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机构和滑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7114发布日期:2022-01-05 10:0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轨机构和滑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伸展机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轨机构和滑轨装置。


背景技术:

2.三段式滑轨是常见的伸展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外滑轨、中滑轨和内滑轨,其生成耗材多、成本高,并且由于外滑轨和中滑轨以及中滑轨和内滑轨之间的摩擦力大,导致使用时费力且容易造成滑轨之间的磨损。而采用在外滑轨和中滑轨以及中滑轨和内滑轨之间涂润滑剂以产生油膜的方法,虽然可以减少摩擦,但是在滑轨结束移动时,油膜还处于流动状态,而流动油膜会反作用于结束移动的滑轨,使滑轨往回移动,导致三段式滑轨的运动精度下降;并且中滑轨在伸缩过程中分别与外滑轨和内滑轨产生摩擦,因此中滑轨是最容易磨损,最不耐用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滑轨机构和滑轨装置,可以减低各个部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的摩擦力。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滑轨机构,包括:滑轨底座、滑动面板和用于与载物机构连接的负载滑块;
5.所述滑轨底座设有第一限位滑轮组;
6.所述滑动面板朝向所述滑轨底座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对应的第一滑轨,所述滑动面板通过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与所述滑轨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滑动面板背向所述滑轨底座设有第二滑轨;
7.所述负载滑块朝向所述滑动面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对应的第二限位滑轮组,所述负载滑块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和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滑动面板活动连接。
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滑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和第一滑轨减少所述滑轨底座和所述滑动面板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和第二滑轨减少所述滑动面板和所述负载滑块之间的摩擦力。并且通过将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滑动面板上的方式增加了活动面板的厚度,提高了所述滑动面板的耐用性。
9.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包括第一上滑轮组和第一下滑轮组,所述第一滑轨包括与第一上滑轮组对应的第一顶部滑轨和与第一下滑轮组对应的第一底部滑轨;
10.所述第一顶部滑轨位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的下方,所述第一顶部滑轨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一上滑轮组,所述第一上滑轮组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抵接;所述第一底部滑轨位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的下方,所述第一下滑轮组位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的下方;所述第一底部滑轨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一下滑轮组,所述第一下滑轮组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抵接。以双滑轮组和双滑轨的形式限制所述滑轨底座和滑动面板的相对活动方向,防止所述滑动面板脱落于所述滑轨底座。
11.进一步,所述第二滑轨包括第二顶部滑轨和第二底部滑轨,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
包括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对应的第二上滑轮组和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对应的第二下滑轮组;
12.所述第二顶部滑轨位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的下方,所述第二顶部滑轨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二上滑轮组,所述第二上滑轮组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抵接;所述第二底部滑轨位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的下方,所述第二下滑轮组位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的下方;所述第二底部滑轨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二下滑轮组,所述第二下滑轮组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抵接。以双滑轮组和双滑轨的形式限制所述滑动面板和负载滑块的相对活动方向,防止所述负载滑块脱落于所述滑动面板。
13.进一步,所述滑动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面板,在所述负载滑块移动到所述滑动面板的任意一端时,所述第一上滑轮组和第一下滑轮组分别与所述限位面板的内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上滑轨底座和第一下滑轨底座位于所述滑动面板的任意一端时,所述第一上滑轨底座和第一下滑轨底座的第二限位滑轮组分别与所述限位面板的内侧面抵接。利用所述限位面板阻挡所述负载滑块沿活动方向脱离所述滑动面板、阻挡所述滑动面板沿活动方向脱离所述滑轨底座。
14.进一步,所述滑轨底座还设有第一限位螺丝,所述第一限位螺丝分设在所述第一上滑轮组的两端和所述第一下滑轮组的两端。防止所述第一上滑轮组和第一下滑轮组与所述限位面板直接碰撞,提高所述第一上滑轮组和第一下滑轮组的耐用性。
15.进一步,所述负载滑块还设有第二限位螺丝,所述第二限位螺丝分设在所述第二上滑轮组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下滑轮组的两端。防止所述第二上滑轮组和第二下滑轮组与所述限位面板直接碰撞,提高所述第一上滑轮组和第一下滑轮组的耐用性。
16.进一步,所述第一顶部滑轨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一上滑轮组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上滑轮组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的导向轨咬合连接;
17.所述第一底部滑轨的外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一下滑轮组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下滑轮组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的导向轨咬合连接。提高防止所述滑动面板脱落于所述滑轨底座的效果。
18.进一步,所述第二顶部滑轨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二上滑轮组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二上滑轮组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的导向轨咬合连接;
19.所述第二底部滑轨的外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二上滑轮组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二下滑轮组通过所述第四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的导向轨咬合连接。提高防止所述负载滑块脱落于所述滑动面板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轨装置,包括2个如上所述的滑轨机构和连接面板;2个所述滑轨机构固定在所述连接面板的同一侧面,且2个所述滑轨机构之间形成一活动通道;2个所述滑轨机构沿所述活动通道呈镜像对称。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滑轨装置通过2个所述滑轨机构分担承受的重力,提高了整体的承重能力和耐用性。
22.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轨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11、滑轨底座;111、第一上滑轮组;113、第一下滑轮组;13、滑动面板;131、第一滑轨;1311、第一顶部滑轨;1313、第一底部滑轨;133、第二滑轨;1331、第二顶部滑轨;1333、第二底部滑轨;135、限位面板;15、负载滑块;151、第二限位滑轮组;1511、第二上滑轮组;1513、第二下滑轮组;100、滑轨机构;300、连接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滑轨机构的截面示意图,所述滑轨机构包括:滑轨底座11、滑动面板13和用于与载物机构连接的负载滑块15;
29.所述滑轨底座11设有第一限位滑轮组;
30.所述滑动面板13朝向所述滑轨底座1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对应的第一滑轨131,所述滑动面板13通过所述第一滑轨131和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与所述滑轨底座11 活动连接;所述滑动面板13背向所述滑轨底座11设有第二滑轨133;
31.所述负载滑块15朝向所述滑动面板1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133对应的第二限位滑轮组151,所述负载滑块15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和所述第二滑轨133与所述滑动面板13活动连接。
32.所述滑轨底座11、滑动面板13和负载滑块15采用轻金属材料制造而成,优选地,所述轻金属为铝合金。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底座11用于与外界环境相固定,如墙壁、门体等;所述负载滑块15通过所述载物机构与待承载的物体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将待承载的物体挂在所述负载滑块15上、绑在所述负载滑块15上等。用户对所述负载滑块15施加平行于所述滑动面板 13的作用力,使所述负载滑块15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和所述第二滑轨133在所述滑动面板13上沿作用力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移动到所述第二滑轨133的一端时,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对所述第二滑轨133产生与移动方向相同的作用力,使所述滑动面板13通过所述第一滑轨131和第一滑轮组在所述滑轨底座11上沿作用力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滑动面板13的另一端移动到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的位置;在所述负载滑块15 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在所述负载滑块15上的物件也随所述负载滑块15移动。
3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滑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和第一滑轨131减少所述滑轨底座11和所述滑动面板13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和第二滑轨133减少所述滑动面板13和所述负载滑块15之间的摩擦力。并且通过将第一滑轨131和第二滑轨133设置在所述滑动面板13上的方式增加了活动面板的厚度,提高了所述滑动面板 13的耐用性。
35.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滑轮组包括第一上滑轮组111和第一下滑轮组 113,所述第一滑轨131包括与第一上滑轮组111对应的第一顶部滑轨1311和与第一下滑轮组113对应的第一底部滑轨1313;
36.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位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的下方,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一上滑轮组,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抵接;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位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的下方,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位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的下方;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抵接。
37.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和第一下滑轮组113分别设有至少2个滑轮,并且增加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的抵接点,增加了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的各个滑轮承受的作用力;对于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和第一底部滑轨1313,可以同理得到其效果为增加了所述第一下滑轮组 113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的各个滑轮承受的作用力。
3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滑轨底座11所固定的墙壁、门体都是竖直方向的,当所述负载滑块15与较重物件连接时,所述负载滑块15承受着所述滑动面板13的重力、负载滑块15 的重力和所述物件的重力,此时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和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相抵接,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和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抵接,从而实现以双滑轮组和双滑轨的形式限制所述滑轨底座11和滑动面板13的相对活动方向,防止所述滑动面板13脱落于所述滑轨底座11。
39.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133包括第二顶部滑轨1331和第二底部滑轨1333,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包括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对应的第二上滑轮组1511和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对应的第二下滑轮组1513;
40.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位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的下方,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二上滑轮组,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抵接;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位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的下方,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位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的下方;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的导向轨朝向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抵接。
41.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和第二下滑轮组1513分别设有至少2个滑轮,并且增加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的抵接点,增加了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的各个滑轮承受的作用力;对于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和第二底部滑轨1333,可以同理得到其效果为增加了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的各个滑轮承受的作用力。
42.当所述负载滑块15与较重物件连接时,所述滑动面板13承受着所述负载滑块15的重力和所述物件的重力,此时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和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相抵接,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和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抵接,从而实现以双滑轮组和双滑轨的形式限制所述滑动面板13和所述负载滑块15的相对活动方向,防止所述负载滑块15脱落于所述滑轨底座11。
43.请参阅图2,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面板13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面板135,在所述负载滑块15移动到所述滑动面板13的任意一端时,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和第一下滑轮组113分别与所述限位面板135的内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一上滑轨底座11和第一下滑轨底座11位于所述滑动面板13的任意一端时,所述第一上滑轨底座11和第一下滑轨底座11 的第二限位滑轮组151分别与所述限位面板135的内侧面抵接。
44.所述限位面板135采用轻金属材料制造而成,优选地,所述轻金属为铝合金。可以减低重量,且不会轻易因为碰撞而发生形变。
45.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移动到所述第二滑轨133的一端时,所述限位面板135会阻挡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防止所述负载滑块15脱离所述滑动面板13;当所述滑动面板13移动到所述限位面板135与第一限位滑轮组相接触时,所述限位面板135会限制所述活动面板的移动,防止所述活动面板脱离所述滑轨底座11。
4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底座11还设有第一限位螺丝,所述第一限位螺丝分设在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的两端和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的两端。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面板13移动到所述限位面板135与第一限位滑轮组相接触时,可以通过所述第而限位螺丝防止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和第一下滑轮组113分别与所述限位面板135直接碰撞,避免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和第一下滑轮组113因与所述限位面板135 发生碰撞而损坏,提高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和第一下滑轮组113的耐用性。
48.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滑块15还设有第二限位螺丝,所述第二限位螺丝分设在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的两端。
49.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限位面板135阻挡所述第二限位滑轮组151时,所述第二限位螺丝可以防止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和第二下滑轮组1513分别与所述限位面板135直接碰撞,避免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和第二下滑轮组1513因与所述限位面板135发生碰撞而损坏,提高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和第二下滑轮组1513的耐用性。
50.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的导向轨咬合连接;
51.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的外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的导向轨咬合连接。
5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一顶部滑轨 1311的导向轨咬合连接,使所述第一顶部滑轨1311只能在所述第一上滑轮组111的下方产生往复方向的相对位移,且由于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的导向轨咬合连接,使所述第一底部滑轨1313只能在所述第一下滑轮组113的上方产生往复方向的相对位移;从而提高了防止所述滑动面板13脱落于所述滑轨底座11的效果。
53.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的外表面设有向上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的导向轨咬合连接;
54.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的外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导向轨,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
的轮子的圆周面设有内凹的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通过所述第四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的导向轨咬合连接。
5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第二顶部滑轨 1331的导向轨咬合连接,使所述第二上滑轮组1511只能在所述第二顶部滑轨1331的上方产生往复方向的相对位移,且由于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通过所述第四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的导向轨咬合连接,使所述第二下滑轮组1513只能在所述第二底部滑轨1333的下方产生往复方向的相对位移;从而提高了防止所述负载滑块15脱落于所述滑动面板13的效果。
5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连杆和/或挂钩,所述杆和/或挂钩位于所述活动通道内,并与所述负载滑块15朝向所述活动通道的一侧固定连接。
57.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将物件绑在或悬挂在所述连杆和/或挂钩上,并通过移动所述负载滑块15改变所述物件的位置。
58.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轨装置,包括2个如上所述的滑轨机构100和连接面板300;2个所述滑轨机构100固定在所述连接面板300的同一侧面,且2个所述滑轨机构100之间形成一活动通道;2个所述滑轨机构沿所述活动通道呈镜像对称。
59.在本实施例中,任一所述滑轨机构100的负载滑块所连接的物件的重力都会通过所述连接板面传递到另一所述滑轨机构100上,因此用户通过所述连接面板300同时移动2个所述滑轨机构100中的负载滑块和/或所述滑动面板时受到的阻力会更小,也会减少使用时的磨损程度,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滑轨装置通过2个所述滑轨机构100分担承受的重力,提高了整体的承重能力和耐用性。
6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