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5538发布日期:2022-03-05 08: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与各种机械动力输出总成(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后接全功率取力器、变速箱及分动箱等动力传动总成)配套使用的离合器,特别是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能满足在各种工况条件中动力传动轴都能实现正常分离和结合。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上的动力传动实现分离后再结合的工作过程,主要还是通过踩下汽车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片处于分离状态,其原理是切断发动机的动力,再对动力传动轴进行挂档操作(松开控制离合器脚踏板实现动力输出)。但是,在有些改装的特殊工程车中,比如发动机后曲轴连接的全功率取力器,全功率取力器布置在汽车离合器前端,无法利用汽车离合器分离切断动力来完成动态挂档结合,又比如在变速箱或分动箱处于挂档作业过程中,它们的动力输出轴在运转中需要进行离合操作时,都无法完成正常的挂档操作。针对以上这些动力输出轴在运转过程中且无汽车离合器离合降速工作环境中,如果直接进行离合挂档操作,会出现结合齿打齿、不能挂档等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机械动力输出总成动力输出轴在高低速能实现动态离合,不会出现挂档结合齿打齿,挂不上档的机械故障,本实用新型提出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包括壳体、输入轴、输出轴、固定气缸,输入轴、输出轴在壳体内同轴布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由输出轴颈、支撑轴颈、外摩擦片安装部一体构成,支撑轴颈内设有轴承支撑孔,外摩擦片安装部的内圈设有内齿;输出轴通过第一轴承、支撑轴颈支撑在壳体内,输入轴的前端深入到支撑轴颈内的轴承支撑孔中并通过第二轴承支撑,第二轴承通过轴用卡簧在输出轴轴线限位,输入轴的后端通过第三轴承支撑在壳体内;
5.滑动齿座通过花键副与输入轴滑动配合,外摩擦片的外齿与输入轴后端的内齿连接,其中内摩擦片的内齿与滑动齿座的外齿连接;滑动齿座与输入轴的前端之间设有滑动齿座的回位弹簧装置;
6.固定气缸与滑动齿座转动连接,当固定气缸通气工作时,推动滑动齿座滑动,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结合;
7.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油封端盖,第一油封端盖与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油封,输入轴一端设有第二油封端盖,第二油封端盖与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油封,第一油封端盖连接在壳体上,第二油封端盖连接在固定气缸的外端面上。
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固定气缸包括固定气缸体、活塞盘,固定气缸体通过螺钉组件与壳体连接,活塞盘装在固定气缸体的环槽上,活塞盘的外圆槽装有大密封圈,密封盖的内圆槽装有小密封圈,活塞盘与固定气缸体的环槽之间形成气腔,活塞盘上设有进气孔与气腔连通;这种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制造和布局;固定气缸与滑动齿座沿轴向转动
连接是这样实现的:固定气缸的活塞盘比滑动齿座大,固定气缸的活塞盘前端设有台阶、滑动齿座后端设有台阶,活塞盘前端的台阶与滑动齿座后端的台阶之间装有第四轴承,通过活塞盘前端的台阶、滑动齿座后端的台阶保证滑动齿座、活塞盘之间轴向定位;这种结构简单,易于在轴向和径向布局。
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回位弹簧装置的结构:在输入轴上位于第二轴承的后端套装有支撑挡圈,滑动齿座前端设有弹簧安装腔,复位弹簧套装在输入轴上,复位弹簧的前端支撑在支撑挡圈的端面上,复位弹簧的后端支撑在弹簧安装腔的底部;这种结构设置紧凑,易于同轴布局,保证滑动齿座回位通畅,不卡顿。
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输入轴上连接有输入法兰,进一步方便与全功率取力器实现连接,保证动力传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通过输入轴、输出轴的设置,实现了前、后断轴离合设计,有“瞬间”离合功能,在动力总成高速输入的情况下,本新型离合器可顺利挂档、分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规离合器在无离合减速装置、高速输入的情况下不能顺利实现挂档、容易造成打齿等功能失效问题,提升了离合器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所示:1、输出轴;2、第一油封盖;3、第一油封;4、第一螺栓;5、第一轴承;6、壳体;7、外摩擦片;8、内摩擦片;9、挡圈;10、输入法兰;11、法兰挡圈;12、第二弹性垫圈;13、第二螺栓;14、第三螺栓;15、第三弹性垫圈;16、固定气缸;17、第四螺栓;18、第一弹性垫圈;19、输入轴;20、第二油封端盖;21、第二油封;22、调整垫;23、第三轴承;24、小密封圈;25、大密封圈;26、活塞盘;27、第四轴承; 28、轴用卡簧;29、第一调整垫;30、第二轴承;31、支撑档圈;32、回位弹簧;33、滑动齿座。
具体实施方式
14.结合图1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断轴摩擦片式离合器,包括壳体6、输入轴19、输出轴1、固定气缸16,输入轴19、输出轴1在壳体内同轴布置,输出轴1由输出轴颈1-1、支撑轴颈1-2、外摩擦片安装部1-3一体构成,支撑轴颈内设有轴承支撑孔,外摩擦片安装部1-1的内圈设有内齿;输出轴1通过第一轴承5、支撑轴颈支撑在壳体6内,输入轴19的前端深入到支撑轴颈内的轴承支撑孔中并通过第二轴承30支撑,第二轴承30通过轴用卡簧31在输出轴轴线限位,输入轴的后端通过第三轴承23支撑在壳体内;滑动齿座33通过花键副与输入轴19滑动配合,外摩擦片7的外齿与输入轴后端的内齿连接,其中内摩擦片8的内齿与滑动齿座33的外齿连接;滑动齿座33与输入轴的前端之间设有滑动齿座的复位弹簧装置;
15.固定气缸16与滑动齿座33转动连接,当固定气缸通气工作时,推动滑动齿座滑动,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结合;
16.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油封端盖2,第一油封端盖与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油封3,输入轴一端设有第二油封端盖20,第二油封端盖与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油封21,第一油封端盖3(通过第一螺栓4)连接在壳体上,第二油封端盖21(通过第三螺栓、第三弹性垫圈组成的螺栓组件)连接在固定气缸的外端面上。
17.进一步地,固定气缸包括固定气缸体、活塞盘26,固定气缸体通过螺钉组件(图中所示,螺钉组件包括第四螺栓17、第一弹性垫圈18)与壳体连接,活塞盘26装在固定气缸体的环槽上,活塞盘的外圆槽装有大密封圈25,密封盖的内圆槽装有小密封圈24,活塞盘与固定气缸体的环槽之间形成气腔,活塞盘上设有进气孔a与气腔连通;这种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制造和布局;固定气缸与滑动齿座沿轴向转动连接是这样实现的:固定气缸的活塞盘26比滑动齿座33大,固定气缸的活塞盘前端设有台阶、滑动齿座后端设有台阶,活塞盘前端的台阶与滑动齿座后端的台阶之间装有第四轴承27,通过活塞盘前端的台阶、滑动齿座后端的台阶保证滑动齿座、活塞盘之间轴向定位;这种结构简单,易于在轴向和径向布局。
18.进一步地,回位弹簧装置的结构:在输入轴上位于第二轴承的后端套装有支撑挡圈31,滑动齿座33前端设有弹簧安装腔,回位弹簧32套装在输入轴19上,复位弹簧的前端支撑在支撑挡圈31的端面上,复位弹簧的后端支撑在弹簧安装腔的底部;这种结构设置紧凑,易于同轴布局,保证滑动齿座回位通畅,不卡顿。
19.进一步地,输入轴上19连接有输入法兰10,进一步方便与全功率取力器实现连接,保证动力传动;所述输入法兰10在输入轴19上的连接结构:输入法兰10套装在输入轴19的轴端,通过法兰挡圈11轴向定位,通过第二螺栓13、第二弹性垫12构成的螺栓组件固定。
20.如图1所示,为了调整位置和尺寸,第二轴承30与轴用卡簧31之间设有第一调整垫29,第二油封端盖20与第三轴承23之间设有调整垫;设置调整垫,是现有技术中的基本常识。
21.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的输出方式可以有凸缘、花键轴、皮带轮等多种连接方式。
22.本实用新型中,在滑动齿座安装有挡圈9,当固定气缸通气工作时,推动滑动齿座滑动时,通过挡圈9的限位,更易于推动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结合。
23.所述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最好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不仅承受径向力,而且也承受气缸的轴向推力。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动力总成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输入轴,此时输入轴和输出轴是分离模式,当需要输出轴与输入轴结合时,打开气控电磁阀,给固定气缸通气,固定气缸内的活塞盘推动滑动齿座,滑动齿座挤压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其中内摩擦片内齿与滑动齿座外齿连接,外摩擦片外齿与输入轴后端内齿连接,通过对内外摩擦片的压紧产生摩擦力,再利用产生摩擦力传动输出轴。相反,如果需要断开输出轴,使其停止运转,而输入轴继续保持运转时,关停气控电磁阀,固定气缸停止供气,回位弹簧装置由原来活塞盘推动压缩状态变为反弹复位,分离内、外摩擦片,使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迅速减小,直到输出轴停止。
2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于上述的几种变换和组合结构,可在其变换范围内自由组合,由此产生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