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76570发布日期:2022-08-02 23:2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车辆锁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汽车刹车片也叫汽车刹车皮,是指固定在与车轮旋转的制动鼓或制动盘上的摩擦材料,其中的摩擦衬片及摩擦衬块承受外来压力,产生摩擦作用从而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汽车刹车片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钢板要经过涂装来防锈,涂装过程用smt-4炉温跟踪仪来检测涂装过程的温度分布来保证质量。
3.在车辆停泊时,锁止装置依赖摩擦片进行锁制动,长时间之后,会对摩擦片进行磨损,汽车摩擦片在反复摩擦后不断变薄,影响车辆的制动效果,摩擦片的更换较为繁琐,且受到严重磨损的摩擦片难以二次利用,摩擦片的使用周期较短,较为浪费资源,若在摩擦片内部增设厚度补偿组件,但摩擦片的厚度在补偿的过程中易受到外力回收,厚度保持不稳定。
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在车辆停泊时,锁止装置依赖摩擦片进行锁制动,长时间之后,会对摩擦片进行磨损,汽车摩擦片在反复摩擦后不断变薄,影响车辆的制动效果,摩擦片的更换较为繁琐,且受到严重磨损的摩擦片难以二次利用,摩擦片的使用周期较短,较为浪费资源,若在摩擦片内部增设厚度补偿组件,但摩擦片的厚度在补偿的过程中易受到外力回收,厚度保持不稳定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包括第一摩擦片分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摩擦片分体上端的第二摩擦片分体,第一摩擦片分体的内侧表面安装有推移机构,第二摩擦片分体的下表面安装有顶压机构,推移机构和顶压机构设置有四组,四组推移机构和顶压机构对应连接,第二摩擦片分体包括活动摩擦片和设置在活动摩擦片下表面的对接环体,对接环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立槽,限位立槽开设有八组,第一摩擦片分体包括定位摩擦片和开设在定位摩擦片上表面的环形对接槽,环形对接槽与对接环体相连接,环形对接槽的内底面安装有限位立杆,限位立杆与限位立槽相连接,环形对接槽内底面的中端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设置有四组,推移机构设置在容纳槽的内部,且一组容纳槽设置在两组限位立杆之间;
7.容纳槽的开口设置有环形锁罩,环形锁罩的中部开设有穿通槽,穿通槽的下端设置有喇叭对接弧面,环形锁罩的上表面安装有环形锁压垫片,顶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对接环体下表面的滑移柱杆和开设在滑移柱杆两侧表面的对接暗槽,对接暗槽设置有十组,对接
暗槽的内部设置有摆动卡扣,摆动卡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套转杆,推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容纳槽内部的定位轮廓架和设置在定位轮廓架内侧的转动调节盘,转动调节盘的外侧安装有外延件,外延件设置在定位轮廓架和转动调节盘之间;
8.定位轮廓架包括轮廓外环和开设在轮廓外环一侧的对接敞口,对接敞口的开口处设置有弧形延伸对夹板,弧形延伸对夹板设置有两组,两组弧形延伸对夹板的顶端安装有拦截限位块,轮廓外环和弧形延伸对夹板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移路径凹槽,转动调节盘包括中心主盘和设置在中心主盘一侧表面的内衬圆板,内衬圆板与轮廓外环的内侧相匹配,中心主盘的中央安装有第二固定套转杆,中心主盘通过第二固定套转杆与容纳槽的内侧壁相连接,中心主盘的圆周侧表面均匀开设有滑接内通槽,滑接内通槽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弹簧;
9.外延件包括设置在中心主盘圆周侧表面的延伸柄杆和安装在延伸柄杆外表面一端的挤压顶杆,延伸柄杆与滑接内通槽相对应,中心主盘和延伸柄杆的综合外径与内衬圆板相对应,挤压顶杆的一端设置有圆润端头,延伸柄杆外表面的另一端安装有滑移挤压半圆块,滑移挤压半圆块与滑移路径凹槽相连接,延伸柄杆的下表面安装有滑移柄插杆,滑移柄插杆与滑接内通槽相匹配,第一连接弹簧的一端与滑移柄插杆的下底面相连接。
10.进一步地,滑移柱杆的一端与对接环体的下表面相连接,滑移柱杆另一端的中央开设有对接弧形凹槽,对接弧形凹槽与弧形延伸对夹板相匹配。
11.进一步地,对接弧形凹槽的一侧开设有半圆抵压槽,挤压顶杆通过圆润端头与半圆抵压槽相连接,对接弧形凹槽的另一侧安装有衔接柄块。
12.进一步地,衔接柄块的一端安装有贴合长条板,贴合长条板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平齿面,衔接柄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限位条板,对接限位条板与贴合长条板相对应,对接限位条板的表面开设有对接长开槽。
13.进一步地,内衬圆板的侧表面设置有调节齿轮盘,调节齿轮盘的中央安装有衔接套转杆,调节齿轮盘通过衔接套转杆与内衬圆板的中央相连接,贴合长条板通过连接平齿面与调节齿轮盘啮合连接,且调节齿轮盘的一端与对接长开槽的内侧相匹配。
14.进一步地,摆动卡扣包括设置在对接暗槽内侧的三角条块和设置在三角条块一端的弧形尖端,三角条块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固定套转杆的表面。
15.进一步地,三角条块的表面开设有套接槽,套接槽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齿面,环形齿面的内表面安装有锁止柄块,锁止柄块与第一固定套转杆的表面相匹配。
16.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套转杆的表面设置有滚动齿轮盘,滚动齿轮盘与环形齿面啮合连接。
17.进一步地,滚动齿轮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柄块,滚动齿轮盘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定位柄块,第二定位柄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弹簧,第二连接弹簧的一端与锁止柄块相连接。
18.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摩擦片在反复摩擦后,其厚度不断变薄,活动摩擦片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出现间隙,滑移柄插杆沿着滑接内通槽上移,滑移柄插杆带动与对接敞口相对应的延伸柄杆进行活动,此延伸柄杆沿着对接敞口的内侧向上顶压,且延伸柄杆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挤
压顶杆向上顶压滑移柱杆,活动摩擦片随之上移,补偿活动摩擦片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
20.s2:滑移柱杆在沿着穿通槽上移的过程中,滑移柱杆两侧所对应的摆动卡扣受到喇叭对接弧面的挤压,使其逐渐收纳进对接暗槽的内部,其顺利通过穿通槽,当此摆动卡扣穿过穿通槽之后,摆动卡扣的一端迅速脱离对接暗槽,两侧的摆动卡扣对接在环形锁压垫片的上端,当第二摩擦片分体受到摩擦作用力时,摆动卡扣与环形锁罩相锁死,第二摩擦片分体不会回收;
21.s3:当滑移柱杆在上移的过程中,对接长开槽对调节齿轮盘进行限位,调节齿轮盘带动转动调节盘和外延件整体进行转动,滑移挤压半圆块沿着滑移路径凹槽的内侧进行滑移,利用其相互挤压力,相邻的延伸柄杆转至对接敞口的内侧,此延伸柄杆的第一连接弹簧对滑移柄插杆施加弹力,若干组第一连接弹簧交替对第二摩擦片分体施加作用力;
22.s4:当摆动卡扣受到喇叭对接弧面的挤压时,摆动卡扣以第一固定套转杆为轴心进行转动,摆动卡扣顺利收纳进对接暗槽的内部,当摆动卡扣穿过穿通槽时,摆动卡扣快速沿着第一固定套转杆进行复位转动,当锁止柄块与第一定位柄块相对接,三角条块与环形锁压垫片相互垂直卡接,至此,完成所有实施步骤。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摩擦片在反复摩擦后,其厚度不断变薄,活动摩擦片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出现间隙,利用第一连接弹簧的弹力,使滑移柄插杆沿着滑接内通槽上移,滑移柄插杆带动与对接敞口相对应的延伸柄杆进行活动,此延伸柄杆沿着对接敞口的内侧向上顶压,且延伸柄杆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挤压顶杆向上顶压滑移柱杆,滑移柱杆顺着穿通槽上移,进而活动摩擦片随之上移,补偿活动摩擦片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使第一摩擦片分体和第二摩擦片分体的综合厚度始终保持不变,维持此摩擦片的制动效果,且利用限位立杆和限位立槽的连接,提升第一摩擦片分体和第二摩擦片分体在分离的过程中的齐整性,滑移柱杆在沿着穿通槽上移的过程中,滑移柱杆两侧所对应的摆动卡扣受到喇叭对接弧面的挤压,使其逐渐收纳进对接暗槽的内部,其顺利通过穿通槽,当此摆动卡扣穿过穿通槽之后,利用摆动卡扣的复位作用,摆动卡扣的一端迅速脱离对接暗槽,进而两侧的摆动卡扣对接在环形锁压垫片的上端,当第二摩擦片分体受到摩擦作用力时,摆动卡扣与环形锁罩相锁死,第二摩擦片分体不会回收,保证摩擦片的正常使用,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厚度自发调节组件,且此厚度调节是不可逆的。
25.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当滑移柱杆在上移的过程中,利用连接平齿面与调节齿轮盘的啮合连接,且对接长开槽对调节齿轮盘进行限位,调节齿轮盘带动转动调节盘和外延件整体进行转动,滑移挤压半圆块沿着滑移路径凹槽的内侧进行滑移,利用其相互挤压力,滑移柄插杆沿着滑接内通槽进行回收,相邻的延伸柄杆转至对接敞口的内侧,此延伸柄杆的第一连接弹簧对滑移柄插杆施加弹力,挤压顶杆再次通过圆润端头向上顶压滑移柱杆,进而随着滑移柱杆的活动,若干组第一连接弹簧交替对第二摩擦片分体施加作用力,防止第一连接弹簧出现弹性疲劳,通过多组第一连接弹簧交替进行施力,提升第一摩擦片分体和第二摩擦片分体之间厚度的调整效果。
26.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及方法,当摆动卡
扣受到喇叭对接弧面的挤压时,摆动卡扣以第一固定套转杆为轴心进行转动,使摆动卡扣顺利收纳进对接暗槽的内部,当摆动卡扣穿过穿通槽时,利用第二连接弹簧的弹力,使摆动卡扣快速沿着第一固定套转杆进行复位转动,当锁止柄块与第一定位柄块相对接,三角条块与环形锁压垫片相互垂直卡接,且摆动卡扣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滚动齿轮盘与环形齿面的连接,增强摆动卡扣转动的顺畅性,提升摆动卡扣与环形锁罩的卡锁效果,进而通过在摩擦片的内部设有厚度自发调节组件,使其始终保持着整体厚度,以保证制动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30.图4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顶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推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定位轮廓架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转动调节盘和外延件组装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转动调节盘和外延件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滑移柱杆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内衬圆板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发明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对接暗槽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38.图12为本发明图11的b处放大图。
39.图中:1、第一摩擦片分体;11、定位摩擦片;12、环形对接槽;121、限位立杆;13、容纳槽;14、环形锁罩;15、穿通槽;16、喇叭对接弧面;17、环形锁压垫片;2、第二摩擦片分体;21、活动摩擦片;22、对接环体;23、限位立槽;3、顶压机构;31、滑移柱杆;311、对接弧形凹槽;312、半圆抵压槽;313、衔接柄块;314、贴合长条板;315、连接平齿面;316、对接限位条板;317、对接长开槽;32、对接暗槽;33、摆动卡扣;331、三角条块;332、弧形尖端;333、套接槽;334、环形齿面;335、锁止柄块;34、第一固定套转杆;341、滚动齿轮盘;342、第一定位柄块;343、第二定位柄块;344、第二连接弹簧;4、推移机构;41、定位轮廓架;411、轮廓外环;412、对接敞口;413、弧形延伸对夹板;414、拦截限位块;415、滑移路径凹槽;42、转动调节盘;421、中心主盘;422、内衬圆板;4221、调节齿轮盘;4222、衔接套转杆;423、第二固定套转杆;424、滑接内通槽;425、第一连接弹簧;43、外延件;431、延伸柄杆;432、挤压顶杆;433、圆润端头;434、滑移挤压半圆块;435、滑移柄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为了解决摩擦片的更换较为繁琐,且受到严重磨损的摩擦片难以二次利用,摩擦片的使用周期较短,较为浪费资源,若在摩擦片内部增设厚度补偿组件,但摩擦片的厚度在补偿的过程中易受到外力回收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8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2.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包括第一摩擦片分体1以及设置在第一摩擦片分体1上端的第二摩擦片分体2,第一摩擦片分体1的内侧表面安装有推移机构4,第二摩擦片分体2的下表面安装有顶压机构3,推移机构4和顶压机构3设置有四组,四组推移机构4和顶压机构3对应连接,第二摩擦片分体2包括活动摩擦片21和设置在活动摩擦片21下表面的对接环体22,对接环体22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立槽23,限位立槽23开设有八组,第一摩擦片分体1包括定位摩擦片11和开设在定位摩擦片11上表面的环形对接槽12,环形对接槽12与对接环体22相连接,环形对接槽12的内底面安装有限位立杆121,限位立杆121与限位立槽23相连接,环形对接槽12内底面的中端开设有容纳槽13,容纳槽13设置有四组,推移机构4设置在容纳槽13的内部,且一组容纳槽13设置在两组限位立杆121之间。
43.容纳槽13的开口设置有环形锁罩14,环形锁罩14的中部开设有穿通槽15,穿通槽15的下端设置有喇叭对接弧面16,环形锁罩14的上表面安装有环形锁压垫片17,顶压机构3包括设置在对接环体22下表面的滑移柱杆31和开设在滑移柱杆31两侧表面的对接暗槽32,对接暗槽32设置有十组,对接暗槽32的内部设置有摆动卡扣33,摆动卡扣3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套转杆34,推移机构4包括设置在容纳槽13内部的定位轮廓架41和设置在定位轮廓架41内侧的转动调节盘42,转动调节盘42的外侧安装有外延件43,外延件43设置在定位轮廓架41和转动调节盘42之间。
44.定位轮廓架41包括轮廓外环411和开设在轮廓外环411一侧的对接敞口412,对接敞口412的开口处设置有弧形延伸对夹板413,弧形延伸对夹板413设置有两组,两组弧形延伸对夹板413的顶端安装有拦截限位块414,轮廓外环411和弧形延伸对夹板413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移路径凹槽415,转动调节盘42包括中心主盘421和设置在中心主盘421一侧表面的内衬圆板422,内衬圆板422与轮廓外环411的内侧相匹配,中心主盘421的中央安装有第二固定套转杆423,中心主盘421通过第二固定套转杆423与容纳槽13的内侧壁相连接,中心主盘421的圆周侧表面均匀开设有滑接内通槽424,滑接内通槽424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弹簧425。
45.外延件43包括设置在中心主盘421圆周侧表面的延伸柄杆431和安装在延伸柄杆431外表面一端的挤压顶杆432,延伸柄杆431与滑接内通槽424相对应,中心主盘421和延伸柄杆431的综合外径与内衬圆板422相对应,挤压顶杆432的一端设置有圆润端头433,延伸柄杆431外表面的另一端安装有滑移挤压半圆块434,滑移挤压半圆块434与滑移路径凹槽415相连接,延伸柄杆431的下表面安装有滑移柄插杆435,滑移柄插杆435与滑接内通槽424相匹配,第一连接弹簧425的一端与滑移柄插杆435的下底面相连接。
46.具体的,摩擦片在反复摩擦后,其厚度不断变薄,活动摩擦片21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出现间隙,利用第一连接弹簧425的弹力,使滑移柄插杆435沿着滑接内通槽424上移,滑移柄插杆435带动与对接敞口412相对应的延伸柄杆431进行活动,此延伸柄杆431沿着对接敞口412的内侧向上顶压,且延伸柄杆431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挤压顶杆432向上顶压滑移柱杆31,滑移柱杆31顺着穿通槽15上移,进而活动摩擦片21随之上移,补偿活动摩擦片
21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使第一摩擦片分体1和第二摩擦片分体2的综合厚度始终保持不变,维持此摩擦片的制动效果,且利用限位立杆121和限位立槽23的连接,提升第一摩擦片分体1和第二摩擦片分体2在分离的过程中的齐整性,滑移柱杆31在沿着穿通槽15上移的过程中,滑移柱杆31两侧所对应的摆动卡扣33受到喇叭对接弧面16的挤压,使其逐渐收纳进对接暗槽32的内部,其顺利通过穿通槽15,当此摆动卡扣33穿过穿通槽15之后,利用摆动卡扣33的复位作用,摆动卡扣33的一端迅速脱离对接暗槽32,进而两侧的摆动卡扣33对接在环形锁压垫片17的上端,当第二摩擦片分体2受到摩擦作用力时,摆动卡扣33与环形锁罩14相锁死,第二摩擦片分体2不会回收,保证摩擦片的正常使用,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厚度自发调节组件,且此厚度调节是不可逆的。
47.为了更好地解决单一弹簧出现弹性疲劳的技术问题,如图4-图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8.滑移柱杆31的一端与对接环体22的下表面相连接,滑移柱杆31另一端的中央开设有对接弧形凹槽311,对接弧形凹槽311与弧形延伸对夹板413相匹配,对接弧形凹槽311的一侧开设有半圆抵压槽312,挤压顶杆432通过圆润端头433与半圆抵压槽312相连接,对接弧形凹槽311的另一侧安装有衔接柄块313,衔接柄块313的一端安装有贴合长条板314,贴合长条板314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平齿面315,衔接柄块313的另一端设置有对接限位条板316,对接限位条板316与贴合长条板314相对应,对接限位条板316的表面开设有对接长开槽317,内衬圆板422的侧表面设置有调节齿轮盘4221,调节齿轮盘4221的中央安装有衔接套转杆4222,调节齿轮盘4221通过衔接套转杆4222与内衬圆板422的中央相连接,贴合长条板314通过连接平齿面315与调节齿轮盘4221啮合连接,且调节齿轮盘4221的一端与对接长开槽317的内侧相匹配。
49.具体的,当滑移柱杆31在上移的过程中,利用连接平齿面315与调节齿轮盘4221的啮合连接,且对接长开槽317对调节齿轮盘4221进行限位,调节齿轮盘4221带动转动调节盘42和外延件43整体进行转动,滑移挤压半圆块434沿着滑移路径凹槽415的内侧进行滑移,利用其相互挤压力,滑移柄插杆435沿着滑接内通槽424进行回收,相邻的延伸柄杆431转至对接敞口412的内侧,此延伸柄杆431的第一连接弹簧425对滑移柄插杆435施加弹力,挤压顶杆432再次通过圆润端头433向上顶压滑移柱杆31,进而随着滑移柱杆31的活动,若干组第一连接弹簧425交替对第二摩擦片分体2施加作用力,防止第一连接弹簧425出现弹性疲劳,通过多组第一连接弹簧425交替进行施力,提升第一摩擦片分体1和第二摩擦片分体2之间厚度的调整效果。
50.为了更好地解决厚度保持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如图4-图8、图11和图12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1.摆动卡扣33包括设置在对接暗槽32内侧的三角条块331和设置在三角条块331一端的弧形尖端332,三角条块331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固定套转杆34的表面,三角条块331的表面开设有套接槽333,套接槽333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齿面334,环形齿面334的内表面安装有锁止柄块335,锁止柄块335与第一固定套转杆34的表面相匹配,第一固定套转杆34的表面设置有滚动齿轮盘341,滚动齿轮盘341与环形齿面334啮合连接,滚动齿轮盘3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柄块342,滚动齿轮盘341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定位柄块343,第二定位柄块34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弹簧344,第二连接弹簧344的一端与锁止柄块335相连接。
52.具体的,当摆动卡扣33受到喇叭对接弧面16的挤压时,摆动卡扣33以第一固定套转杆34为轴心进行转动,使摆动卡扣33顺利收纳进对接暗槽32的内部,当摆动卡扣33穿过穿通槽15时,利用第二连接弹簧344的弹力,使摆动卡扣33快速沿着第一固定套转杆34进行复位转动,当锁止柄块335与第一定位柄块342相对接,三角条块331与环形锁压垫片17相互垂直卡接,且摆动卡扣33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滚动齿轮盘341与环形齿面334的连接,增强摆动卡扣33转动的顺畅性,提升摆动卡扣33与环形锁罩14的卡锁效果,进而通过在摩擦片的内部设有厚度自发调节组件,使其始终保持着整体厚度,以保证制动的正常运作。
53.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施方案,一种具有摩擦片厚度补偿结构的车辆锁止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4.步骤一:摩擦片在反复摩擦后,其厚度不断变薄,活动摩擦片21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出现间隙,滑移柄插杆435沿着滑接内通槽424上移,滑移柄插杆435带动与对接敞口412相对应的延伸柄杆431进行活动,此延伸柄杆431沿着对接敞口412的内侧向上顶压,且延伸柄杆431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挤压顶杆432向上顶压滑移柱杆31,活动摩擦片21随之上移,补偿活动摩擦片21的外表面与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
55.步骤二:滑移柱杆31在沿着穿通槽15上移的过程中,滑移柱杆31两侧所对应的摆动卡扣33受到喇叭对接弧面16的挤压,使其逐渐收纳进对接暗槽32的内部,其顺利通过穿通槽15,当此摆动卡扣33穿过穿通槽15之后,摆动卡扣33的一端迅速脱离对接暗槽32,两侧的摆动卡扣33对接在环形锁压垫片17的上端,当第二摩擦片分体2受到摩擦作用力时,摆动卡扣33与环形锁罩14相锁死,第二摩擦片分体2不会回收;
56.步骤三:当滑移柱杆31在上移的过程中,对接长开槽317对调节齿轮盘4221进行限位,调节齿轮盘4221带动转动调节盘42和外延件43整体进行转动,滑移挤压半圆块434沿着滑移路径凹槽415的内侧进行滑移,利用其相互挤压力,相邻的延伸柄杆431转至对接敞口412的内侧,此延伸柄杆431的第一连接弹簧425对滑移柄插杆435施加弹力,若干组第一连接弹簧425交替对第二摩擦片分体2施加作用力;
57.步骤四:当摆动卡扣33受到喇叭对接弧面16的挤压时,摆动卡扣33以第一固定套转杆34为轴心进行转动,摆动卡扣33顺利收纳进对接暗槽32的内部,当摆动卡扣33穿过穿通槽15时,摆动卡扣33快速沿着第一固定套转杆34进行复位转动,当锁止柄块335与第一定位柄块342相对接,三角条块331与环形锁压垫片17相互垂直卡接,至此,完成所有实施步骤。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