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铜卡压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3583发布日期:2022-04-06 20:2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铜卡压球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铜球阀,特别是一种紫铜卡压球阀。


背景技术:

2.球阀是一种利用球型启闭件控制与调节水流流量大小的阀门,而紫铜球阀指的是采用紫铜材质制造而成的球阀,当球阀的球型启闭件处于打开状态时,与球阀的进水接头相连接的进水管道内的水则会流入至球阀内,然后依次通过球型启闭件、出水接头流入至与出水接头相连接的出水管道内,以供使用。
3.传统紫铜球阀在自身的进水接头与进水管道通过螺纹完成连接固定后,球阀的位置则会固定,无法如同在跟进水管道进行螺接时通过旋转自身完成与进水管道的螺接,此时只能通过旋转出水管道,才能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完成球阀的出水接头与出水管道之间的连接固定,而出水管道不同于球阀,出水管道具有较长的长度,因此极难对出水管道进行旋转,无法快速旋转出水管道,导致螺接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难以保证出水管道在旋转时与出水接头保持同轴的状态,极易出现出水管道不进行螺接的另一端出现下落的情况,而出水管道进行螺接的这端则出现上翘并对出水接头的内螺纹进行挤压,易导致螺接过程中出现螺纹要死的情况,无法保证出水管道的螺接工作顺利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开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紫铜卡压球阀,它能够在球阀与进水管道完成连接后顺畅且快速的完成与出水管道之间的连接。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紫铜卡压球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中部内的球型启闭件以及设于球型启闭件上端的阀杆,阀杆上端向上穿出至阀体并设有手柄,阀体左端设有进水接头,阀体右端设有出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右部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伸缩孔,伸缩孔与出水接头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内端穿入至出水接头内并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出水接头内壁之间设有一套于限位杆外的弹簧;所述限位杆外端向外穿出至伸缩孔外并螺接有一与出水接头外壁相贴合的拉动块;所述限位杆外壁设有一呈环形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出水接头右端端口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出水接头通过内螺纹螺接有一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右端外壁设有一呈环形的旋动部,旋动部与出水接头右端面相贴合;所述密封座中心设有与出水接头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内壁设有呈环形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圈。
7.所述拉动块左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出水接头外壁上设有与第一螺孔相贯通的第二螺孔;一支撑螺丝同时螺接于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内;所述支撑螺丝的头部与拉动块之间的间距大于限位块与出水接头内壁之间的间距。
8.所述第一密封槽与伸缩孔位于出水接头外壁上的孔口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块与
出水接头内壁之间的间距。
9.所述旋动部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
10.所述拉动块外侧侧壁中心设有一拉环。
11.所述卡箍外壁与出水接头外壁共面。
12.所述限位块下端面外边沿设有一呈弧状的导向面。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紫铜卡压球阀在球阀的进水接头与进水管道完成连接后,只需将出水管道的端部压入至出水接头内,便能够利用压力将限位块卡压至出水管道的限位槽上,快速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这种连接固定的方式无需考虑到出水管道太长易上翘导致螺接固定时出现螺纹咬死的情况,能够快速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提高连接效率,而在出水管道端部与出水接头连接固定后,便能够保证两者之间处于同轴状态,同时保证顺着出水管道端部的轨迹进行移动的密封座的同轴度,此时通过内螺纹完成出水接头与密封座的螺接便不会出现螺纹咬死的情况,能够顺畅完成密封座的密封,最终保证顺畅且快速的完成出水接头与出水管道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紫铜卡压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紫铜卡压球阀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铜卡压球阀,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1中部内的球型启闭件2以及设于球型启闭件2上端的阀杆3,阀杆3上端向上穿出至阀体1并设有手柄4,阀体1左端设有进水接头5,阀体1右端设有出水接头6,所述出水接头6右部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伸缩孔7,伸缩孔7与出水接头6内部空间相贯通;所述伸缩孔7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内端穿入至出水接头6内并设有一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与出水接头6内壁之间设有一套于限位杆8外的弹簧10;所述限位杆8外端向外穿出至伸缩孔7外并螺接有一与出水接头6外壁相贴合的拉动块11;所述限位杆8外壁设有一呈环形的第一密封槽12;所述第一密封槽1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密封圈13;所述出水接头6右端端口内壁设有内螺纹14;所述出水接头6通过内螺纹14螺接有一密封座15;所述密封座15右端外壁设有一呈环形的旋动部16,旋动部16与出水接头6右端面相贴合;所述密封座15中心设有与出水接头6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密封孔17;所述密封孔17内壁设有呈环形的第二密封槽18;所述第二密封槽18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密封圈19。
19.所述拉动块11左部设有第一螺孔20;所述出水接头6外壁上设有与第一螺孔20相贯通的第二螺孔21;一支撑螺丝22同时螺接于第一螺孔20与第二螺孔21内;所述支撑螺丝22的头部与拉动块11之间的间距大于限位块9与出水接头6内壁之间的间距。
20.所述第一密封槽12与伸缩孔7位于出水接头6外壁上的孔口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块9与出水接头6内壁之间的间距。
21.所述旋动部16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23。
22.所述拉动块11外侧侧壁中心设有一拉环24。
23.所述限位块9下端面外边沿设有一呈弧状的导向面25。
2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25.首先可在出水管道26用于与出水接头6相连接的端部的外壁设有若干与限位块9相匹配的限位槽2601,然后可在出水管道26的端部外边沿设置一个引导斜面2602,最后便可在球阀的进水接头5与进水管道完成螺纹连接后对出水管道26与出水接头6进行连接。
26.在连接出水管道26与出水接头6前,可先将密封座15从出水接头6右端端口旋出,然后通过密封孔17将密封座15套于出水管道26外,此时密封座15的旋动部16在密封座15的右侧,出水管道26外壁与密封孔17内壁相贴合,然后握住旋动部16并将密封座15向右拉动,使密封座15顺着出水管道26轨迹向右移动,直到密封座15在出水管道26的端部插入至出水接头6后不会触碰到出水接头6右端,接着便可开始对出水管道26的端部与出水接头6进行连接,首先将出水管道26的端部外壁上的限位槽2601位置调整至大概与限位块9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然后便可将出水管道26的端部向左插入至出水接头6内,当出水管道26的端部向左移动至一定程度时,限位块9则会与出水管道26的引导斜面2602发生接触,而在持续向左的压力作用下,限位块9则会顺着引导斜面2602进行走动,从而被向外挤压,此时限位块9在引导斜面2602的顶动下逐渐靠近出水接头6的内壁,而限位杆8在限位块9的作用下顺着伸缩孔7的轨迹稳定的向外移动,从而保证限位块9移动时的稳定性。
27.当限位块9与出水接头6内壁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小时,弹簧10被挤压并产生弹性,最终弹簧10的弹性使限位块9紧压在出水管道26的外壁上,随着出水管道26的端部继续向左深入出水接头6,最终限位块9则会移动至出水管道26端部的外壁上的限位槽2601位置,出现明显的卡顿感,此时可对出水管道26端部微微转动,对限位槽2601所在的角度进行微调,当限位槽2601的位置与限位块9位置相对时,限位块9则会在弹簧10的弹性作用下弹入至限位槽2601内,此刻出水管道26端部的位置得到固定,出水管道26端部与出水接头处于同轴的状态,接着便可移动密封座15,将密封座15移动至出水接头6右端端口位置,然后通过内螺纹螺接于出水接头6的右端端口内,旋动部16的存在便于工作人员对密封座15进行旋转,快速完成密封座15对出水管道26端部外壁与出水接头6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密封,而第二密封圈19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密封座15中心的密封孔17与出水管道26之间的密封性,而密封座15通过螺纹密封保证自身与出水接头6之间的密封。
28.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在球阀的进水接头5与进水管道完成连接后,只需将出水管道26的端部压入至出水接头6内,便能够利用压力将限位块9卡压至出水管道26的限位槽上,快速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固定,这种连接固定的方式无需考虑到出水管道26太长易上翘导致螺接固定时出现螺纹咬死的情况,能够快速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提高连接效率,而在出水管道26端部与出水接头6连接固定后,便能够保证两者之间处于同轴状态,同时保证顺着出水管道26端部的轨迹进行移动的密封座15的同轴度,此时通过内螺纹完成出水接头6与密封座15的螺接便不会出现螺纹咬死的情况,能够顺畅完成密封座15的密封,最终保证顺畅且快速的完成出水接头6与出水管道26之间的连接。
29.拉动块11左部设有第一螺孔20,出水接头6外壁上设有与第一螺孔20相贯通的第二螺孔21,一支撑螺丝22同时螺接于第一螺孔20与第二螺孔21内,支撑螺丝22的头部与拉动块11之间的间距大于限位块9与出水接头6内壁之间的间距,此时支撑螺丝22的存在能够
有效保证拉动块11的紧固性,从而保证限位块9的紧固性,需要将出水管道26端部从出水接头6内拆卸出来时,可先将支撑螺丝22的端部从第二螺孔21内旋出,然后向外拉动拉动块11,从而使限位块9从出水管道26端部的限位槽2601内移出,接着再次旋动支撑螺丝22,在拉动块11拉动后保持不动的情况下,使支撑螺丝22的端部再次旋入至第二螺孔21内,此时支撑螺丝22的存在便能够起到支撑拉动块11的效果,使拉动块11保持不动,从而使限位块9始终保持移出至限位槽2601的状态,当所有的限位块9移出至限位槽2601后,便可通过旋动部16旋动密封座15,使其旋出至出水接头6右端端口外,接着将出水管道26端部向右拉动,便能完成出水管道26与出水接头6之间的连接。
30.第一密封槽12与伸缩孔7位于出水接头6外壁上的孔口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块9与出水接头6内壁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限位杆8上设有第一密封槽12的位置始终处于伸缩孔7内,有效保证限位杆8外壁与伸缩孔7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31.旋动部16外壁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23,防滑凸起23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手与旋动部16之间的摩擦力,更易通过旋动部16对密封座15进行旋转。
32.拉动块11外侧侧壁中心设有拉环24,拉环24的存在便于对拉动块11进行拉动。
33.限位块9下端面外边沿设有一呈弧状的导向面25,当出水管道26端部向左移动时,一旦限位块9下端面外边沿被出水管道26端部的引导斜面2602进行挤压,导向面25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摩擦力,使限位块9更易经过引导斜面,提高连接时的顺畅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