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7147发布日期:2021-12-04 11:2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手持云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手持云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持云台。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手持云台多为手持运动过程中使用,如果想放立固定不动使用的话,则需要连接三角架结构,实现云台的站立固定。然而三脚架多为螺丝旋转固定的结构,在手持状态和站立固定状态之间切换,则需要拆卸/安装三脚架,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云台,三脚架集成于手柄,结构紧凑,无需频繁拆卸与安装,操作简单。
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云台,包括:
6.云台本体,包括安装座、终端支架和驱动机构,终端支架连接于安装座,终端支架用于夹持终端,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终端支架相对于安装座转动;
7.手柄,包括三个支腿,每个支腿的上端连接于安装座的下端,每个支腿能够相对于安装座转动,以使三个支腿相互靠拢或分离,三个支腿中一者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与驱动机构和终端通信连接,手柄具有手持状态和支撑状态,当手柄处于手持状态时,三个支腿相互靠拢;当手柄处于支撑状态时,三个支腿相互分离且构成三脚架。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云台,手柄具有两个使用状态,通过手柄的三个支腿相互靠拢形成手持状态,通过手柄的三个支腿相互分离形成支撑状态(即三脚架结构),省去了反复拆卸或安装额外三脚架和手持腕带的操作,操作简单;同时,其中一个支腿上设置控制面板,结构紧凑,合理利用手柄安装空间。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三个安装部,三个安装部与三个支腿绕安装座的中心线交错分布,每个支腿与相邻的两个安装部可转动地连接。
1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三个安装部实现三个支腿的安装,便于支腿的装配与拆卸。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为楔形结构,安装部由安装座的边缘指向安装座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安装部的位于安装座的边缘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安装部的靠近安装座的中心线的一端的厚度。
12.在上述方案中,安装部的结构形式,合理利用了安装空间,使得手柄结构紧凑。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三个支腿中另外两者设置有电池及电池充电口。
14.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电池和电池充电口设置于三个支腿,合理利用支腿的内部空间,避免占用多余空间。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腿与安装座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为中空结构,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走线槽,安装座设置有与第一走线槽连通的第二走线槽。
16.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连接件的中空结构,便于实现线路的走线设置,外观美观。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为阻尼转轴。
18.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阻尼转轴实现支腿与安装座的连接,提高支腿相对于安装座的转动摩擦力,避免支腿松散而影响使用。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面板上设置有云台开关按键、功能按键及方向轮。
2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控制面板上设置上述的按键,合理利用安装空间,便于用户操作。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腿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和侧面,侧面位于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侧面设置于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周围,侧面连接上端面和下端面,侧面被配置为与安装座连接。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侧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分别与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连接,第二侧面分别与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连接,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结构相同。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面、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为平面,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距离由第一侧面指向第二侧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24.在上述方案中,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间距渐变式结构,避免三个支腿收纳时干涉。
2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云台的手持状态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云台的支撑状态的示意图;
29.图3为图1的俯视图;
30.图4为图2的俯视图。
31.图标:100

手持云台;10

云台本体;11

安装座;111

安装部;12

终端支架;13

驱动机构;20

手柄;21

支腿;211

上端面;212

下端面;213

第一侧面;214

第二侧面;215

第三侧面;216

第四侧面;22

控制面板;221

云台开关按键;222

功能按键;223

方向轮;23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7.下面参考图描述根据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的手持云台。
38.如图1

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云台100,包括:云台本体10和手柄20。
39.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云台本体10包括安装座11、终端支架12和驱动机构13,终端支架12连接于安装座11,终端支架12用于夹持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具有拍照/摄像功能的电子产品),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终端支架12相对于安装座11转动,驱动机构1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水平旋转电机、上下旋转电机,以实现终端支架12的不同方位的使用需求。
40.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20包括三个支腿21,每个支腿21的上端连接于安装座11的下端,每个支腿21能够相对于安装座11转动,以使三个支腿21相互靠拢或分离,三个支腿21中一者设置有控制面板22,控制面板22用于与驱动机构13和终端通信连接,控制面板22能够控制驱动机构13工作,以及能够与终端建立指令传输。手柄20具有手持状态和支撑状态,当手柄20处于手持状态时,如图1和图3所示,三个支腿21相互靠拢;当手柄20处于支撑状态时,如图2和图4所示,三个支腿21相互分离且构成三脚架。
4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云台100,手柄20具有两个实用状态,通过手柄20的三个支腿21相互靠拢形成手持状态,便于用户手持,通过手柄20的三个支腿21相互分离形成支撑状态(即三脚架结构),省去了反复拆卸或安装额外三脚架和手持腕带的操作,操作简单;同时,其中一个支腿21上设置控制面板22,结构紧凑,合理利用手柄20安装空间。
4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三个支腿21相互分离,也即手柄20处于支撑状态时,支腿21的展开角度优选为45
°
,使得三个支腿21受力平衡,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手柄20处于支撑状态时,支腿21的展开角度可以为40
°‑
50
°

43.如图3所示,三个支腿21可以看作为圆柱状结构切分呈三个部分,在其中一个部分上切割出平面,以设置控制面板22。当三个支腿21收拢,也即手柄20处于手持状态时,手柄20的轮廓近似于圆柱状,结构紧凑,便于用户手持。
4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三个支腿21绕安装座11的中心线l间隔分布,三个支腿21围成柱状结构,使得手柄20处于手持状态时结构紧凑。
4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

图4所示,安装座11的下端设置有三个安装部111,三个安装部111与三个支腿21绕安装座11的中心线l交错分布,每个支腿21与相邻的两个安装部111可转动地连接。也即,两个安装部111限定一个安装空间,每个支腿21位于一个安装空间内。支腿21能够相对于安装部111转动,以使手柄20在手持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46.通过三个安装部111实现三个支腿21的安装,便于支腿21的装配与拆卸,结构简单。
4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安装部111为楔形结构,安装部111由安装座11的边缘指向安装座11的中心线l的方向延伸,安装部111的位于安装座11的边缘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安装部111的靠近安装座11的中心线l的一端的厚度。也即,安装部111的厚度,由安装座11的边缘指向安装座11的中心线l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便于相邻的两个安装部111容纳对应的支腿21。安装部111的结构形式,合理利用了安装空间,使得手柄20结构紧凑。
4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三个支腿21中另外两者设置有电池及电池充电口,也即,三个支腿21中,一个支腿21设置有控制面板22,另外两个支腿21设置有电池及电池充电口,例如,电池和电池充电口设置于同一个支腿21,或者,电池和电池充电口分别设置于两个支腿21。通过将电池和电池充电口设置于三个支腿21,合理利用支腿21的内部空间,避免占用多余空间。
4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述,每个支腿21与安装座11通过连接件23连接,连接件23为中空结构,连接件23设置有第一走线槽,安装座11设置有与第一走线槽连通的第二走线槽。当安装座11的下端设置三个安装部111时,第二走线槽穿过安装部111且与第一走线槽连通。通过连接件23的中空结构和安装座11开设的第二走线槽,导电线、控制线等线束能够被收容于连接件23及安装座11内,便于实现线路的走线设置,外观美观,同时,避免线束外露而影响支腿21的转动。
5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件23为阻尼转轴。通过阻尼转轴实现支腿21与安装座11的连接,提高支腿21相对于安装座11的转动摩擦力,避免支腿21松散而影响使用。
5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控制面板22上设置有云台开关按键221、功能按键222及方向轮223。控制面板22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置有控制电路,云台开关按键221、功能按键222及方向轮223均连接于控制电路,即,用于云台控制的各电气元件均设置于手柄20的一个支腿21上,支腿21除了具备支撑作用外,还兼顾安装电气元件的功能。
52.其中,云台开关按键221用于控制电路连通或断开;功能按键222用于通过代码实现具体的功能体现,例如拍照/录像/跟随等功能;方向轮223用于控制驱动机构13动作,以控制终端支架12进行360
°
的转动。
5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支腿21包括上端面211、下端面212和侧面,侧面位于上端面211和下端面212之间,侧面设置于上端面211和下端面212的周围,侧面连接上端面211和下端面212,侧面被配置为与安装座11连接。
54.为了便于支腿21相对于安装座11转动,上端面211为曲面。为了便于支腿21支撑于
基准面(如桌面、地面等座体的表面),下端面212为平面。
5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侧面包括第一侧面213、第二侧面214、第三侧面215和第四侧面216,第一侧面213与第二侧面214相对设置,第三侧面215与第四侧面216相对设置,第一侧面213分别与第三侧面215和第四侧面216连接,第二侧面214分别与第三侧面215和第四侧面216连接,第三侧面215与第四侧面216结构相同。第一侧面213相对于第二侧面214靠近安装座11的中心线l,也即,三个支腿21的第一侧面213相对设置。
5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侧面213、第三侧面215及第四侧面216为平面,设置控制面板22的支腿21的第二侧面214为平面,其余不设置控制面板22的支腿21的第二侧面214为曲面,以便于用户手持。第三侧面215和第四侧面216之间的距离由第一侧面213指向第二侧面214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即,由靠近安装座11的中心线l指向背离安装座11的中心线l的方向,第三侧面215与第四侧面216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使得三个支腿21收拢时,三个支腿21相互不干涉,手部结构紧凑。
5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用户操作,云台开关按键221、功能按键222及方向轮223等电子器件相对于下端面212靠近安装座11设置,使得,控制面板22所在的第二侧面214的中下部为空白区,便于用户手持操作。
5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持云台100的有益效果为:
59.相比较传统的手持云台100结构,本技术的手持云台100将手柄20直接改变成三脚架结构;三个支腿21合并后,手柄20转化为手持状态,手柄20呈近似圆柱状,便于用户手持;三个支腿21展开后,手柄20转化为站立三脚架状态,便于放置于桌面(或地面等基准面);该手持云台100,省去了反复拆卸/安装座11三脚架和手持腕带的操作,操作便捷且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6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6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