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6766发布日期:2022-02-12 11:5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杆。


背景技术:

2.伸缩杆是采用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卷制而成的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预先定型为具有记忆功能的小于杆体外径的弹力卷曲层,从而具有自紧功能,使卷曲层始终具有对伸缩杆施加压力的弹性势能。结构简单,能伸能缩,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3.但是,传统伸缩杆在长时间使用后弹力卷曲层容易变形,弹性势能衰减,导致自锁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伸缩杆在长时间使用后弹力卷曲层容易变形,弹性势能衰减,导致自锁功能失效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伸缩杆,包括小管、中管、外管、第一连接片、第一前紧固件、第一后紧固件、紧固组件和牵引组件;
6.所述中管与所述小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的外侧,所述外管与所述中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小管固定连接,并为所述小管与所述中管之间,所述第一前紧固件与所述小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的内侧,所述第一后紧固件与所述中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的内侧,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外管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小管滑动连接。
7.所述小管、所述中管和所述外管均具有相互配合的外凹内凸的限位槽,进而所述小管在所述中管内滑动,所述中管在所述外管内滑动,所述第一连接片固定在所述小管的端部,并具有凸起,所述第一前紧固件与所述小管滑动连接,并具有与所述连接片凸起相配合的通孔,进而跟随所述第一连接片移动,所述第一后紧固件与所述中管滑动连接,并通过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结合,所述牵引组件穿过所述小管、所述第一前紧固件、所述第一后紧固件和所述紧固组件,使其相互结合;所述小管滑动带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分离,所述小管可自由滑动,当撤出外力时,所述牵引组件使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相互靠近,进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转动,将小管位置固定住,所述紧固组件根据同样的工作原理将所述中管固定住。
8.其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片、第二前紧固件和第二后紧固件,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中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所述第二前紧固件与所述中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的内侧;所述第二后紧固件与所述外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管的内侧。
9.所述第二连接片具有凸起,所述第二前紧固件具有与凸起相配合的通孔,进而所述第二前紧固件跟随所述第二连接片移动,所述第二后紧固件通过所述牵引组件与所述第
二前紧固件结合,将所述中管固定。
10.其中,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按键、牵引杆、第二按键和弹力构件,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小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远离所述第一前紧固件的一侧;所述牵引杆与所述第一按键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的内侧;所述第二按键与所述小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靠近所述第一前紧固件的一侧;所述弹力构件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滑动连接。
11.所述第一按键按动,带动所述牵引杆向下,带动所述第二按键向下,进而接触所述第一前紧固件,使所述第一前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分离,进而所述小管可自由下滑,同理使所述第二前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分离,进而所述中管可自由下滑。
12.其中,所述弹力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一前紧固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之间。
13.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后紧固件上,所述第一前紧固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进而所述第一前紧固件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移动,在外力消失时,在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相互靠近,进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转动,进而将所述小管固定。
14.其中,所述弹力构件还包括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一前紧固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前紧固件之间。
15.同理,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弹簧作用所述第二前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相互靠近,所述第二后紧固件相对所述第二前紧固件转动,进而固定住所述中管。
16.其中,所述伸缩杆还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中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与所述小管之间;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管与所述中管之间。
17.所述第一限位换放置所述小管滑出,所述第二限位环放置所述中管滑出。
18.其中,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的外侧;所述小管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小管靠近所述凹槽的一侧。
19.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均具有所述凹槽,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使用,使其能在所述小管内滑动,并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转动时,所述凹槽跟随转动,进而利用摩擦力将所述小管固定。
20.其中,所述第一前紧固件还具有第一楔形齿,所述第一楔形齿位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后紧固件具有第二楔形齿,所述第二楔形齿位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一楔形齿的一侧。
21.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和所述第二后紧固件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楔形齿,进而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向所述第一后紧固件靠近时,楔形齿促使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转动,使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上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小管产生摩擦力,进而固定住所述小管。
22.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通过所述小管、所述中管和所述外管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外凹内凸的限位槽,实现所述小管在所述中管内滑动,所述中管在所述外管内滑动,所述第一
前紧固件和第一后紧固件均具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凹槽,实现在管内滑动,所述第一连接片将所述第一前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小管上,进而使其跟随所述小管滑动,所述紧固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中管之间,跟随所述中管移动,所述牵引组件穿过所述小管、所述第一前紧固件、所述第一后紧固件和所述紧固组件,将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结合,在拉伸时,使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分离,进而所述小管可自由滑动,同理使所述紧固组件分离,使所述中管可自由滑动,外力撤销时,所述牵引组件带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向所述第一后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一后紧固件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旋转,使凹槽与管内产生摩擦力,进而固定住所述小管,同理所述紧固组件将所述中管固定,较传动伸缩结构,自锁功能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的剖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前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楔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放大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处放大图。
31.1-小管、2-中管、3-外管、4-第一连接片、5-第一前紧固件、6-第一后紧固件、7-第一限位环、8-第二限位环、10-紧固组件、11-第二连接片、12-第二前紧固件、13-第二后紧固件、20-牵引组件、21-第一按键、22-牵引杆、23-第二按键、24-弹力构件、100-伸缩杆、101-限位槽、241-第一螺纹杆、242-第一弹簧、243-第二螺纹杆、244-第二弹簧、501-凹槽、502-第一楔形齿、601-第二楔形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杆100,包括小管1、中管2、外管3、第一连接片4、第一前紧固件5、第一后紧固件6、紧固组件10和牵引组件20;
35.所述中管2与所述小管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1的外侧,所述外管3与所述中管2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2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片4与所述小管1固定连接,并为所述小管1与所述中管2之间,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与所述小管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1的内侧,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与所述中管2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2的内侧,所述紧固组件10与所述外管3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组件20与所述小管1滑动连接。
36.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具有凹槽501,所述凹槽501位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的外侧;所述小管1具有限位槽101,所述限位槽101位于所述小管1靠近所述凹槽501的一侧。
3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管2套设在所述小管1的外侧,所述外管3套设在所述中管2的外侧,并均具有相互配合的外凹内凸的所述限位槽101,进而实现所述小管1在所述中管2内滑动,所述中管2在所述外管3内滑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的外侧均具有与所述限位槽101相配合的所述凹槽501,使其能在管内滑动;所述第一连接片4连接在所述小管1的端部,并具有凸起,且伸入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的通孔,进而将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与所述小管1连接,带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跟随所述小管1滑动,所述紧固组件10位于所述中管2与所述外管3之间,同理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设置;所述牵引组件20穿过所述小管1、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和所述紧固组件10,将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结合;拉伸时,所述牵引组件20使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分离,同理使所述紧固组件10分离,此时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与管内的摩擦力消除,进而所述小管1滑出,而后所述中管2滑出,撤处外力时,所述牵引组件20带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靠近,使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转动,进而利用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与管内的摩擦将所述小管1固定,同理所述紧固组件10将所述中管2固定,较传统伸缩结构,自锁能力更强,延长自锁功能的使用寿命。
3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6,所述紧固组件10包括第二连接片11、第二前紧固件12和第二后紧固件13,所述第二连接片11与所述中管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2与所述外管3之间;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与所述中管2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2的内侧;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与所述外管3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外管3的内侧。
3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和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均具有与管内所述限位槽101相配合的所述凹槽501,能在管内滑动,所述第二连接片11连接在所述中管2的端部,并具有凸起,且伸入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的通孔内,进而将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与所述中管2连接,使其跟随所述中管2滑动,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通过所述牵引组件20与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结合,跟随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移动,并能相对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转动,在外力撤销时,通过转动增大与管内的摩擦力,进而将所述中管2固定。
4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牵引组件20包括第一按键21、牵引杆22、第二按键23和弹力构件24,所述第一按键21与所述小管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1远离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的一侧;所述牵引杆22与所述第一按键2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1的内侧;所述第二按键23与所述小管1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小管1靠近所述第一
前紧固件5的一侧;所述弹力构件24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滑动连接。
4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6,所述弹力构件24包括第一螺纹杆241和第一弹簧242,所述第一螺纹杆241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靠近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42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杆241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41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之间。
42.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6,所述弹力构件24还包括第二螺纹杆243和第二弹簧244,所述第二螺纹杆243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靠近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244套设在所述第二螺纹杆243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二螺纹杆243与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之间。
4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还具有第一楔形齿502,所述第一楔形齿502位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靠近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的一侧;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具有第二楔形齿601,所述第二楔形齿601位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靠近所述第一楔形齿502的一侧。
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杆22位于所述小管1的内部,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按键21和所述第二按键23固定,起到传递力作用,且所述第一按键21和所述第二按键23均能在所述小管1内滑动;所述第一螺纹杆241穿过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螺纹连接,进而将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和第一后紧固件6结合,所述第一弹簧242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杆241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之间,使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之间具有弹力;且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具有所述第一楔形齿502,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具有所述第二楔形齿601,所述第一楔形齿502与所述第二楔形齿601相互配合设置,使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靠近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时,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243穿过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4套设在所述第二螺纹杆243与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之间,并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楔形齿,同理,所述第二弹簧244使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靠近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时,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相对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转动;拉伸时,所述小管1滑出,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片4滑出,带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滑出,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跟随滑出,同时使所述第一楔形齿502和所述第二楔形齿601分离,进而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与管内摩擦消除,所述小管1可自由滑动,同理,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与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分离,所述中管2可自由滑动,外力撤销时,所述第一弹簧242带动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相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靠近,所述第一楔形齿502接触所述第二楔形齿601,使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相对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转动,进而增大与管内的摩擦,使所述小管1固定;同理,所述第二弹簧244的弹力带动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向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靠近,楔形齿使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相对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转动,增大与管内的摩擦,进而将所述中管2固定;需要收短时,带动所述第一按钮,所述牵引杆22受力向下,所述第二按钮受力向下,低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41,将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与所述第一前紧固件5分离,楔形齿带动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旋转,消除与管内的摩擦力,进而所述小管1可自由滑动,同理,所述第一后紧固件6抵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43时,所述第二后紧固件13与所述第二前紧固件12分离,使所述中管2可自由收短;较传统伸缩结构,自锁能力更强,延长自锁功能的使用寿命。
4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伸缩杆100还包括第一限位环7和第二限位环8,所述第
一限位环7与所述中管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中管2与所述小管1之间;所述第二限位环8与所述外管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管3与所述中管2之间。
4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换固定在所述中管2的端部,供所述小管1滑动的同时,避免所述小管1完全滑出所述中管2,起到阻挡作用,所述第二限位换固定在所述外管3的端部,供所述中管2滑动的同时,避免所述中管2完全滑出所述外管3,起到阻挡作用,促使使用更安全。
4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