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换挡手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6722发布日期:2022-08-31 13:4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换挡手球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换挡手球。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而且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换挡结构是用在汽车变速器上的,主要作用是支持汽车换挡作用,在汽车驾驶时换挡是最多操作的动作之一,因此,换挡结构使得设计较为重要。
3.现有的,换挡结构包括挡杆和一体固定在挡杆上的手球,使用者握持手球,摇动挡杆,便可实现车辆换挡。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换挡结构挡杆与手球呈一体设置,不同身高的驾驶员在换挡时,由于手臂距离手球的距离不同,存在换挡不方便的问题,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给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换挡提供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换挡手球。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换挡手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换挡手球,包括手球,所述手球上设置有第一换挡管,所述第一换挡管背离所述手球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换挡管,所述第一换挡管与第二换挡管之间设置有拆卸管,所述第一换挡管和第一换挡管的外壁上均滑移连接有限位筒,两个所述限位筒均与所述拆卸管滑移连接,所述限位筒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拆卸管与所述第一换挡管和第二换挡管滑移的锁止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驾驶员身高较高时,驾驶员可以根据需求将拆卸管拆离第一换挡管和第二换挡管,将限位筒滑移至第一换挡管与第二换挡管之间,锁止件限制限位筒的滑移,从而将第一换挡管和第二换挡管连接在一起,使得驾驶员的换挡更加舒适;当驾驶员的身高较低时,驾驶员可以在第一换挡管和第二换挡管之间连接拆卸管,利用限位筒将第一换挡管和拆卸管进行固定连接,利用限位筒将拆卸管和第二换挡管进行固定连接,使得汽车换挡结构的长度变长,提升驾驶员换挡舒适性,从而为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换挡带来便利。
8.可选的,所述锁止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限位筒内腔内的第一抵接块、安装在所述限位筒内腔内的第二抵接块、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筒内的抵紧块,所述第一抵接块朝向所述第二抵接块的侧壁开设有抵接槽,所述第二抵接块朝向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一侧也开设有抵接槽,所述第一换挡管或者第一抵接杆可卡接在两个抵接槽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驾驶员转动抵接块,使得抵紧块向第二抵接块的方向移动,抵紧块抵接在第二抵接块上,抵紧块促使第二抵接块向第一抵接块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抵接块与第二抵接块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实现对两个圆柱型物体的连接,抵接槽的开设使得第一抵接块和第二抵接块与待连接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连接更加稳
定。
10.可选的,所述限位筒靠近所述抵紧块的一端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与所述抵紧块同轴固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驾驶员可以通过转动转动壳,实现对抵紧块的转动,便于驾驶员对抵紧块的转动,并且具有防止外界灰尘进入限位筒内腔的作用。
12.可选的,所述抵接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朝向所述第一换挡管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换挡管的外壁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采用橡胶材质,防滑垫的设置增大了待连接物体与抵接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对两个物体的连接更加稳定。
14.可选的,所述手球包括安装壳、滑移连接在所述安装壳内腔内的触发块,所述触发块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引导斜面,所述第一换挡管内腔内滑移连接有第一抵接杆,所述第一抵接杆的内腔内滑移连接有第二抵接杆,所述拆卸管内滑移设置有拆卸杆,所述第一抵接杆和所述拆卸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抵接杆与所述拆卸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抵接杆背离所述第二抵接杆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引导斜面上,所述安装壳的侧壁上滑移连接有牵引开关,所述牵引开关与所述触发块同步滑移,所述安装壳的侧壁上滑移连接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触发块抵接,所述安装壳内腔内固定有安装座,所述触发块滑移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座的内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触发块的外壁上,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移连接有弹块,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弹块相抵接,所述弹块背离所述强力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触发块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发射孔,所述弹块可从所述发射孔内弹出。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驾驶员按压按压开关,螺旋弹簧被压缩,使得触发块在安装壳内腔内滑移,引导斜面促使第一抵接杆向下移动,驾驶员扳动安装壳便可使得对车辆的换挡,松开按压开关,在螺旋弹簧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触发块回到原来的位置;当有意外发生时,驾驶员可以将第一换挡管与拆卸管分开,拉动牵引开关,使得触发块在安装壳内滑移较长距离,弹块与触发块分开,在强力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弹块从发射孔弹出,从而实现对汽车玻璃的撞击。
16.可选的,所述触发块呈u型设置,所述触发块上滑移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按压开关抵接在所述滑移杆的一端,所述滑移杆靠近所述按压开关的一端外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接在所述触发块的内壁上,所述滑移杆的外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触发块的内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杆的设置便于驾驶员拉动触发块移动,当驾驶员拉动牵引开关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在不断拉动牵引开关的过程中触发块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迅速移动,从而使得弹块快速与触发块分开,使得弹块的弹出更加迅速,增大了弹块与玻璃的撞击力。
18.可选的,所述弹块朝向所述触发块的一端呈圆弧形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弹块与触发块侧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弹块的滑移更加快速。
20.可选的,所述引导斜面上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安装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的侧壁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消音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块采用橡胶材质,方形块的设置减小第一抵接杆与引导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引导斜面与第一抵接杆之间产生的噪声,消音槽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抵接杆与引导斜面之间产生的噪声变小,从而使得换挡更加安静。
22.可选的,所述触发块朝向所述弹块的一侧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内壁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朝向所述弹块的一侧呈圆弧过度,所述引导槽内壁上固定有光滑层,所述弹块朝向所述触发块的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引导槽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槽的开设起到引导弹块滑移的作用,防止弹块弹射出的方向错误,光滑层是通过精加工成的比较光滑的平面,光滑层的设置减小弹块与触发块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弹块的滑移更加平顺,当弹块滑移至支撑块的位置,在支撑块的支撑下,弹块向朝向强力弹簧的方向移动,使得强力弹簧进一步被压缩,当弹块滑离支撑块后,在强力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弹块从发射孔发射。
24.可选的,所述安装壳上转动连接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朝向所述安装壳的一侧设置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背离所述防滑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壳固定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层采用橡胶材质,防滑层的设置增大了驾驶员手掌与安装壳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驾驶员换挡更加稳定,驾驶员只需向背离安装壳的方向扳动防滑层,便可使得防滑层与安装壳张开一定角度,朝向安装壳的方向按压防滑层便可使防滑层与安装壳固定,牵引块的设置便于防滑层与安装壳的固定。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驾驶员根据需求在第一换挡管与第二换挡管之间连接拆卸管,从而实现换挡结构挡杆的增长;驾驶员可以将第一换挡管与第二换挡管之间的拆卸管进行拆卸,然后将第一换挡管与第二换挡管进行连接,便可使得对换挡结构挡杆的缩短,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身高驾驶员对换挡杆长度的需求。
27.2.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需要对汽车玻璃进行破碎时,驾驶员转动防滑层,使得发射孔朝向外界,将第一换挡管与拆卸管分离,拉动牵引开关,使得触发块在安装壳内滑移,弹块与触发块分开,在强力弹簧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弹块从发射孔弹出,实现对汽车玻璃的击打。
28.3.防护层是转动连接在安装壳上,牵引块的设置便于防护层与安装壳的固定,便于防护层转离安装壳,为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破碎工作节省大量时间。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中换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中换挡结构的剖视图,用于展示换挡结构的内部结构。
31.图3是本技术中触发块部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中防滑层与安装壳连接部位的展示图。
33.图5是本技术中限位筒的剖视图,用于展示限位筒内腔的结构。
34.附图标记:1、手球;2、第一换挡管;3、第二换挡管;4、拆卸管;5、限位筒;6、锁止件;7、第一抵接块;8、第二抵接块;9、抵紧块;10、抵接槽;11、转动壳;12、安装槽;13、防滑垫;
14、安装壳;15、圆孔;16、安装座;17、触发块;18、滑移孔;19、引导斜面;20、第一抵接杆;21、第二抵接杆;22、拆卸杆;23、牵引开关;24、按压开关;25、圆柱孔;26、安装孔;27、弹块;28、强力弹簧;29、发射孔;30、滑移杆;31、螺旋弹簧;32、限位块;33、复位弹簧;34、方形槽;35、方形块;36、消音槽;37、引导槽;38、光滑层;39、防滑层;40、牵引块;41、卡接槽;42、定位块;43、卡接孔;44、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换挡手球。
37.参照图1和图2,一种汽车换挡手球,包括手球1,手球1包括安装壳14,安装壳14的内腔内焊接固定有安装座16,安装壳14的外壁上开设有发射孔29,发射孔29与安装壳14的内腔相通连接,安装座16呈u型设置,安装座16的底壁上开设有圆柱孔25,圆柱孔25内装设有强力弹簧28,安装孔26内装设有弹块27,强力弹簧28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圆柱孔25的底壁上,另一端设置有抵接在弹块27的侧壁上,工作人员朝向安装孔26内腔的方向按压弹块27,强力弹簧28被压缩,松开弹块27,在强力弹簧28的回弹力作用下弹块27被弹出圆柱孔25,从发射孔29内弹出。
38.参照图2,还包括滑移连接在安装壳14内腔内的触发块17,本技术中触发块17呈u形设置,触发块17朝向弹块27的一侧开设有引导槽37,引导槽37的内壁上焊接固定有支撑块44,支撑块44的设置对强力弹簧28进一步压缩,使得强力弹簧28施加在弹块27的弹力增强,有利于弹块27的发射,引导槽37内壁上精加工有光滑层38,弹块27朝向触发块17的一端呈圆弧设置,减小弹块27与触发块17之间的摩擦力,弹块27朝向触发块17的一端抵接在光滑层38上,引导槽37的设置对弹块27的滑移进行引导,防止在换挡的过程中弹块27脱离触发块17,光滑层38的设置更加有效的减小弹块27与引导槽37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弹块27在引导槽37内的滑移更加顺利。
39.参照图2和图3,触发块17的内壁上开设有滑移孔18,触发块17朝向弹块27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引导斜面19,滑移孔18内滑移连接有滑移杆30,滑移杆30的外壁上一体固定有限位块32,滑移杆30的外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的一端抵接在触发块17的内壁上,另一端抵接在限位块32的侧壁上,在推动滑移杆30时,限位块32在触发块17的内腔内滑移,复位弹簧33被压缩,松开滑移杆30,在复位弹簧33的自身回弹力作用下,滑移杆30滑移至原来的位置。
40.参照图2和图3,滑移杆30的外壁上套设有螺旋弹簧31,螺旋弹簧31的一端抵接在触发块17的外壁上,另一端抵接在安装座16的外壁上,安装壳14的两侧均与外界相通连接,安装壳14的一侧滑移连接有按压开关24,按压开关24朝向触发块17的一端与触发块17抵接,安装壳14的另一侧滑移连接有牵引开关23,牵引开关23与滑移杆30朝向牵引开关23的一端焊接固定,牵引开关23、按压开关24和滑移杆30呈共线设置,工作人员朝向滑移杆30的方向按压按压开关24,弹块27在引导槽37内滑移,弹块27滑出引导槽37,在强力弹簧28的作用下,弹块27弹出圆柱孔25。
41.参照图2和图4,安装壳14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防滑层39,本技术中防滑层39采用橡胶材质,防滑层39朝向安装壳14的一侧一体固定有牵引块40,安装壳14的侧壁上开设有
卡接孔43,牵引块40卡接在卡接孔43内,从而限制防滑层39与安装壳14的转动,工作人员只需向背离安装壳14的方向扳动防滑层39便可使得防滑层39背离安装壳14方向转动,方便弹块27弹出发射孔29。
42.参照图2,安装壳14背离防滑层39的一侧开设有圆孔15,圆孔15内安装有第一换挡管2,第一换挡管2的内腔内滑移连接有第一抵接杆20,第一换挡管2背离安装壳1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拆卸管4,拆卸管4的内腔内滑移连接有拆卸杆22,拆卸管4背离第一换挡管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换挡管3,第二换挡管3的内腔内滑移连接有第二抵接杆21,第一抵接杆20与安装座16滑移连接,第一抵接杆20背离第二抵接管的一端抵接在,引导斜面19上,驾驶员向安装壳14的内腔内推动按压开关24,使得触发块17在安装壳14内腔内滑移,在引导斜面19的作用下,第一抵接杆20、拆卸杆22和第二抵接杆21移动,驾驶员便可完成对车辆的换挡。
43.参照图2和图3,引导斜面19朝向第一抵接杆20的一侧开设有方形槽34,方形槽34内安装有方形块35,本技术中方形块35采用橡胶材质,方形块35的侧壁上开设有消音槽36,消音槽36沿第一抵接杆20移动的方向开设,方形块35的设置减小触发块17与第一抵接杆20之间摩擦产生的噪声,消音槽36的开设起到减弱产生的噪声的大小,从而使得驾驶员换挡更加安静。
44.参照图2,第一抵接杆20背离安装壳14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41,第二抵接杆21朝向第一抵接杆20的一端也开设有卡接槽41,拆卸杆22的两端均焊接固定有定位块42,定位块42可卡接在对应的卡接槽41内,便实现对第一抵接杆20与拆卸杆22的连接,第二抵接杆21与拆卸杆22的连接。
45.参照图2和图5,第一换挡管2和第二换挡管3外壁上均滑移连接有限位筒5,限位筒5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换挡管2与拆卸管4相对移动的锁止件6,锁止件6包括焊接固定在限位筒5内壁上的第一抵接块7、滑移连接在限位筒5内腔内的第二抵接块8、螺纹连接在限位筒5内壁上的抵紧块9,抵紧块9位于第二抵接块8背离第一抵接块7的一侧,第一抵接块7朝向第二地接块的一侧开设有抵接槽10,第二抵接块8靠近第一抵接块7的一侧也开设有抵接槽10,抵接槽10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卡接固定有防滑垫13,本技术中防滑垫13采用橡胶材质,第一换挡管2与拆卸管4的连接处位于抵接槽10内,抵紧块9促使第二抵接块8在限位筒5内滑移,从而实现第一换挡管2和拆卸管4的连接,拆卸管4与第二换挡管3的连接,防滑垫13的设置增大了第一换挡管2外壁与抵接槽10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换挡管2与拆卸管4的连接更加稳定。
46.参照图5,限位筒5靠近抵紧块9的一端与外界相通连接,限位筒5靠近抵紧块9的一端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转动壳11,转动壳11呈圆柱型筒体状,转动壳11与抵接块同轴固定,驾驶员通过转动转动壳11,使得抵紧块9在限位筒5内腔内滑移,转动壳11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转动抵紧块9。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换挡手球的实施原理为:预先将第二抵接杆21与连接在汽车换挡部位,按压按压开关24,按压开关24促使触发块17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抵接杆20向下移动,第一抵接杆20抵接拆卸杆22和第二抵接杆21向下移动,驾驶员可以扳动安装壳14完成换挡,此时螺旋弹簧31被压缩,松开按压开关24,在螺旋弹簧31自身回弹力作用下,触发块17与第一抵接杆20脱离,不能实现换挡操作。
48.当驾驶员觉得换挡杆长度太长时,可以转动转动壳11,使得抵紧块9背离第一抵接块7移动,第一抵接块7与第二抵接块8之间的距离增大,驾驶员可以将拆卸管4和拆卸杆22拆离换挡杆,将第一抵接杆20与第二抵接杆21连接,第一换挡管2与第二换挡管3连接,使得换挡杆变短,便于不同身高驾驶员使用。
49.当出现突发事件,驾驶员需要破碎玻璃时,驾驶员可以将第一换挡管2与拆卸管4分开,将第一抵接杆20与拆卸杆22分开,转动防滑层39,使得发射孔29对准玻璃窗,拉动牵引开关23,使得触发块17移动,弹块27在引导槽37内滑移,当弹块27滑出引导槽37后,支撑块44向下挤压弹块27,在强力弹簧28在回弹力作用下弹块27从发射孔29内弹出,实现对汽车玻璃窗户的击打。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