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云台组件和快拆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2589发布日期:2021-08-06 18:4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云台组件和快拆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云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云台组件和快拆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手持云台、遥控器、自拍杆等产品通常配置有手机夹,以用于夹持连接手机。在相关技术中,部分手持云台的手机夹可拆卸,其中,利用机械锁或者机构进行可拆卸式连接的手机夹,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操作步骤来完成锁定固定操作,导致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繁琐;利用两颗不同极的磁铁相吸或者磁铁和金属相吸进行可拆卸式连接的手机夹,无法做到安装时使手机夹自动适配云台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手机的方向,以便手机的摄像头不会被其他结构挡住,防止手持云台的结构进入手机拍摄画面,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云台组件和快拆连接组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包括:

手持部;

云台部件,设于所述手持部上,用于可拆卸连接负载,并能够用于调节所述负载的姿态;

其中,所述云台部件包括:

第一电机,用于带动连接所述负载的负载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定子部分可转动的转子部分;

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定子部分或所述转子部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负载连接件设有第二吸引件,所述第一吸引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所述负载连接件时,使得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负载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上,并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负载连接件转动。

上述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时,使得第一电机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手持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同时,能够使得负载连接件与第一电机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而避免手持云台的结构入画。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用于将负载可拆卸地连接于手持云台上,负载连接件包括:

承载体,用于连接所述负载,并用于与所述手持云台的第一电机的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可拆卸连接;

第二吸引件,与所述承载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设有第一吸引件,所述第二吸引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所述负载连接件时,使得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承载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上,并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负载连接件转动。

上述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时,使得第一电机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手持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同时,能够使得负载连接件与第一电机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而避免手持云台的结构入画。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包括: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手持云台,和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负载连接件。

上述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时,使得第一电机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手持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用于快拆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快拆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主体,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耦合件,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

转动机构,设于所述连接主体上,用于与所述耦合件可拆卸连接;

对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的第一吸引件和设于所述耦合件上的第二吸引件;;

其中,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能够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所述耦合件和所述连接主体安装时,使得所述转动机构能够自由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耦合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动机构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耦合件与连接主体时,使得转动机构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耦合件正确安装在转动机构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同时,能够使得耦合件与转动机构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以通过控制转动机构的转动而实现耦合件的位置的调整。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用于快拆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快拆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主体,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耦合件,用于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且用于与所述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吸附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主体上的第一吸引件和设于所述耦合件上的第二吸引件;

其中,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能够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所述耦合件时,使得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耦合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主体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耦合件与连接主体安装时,使得耦合件和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的磁轭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的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场分布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的第一防呆结构的对比示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的第一接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又一立体结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的又一立体结构图;

图15-图2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云台组件1000、手持云台100、手持部11、云台部件12、第一电机121、第一吸引件122、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第一磁极12242、第二磁极12244、磁轭13、摩擦件14、第一防呆结构15、第一接触部16、第一安装标识17、负载连接件200、第二吸引件21、承载体22、第二防呆结构23、第二安装标识25、锁定件26、负载300、手机32、相机34、快拆连接组件400、连接主体42、耦合件44、转动机构46、对位组件48、第一部件500、遥控器52、三脚架54、自拍杆56、第二部件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100包括手持部11和云台部件12。云台部件12设于手持部11上,用于可拆卸连接负载300,并能够用于调节负载300的姿态。云台部件12包括第一电机121和第一吸引件122。第一电机121用于带动连接负载300的负载连接件200转动。第一电机121包括定子部分以及相对于定子部分可转动的转子部分。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或转子部分固定连接。其中,负载连接件200设有第二吸引件21,第一吸引件122能够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200时,使得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负载连接件200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上,并使得第一电机121能够带动负载连接件200转动。

其中,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为相对概念,定子部分并不特指电机的定子,转子部分并不特指电机的转子。也即,定子部分可以是电机的定子,转子部分可以是电机的转子。下述相似内容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100中,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1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200时,使得第一电机121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200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手持云台100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同时,能够使得负载连接件200与第一电机121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21的转动而避免手持云台100的结构入画。

相关技术中,手持云台的手机夹可以拆卸,在利用机械锁或者以磁吸的方式,安装连接手机的手机夹和手持云台时,需要调整手机的方向,使得手机的摄像头方向相比手持云台朝着特定的方向,以便手机的摄像头不会被手持云台的其他结构挡住,防止手持云台的结构进入手机的拍摄画面。同时,也需要进行调平,即就是通过调整手机在手持云台上的上下左右位置,调整整体的质心,以使得手持云台各个轴的负载质心在夹持了手机后尽量位于各个轴的轴线上,进而降低手持云台电机的负载。可以理解,磁吸的连接方式利用的是磁铁和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金属相互吸引,或者两块不同极的磁铁相互吸引连接。其中,磁铁通常有两个磁极,一个为n极,另一个为s极,金属一般是软磁材料。

也即是说,在相关技术中,可拆卸的手机夹在安装至手持云台的过程中,存在安装步骤繁琐、安装速度受限等问题。

而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100,以磁吸的方式安装连接负载300的负载连接件200和手持云台100,在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的过程中,第一电机121的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相对转动,使得负载连接件200自动适配云台部件12的方向,且手持云台100的各个轴位于配平状态,这样减少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速度,有效解决了安装步骤繁琐、安装速度受限的问题。进一步的,在负载300应用于手持云台100时,该种磁吸可拆的方式也减少了反复调平的问题,即用户想独立使用负载300时,连同负载连接件200从手持云台100的第一电机121上取下即可,想重新在手持云台300上对负载300进行增稳或姿态控制时,连同负载连接件200磁吸对位连接到第一电机121即可,而不需要对负载300的位置反复调整,以达到整体的质心平衡的状态。

可以理解,当负载连接件200逐渐靠近第一电机121时,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相互吸引,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一电机121发生转动,以引导第一吸引件122矫正到正确的位置,并与第二吸引件21准确对位,使得负载连接件200快速安装到第一电机121上。

具体地,手持云台100可用于增稳。在图1的示例中,手持部11为杆状结构,手持部11包括顶部112和底部114,手持部11上设有输入件,输入件可包括控制按键116、遥杆、拨轮等,输入件用于输入控制指令,以调节负载的姿态和/或拍摄参数。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手持部11上也可省略输入件,控制指令可由与手持云台通信的移动终端发送至手持云台。云台部件12包括横滚电机(如第一电机121)、第一臂123、俯仰电机124、第二臂125、偏航电机126、第三臂127(可以理解为与偏航电机126的外壳为一体结构)和转动连接件128。转动连接件128设于第二臂125和第三臂127之间。第一臂123的一端与横滚电机的定子部分固定连接,第一臂123的另一端与俯仰电机124的转子部分固定连接。第二臂125的一端与俯仰电机124的定子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臂127通过转动连接件128转动连接。第三臂127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件128与第二臂12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臂127的另一端与偏航电机126的转子部分固定连接。偏航电机126与手持部11的顶部112相连接。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电机121是横滚电机。此外,第一吸引件122可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或其它可磁性件。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可磁性件能够被磁性件吸附,例如,其它可磁性件可包括铁、镍、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云台部件也可为单轴或双轴云台部件。在其它实施例中,关于俯仰电机124、横滚电机、偏航电机126之间的连接顺序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也可以有其它的连接顺序可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为单面单极磁性件。

如此,单面单极磁性件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背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唯一的磁极,其中一个端面为n极,另外一个端面为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感应曲线从n极出发传递到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开放,吸引其它吸引件的范围较大。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借助于磁轭,用于与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

如此,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借助磁轭在第一电机的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负载连接件200的对位连接。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固定在磁轭上,磁轭的形状与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相同,若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为圆形,则磁轭的形状对应为圆形;若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为矩形,则磁轭的形状对应为矩形。请结合图3,磁轭13的面积大于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面积,以固定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并减少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路泄露。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为n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轭设于第一电机121上。

如此,单面单极磁性件通过磁轭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21上。具体地,磁轭位于第一吸引件和第一电机121之间,一方面可固定单面单极磁性件,另一方面可降低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场对外界的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

如此,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可以理解,相较于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对第二吸引件21的吸力更大,更有利于云台部件12连接负载连接件200,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负载连接件200的对位连接。具体地,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固定在一个磁轭上,并通过磁轭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21上。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均为n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并自动矫正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当第二吸引件21也包括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且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时,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21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为n极,另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为s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为单面双极磁性件。

如此,单面双极磁性件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负载连接件200的对位连接。具体地,单面双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两个不同的磁极,其中一个磁极为n极,另外一个磁极为s极。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分布于端面的两侧。

如此,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负载连接件200的对位连接。具体地,若第一磁极为n极,则第二磁极为s极;若第一磁极为s极,则第二磁极为n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占端面的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轴向充磁后,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可呈环状分布于端面上,即端面中心区域为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一个,端面中心区域外侧的区域为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另一个。

请结合图4,在一个例子中,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圆形时,以圆形的直径为界限,一边半圆的极性为n极,另一边半圆的极性s极;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长方形时,长方形一端的极性为n极,长方形另一端的极性为s极。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

如此,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负载连接件200的对位连接。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路比较开放,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吸力。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吸力。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至第一电机121的过程中,当负载连接件200距离第一电机121较远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吸力作用,当负载连接件200持续靠近第一电机121时,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吸力逐渐增加,有利于纠正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吸引件21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第二吸引件21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分别与第一吸引件122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相同,对应磁性件的极性与第一吸引件122的磁性件的极性相反,当负载连接件200从距离云台部件30mm以外的位置靠近云台部件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吸引作用,引导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自动矫正位置,使得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之间的相对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当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持续靠近,且距离在5mm左右时,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吸力逐渐增加,进一步矫正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位置,当两者完全靠近时,可以将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定位在准确的位置,防止负载连接件200向一侧倾斜。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数量是两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数量是单个。

如此,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负载连接件200的对位连接,使得负载连接件200与第一电机121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具体地,在图5的示例中,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均为圆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可均为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也可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中任意两种或多于两种形状的组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并自动矫正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当第二吸引件21也包括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且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时,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在图6的示例中,在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极性为n极,另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极性为s极。

请参阅图5和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第一磁极12242呈圆形,第二磁极12244呈环形围绕第一磁极12242。

如此,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范围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范围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具体地,在图5的示例中,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形状为圆形,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呈同心圆,第一磁极12242呈圆形位于内圈,第二磁极12244呈圆形位于外圈。在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第一磁极12242为n极,第二磁极12244为s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极12242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12244的面积。

如此,可减少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的磁通,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可以理解,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当第一磁极12242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12244的面积时,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的磁通达到最小,对检测第一电机121角度的磁性传感器的干扰较小,此时在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磁场较弱的位置放置磁性传感器,可以充分利用云台部件12的空间。具体地,在图6的示例中,在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n极的面积等于s极的面积。

在一个例子中,请结合图7,图7为空间某一圈上磁场分布图,对于bz值作为磁性传感器的方案中,可以将磁性传感器放置在bz曲线为0的各个位置上,以使得环境磁场干扰更小。可以理解,不同的磁性传感器,对不同的磁场方向(br、bt、bz)的要求不一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

如此,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连接更加稳固。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磁性件的数量可多于三个,多个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可呈线性、多边形、星型或其它形状分布,磁性件的形状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手持云台100还包括磁性传感器(图未示),磁性传感器设于第一电机121上,用于检测第一电机121的转动角度。

如此,在手持云台10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利用磁性传感器检测第一电机121的转动角度。可以理解,当第一电机121发生转动时,磁性传感器内部敏感元件磁性能发生变化,磁性传感器将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处理电信号,可检测第一电机121的转动角度。在一个例子中,磁性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传感器位于第一吸引件122的下方。

如此,可充分利用云台部件12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吸引件122包括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两个磁性传感器设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下方,且相对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对称分布。

如此,可降低磁性传感器受到的外界磁场干扰。可以理解,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路收敛,磁性传感器在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下方受到的磁场干扰低于在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下方受到的磁场干扰。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手持云台100还包括设于第一电机121的第一磁轭金属片132,第一磁轭金属片132位于第一吸引件122与磁性传感器之间。

如此,可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降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场对磁性传感器的干扰。具体地,第一磁轭金属片132设于第一电机121上,第一吸引件122固定在第一磁轭金属片132上,进而固定在第一电机121上。第一磁轭金属片132的面积大于第一吸引件122的面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轭金属片132包括硅钢片、碳钢片、铁镍合金片。

如此,可有效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可以理解,硅钢片、碳钢片和铁镍合金片的导磁率比较高,可有效将磁力线传输回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一端,从而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一个设有摩擦件14,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14,摩擦件14用于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时,与负载连接件200和第一电机212的另一个接触。

如此,在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之间的摩擦件14,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摩擦件14的数量至少包括一个。较佳地,在摩擦件14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况下,多个摩擦件14均匀设置在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一个,以提供均匀的摩擦力,增加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稳定性。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设于第一电机121上,与负载连接件200接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设于负载连接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如此,在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之间的橡胶件或硅胶件,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为橡胶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为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呈环状。

如此,环状的摩擦件14提供均匀的摩擦力,从而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呈环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呈弧状、长条状或其他形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围绕第一吸引件122设置,或,摩擦件14覆盖在第一吸引件122上。

如此,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围绕第一吸引件122设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覆盖在第一吸引件上。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21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15,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上时,与负载连接件200的第二防呆结构23配合连接。

如此,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对位效果更佳,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至第一电机121的过程中,若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即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未正确对位,则第一防呆结构15与第二防呆结构23无法配合连接,使得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无法完成安装,从而避免错误的位置安装降低整体稳定性。

请结合图9,图9为有无防呆结构的对比图,当第一吸引件122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时,请结合图9中的(a),在有第一防呆结构15的情况下,第一吸引件122以一种对位方式吸附第二吸引件21,可保证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安装位置正确;请结合图9中的(b),在没有第一防呆结构15的情况下,第一吸引件122以两种对位方式吸附第二吸引件21,其中一种对位方式可保证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安装位置正确,另外一种对位方式会导致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安装位置错误。请结合图9中的(c)、(d)两张图,当第一吸引件122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时,无论是否有第一防呆结构15,第一吸引件122以一种对位方式吸附第二吸引件21,可保证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安装位置正确。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15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如此,通过凹陷与凸起的配合连接,可避免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位置安装错误。具体地,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凹陷的数量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凸起的数量相同,和/或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凸起的数量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凹陷的数量相同,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上时,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凹陷和/或凸起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凹陷和/或凸起能够一一配合连接。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防呆结构15包括凸起,第二防呆结构23包括凹陷,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和凸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和凹陷。其中,可以理解,在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安装时,凸起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凹槽内,也可以加强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21上设有第一接触部16,用于与负载连接件200上的第二接触部(图未示)形成电接触。

如此,第一电机121可通过第一接触部16和第二接触部与负载连接件200电接触。具体地,第一接触部16与第二接触部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在图10的示例中,第一接触部16包括触点,当负载连接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电机121时,第一接触部16与第二接触部通过触电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16用于与第二接触部可拆卸连接。

如此,第一电机121与负载连接件20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接触部16与第二接触部的连接处可为点、线或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16与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在负载连接件200分离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16与第二接触部自动断开电接触。

如此,能够控制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电接触。可以理解,在需要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负载连接件200安装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在不需要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负载连接件200分离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进一步地,手持云台100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负载连接件200分离于手持云台100,那么手持云台100进入休眠,或者断电,或者保持第一电机121的较小的出力,以在负载连接件200重新安装于手持云台100时,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之间的磁力可以大于第一电机121的出力,使得第一电机121能够进行转动,进而矫正负载连接件200和手持云台100安装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16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触件162,第一接触件162用于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触部的第三接触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一接触部16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触部的第四接触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如此,手持云台100可通过第一接触件162和第三接触件给负载300供电,以增加负载300续航时间(也可以是负载300通过通过第一接触件162和第三接触件给手持云台100供电,以增加手持云台100的续航时间),和/或手持云台100可通过第二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与负载300通信,以给负载300发送信号和接收负载300发送的信号,以使手持云台100控制负载300,和/或负载300控制手持云台100。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21上设有第一安装标识17,第一安装标识17用于与负载连接件200上的第二安装标识25配合,以实现负载连接件200沿预设方向安装于负载300上。

如此,通过第一安装标识17和第二安装标识25对位,进一步保证负载300正确安装至手持云台100的预设位置上。具体地,在图11的示例中,第一安装标识17和第二安装标识25均为小圆圈,在手持云台100折叠且第一吸引件122朝向外侧时,若将负载连接件200沿预设方向安装于负载300上,并使得负载连接件200上的小圆圈和第一电机121上的小圆圈空间方位上大致相同,则在将负载连接件200靠近第一电机121时,即可通过磁吸的方式将负载连接件200正确安装至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上,并保证负载300正确安装在手持云台100的预设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21为横滚电机。

如此,可通过第一电机121控制负载300进行横滚动作,以调节负载300的姿态。同时,也可避免设置额外的转动电机来实现负载的对位,降低手持云台的成本及复杂度。可以理解,第一电机121在不同的云台构型下,也可以为俯仰电机或偏航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部件12能够相对于手持部11转动,以使得手持云台100在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如此,手持云台100可折叠,有利于缩小手持云台100的体积,便于携带。具体地,云台部件12可围绕转动连接件128转动,进而在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转动连接件128可包括转轴或铰链,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手持云台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吸引件122位于第一电机121和手持部11之间。

如此,有利于防止第一吸引件122吸引其它吸引件的情况发生。可以理解,第一吸引件122具有一定的吸引范围,当其它吸引件距离较远或中间有障碍物阻挡时,第一吸引件122对其它吸引件的吸力明显减小。因此,第一吸引件122位于第一电机121和手持部11之间,可防止手持云台100折叠状态下,第一吸引件122吸引其它吸引件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1和图8,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200用于将负载3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手持云台100上。负载连接件200包括承载体22和第二吸引件21。承载体22用于连接负载300,并用于与手持云台100的第一电机121的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二吸引件21与承载体22固定连接。其中,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设有第一吸引件122,第二吸引件21能够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200时,使得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承载体22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上,并使得第一电机121能够带动负载连接件200转动。

上述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200中,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1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200时,使得第一电机121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200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手持云台100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同时,能够使得负载连接件200与第一电机121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21的转动而避免手持云台100的结构入画。

具体地,在图1的示例中,承载体22处于负载300和第二吸引件21之间,即承载体22的一侧与负载300固定连接,承载体22的另一侧与第二吸引件21固定连接,在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与第一吸引件122吸附在一起时,可使得带有负载300的负载连接件200与第一电机121可拆卸连接。第二吸引件21可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或其它可磁性件。其中,其它可磁性件能够被磁性件吸附,例如,其它可磁性件可包括铁、镍、钴。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不能够同时只包括其它可磁性件,以防止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不能够通过磁力相互吸引。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一个为磁性件,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另一个为其它可磁性件的情况下,当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时,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任可相对转动,以保证负载连接件200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上。在一个例子中,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第一吸引件122的极性包括两个n极,第二吸引件21包括铁,当负载连接件200逐渐靠近第一电机121时,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一电机同样可以发生转动,以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吸引件21为单面单极磁性件。

如此,单面单极磁性件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唯一的磁极,其中一个端面为n极,另外一个端面为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感应曲线从n极出发传递到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开放,吸引其它吸引件的范围较大。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

如此,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并能够使得第一电机121转动,实现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承载体22的一端,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为s极。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吸引件122包括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第一吸引件122也包括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一电机121之间设有磁轭,第二吸引件21与承载体22之间也设有磁轭,从而减少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路泄露,且在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时,使得磁路封闭,从而进一步减少磁场对外界的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

如此,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并能够使得第一电机121转动,实现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可以理解,相较于单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对第一吸引件122的吸力更大,更有利于云台部件连接承载体22。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承载体22的一端,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均为s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可以自动矫正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当第一吸引件122也包括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且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时,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承载体22的一端,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为s极,另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为n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吸引件21为单面双极磁性件。

如此,单面双极磁性件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单面双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两个不同的磁极,其中一个磁极为n极,另外一个磁极为s极。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分布于端面的两侧。

如此,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若第一磁极为n极,则第二磁极为s极;若第一磁极为s极,则第二磁极为n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占端面的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轴向充磁后,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可呈环状分布于端面上,即端面中心区域为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一个,端面中心区域外侧的区域为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另一个。

请结合图4,在一个例子中,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圆形时,以圆形的直径为界限,一边半圆的极性为n极,另一边半圆的极性s极;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长方形时,长方形一端的极性为n极,长方形另一端的极性为s极。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吸引件21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

如此,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路比较开放,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吸力。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吸力。在承载体22安装至第一电机121的过程中,当承载体22距离第一电机121较远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吸力作用,当承载体22持续靠近第一电机121时,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吸力逐渐增加,有利于纠正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吸引件122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第一吸引件122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分别与第一吸引件122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相同,对应磁性件的极性与第一吸引件122的磁性件的极性相反,当承载体22从距离云台部件30mm以外的位置靠近云台部件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吸引作用,引导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自动矫正位置,使得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之间的相对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当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持续靠近,且距离在5mm左右时,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吸力逐渐增加,进一步矫正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位置,当两者完全靠近时,可以将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定位在准确的位置,防止承载体22向一侧倾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数量是两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数量是单个。

如此,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实现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均为圆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可均为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也可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中任意两种或多于两种形状的组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可以自动矫正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当第一吸引件122也包括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且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时,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在远离承载体22的一端,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极性为s极,另一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极性为n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第一磁极12242呈圆形,第二磁极12244呈环形围绕第一磁极12242。

如此,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范围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范围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形状为圆形,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呈同心圆,第一磁极12242呈圆形位于内圈,第二磁极12244呈圆形位于外圈。在远离承载体22的一端,第一磁极12242为s极,第二磁极12244为n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极12242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12244的面积。

如此,可减少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的磁通,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可以理解,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当第一磁极12242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12244的面积时,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的磁通达到最小,对负载300内部的磁性传感器干扰较小。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在远离承载体22的一端,s极的面积等于n极的面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

如此,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连接更加稳固。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磁性件的数量可多于三个,多个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可呈线性、多边形、星型或其它形状分布,磁性件的形状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均为磁性件的情况下,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数量可以相同,以实现较佳的吸附效果并提供较佳的旋转作用力。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体22和第一电机121的一个设有摩擦件14,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14。摩擦件14用于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时,与第一电机121接触。

如此,在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之间的摩擦件14,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摩擦件14的数量至少包括一个。较佳地,在摩擦件14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况下,多个摩擦件14均匀设置在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一个,以提供均匀的摩擦力,增加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稳定性。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设于第一电机121上,与负载连接件200接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设于承载体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如此,在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之间的橡胶件或硅胶件,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为橡胶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为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呈环状。

如此,环状的摩擦件14提供均匀的摩擦力,从而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呈环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呈弧状、长条状或其他形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围绕第二吸引件21设置,或,摩擦件14覆盖在第二吸引件21上。

如此,解决手持云台1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8的示例中,摩擦件14围绕第一吸引件122设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围绕第二吸引件设置,或,摩擦件可覆盖在第二吸引件上。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体22上设有第二防呆结构23,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上时,与第一电机121的第一防呆结构15配合连接。

如此,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对位效果更佳,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在承载体22安装至第一电机121的过程中,若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即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未正确对位,则第一防呆结构15与第二防呆结构23无法配合连接,使得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无法完成安装,从而避免错误的位置安装降低整体稳定性。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防呆结构23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如此,通过凹陷与凸起的配合连接,可避免第一电机121和承载体22位置安装错误。具体地,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凹陷的数量与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凸起的数量相同,和/或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凸起的数量与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凹陷的数量相同,以使得在承载体22安装在第一电机121上时,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凹陷和/或凸起与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凹陷和/或凸起能够一一配合连接。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防呆结构15包括凸起,第二防呆结构23包括凹陷,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或,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和凸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和凹陷。其中,可以理解,在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安装时,凸起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凹槽内,也可以加强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体22上设有第二接触部(图未示),用于与第一电机121上的第一接触部16形成电接触。

如此,承载体22可通过第二接触部和第一接触部16与第一电机121电接触。具体地,第二接触部与第一接触部16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部用于与第一接触部16可拆卸连接。

如此,承载体22与第一电机12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二接触部与第一接触部16的连接处可为点、线或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16与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在负载连接件200分离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16与第二接触部自动断开电接触。

如此,能够控制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的电接触。可以理解,在需要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负载连接件200安装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在不需要第一电机121和负载连接件200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负载连接件200分离于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进一步地,手持云台100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负载连接件200分离于手持云台100,那么手持云台100进入休眠,或者断电,或者保持第一电机121的较小的出力,以在负载连接件200重新安装于手持云台100时,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之间的磁力可以大于第一电机121的出力,使得第一电机121能够进行转动,进而矫正负载连接件200和手持云台100安装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部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三接触件,第三接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触部16的第一接触件162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二接触部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四接触件,第四接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200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触部16的第二接触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如此,手持云台100可通过第一接触件162和第三接触件给负载300供电,以增加负载300续航时间,和/或手持云台100可通过第二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与负载300通信,以给负载300发送信号和接收负载300发送的信号,以使手持云台100控制负载300,和/或负载300控制手持云台100。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200上设有第二安装标识25,第二安装标识25用于与第一电机121上的第一安装标识17配合,以实现负载连接件200沿预设方向安装于负载300上。

如此,通过第一安装标识17和第二安装标识25对位,进一步保证负载连接件200正确安装至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上。具体地,在图11的示例中,第一安装标识17和第二安装标识25均为小圆圈,在手持云台100折叠且第一吸引件122朝向外侧时,若将负载连接件200沿预设方向安装于负载300上,并使得负载连接件200上的小圆圈和第一电机121上的小圆圈空间方位上大致相同,则在将负载连接件200靠近第一电机121,即可通过磁吸的方式将负载连接件200正确安装至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上,并保证负载300正确安装在手持云台100的预设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体22设有用于安装负载300的安装结构222。

如此,负载300可通过安装结构222安装在负载连接件200上。具体地,负载300可以是成像装置、移动终端中的一种。成像装置可包括相机、摄像机等成像装置。移动终端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可以理解,成像装置还可包括某些移动终端,例如成像装置包括具有拍照和录像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或者说,移动终端还可是某些成像装置。

其中,手持云台100包括惯性测量单元,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检测负载300的姿态,以对负载300进行姿态调整。具体地,该惯性测量单元可以设于第一电机121的用于连接第一吸引件122的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惯性测量单元也可以设于负载连接件200中,以通过负载连接件200与第一电机121之间的通信连接而实现与手持云台100的控制器的通信连接,或独立与手持云台100的控制器的无线通信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300包括移动终端,安装结构222包括保护壳、夹持结构2222、指环扣2224中的一个。其中,保护壳用于收容移动终端;夹持结构2222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指环扣2224用于粘在移动终端的背面。

如此,移动终端通过安装结构222安装在负载连接件200上。具体地,移动终端可收容至保护壳,进而安装在负载连接件200上。移动终端可夹持于夹持结构2222,进而安装在负载连接件200上。移动终端可粘于指环扣2224,进而安装在负载连接件200上。

请参阅图13和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300包括相机34,安装结构222包括安装框2226,相机34安装在安装框2226。

如此,相机34通过安装框2226安装在负载连接件200上。具体地,在图13的示例中,安装框2226朝向相机34拍摄侧的一侧设有第二吸引件21。在相机34安装于安装框2226之后,将安装框2226逐渐靠近第一电机121,第二吸引件21与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并使得第一电机121发生转动,以保证安装框2226正确安装在手持云台100的预设位置上。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200包括连接安装框2226的锁定件26,锁定件26用于使相机34锁定在安装框2226或从安装框2226上解锁。

如此,相机34通过锁定件26连接或分离于安装框2226。具体地,锁定件26可包括弹簧柱塞结构、磁吸销钉结构和螺纹结构。螺纹结构可包括螺纹连接和螺纹旋紧。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体22设有配重件224,配重件224连接安装框2226。

如此,配重件224分担相机34的重量,以保证手持云台100上的配平。具体地,配重件224连接在安装框2226的一侧,第一电机121的转子部分可连接在配重件224的一侧面上且靠近安装框2226的位置。

可以理解,当对配平没有严格要求时,承载体22上可不设配重件224。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配重件224包括背向相机34的拍摄侧的握持侧面2242,握持侧面2242上凸设握持部226。

如此,可在相机34的拍摄侧的背侧调节配重件224,以达到手持云台100上的配平。可以理解,相机34的拍摄侧与用户的垂直距离较远,而相机34的拍摄侧的背侧与用户的垂直距离较近,因此,握持侧面2242设于相机34的拍摄侧的背侧,更方便用户调节配重件224。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握持部226的边缘开设有用于容置用户手指的凹陷。

如此,握持部226更加人性化,在手动配平时,易于抓取配重件224。可以理解,当用户需要配平时,将手指放置于凹陷,能够更加轻便的移动配重件224,进而保证手持云台100上的配平。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100和任一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200。

上述实施方式的云台组件1000中,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12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200时,使得第一电机121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200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121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200和手持云台100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请参阅图15-图17,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400用于快拆连接第一部件500和第二部件600。快拆连接组件400包括连接主体42、耦合件44、转动机构46和对位组件48。连接主体42用于与第一部件500连接。耦合件44用于与第二部件600连接。转动机构46设于连接主体42上,用于与耦合件44可拆卸连接。对位组件48包括设于转动机构46上的第一吸引件122和设于耦合件44上的第二吸引件21。其中,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能够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耦合件44和连接主体42安装体时,使得转动机构46能够自由转动,直至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耦合件44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动机构46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400中,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耦合件44与连接主体42安装时,使得转动机构46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耦合件44正确安装在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第一部件500和第二部件600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其中,转动机构46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非电机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6的旋转可以通过磁力作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非磁力作用以外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在第一部件500与第二部件600连接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耦合件44相对转动机构46的位置,从而通过信号的方式触发转动机构46转动。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快拆组件400包括转动机构46的同时,对位组件可以不包括一个或多个吸引件,而彼此通过机械结构的方式实现耦合件44与转动机构46的连接并锁定,如夹持、销钉、燕尾槽等,以通过机械连接以及信号触发的方式实现耦合件44与转动机构46对位连接。

具体地,第一部件500可包括云台100、遥控器52、三脚架54、自拍杆56、移动平台中的一个。第二部件600可包括负载300、云台100、三脚架54中的一个。耦合件44包括承载体22和第二吸引件21,承载体22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部件600的安装结构222,安装结构222可包括保护壳、夹持结构2222、指环扣2224、安装框2226中的一个。其中,保护壳用于收容第二部件600;夹持结构2222用于夹持第二部件600;指环扣2224用于粘在第二部件600的背面;安装框2226用于框定第二部件600。第一吸引件122可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或其它可磁性件。第二吸引件21可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或其它可磁性件。其中,其它可磁性件能够被磁性件吸附,例如,其它可磁性件可包括铁、镍、钴。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不能够同时只包括其它可磁性件,以防止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不能够通过磁力相互吸引。

进一步地,在第二部件600安装至第一部件500的过程中,可以检测第一部件500与第二部件600的相对位置;基于相对位置,驱动第一部件500转动,以使得第二部件600安装在第一部件500的预设位置上。也即是说,在第一部件500与连接主体42连接,且第二部件600通过安装机构与耦合件44连接的情况下,当耦合件44逐渐靠近连接主体42时,耦合件44可借助第二吸引件21正确安装在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第一部件500和第二部件600的快速安装。在第一部件500和第二部件600安装在一起的情况下,当施加力大于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之间的吸力,且方向与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相互吸引的方向相反时,耦合件44可与转动机构46断开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部件500和第二部件600的快速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一个为磁性件,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另一个为其它可磁性件的情况下,当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时,转动机构46可发生转动,以保证耦合件44正确安装在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上。在一个例子中,远离转动机构46的一端,第一吸引件122的极性包括两个n极,第二吸引件21包括铁,当耦合件44逐渐靠近转动机构46时,在磁力的作用下,转动机构46同样可以发生转动,以保证耦合件44正确安装在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上。

请参阅图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00为云台100,第二部件600为负载300。连接主体42用于设于云台100。耦合件44用于设于负载300。

如此,云台100和负载300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400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在图18的示例中,云台100包括手持部11和云台部件12,云台部件12设于手持部11上,连接主体42设于云台部件12上。负载300包括手机32,耦合件44包括夹持结构2222,夹持结构2222夹持手机32。当云台100和夹持结构2222靠近时,连接主体42与耦合件44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以将手机32快速安装在云台100上。

请参阅图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46包括设于云台100靠近负载300的第一电机121。其中,第一电机121可以是用于驱动负载300绕某一轴线转动,也可以是用于调节负载的水平放置状态或竖直放置状态,例如在第一部件500为云台,第二部件600为具有成像功能的负载时,第一电机46可以是用于切换负载的横拍竖拍。

如此,负载300上的耦合件44与云台100上的第一电机121可拆卸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21为云台100的俯仰电机。

如此,可通过第一电机121控制负载300进行俯仰动作,以调节负载300的姿态,同时,也可避免设置额外的转动电机来实现负载300的对位,降低云台100的成本及复杂度。

请参阅图19-图2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00为遥控器52,第二部件600为负载300。连接主体42用于设于遥控器52。耦合件44用于设于负载300。

如此,遥控器52和负载300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400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在图19的示例中,连接主体42可通过折叠收纳的方式折叠在遥控器52内部,也可直接吸附在遥控器52的外表面。负载300包括手机32,耦合件44包括夹持结构2222,夹持结构2222夹持手机32。当遥控器52和夹持结构2222靠近时,连接主体42与耦合件44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以将手机32快速安装在遥控器52上。

请参阅图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46包括设于遥控器52的第一电机121。其中,第一电机121可以是用于驱动负载300绕某一轴线转动,也可以是用于调节负载的水平放置状态或竖直放置状态,例如在第一部件500为遥控器52,第二部件600为具有显示屏的负载时,第一电机121可以是用于切换负载的横屏或竖屏模式。

如此,显示装置上的耦合件44与遥控器52上的第一电机121可拆卸地连接。

请参阅图22和图2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00为三脚架54,第二部件600为云台100。连接主体42用于设于三脚架54。耦合件44用于设于云台100。

如此,三脚架54和云台100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400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连接主体42设于三脚架54顶部112,耦合件44设于云台100的手持部11的底部114。在图22的示例中,手持部11的底部114包括1/4英制螺纹结构,用于与三脚架54顶部112的英制螺纹结构配合连接固定。手持部11的底部114还包括金属块结构,三脚架54顶部112包括磁铁,云台100可通过磁力作用快速定位在三脚架54顶部112,进一步地,利用英制螺纹孔实现固定,从而云台100快速安装在三脚架54上。

请参阅图2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46包括设于三脚架54顶部112的第一电机121。

如此,云台100上的耦合件44与三脚架54上的第一电机121可拆卸地连接。同时,在云台100的手持部11倾斜时,通过第一电机121的转动可以调节云台100的重心落在三脚架54的其中一个支撑杆上,而实现云台100在三脚架54上的稳定支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00为云台,第二部件600为三脚架。连接主体用于设于云台。耦合件用于设于三脚架。

如此,云台和三脚架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云台远离负载的第一电机。

如此,三脚架上的耦合件与云台上的第一电机可拆卸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为云台的偏航电机。

如此,可通过第一电机控制负载进行偏航动作,以调节负载的姿态,同时,也可避免设置额外的转动电机来实现负载300的对位,降低云台的成本及复杂度。

请参阅图24和图2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00为自拍杆56,第二部件600为负载300。连接主体42用于设于自拍杆56。耦合件44用于设于负载300。

如此,自拍杆56和负载300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400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在图24的示例中,负载300包括手机32,耦合件44包括夹持结构2222,夹持结构2222夹持手机32。当自拍杆56和夹持结构2222靠近时,连接主体42与耦合件44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以将手机32快速安装在自拍杆56上。其中,负载300也可以包括其它电子装置,例如小型的手持云台。

请参阅图2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46包括设于自拍杆56一端的第一电机121。

如此,负载300上的耦合件44与自拍杆56上的第一电机121可拆卸地连接。在图24的示例中,第一吸引件122可绕着第一电机121进行360°的旋转,以满足用户任意方向调整手机32角度的需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00为移动平台,第二部件600为负载。连接主体用于设于移动平台。耦合件用于设于负载。

如此,移动平台和负载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移动平台可为无人飞行器、无人车、无人船或机器人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移动平台的第一电机。

如此,负载上的耦合件与移动平台上的第一电机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部件500为移动平台,第二部件600为具有成像功能的负载时,第一电机121可以是用于调节负载的角度,以获取不同角度的成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包括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测距装置和麦克风中的一个。

如此,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测距装置和麦克风中的一个能够与第一部件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500为云台,该云台可以设于机载平台、车载平台或手持平台上,第二部件600为负载,通过云台与负载之间的快拆连接,可以实现同一负载在机载平台、车载平台或手持平台上的切换使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500可以通过磁吸快拆的方式连接到多个第二部件600,以通过多个第二部件600之间的配合实现特殊的效果。例如,云台可以通过磁吸快拆的方式连接到多个负载,以通过不同负载之间的配合实现相应的效果,例如可见光相机与不可见光相机的配合成像,例如成像装置与麦克风配合音视频录制。

请参阅图24和图2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拍杆56是可伸缩的。

如此,自拍杆56的长度可以变化。具体地,自拍杆56包括伸缩杆562。拉伸伸缩杆562,可延长自拍杆56的长度;压缩伸缩杆562,可缩短自拍杆56的长度。在图24的示例中,伸缩杆562处于拉伸状态,在图25的示例中,伸缩杆562处于压缩状态。

请参阅图26和图2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拍杆56包括支撑部564和连接部566。连接部566设在支撑部564的顶部112。连接主体42与连接部566可拆卸连接。支撑部564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握持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如此,便于用户使用和携带。可以理解,在支撑部564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自拍杆56可独自支撑站立,不需要用户用手扶持,便于用户采取其它操作;在支撑部564处于握持状态的情况下,自拍杆56呈杆状,体积减小,便于收纳携带。具体地,支撑部564和连接部566可通过磁力作用实现快速连接,也可通过螺纹结构实现连接,也可既通过磁力作用又通过螺纹结构实现快速连接和固定。

请参阅图2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部564包括至少三个脚架5642,至少三个脚架5642与连接部566可转动连接。支撑部564处于展开状态时,至少三个脚架5642相对于连接部566展开。在支撑部564处于握持状态时,至少三个脚架5642相对于连接部566合并。

如此,支撑部564能够更好地在展开状态和握持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在图26的示例中,支撑部564处于展开状态,支撑部564包括三个脚架564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云台、三脚架、自拍杆可适配使用。可以理解,自拍杆可包括支撑部,以实现支撑部处于张开状态时,自拍杆可以竖直站立在水平地面,同时,自拍杆可与三脚架配合连接,即自拍杆连接三脚架的顶部,以实现三脚架处于张开状态时,自拍杆可以竖直站立在水平地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耦合件44通过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与连接主体42可拆卸连接。

如此,可以实现耦合件44和连接主体42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第一吸引件122固定在连接机构的转动机构46上,第二吸引件21固定在耦合件44的承载体22上,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可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使得耦合件44与连接主体42连接在一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为单面单极磁性件,第二吸引件21为单面单极磁性件。

如此,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单面单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唯一的磁极,其中一个端面为n极,另外一个端面为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感应曲线从n极出发传递到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开放,吸引其它吸引件的范围较大。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请参阅图15和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的数量是单个,第二吸引件21的数量是单个。单个第一吸引件122借助于磁轭,用于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

如此,单个第一吸引件122与单个第二吸引件21通过一组单面单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借助磁轭在第一电机的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耦合件44的对位连接。具体地,第一吸引件122固定在磁轭上,磁轭的形状与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相同,若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为圆形,则磁轭的形状对应为圆形;若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为矩形,则磁轭的形状对应为矩形。磁轭的面积大于第一吸引件122的面积,以固定第一吸引件122,并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转动机构46的一端,第一吸引件122的极性为n极,在远离耦合件44的一端,第二吸引件21的极性为s极,第一吸引件122的n极与第二吸引件21的s极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轭设于转动机构46上。

如此,第一吸引件122通过磁轭固定连接在转动机构46上。具体地,磁轭位于第一吸引件122和转动机构46之间,一方面可固定第一吸引件122,另一方面可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降低第一吸引件122的磁场对外界的干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吸引件21与耦合件44之间也设有磁轭,从而减少第二吸引件21的磁路泄露,且在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时,使得磁路封闭,从而进一步减少磁场对外界的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的数量是两个,第二吸引件21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第一吸引件1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两个第二吸引件21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第一吸引件1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与第二吸引件21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两个第一吸引件122与两个第二吸引件21通过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可以理解,相较于单个第一吸引件122与单个第二吸引件21的吸引,两个第一吸引件122与两个第二吸引件21之间的吸力更大,更有利于耦合件44连接转动机构46,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耦合件44的对位连接。具体地,两个第一吸引件122固定在一个磁轭上,并通过磁轭固定连接在转动机构46上。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转动机构46的一端,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均为n极,在远离耦合件44的一端,第二吸引件21的极性均为s极,两个第一吸引件122的n极与两个第二吸引件21的s极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第一吸引件1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第二吸引件21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第二吸引件21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并自动矫正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两个第一吸引件122与两个第二吸引件21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一个第一吸引件122的极性为n极,另一个第一吸引件122的极性为s极,在远离耦合件44的一端,一个第二吸引件21的极性为s极,另一个第二吸引件21的极性为n极,极性为n极的第一吸引件122与极性为s极的第二吸引件21吸引在一起,极性为s极的第一吸引件122与极性为n极的第二吸引件21吸引在一起,从而保证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为单面双极磁性件,第二吸引件21为单面双极磁性件。

如此,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单面双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耦合件44的对位连接。具体地,单面双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两个不同的磁极,其中一个磁极为n极,另外一个磁极为s极。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的数量是单个,第一吸引件122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分布于端面的两侧。第二吸引件21的数量是单个,第二吸引件21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分布于端面的两侧。

如此,单个第一吸引件122与单个第二吸引件21通过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耦合件44的对位连接。具体地,若第一磁极12242为n极,则第二磁极12244为s极;若第一磁极12242为s极,则第二磁极12244为n极。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占端面的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轴向充磁后,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可呈环状分布于端面上,即端面中心区域为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的一个,端面中心区域外侧的区域为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的另一个。

请结合图4,在一个例子中,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圆形时,以圆形的直径为界限,一边半圆的极性为n极,另一边半圆的极性s极;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长方形时,长方形一端的极性为n极,长方形另一端的极性为s极。

请参阅图15和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第二吸引件21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第一吸引件122的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极性与第二吸引件21的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耦合件44的对位连接。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路比较开放,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吸力。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吸力。在耦合件44安装至转动机构46的过程中,当耦合件44距离转动机构46较远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吸力作用,当耦合件44持续靠近转动机构46时,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吸力逐渐增加,有利于纠正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吸引件21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分别与第一吸引件122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相同,对应磁性件的极性与第一吸引件122的磁性件的极性相反,当耦合件44从距离转动机构30mm以外的位置靠近转动机构46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吸引作用,引导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自动矫正位置,使得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之间的相对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当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持续靠近,且距离在5mm左右时,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吸力逐渐增加,进一步矫正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位置,当两者完全靠近时,可以将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定位在准确的位置,防止耦合件44向一侧倾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中,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数量是两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数量是单个。第二吸引件21中,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数量是两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数量是单个。

如此,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通过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相互吸引,实现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21的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电机121与耦合件44的对位连接,使得耦合件44与第一电机121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具体地,在图15的示例中,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和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均为圆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可均为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也可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中任意两种或多于两种形状的组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122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第二吸引件21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并自动矫正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第一吸引件122与第二吸引件21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转动机构46的一端,一个第一吸引件122的极性为n极,另一个第一吸引件122的极性为s极,在远离耦合件44的一端,一个第二吸引件21的极性为s极,另一个第二吸引件21的极性为n极,极性为n极的第一吸引件122与极性为s极的第二吸引件21吸引在一起,极性为s极的第一吸引件122与极性为n极的第二吸引件21吸引在一起,从而保证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第一磁极12242呈圆形,第二磁极12244呈环形围绕第一磁极12242。

如此,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范围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范围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具体地,在图15的示例中,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形状为圆形,第一磁极12242和第二磁极12244呈同心圆,第一磁极12242呈圆形位于内圈,第二磁极12244呈圆形位于外圈。在远离转动机构46的一端,第一吸引件122的第一磁极12242为n极,第一吸引件122的第二磁极12244为s极。在远离耦合件44的一端,第二吸引件21的第一磁极12242为s极,第二吸引件21的第二磁极12244为n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极12242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12244的面积。

如此,可减少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的磁通,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可以理解,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较收敛,当第一磁极12242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12244的面积时,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的磁通达到最小,对检测转动机构46角度的磁性传感器的干扰较小,此时在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端面磁场较弱的位置放置磁性传感器,可以充分利用转动机构46的空间。具体地,在图16的示例中,在远离转动机构46的一端,第一吸引件122的n极的面积等于s极的面积,在远离耦合件44的一端,第二吸引件21的n极的面积等于s极的面积。

在一个例子中,请结合图7,图7为空间某一圈上磁场分布图,对于bz值作为磁性传感器的方案中,可以将磁性传感器放置在bz曲线为0的各个位置上,以使得环境磁场干扰更小。可以理解,不同的磁性传感器,对不同的磁场方向(br、bt、bz)的要求不一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吸引件122中,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在第二吸引件21中,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

如此,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连接更加稳固。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可多于三个,多个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可呈线性、多边形、星型或其它形状分布,磁性件的形状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第二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可多于三个,多个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可呈多边形、星型或其它形状分布,磁性件的形状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与第二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对应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快拆连接组件400还包括磁性传感器(图未示),磁性传感器设于转动机构46上,用于检测转动机构46的转动角度。

如此,在快拆连接组件40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利用磁性传感器检测转动机构46的转动角度。可以理解,当转动机构46发生转动时,磁性传感器内部敏感元件磁性能发生变化,磁性传感器将磁性能变化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处理电信号,可检测转动机构46的转动角度。在一个例子中,磁性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传感器位于第一吸引件122的下方。

如此,可充分利用快拆连接组件400的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磁性件包括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两个磁性传感器设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下方,且相对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对称分布。

如此,可降低磁性传感器受到的外界磁场干扰。可以理解,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磁路比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路收敛,磁性传感器在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下方受到的磁场干扰低于在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下方受到的磁场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快拆连接组件400包括第一磁轭金属片132,第一磁轭金属片132位于转动机构46与第一吸引件122之间。

如此,可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降低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和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磁场对磁性传感器的干扰。具体地,第一磁轭金属片132设于转动机构46上,第一吸引件122固定在第一磁轭金属片132上,进而固定在转动机构46上。第一磁轭金属片132的面积大于第一吸引件122的面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轭金属片132包括硅钢片、碳钢片、铁镍合金片。

如此,可有效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可以理解,硅钢片、碳钢片和铁镍合金片的导磁率比较高,可有效将磁力线传输回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一端,从而减少第一吸引件122的磁路泄露。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一个设有摩擦件14,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14。摩擦件14用于在耦合件44安装在转动机构46时,与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另一个接触。

如此,在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之间的摩擦件14,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快拆连接组件4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摩擦件14的数量至少包括一个。较佳地,在摩擦件14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况下,多个摩擦件14均匀设置在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一个,以提供均匀的摩擦力,增加快拆连接组件400旋转方向的稳定性。在图15的示例中,摩擦件14设于转动机构46上,与耦合件44接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设于耦合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如此,在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之间的橡胶件或硅胶件,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快拆连接组件4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15的示例中,摩擦件14为橡胶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为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呈环状。

如此,环状的摩擦件14提供均匀的摩擦力,从而解决快拆连接组件4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15的示例中,摩擦件14呈环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呈弧状、长条状或其他形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14围绕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14覆盖在第一吸引件122和第二吸引件21的一个上。

如此,解决快拆连接组件400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图15的示例中,摩擦件14围绕第一吸引件122设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围绕第二吸引件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46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15,耦合件44上设有第二防呆结构23。第一防呆结构15用于在耦合件44安装在转动机构46上时,与第二防呆结构23配合连接。

如此,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对位效果更佳,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在耦合件44安装至转动机构46的过程中,若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即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未正确对位,则第一防呆结构15与第二防呆结构23无法配合连接,使得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无法完成安装,从而避免错误的位置安装降低整体稳定性。

请结合图9,图9为有无防呆结构的对比图,当第一吸引件122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时,请结合图9中的(a),在有防呆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吸引件122以一种对位方式吸附第二吸引件21,可保证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安装位置正确;请结合图9中的(b),在没有防呆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吸引件122以两种对位方式吸附第二吸引件21,其中一种对位方式可保证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安装位置正确,另外一种对位方式会导致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安装位置错误。请结合图9中的c、d两张图,当第一吸引件122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1222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时,无论是否有防呆结构,第一吸引件122以一种对位方式吸附第二吸引件21,可保证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安装位置正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15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第二防呆结构23包括凸起和/或凹陷,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如此,通过凹陷与凸起的配合连接,可避免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位置安装错误。具体地,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凹陷的数量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凸起的数量相同,和/或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凸起的数量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凹陷的数量相同,以使得在耦合件44安装在转动机构46上时,第一防呆结构15的凹陷和/或凸起与第二防呆结构23的凹陷和/或凸起能够一一配合连接。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防呆结构15包括凸起,第二防呆结构23包括凹陷,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或,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和凸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和凹陷。其中,可以理解,在第一电机121和耦合件44安装时,凸起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凹槽内,也可以加强第一电机121和耦合件4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46上设有第一接触部,耦合件44上设有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

如此,转动机构46可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耦合件44电接触。具体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接触部包括触点,当耦合件44可拆卸地连接于转动机构46时,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通过触电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第二接触部可拆卸连接。

如此,转动机构46与耦合件44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的连接处可为点、线或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转动机构46安装于耦合件44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在转动机构46分离于耦合件44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自动断开电接触。

如此,能够控制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的电接触。可以理解,在需要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耦合件44安装于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在不需要转动机构46和耦合件44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耦合件44分离于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进一步地,快拆连接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耦合件44分离于快拆连接组件,那么快拆连接组件进入休眠,或者断电,或者保持转动机构46的较小的出力,以在耦合件44重新安装于快拆连接组件时,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之间的磁力可以大于转动机构46的出力,使得转动机构46进行转动,进而矫正耦合件44和快拆连接组件安装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触件,第二接触部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三接触件,第一接触件用于在耦合件44安装在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三接触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部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四接触件,第二接触件用于在耦合件44安装在转动机构46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触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如此,快拆连接组件可通过第一接触件和第三接触件给负载供电,以增加负载续航时间(也可以是负载通过通过第一接触件162和第三接触件给快拆连接组件供电,以增加快拆连接组件的续航时间),和/或第一部件500可通过第二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与第二部件600通信,以给第二部件600发送信号和接收第二部件600发送的信号,以使第一部件500控制第二部件600,和/或第二部件600控制第一部件500。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用于快拆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快拆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主体、耦合件和吸附组件。连接主体用于与第一部件连接。耦合件用于与第二部件连接,且用于与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吸附组件包括设于连接主体上的第一吸引件和设于耦合件上的第二吸引件。其中,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能够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耦合件与连接主体安装时,使得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耦合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主体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快拆连接组件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耦合件与连接主体安装时,使得耦合件和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具体地,第一部件可包括云台、遥控器、三脚架、自拍杆、移动平台中的一个。第二部件可包括负载、云台、三脚架中的一个。耦合件包括承载体和第二吸引件,承载体设有用于安装第二部件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可包括保护壳、夹持结构、指环扣、安装框中的一个。其中,保护壳用于收容第二部件;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第二部件;指环扣用于粘在第二部件的背面;安装框用于框定第二部件。第一吸引件可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单面双极磁性件或其它可磁性件。第二吸引件可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单面双极磁性件或其它可磁性件。其中,其它可磁性件能够被磁性件吸附,例如,其它可磁性件可包括铁、镍、钴。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不能够同时包括其它可磁性件,以防止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不能够通过磁力相互吸引。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耦合件和连接主体安装时,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还能够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使得耦合件相对于连接主体转动,直至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耦合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主体上。

如此,保证耦合件正确安装在连接主体的预设位置上。具体地,在第一部件与连接主体连接,且第二部件通过安装机构与耦合件连接的情况下,当耦合件逐渐靠近连接主体时,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相互吸引,在耦合件和连接主体的距离达到一定值时,耦合件自动发生转动,以矫正耦合件和连接主体的方向,保证耦合件正确安装在连接主体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快速安装。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安装在一起的情况下,当施加力大于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之间的吸力,且方向与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相互吸引的方向相反时,耦合件可与连接主体断开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快速分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云台,第二部件为负载。连接主体用于设于云台。耦合件用于设于负载。

如此,云台和负载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在一个例子中,云台包括手持部和云台部件,云台部件设于手持部上,连接主体设于云台部件上。负载包括手机,耦合件包括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夹持手机。当云台和夹持结构靠近时,连接主体与耦合件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以将手机快速安装在云台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遥控器,第二部件为负载。连接主体用于设于遥控器。耦合件用于设于负载。

如此,遥控器和负载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在一个例子中,连接主体可通过折叠收纳的方式折叠在遥控器内部,也可直接吸附在遥控器的外表面。负载包括手机,耦合件包括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夹持手机。当遥控器和夹持结构靠近时,连接主体与耦合件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以将手机快速安装在遥控器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三脚架,第二部件为云台。连接主体用于设于三脚架。耦合件用于设于云台。

如此,三脚架和云台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连接主体设于三脚架顶部,耦合件设于云台手持部的底部。在一个例子中,手持部的底部包括1/4英制螺纹结构,用于与三脚架顶部的英制螺纹结构配合连接固定。手持部的底部还包括金属块结构,三脚架顶部包括磁铁,云台可通过磁力作用快速定位在三脚架顶部,进一步地,利用英制螺纹孔实现固定,从而云台快速安装在三脚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云台,第二部件为三脚架。连接主体用于设于云台。耦合件用于设于三脚架。

如此,云台和三脚架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自拍杆,第二部件为负载。连接主体用于设于自拍杆。耦合件用于设于负载。

如此,自拍杆和负载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负载包括手机,耦合件包括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夹持手机。当自拍杆和夹持结构靠近时,连接主体与耦合件通过磁力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以将手机快速安装在自拍杆上。其中,负载也可以包括其它电子装置,例如小型的手持云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为移动平台,第二部件为负载。连接主体用于设于移动平台。耦合件用于设于负载。

如此,移动平台和负载可通过快拆连接组件实现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移动平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无人飞行器、无人车、机器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包括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测距装置和麦克风。

如此,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测距装置和麦克风中的一个能够与第一部件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为云台,该云台可以设于机载平台、车载平台或手持平台上,第二部件为负载,通过云台与负载之间的快拆连接,可以实现同一负载在机载平台、车载平台或手持平台上的切换使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可以通过磁吸快拆的方式连接到多个第二部件,以通过多个第二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特殊的效果。例如,云台可以通过磁吸快拆的方式连接到多个负载,以通过不同负载之间的配合实现相应的效果,例如可见光相机与不可见光相机的配合成像,例如成像装置与麦克风配合音视频录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拍杆是可伸缩的。

如此,自拍杆的长度可以变化。具体地,自拍杆包括伸缩杆。拉伸伸缩杆,可延长自拍杆的长度;压缩伸缩杆,可缩短自拍杆的长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自拍杆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设在支撑部的顶部。连接主体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支撑部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握持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如此,便于用户使用和携带。可以理解,在支撑部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自拍杆可独自支撑站立,不需要用户用手扶持,便于用户采取其它操作;在支撑部处于握持状态的情况下,自拍杆呈杆状,体积减小,便于收纳携带。具体地,支撑部和连接部可通过磁力作用实现快速连接,也可通过螺纹结构实现连接,也可既通过磁力作用又通过螺纹结构实现快速连接和固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部包括至少三个脚架,至少三个脚架与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支撑部处于展开状态时,至少三个脚架相对于连接部展开。在支撑部处于握持状态时,至少三个脚架相对于连接部合并。

如此,支撑部能够更好地在展开状态和握持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在一个例子中,支撑部处于展开状态,支撑部包括三个脚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云台、三脚架、自拍杆可适配使用。可以理解,自拍杆可包括支撑部,以实现支撑部处于张开状态时,自拍杆可以竖直站立在水平地面,同时,自拍杆可与三脚架配合连接,即自拍杆连接三脚架的顶部,以实现三脚架处于张开状态时,自拍杆可以竖直站立在水平地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耦合件通过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与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如此,可以实现耦合件和连接主体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第一吸引件固定在连接机构上,第二吸引件固定在耦合件的承载体上,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可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使得耦合件与连接主体连接在一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为单面单极磁性件,第二吸引件为单面单极磁性件。

如此,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通过单面单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唯一的磁极,其中一个端面为n极,另外一个端面为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感应曲线从n极出发传递到s极。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开放,吸引其它吸引件的范围较大。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的数量是单个,第二吸引件的数量是单个。单个第一吸引件借助于磁轭,用于与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

如此,单个第一吸引件与单个第二吸引件通过一组单面单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借助磁轭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对位连接。具体地,第一吸引件固定在磁轭上,磁轭的形状与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相同,若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为圆形,则磁轭的形状对应为圆形;若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形状为矩形,则磁轭的形状对应为矩形。磁轭的面积大于第一吸引件的面积,以固定第一吸引件,并减少第一吸引件的磁路泄露。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连接主体的一端,第一吸引件的极性为n极,在远离耦合件的一端,第二吸引件的极性为s极,第一吸引件的n极与第二吸引件的s极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轭设于连接主体上。

如此,第一吸引件通过磁轭固定连接在连接主体上。具体地,磁轭位于第一吸引件和连接主体之间,一方面可固定第一吸引件,另一方面可减少第一吸引件的磁路泄露,降低第一吸引件的磁场对外界的干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吸引件与耦合件之间也设有磁轭,从而减少第二吸引件的磁路泄露,且在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吸附在一起时,使得磁路封闭,从而进一步减少磁场对外界的干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的数量是两个,第二吸引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第一吸引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两个第二吸引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第一吸引件的极性与第二吸引件的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两个第一吸引件与两个第二吸引件通过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可以理解,相较于单个第一吸引件与单个第二吸引件的吸引,两个第一吸引件与两个第二吸引件之间的吸力更大,更有利于耦合件连接连接主体,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对位连接。具体地,两个第一吸引件固定在一个磁轭上,并通过磁轭固定连接在耦合件上。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连接主体的一端,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均为n极,在远离耦合件的一端,第二吸引件的极性均为s极,两个第一吸引件的n极与两个第二吸引件的s极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第一吸引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第二吸引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第二吸引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能够相对转动,并自动矫正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两个第一吸引件与两个第二吸引件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连接主体的一端,一个第一吸引件的极性为n极,另一个第一吸引件的极性为s极,在远离耦合件的一端,一个第二吸引件的极性为s极,另一个第二吸引件的极性为n极,极性为n极的第一吸引件与极性为s极的第二吸引件吸引在一起,极性为s极的第一吸引件与极性为n极的第二吸引件吸引在一起,从而保证连接主体和耦合件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为单面双极磁性件,第二吸引件为单面双极磁性件。

如此,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通过单面双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对位连接。具体地,单面双极磁性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面,每个端面具有两个不同的磁极,其中一个磁极为n极,另外一个磁极为s极。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的数量是单个,第一吸引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分布于端面的两侧。第二吸引件的数量是单个,第二吸引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分布于端面的两侧。

如此,单个第一吸引件与单个第二吸引件通过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对位连接。具体地,若第一磁极为n极,则第二磁极为s极;若第一磁极为s极,则第二磁极为n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占端面的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轴向充磁后,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可呈环状分布于端面上,即端面中心区域为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一个,端面中心区域外侧的区域为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的另一个。

请结合图3,在一个例子中,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圆形时,以圆形的直径为界限,一边半圆的极性为n极,另一边半圆的极性s极;当单面双极磁性件1224的端面为长方形时,长方形一端的极性为n极,长方形另一端的极性为s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第二吸引件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第一吸引件的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与第二吸引件的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通过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对位连接。具体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开放,对距离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吸力。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距离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大于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吸力。在耦合件安装至连接主体的过程中,当耦合件距离连接主体较远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吸力作用,当耦合件持续靠近连接主体时,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吸力逐渐增加,有利于纠正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位置。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吸引件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分别与第一吸引件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相同,对应磁性件的极性与第一吸引件的磁性件的极性相反,当耦合件从距离连接主体30mm以外的位置靠近连接主体时,首先受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吸引作用,引导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自动矫正位置,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之间的相对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当连接主体和耦合件持续靠近,且距离在5mm左右时,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吸力逐渐增加,进一步矫正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位置,当两者完全靠近时,可以将连接主体和耦合件定位在准确的位置,防止耦合件向一侧倾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第二吸引件中,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

如此,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通过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相互吸引,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也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从而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有利于实现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对位连接,使得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安装位置具有唯一性。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均为圆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组单面单极磁性件和一组单面双极磁性件可均为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也可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中任意两种或多于两种形状的组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件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第二吸引件的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如此,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提供磁力作用,并自动矫正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根据同极性相互排斥,异极性相互吸引原理,在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距离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磁力作用引导连接主体和耦合件自动矫正位置,并连接在一起。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连接主体的一端,一个第一吸引件的极性为n极,另一个第一吸引件的极性为s极,在远离耦合件的一端,一个第二吸引件的极性为s极,另一个第二吸引件的极性为n极,极性为n极的第一吸引件与极性为s极的第二吸引件吸引在一起,极性为s极的第一吸引件与极性为n极的第二吸引件吸引在一起,从而保证连接主体和耦合件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单面双极磁性件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呈圆形,第二磁极呈环形围绕第一磁极。

如此,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收敛,对范围较远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小,对范围较近的吸引件的吸力较大。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单面双极磁性件的形状为圆形,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呈同心圆,第一磁极呈圆形位于内圈,第二磁极呈圆形位于外圈。在远离连接主体的一端,第一吸引件的第一磁极为n极,第一吸引件的第二磁极为s极。在远离耦合件的一端,第二吸引件的第一磁极为s极,第二吸引件的第二磁极为n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极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的面积。

如此,可减少单面双极磁性件端面的磁通,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可以理解,单面双极磁性件的磁路比较收敛,当第一磁极的面积等于第二磁极的面积时,单面双极磁性件端面的磁通达到最小,对检测耦合件角度的磁性传感器的干扰较小,此时在单面双极磁性件端面磁场较弱的位置放置磁性传感器,可以充分利用连接主体的空间。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在远离连接主体的一端,第一吸引件的n极的面积等于s极的面积,在远离耦合件的一端,第二吸引件的n极的面积等于s极的面积。

在一个例子中,请结合图7,图7为空间某一圈上磁场分布图,对于bz值作为磁性传感器的方案中,可以将磁性传感器放置在bz曲线为0的各个位置上,以使得环境磁场干扰更小。可以理解,不同的磁性传感器,对不同的磁场方向(br、bt、bz)的要求不一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吸引件中,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在第二吸引件中,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

如此,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连接更加稳固。需要指出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可多于三个,多个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可呈多边形、星型或其它形状分布,磁性件的形状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第二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可多于三个,多个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可呈线性、多边形、星型或其它形状分布,磁性件的形状分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与第二吸引件中磁性件的数量对应相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快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磁轭金属片,第一磁轭金属片位于连接主体与第一吸引件之间。

如此,可减少第一吸引件的磁路泄露,降低单面双极磁性件和单面单极磁性件的磁场对磁性传感器的干扰。具体地,第一磁轭金属片设于耦合件上,第一吸引件固定在第一磁轭金属片上,进而固定在耦合件上。第一磁轭金属片的面积大于第一吸引件的面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轭金属片包括硅钢片、碳钢片、铁镍合金片。

如此,可有效减少第一吸引件的磁路泄露。可以理解,硅钢片、碳钢片和铁镍合金片的导磁率比较高,可有效将磁力线传输回单面单极磁性件的一端,从而减少第一吸引件的磁路泄露。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耦合件安装在连接主体时,与连接主体和耦合件的另一个接触。

如此,在耦合件和连接主体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耦合件和连接主体之间的摩擦件,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快拆连接组件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摩擦件的数量至少包括一个。较佳地,在摩擦件的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况下,多个摩擦件均匀设置在耦合件和连接主体的一个,以提供均匀的摩擦力,增加快拆连接组件旋转方向的稳定性。在一个例子中,摩擦件设于耦合件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设于连接主体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如此,在耦合件和连接主体通过磁力连接之后,通过压迫耦合件和连接主体之间的橡胶件或硅胶件,提供旋转的摩擦力,从而解决快拆连接组件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摩擦件为橡胶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为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如此,环状的摩擦件提供均匀的摩擦力,从而解决快拆连接组件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呈弧状、长条状或其他形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如此,解决快拆连接组件旋转方向的增稳需求。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设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可围绕第二吸引件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主体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耦合件上设有第二防呆结构。第一防呆结构用于在耦合件安装在连接主体上时,与第二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如此,耦合件和连接主体的对位效果更佳,避免位置安装错误。可以理解,在耦合件安装至连接主体的过程中,若耦合件和连接主体的安装位置不正确,即耦合件和连接主体未正确对位,则第一防呆结构与第二防呆结构无法配合连接,使得耦合件和连接主体无法完成安装,从而避免错误的位置安装降低整体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第二防呆结构包括凸起和/或凹陷,第一防呆结构的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如此,通过凹陷与凸起的配合连接,可避免耦合件和连接主体位置安装错误。具体地,第一防呆结构的凹陷的数量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凸起的数量相同,和/或第一防呆结构的凸起的数量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凹陷的数量相同,以使得在耦合件安装在连接主体上时,第一防呆结构的凹陷和/或凸起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凹陷和/或凸起能够一一配合连接。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防呆结构包括凸起,第二防呆结构包括凹陷,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或,第一防呆结构可包括凹陷和凸起,第二防呆结构可包括凸起和凹陷。其中,可以理解,在连接主体和耦合件安装时,凸起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凹槽内,也可以加强连接主体和耦合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主体上设有第一接触部,耦合件上设有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

如此,连接主体可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耦合件电接触。具体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接触部包括触点,当耦合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主体时,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通过触电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第二接触部可拆卸连接。

如此,连接主体与耦合件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的连接处可为点、线或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连接主体安装于耦合件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在连接主体分离于耦合件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自动断开电接触。

如此,能够控制耦合件和连接主体的电接触。可以理解,在需要耦合件和连接主体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耦合件安装于连接主体的预设位置;在不需要耦合件和连接主体进行电接触时,可将耦合件分离于连接主体的预设位置。进一步地,快拆连接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耦合件分离于快拆连接组件,那么快拆连接组件进入休眠,或者断电,或者保持耦合件的较小的出力,以在耦合件重新安装于快拆连接组件时,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之间的磁力可以大于耦合件的出力,使得耦合件进行转动,进而矫正耦合件和快拆连接组件安装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触件,第二接触部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三接触件,第一接触件用于在耦合件安装在连接主体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三接触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部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四接触件,第二接触件用于在耦合件安装在连接主体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触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如此,快拆连接组件可通过第一接触件和第三接触件给负载供电,以增加负载续航时间(也可以是负载通过通过第一接触件162和第三接触件给快拆连接组件供电,以增加快拆连接组件的续航时间),和/或快拆连接组件可通过第二接触件和第四接触件与负载通信,以给负载发送信号和接收负载发送的信号,以实现双向通信。

请参阅图28,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可拆卸地连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2:在第二部件安装至第一部件的过程中,检测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

步骤s14:基于相对位置,驱动第一部件转动,以使得第二部件安装在第一部件的预设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中,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安装时,检测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基于相对位置,驱动第一部件转动,保证第二部件正确安装在第一部件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对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云台组件和快拆连接组件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的解释说明,也适应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和以下实施方式的云台、负载连接件、云台系统、控制终端、负载连接件、控制系统、移动平台、移动平台系统、连接装置和连接件,为避免冗余,在此不作详细展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包括:利用传感器检测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红外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使得第二部件安装在第一部件的预设位置上,包括:基于传感器,实现第二部件安装在第一部件的预设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对位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第一部分可包括云台,第二部件可包括负载,云台通过负载连接件与负载连接。云台用于增稳负载。云台包括云台部件和第一接口。云台部件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接口设于云台部件上,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其中,在负载连接件安装至云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在负载连接件拆卸于云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断开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云台中,在负载连接件与云台安装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云台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二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口件,第一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三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口件,第二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四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包括第一吸引件,用于与负载连接件的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实现云台部件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包括插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接口的连接状态,控制云台进入不同模式。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接的情况下,控制器可控制云台进入充电宝模式,例如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云台可以向负载供电。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控制器可控制云台进入非充电宝模式,云台可停止向负载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监控负载的电量信息,并在电量低于某一阈值开始供电。如此,可以使得云台可以向低电量的负载供电,保证负载的续航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监控负载的变化,并通过负载变化适应性匹配云台的控制参数。如此,可根据负载的变化,匹配到云台的控制参数。例如,不同的负载具有标识码,负载的标识码与负载的类型一一对应,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的情况下,云台可获取到负载的标识码,根据标识码,云台适应性匹配云台的控制参数。具体地,云台可预存有负载的标识码与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在获取到具体的负载标识码时,通过标识码与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匹配到云台的控制参数,实现了云台与负载的自适应。云台的控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电机的姿态角、拍摄参数、屏幕参数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和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云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时,与云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上时,与负载连接件的第二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包括凸起和/或凹陷,用于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凹陷和/或凸起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部件包括电机,第一接口设于电机上,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部件包括轴臂,第一接口设于轴臂上,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和第二接口。连接主体用于与云台的云台部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口设于连接主体上,用于与云台部件上的第一接口连接。其中,在负载连接件安装至云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在负载连接件拆卸于云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断开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中,在负载连接件与云台安装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云台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三接口件,第三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四接口件,第四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二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接口,用于与负载的第四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五接口件,第五接口件用于在负载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七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六接口件,第六接口件用于在负载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八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包括第二吸引件,用于与云台的第一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实现云台部件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包括插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云台和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云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时,与云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云台上时,与云台的第一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防呆结构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一防呆结构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设有用于安装负载的安装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包括移动终端,安装结构包括保护壳、夹持结构、指环扣中的一个。其中,保护壳用于收容移动终端;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指环扣用于粘在移动终端的背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包括相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框,相机安装在安装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包括连接安装框的锁定件,锁定件用于使相机锁定在安装框或从安装框上解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体设有配重件,配重件连接安装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配重件包括背向相机的拍摄侧的握持侧面,握持侧面上凸设握持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握持部的边缘开设有用于容置用户手指的凹陷。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云台系统包括上述的云台和负载连接件。

上述实施方式的云台系统中,在负载连接件与云台安装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云台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移动平台。控制终端包括终端部件和第一接口。终端部件用于与连接显示装置的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接口设于终端部件上,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其中,在负载连接件安装至控制终端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在负载连接件拆卸于控制终端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断开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终端中,在控制终端与负载连接件安装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控制终端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二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口件,第一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三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口件,第二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四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包括第一吸引件,用于与负载连接件的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实现控制终端部件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包括插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接口的连接状态,控制控制终端进入不同模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接口的连接状态,控制遥控终端的功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监控负载的电量信息,并在电量低于某一阈值开始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时,与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上时,与负载连接件的第二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包括凸起和/或凹陷,用于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凹陷和/或凸起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包括壳体,终端部件与控制终端的壳体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终端部件能够相对终端本体转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终端本体包括收容空间。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终端部件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终端部件外置于收容空间外。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用于连接显示装置。负载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和第二接口。连接主体用于与控制移动平台的控制终端的终端部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口设于连接主体上,用于与终端部件上的第一接口连接。其中,在负载连接件安装至控制终端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在负载连接件拆卸于控制终端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断开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中,在控制终端与负载连接件安装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控制终端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三接口件,第三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四接口件,第四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二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接口,用于与显示装置的第四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五接口件,第五接口件用于在显示装置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七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六接口件,第六接口件用于在显示装置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八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包括第二吸引件,用于与控制终端的第一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实现控制终端部件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包括插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时,与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控制终端上时,与控制终端的第一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防呆结构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一防呆结构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设有用于安装负载的安装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包括移动终端,安装结构包括保护壳、夹持结构、指环扣中的一个。其中,保护壳用于收容移动终端;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指环扣用于粘在移动终端的背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系统中,在控制终端与负载连接件安装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控制终端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控制终端和负载连接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移动平台包括平台部件、动力系统和第一接口。平台部件用于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动力系统用于驱动平台部件移动。第一接口设于平台部件上,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其中,在负载连接件安装至移动平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在负载连接件拆卸于移动平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断开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移动平台中,在移动平台与负载连接件安装时,动力系统可驱动平台部件移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二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口件,第一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三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口件,第二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四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包括第一吸引件,用于与负载连接件的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实现平台部件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包括插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基于第一接口的连接状态,控制移动平台进入不同模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监控负载的电量信息,并在电量低于某一阈值开始供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的第一接口可适配不同的负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接口监控负载的变化,并通过负载变化适应性切换移动平台的控制逻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时,与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时,与负载连接件的第二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包括凸起和/或凹陷,用于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凹陷和/或凸起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平台部件包括机体,第一接口设于机体上,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平台部件包括机臂,第一接口设于机臂上,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和第二接口。连接主体用于与包括动力系统的移动平台的平台部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口设于连接主体上,用于与平台部件上的第一接口连接。其中,在负载连接件安装至移动平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连接;在负载连接件拆卸于移动平台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自动断开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中,在移动平台与负载连接件安装时,动力系统可驱动平台部件移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三接口件,第三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四接口件,第四接口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二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接口,用于与负载的第四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五接口件,第五接口件用于在负载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七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六接口件,第六接口件用于在负载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八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包括第二吸引件,用于与移动平台的第一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实现移动平台与负载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包括插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时,与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负载连接件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时,与移动平台的第一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防呆结构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一防呆结构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设有用于安装负载的安装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包括移动终端,安装结构包括保护壳、夹持结构、指环扣中的一个。其中,保护壳用于收容移动终端;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指环扣用于粘在移动终端的背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移动平台系统包括上述的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

上述实施方式的移动平台系统中,在移动平台与负载连接件安装时,动力系统可驱动平台部件移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移动平台和负载连接件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转动机构、第一接口和对位组件。转动机构设于连接主体上,用于与连接件的连接主体连接。第一接口用于与连接主体上的第二接口连接。对位组件用于驱动转动机构和连接主体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以使得第一接口能够与第二接口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中,在连接装置与连接件安装时,转动机构和连接主体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连接件正确安装在连接装置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连接件和连接装置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为云台,连接件为负载连接件。连接主体用于设于云台。连接主体用于设于负载连接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云台靠近负载连接件的第一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为云台的俯仰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为遥控器,连接件为负载连接件,连接主体用于设于遥控器,连接主体用于设于负载连接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遥控器的第一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为云台,连接件为自拍杆,连接主体用于设于云台,连接主体用于设于自拍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云台的第一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为自拍杆,连接件为负载连接件,连接主体用于设于自拍杆,连接主体用于设于负载连接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自拍杆的第一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为移动平台,连接件为负载连接件,连接主体用于设于移动平台,连接主体用于设于负载连接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移动平台的第一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用于与第二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口件,第一接口件用于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三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一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口件,第二接口件用于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二接口的第四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吸引件,用于与连接件的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实现连接装置与连接件的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包括插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于传感器,实现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的预设位置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红外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对位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和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连接装置和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时,与连接装置和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上时,与连接件的第二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防呆结构包括凸起和/或凹陷,用于与第二防呆结构的凹陷和/或凸起配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第二接口和对位机构。连接主体用于与连接装置的转动机构连接。第二接口用于与转动机构上的第一接口连接。对位机构用于驱动连接主体和转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以使得第一接口能够与第二接口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件中,在连接装置与连接件安装时,转动机构和连接主体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连接件正确安装在连接装置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连接件和连接装置的快速分离和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三接口件,第三接口件用于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二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四接口件,第四接口件用于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的预设位置时,与第一接口的第二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负载连接件还包括第三接口,用于与负载的第四接口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可通过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的形式形成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五接口件,第五接口件用于在负载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七接口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第三接口包括用于通信的第六接口件,第六接口件用于在负载安装在负载连接件的预设位置时,与第四接口的第八接口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和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连接装置和连接件的另一个可以设有或不设有摩擦件。摩擦件用于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时,与连接装置和连接件的另一个接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包括橡胶件或硅胶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呈环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摩擦件围绕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设置,或,摩擦件覆盖在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的一个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防呆结构,以使得在连接件安装在连接装置上时,与连接装置的第一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防呆结构包括凹陷和/或凸起,用于与第一防呆结构的凸起和/或凹陷配合连接。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