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动送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7610发布日期:2022-03-16 14:3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动送样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动送样系统的配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风动送样盒。


背景技术:

2.风动送样系统广泛用于水泥、煤炭、钢铁和食品等多种行业,利用风动送样盒承载样本在取样点和分析室之间传送,其原理是利用空压机站提供的压缩空气产生的风压作动力,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自动控制下,通过空气分配阀进行气流分配后,在输送样盒的前后产生一定的正的压差,从而推动样盒沿着输送管线在炼钢岗位及化验室两地做高速双向运行,达到输送的目的。
3.现有的风动送样盒主要由左、右两个尼龙减磨端盖和用于装载样品的中间载料舱构成,由于送样盒的主要动力来源为压缩空气的气流推动力,因此就需要在送样盒外围套设有气密环,气密环的外径一般与风动送样装置的输送管路的内径相同,在送样过程中,打开端盖即可将试样放于载料舱中,送样盒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在风动管道内进行样品输送。
4.由于送样盒需要在风动管道内来回穿梭输送样品,送样盒外壁与管道壁之间不断的相互摩擦,这也就导致了送样盒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易损坏的耗材,现有的技术方案将送样盒采用耐磨的金属材料制成,以提高送样盒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金属材料刚度较强,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在风动管道的弯道处与管道内壁发生高速碰撞,将风动管道损坏,反而增加了维修成本。
5.除了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气密环作为送样盒更换最频繁耗材,气密环的更换麻烦也是目前气动送样盒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待解决的问题,气密环一方面要保证更换方便,另一方面,气密环还要与送样盒要相当紧密的连接,以保证在送样盒工作过程不脱落,不影响气密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将气密环固定安装在端盖上,要进行气密环的更换,则仅仅需要更换端盖即可,但随着风动传输技术的发展,送样盒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保证样品安全,端盖也逐渐的开始加装防撞装置,端盖的生产成本也在逐步提高,因此,靠更换端盖来更换气密环所付出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风动送样盒,通过在载样舱外部套设安装有舱体外壳,且将气密环和耐磨环安装在舱体外壳上,用于解决现有的送样盒存在的送样盒外壁易磨损和气密环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7.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在舱体外壳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槽,能够减在对载样舱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极大程度的减轻送样盒的整体重量。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送样盒的结构,将载样舱与舱体外壳采用可拆卸的分体式设计,在出现送样盒工作磨损消耗的情况下,仅需更换舱体外壳即可。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舱体外壳采用圈尼龙材质,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在
对内部载样舱起到保护的同时,圈尼龙材质也对载样舱与风动管道的内壁之前的撞击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风动管道被撞击损坏。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舱体外壳的结构,在舱体外壳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槽,能够减轻送样盒的整体重量。
11.同时,将送样盒的气密环安装在舱体外壳上,方便了气密环的更换,与现有技术中将气密环安装在端盖的技术方案相比,减少了气密环的更换成本。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送样盒的气密结构,舱体外壳设置密封部,且在密封部位置对应设置有气密环和石墨环,气密环和石墨环与风动送样装置的输送管路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输送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同时也减小了对盒舱的摩擦。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端盖的结构,在端盖上设置有防撞部,防撞部由安装部、缓冲部和锥台体的撞击受力部组成,三重缓冲结构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送样盒的撞击震动,保护样品不受损伤。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动送样盒,其包括用于放置样品的载样舱以及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载样舱两端,用于开启或封闭载样舱的舱体端盖。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送样盒还包括舱体外壳,舱体外壳可拆卸地套设在载样舱外部,舱体外壳形状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筒,且舱体外壳的侧壁上沿舱体外壳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通槽。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舱体外壳两端还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具体形状为:舱体外壳两端的壁面沿舱体外壳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环状凸起。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舱体外壳内径与载样舱外径相同;
18.密封部的外径大于舱体外壳的外径;
19.舱体端盖的直径长度大于载样舱外径的长度,且舱体端盖的直径长度小于密封部外径的长度。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载样舱的长度与舱体外壳的长度相同,舱体外壳一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且载样舱与其对应位置设置有外螺纹,内、外螺纹相互配合,将舱体外壳固定在载样舱外部;
21.其中,舱体外壳在载样舱上安装完毕时,载样舱两端分别与舱体外壳两端处于同一平面。
2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上设置有两个环状的卡槽,两个卡槽内分别设置有气密环和石墨环。
2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槽的开口内侧设置有弧形倒角。
2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气密环和石墨环凸出于卡槽且凸出于送样盒整体的侧表面,气密环和石墨环的外径与风动送样装置的输送管路的内径相同。
2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端盖底部设置有外螺纹,且载样舱一端连接端盖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内螺纹,内、外螺纹相互配合将端盖固定在载样舱上,其中,端盖与载样舱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缓冲垫环。
2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舱体端盖上设置有防撞部,其中,防撞部包括:安装部、缓冲部和撞击受力部,安装部固定连接在舱体端盖上,缓冲部一端连接与安装部,缓冲部具体为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撞击受力部为内部中空的锥台体结构,且撞击
受力部连接于缓冲部的另一端。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8.(1)载样舱外设置有舱体外壳,舱体外壳用于对载样舱本体进行保护,避免送样盒在输送管路中穿梭,送样盒与管壁之间摩擦而对送样盒表面造成划伤和损坏。
29.(2)舱体外壳与载样舱分体式设计,在送样盒长时间工作出现磨损伤害的情况,仅需要更换外部的舱体外壳即可,节约了由于正常的工作损耗所带来的成本投入。
30.(3)送样盒采用圈尼龙材质,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
31.(4)在舱体外壳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槽,能够减轻送样盒的整体重量。
32.(5)将送样盒的气密环安装在舱体外壳上,方便了气密环的更换,与现有技术中将气密环安装在端盖的技术方案相比,减少了气密环的更换成本。
33.(6)气密环和石墨环与风动送样装置的输送管路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输送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同时也减小了对盒舱的摩擦。
34.(7)基于以上改机结构,送样盒在输送管路中的运行速度大大增加,因此,在输送过程的末段送样盒的速度极快,因此在舱体前端盖和舱体后端盖上设置有防撞部,避免送样盒由于撞击而造成损坏,并且在载样舱内部设置减震装置,避免内部样品由于高速撞击所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样盒整体结构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样盒剖视图;
3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38.图4为本实用新型舱体外壳结构图之一;
39.图5为本实用新型舱体外壳结构图之一。
40.图中:
41.100、载样舱;200、端盖;201、安装部;202、缓冲部;203、撞击受力部;300、舱体外壳;301、通槽;302,密封部;312、气密环;322、石墨环。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6.如图1-5所示的一种风动送样盒,其包括用于放置样品的载样舱100以及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载样舱100两端,用于开启或封闭载样舱100的舱体端盖200。
47.送样盒还包括舱体外壳300,舱体外壳300可拆卸地套设在载样舱100外部,舱体外壳300形状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筒,且舱体外壳300的侧壁上沿舱体外壳300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通槽301。
48.需要说明的是,载样舱100外设置有舱体外壳300,舱体外壳300用于对载样舱100本体进行保护,避免送样盒在输送管路中穿梭,送样盒与管壁之间摩擦而对送样盒表面造成划伤和损坏,舱体外壳300与载样舱100分体式设计,在送样盒长时间工作出现磨损伤害的情况,仅需要更换外部的舱体外壳300即可,节约了由于正常的工作损耗所带来的成本投入。
49.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舱体外壳300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槽301的作用在于能够减轻送样盒的整体重量。
50.如图5所示,舱体外壳300两端还设置有密封部302,密封部302具体形状为:舱体外壳300两端的壁面沿舱体外壳300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环状凸起。
51.密封部302上设置有两个环状的卡槽,两个卡槽内分别设置有气密环312和石墨环322。
52.卡槽的开口内侧设置有弧形倒角,用于对气密环312和石墨环322进行限位,放置在送样盒工作过程中气密环312和石墨环322脱落,破坏气密性。
53.气密环312和石墨环322凸出于卡槽且凸出于送样盒整体的侧表面,气密环312和石墨环322的外径与风动送样装置的输送管路的内径相同。
54.需要说明的是,石墨耐磨和润滑性能优异,且在运行过程中可在送样管路内壁摩擦,形成致密石墨薄膜层,一方面摩擦阻力将进一步减小,另一方面石墨环322与气密环312共同与输送管路内壁摩擦,减小了气密环312的受力,提高气密环312的使用寿命。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舱体外壳300采用圈尼龙材质,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在对内部载样舱100起到保护的同时,圈尼龙材质也对载样舱100与风动管道的内壁之前的撞击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风动管道被撞击损坏。
56.如图2所示,舱体外壳300内径与载样舱100外径相同,用于将舱体外壳300平稳的套设在载样舱100外壁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00与载样舱100之间可以增加一层橡胶薄膜,用于增加两壁面间的摩擦力。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57.密封部302的外径大于舱体外壳300的外径,其设计目的在于,一方面使送样盒与输送管道间的气密性更好,另一方面,避免在输送样品的过程中,舱体外壳300的壁面与管道内壁产生过多的摩擦,舱体外壳300仅仅在密封部302与管道壁面摩擦,以提高舱体外壳300的使用寿命。
58.舱体端盖200的直径长度大于载样舱100外径的长度,且舱体端盖200的直径长度小于密封部302外径的长度,同时,载样舱100的长度与舱体外壳300的长度相同,本设计的
目的在于,利用端盖200对舱体外壳300进行限位,当舱体外壳300套设于载样舱100外壁,端盖200锁紧关闭,可以利用端盖200对舱体外壳300进行轴向方向的限位,同时,舱体端盖200的直径长度小于密封部302外径的长度是为了避免端盖200的边缘部分与输送管道的壁面发生摩擦碰撞。
5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舱体外壳300与载样舱100的连接关系还可以设置为:
60.舱体外壳300一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且载样舱100与其对应位置设置有外螺纹,内、外螺纹相互配合,将舱体外壳300固定在载样舱100外部;
61.其中,舱体外壳300在载样舱100上安装完毕时,载样舱100两端分别与舱体外壳300两端处于同一平面。
62.利用螺纹连接,增加舱体外壳300与载样舱100的连接可靠性。
6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端盖200与载样舱100可以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端盖200底部设置有外螺纹,且载样舱100一端连接端盖200的位置对应设置有内螺纹,内、外螺纹相互配合将端盖200固定在载样舱100上。
64.其中,端盖200与载样舱100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缓冲垫环。
6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维修成本低。
66.在舱体外壳300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槽301,能够减轻送样盒的整体重量的同时,气密环312和石墨环322降低了输送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同时也减小了对盒舱的摩擦,不易发生阻塞,使风动运输更快,传输效率更高。
67.基于上述改进,为了避免送样盒运输速度过快,在接收样品的过程发生高速碰撞,从而对风动系统或样品造成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舱体端盖200上设置有防撞部。
68.其中,防撞部包括:安装部201、缓冲部202和撞击受力部203,安装部201固定连接在舱体端盖200上,缓冲部202一端连接与安装部201,缓冲部202具体为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内部中空的筒状结构,撞击受力部203为内部中空的锥台体结构,且撞击受力部203连接于缓冲部202的另一端。
69.需要说明的是,在端盖200上设置有防撞部,防撞部由安装部201、缓冲部202和锥台体的撞击受力部203组成,三重缓冲结构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送样盒的撞击震动,保护样品不受损伤。
7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7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构思,通过在载样舱外部套设安装有舱体外壳,且将气密环和耐磨环安装在舱体外壳上,用于解决现有的送样盒存在的送样盒外壁易磨损和气密环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7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构思,在舱体外壳的侧壁上开设多个通槽,能够减在对载样舱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极大程度的减轻送样盒的整体重量。
7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构思,改进了送样盒的结构,将载样舱与舱体外壳采用可拆卸的分体式设计,在出现送样盒工作磨损消耗的情况下,仅需更换舱体外壳即可。
7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构思,舱体外壳采用圈尼龙材质,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在对内部载样舱起到保护的同时,圈尼龙材质也对载样舱与风动管道的内壁之前的撞击起到
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风动管道被撞击损坏。
75.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构思,将送样盒的气密环安装在舱体外壳上,方便了气密环的更换,与现有技术中将气密环安装在端盖的技术方案相比,减少了气密环的更换成本。
76.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构思,改进了送样盒的气密结构,舱体外壳设置密封部,且在密封部位置对应设置有气密环和石墨环,气密环和石墨环与风动送样装置的输送管路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输送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同时也减小了对盒舱的摩擦。
77.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构思,改进了端盖的结构,在端盖上设置有防撞部,防撞部由安装部、缓冲部和锥台体的撞击受力部组成,三重缓冲结构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送样盒的撞击震动,保护样品不受损伤。
7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