝杆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2,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第一壳体1的内部底壁通过第三轴承23转动连接有连杆24,连杆2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5,第二皮带轮25的外侧壁与第一皮带轮22的外侧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连杆24的一端焊接于第二电机18输出轴,第一丝杆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第一限位块6的一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连板7,第一连板7的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板8,第二连板8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12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1,第二丝杆1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10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板体36,板体36的上表面安装有无线电通信设备14,板体36的上表面安装有备用蓄电池35,第一连板7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5的内侧壁,第二连板8的后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安装有第一齿轮20,第二丝杆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3,第二连板8的后表面开设有通槽19,第二齿轮33位于通槽19的内部,第二齿轮33的外侧壁与第一齿轮20的外侧壁啮合。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箱体26,第一箱体26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8,螺纹杆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29,螺纹杆28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7;使用者可以通过旋钮29为着力点转动螺纹杆28,螺纹杆28的转动会调整万向轮27的位置,将万向轮27的位置调整到接触地面的位置后,使用者可以使用万向轮27进行便捷的位置移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30,第二箱体30的内侧壁铰接有门体31,第二箱体30位于第二电机18的外侧壁;通过第二箱体30和门体31的设置,可以为第二电机18提供防护。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门体31的前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子扣17,第二箱体30的内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2,固定块3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母扣13,母扣13与子扣17相适配;通过子扣17和母扣13的设置,使用者可以将母扣13与子扣17卡接在一起,从而将门体31与第二箱体30卡接在一起,以达到对第二电机18的防护。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连板8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杆体34,杆体34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块10的内侧壁;通过两个杆体34的设置,可以为第二限位块10提供支撑,同时辅助第二限位块10进行位置调整。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连板8的后表面焊接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于第一电机16的下表面;通过限位板15的设置可以为第一电机16提供支撑。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6的具体型号为:zlis57。

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18的具体型号为:m2ik90n-c。

综上,该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电源支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以通过万向轮27将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在将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使用者开启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开启会带动连杆24进行转动,连杆24的转动会带动第一皮带轮22和第二皮带轮25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22的转动会带动第一丝杆4进行转动,第一丝杆4的转动会带动第一限位块6进行位置调整,第一限位块6的位置调整会对第二连板8和无线电通信设备14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使用者可以开启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的开启会带动第一齿轮20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0的转动会带动第二齿轮33和第二丝杆11进行转动,第二丝杆11的转动会对第二限位块10进行左右位置的调整,方便工作人员对无线电通信设备14的调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