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4426发布日期:2021-06-11 21:5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pe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pe管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pe管是由pe树脂制成,而pe树脂由于在聚合时因压力、温度等聚合反应条件不同,可得出不同密度的树脂,因而又有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之分,在加工不同类型pe管材时,根据其应用条件的不同,选用树脂牌号的不同,同时对挤出机和模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pe管分为pe32、pe40、pe63、pe80、pe100五个等级,而用于燃气管和给水管的材料主要是pe80和pe100,现有的pe管在连接时大多是通过融化连接形成固定,但是输送液体的pe管受到外力作用后配合内部液体压强作用下形成接口断裂,若极大的影响pe管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在现有的pe管连接机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末端嵌套设置有套接管,且管体与套接管之间连接处呈密封设置,所述管体与套接管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嵌入端,所述管体内壁嵌入设置有胶质内层,所述胶质内层外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杆,且卡紧杆与管体管壁呈贯穿连接,所述套接管内部中段固定连接有阻挡环,所述阻挡环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中心转动连接有涡轮轴杆,所述涡轮轴杆中嵌入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套接管内壁开口设置有锁紧槽,所述螺旋叶片内部开口设置有导向管,所述螺旋叶片右侧转动连接有翻起板,且翻起板位于导向管底端开口处设置,所述螺旋叶片内部嵌入设置有分流管,且分流管与导向管呈相通设置,所述翻起板底部嵌入设置有弹簧轴,所述翻起板正面开口设置有注液孔,所述翻起板侧面嵌入设置有凸出皮囊,所述锁紧槽内部滑动设置有下压板,所述锁紧槽内部底端活动连接有撬动杆,所述撬动杆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连动杆。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叶片呈120°弯曲度的弧形设置,且螺旋叶片长度与阻挡环内径呈配套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出皮囊展开后形状呈矩形状设置,且凸出皮囊内部与翻起板内部呈相通设置,并且凸出皮囊内部通过注液孔与外部呈相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流管整体呈螺旋状设置,且分流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和螺旋叶片弯曲度呈配套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卡紧杆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与连动杆相连接的凹槽,且卡紧杆直径与锁紧槽顶部口径呈相贴合的配套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连动杆设有三个为一组并配合撬动杆和下压板组成锁紧机构,且当撬动杆左侧翘起后推动连动杆与卡紧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胶质内层与卡紧杆连接处呈向内凸起设置,且胶质内层凸起处设有气囊与卡紧杆顶部相连接。

有益效果:

1、该种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设置有卡紧杆和锁紧槽,通过流体压强压迫卡紧杆进入锁紧槽内部,从而使得卡紧杆挤压下压板下移进而压迫撬动杆进行撬动,从而实现撬动杆对连动杆的推动,以及连动杆对卡紧杆的锁紧,从而实现管体的自行锁紧固定。

2、设置有螺旋叶片,通过流体的流动对螺旋叶片进行推动,进而使得螺旋叶片进行旋转,而旋转后的螺旋叶片同步的迫使其附近的流体进行搅动旋转,从而使得搅动后的流体产生向外的挤压力并挤压卡紧杆向外突出与锁紧槽相连接。

3、设置有翻起板,流体通过导向管进入螺旋叶片内部,并且流体在导向管内流动并冲击翻起板,使得翻起板翻起展开,从而增大了流体对螺旋叶片的冲击作用力,进而使得螺旋叶片以更快速的转速转动。

4、设置有分流管,导向管的流体进入分流管,并且依靠分流管的螺旋状结构,迫使流出分流管的流体以区别于其他流体的流速流动,并且对其他流体形成流速差的搅动作用,从而提高流体对卡紧杆的挤压作用。

5、设置有凸出皮囊,导向管内流出的流体从注液孔进入翻起板内部,并且流体注入凸出皮囊内部,使得凸出皮囊膨胀呈矩形状,从而提高翻起板的受力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套接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螺旋叶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螺旋叶片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管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翻起板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9中:1-管体;101-嵌入端;102-胶质内层;103-卡紧杆;2-套接管;201-阻挡环;202-固定杆;203-涡轮轴杆;204-螺旋叶片;2041-导向管;2042-翻起板;2043-分流管;2044-注液孔;2045-弹簧轴;2046-凸出皮囊;205-锁紧槽;2051-下压板;2052-连动杆;2053-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包括管体1、嵌入端101、胶质内层102、卡紧杆103、套接管2、阻挡环201、固定杆202、涡轮轴杆203、螺旋叶片204、导向管2041、翻起板2042、分流管2043、注液孔2044、弹簧轴2045、凸出皮囊2046、锁紧槽205、下压板2051、连动杆2052和撬动杆2053,管体1末端嵌套设置有套接管2,且管体1与套接管2之间连接处呈密封设置,管体1与套接管2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嵌入端101,管体1内壁嵌入设置有胶质内层102,胶质内层102外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杆103,且卡紧杆103与管体1管壁呈贯穿连接,套接管2内部中段固定连接有阻挡环201,阻挡环201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2,固定杆202中心转动连接有涡轮轴杆203,涡轮轴杆203中嵌入设置有螺旋叶片204,套接管2内壁开口设置有锁紧槽205,螺旋叶片204内部开口设置有导向管2041,螺旋叶片204右侧转动连接有翻起板2042,且翻起板2042位于导向管2041底端开口处设置,螺旋叶片204内部嵌入设置有分流管2043,且分流管2043与导向管2041呈相通设置,翻起板2042底部嵌入设置有弹簧轴2045,翻起板2042正面开口设置有注液孔2044,翻起板2042侧面嵌入设置有凸出皮囊2046,锁紧槽205内部滑动设置有下压板2051,锁紧槽205内部底端活动连接有撬动杆2053,撬动杆2053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连动杆2052。

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旋叶片204呈120°弯曲度的弧形设置,且螺旋叶片204长度与阻挡环201内径呈配套设置,通过流体的流动对螺旋叶片204进行推动,进而使得螺旋叶片204进行旋转,而旋转后的螺旋叶片204同步的迫使其附近的流体进行搅动旋转,从而使得搅动后的流体产生向外的挤压力并挤压卡紧杆103向外突出与锁紧槽205相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凸出皮囊2046展开后形状呈矩形状设置,且凸出皮囊2046内部与翻起板2042内部呈相通设置,并且凸出皮囊2046内部通过注液孔2044与外部呈相连通设置,导向管2041内流出的流体从注液孔2044进入翻起板2042内部,并且流体注入凸出皮囊2046内部,使得凸出皮囊2046膨胀呈矩形状,从而提高翻起板2042的受力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流管2043整体呈螺旋状设置,且分流管2043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和螺旋叶片204弯曲度呈配套设置,导向管2041的流体进入分流管2043,并且依靠分流管2043的螺旋状结构,迫使流出分流管2043的流体以区别于其他流体的流速流动,并且对其他流体形成流速差的搅动作用,从而提高流体对卡紧杆103的挤压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卡紧杆103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与连动杆2052相连接的凹槽,且卡紧杆103直径与锁紧槽205顶部口径呈相贴合的配套设置,通过流体压强压迫卡紧杆103进入锁紧槽205内部,从而使得卡紧杆103挤压下压板2051下移进而压迫撬动杆2053进行撬动,从而实现撬动杆2053对连动杆2052的推动,以及连动杆2052对卡紧杆103的锁紧,从而实现管体1的自行锁紧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连动杆2052设有三个为一组并配合撬动杆2053和下压板2051组成锁紧机构,且当撬动杆2053左侧翘起后推动连动杆2052与卡紧杆103相连接,使得撬动杆2053左侧翘起推动连动杆2052后,连动杆2052在转轴的配合下,实现对卡紧杆103凹槽的卡入,从而实现了连动杆2052的锁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胶质内层102与卡紧杆103连接处呈向内凸起设置,且胶质内层102凸起处设有气囊与卡紧杆103顶部相连接,使得气囊对卡紧杆103顶部形成包裹作用,有效的防止了卡紧杆103顶部对胶质内层102的破坏。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发明一种可自行连接固定的pe管时,首先将管体1与套接管2相连接,并安装于所需的工作位置,随后即可将所需要输送的液体注入管体1内部进行输送,输送时通过流体的流动对螺旋叶片204进行推动,进而使得螺旋叶片204进行旋转,而旋转后的螺旋叶片204同步的迫使其附近的流体进行搅动旋转,从而使得搅动后的流体产生向外的挤压力并挤压卡紧杆103向外突出与锁紧槽205相连接,并且卡紧杆103进入锁紧槽205内部,从而使得卡紧杆103挤压下压板2051下移进而压迫撬动杆2053进行撬动,从而实现撬动杆2053对连动杆2052的推动,以及连动杆2052对卡紧杆103的锁紧,从而实现管体1的自行锁紧固定,同时流体通过导向管2041进入螺旋叶片204内部,并且流体在导向管2041内流动并冲击翻起板2042,使得翻起板2042翻起展开,从而增大了流体对螺旋叶片204的冲击作用力,进而使得螺旋叶片204以更快速的转速转动,并且导向管2041的流体进入分流管2043,并且依靠分流管2043的螺旋状结构,迫使流出分流管2043的流体以区别于其他流体的流速流动,并且对其他流体形成流速差的搅动作用,从而提高流体对卡紧杆103的挤压作用。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