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4386发布日期:2022-07-09 00: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部(2),所述底盘部(2)上设置有轮系;外壳部,所述外壳部设置在底盘部(2)上,所述外壳部侧面设置有侧高压水喷头(9),顶面设置有摄像头组(52),后面设置有高压水接头(44)和航空插座(43);内铰磨传动部(4),所述内铰磨传动部(4)设置在外壳部内,所述内铰磨传动部(4)包括减速电机(33),减速电机(33)与后部蛟龙刀(23)一端连接,所述后部蛟龙刀(23)另一端与前部蛟龙刀(21)连接,所述前部蛟龙刀(21)另一端焊有中心喷头(20),所述后部蛟龙刀(23)设置在淤泥传送内筒(49)内;外铰磨部(3),所述外铰磨部(3)包括外铰磨罩(12),外铰磨罩(12)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外铰磨罩(12)通过传动机构与减速电机(33)连接,外铰磨罩(12)转向与前部蛟龙刀(21)和后部蛟龙刀(23)转向相反;所述前部蛟龙刀(21)设置在外铰磨罩(12)内,前部蛟龙刀(21)与外铰磨罩(12)同轴;所述高压水接头(44)一端与检修井上地面的高压水车连接,另一端与侧高压水喷头(9)、中心喷头(20)连通;所述淤泥传送内筒(49)一端与外铰磨罩(12)连通,另一端与出淤管(42)连通,所述外铰磨罩(12)、淤泥传送内筒(49)、出淤管(42)形成清淤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包括上壳部(1)、后盖部(5)、上盖部(7),所述上壳部(1)包括上壳(8)和上壳(8)两侧的侧高压水喷头(9),所述后盖部(5)设有高压水接头(44)和航空插座(43),所述上盖部(7)包括上盖(51)和摄像头组(52),所述上盖(51)通过螺丝连接在上壳(8)上,并对上壳(8)上部密封,所述摄像头组(52)设置在上盖(5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部(1)上对称设置有导轮部(6),所述导轮部(6)为四组,左右对称安装在上壳(8)上,所述导轮部(6)的导轮下端安装有压缩弹簧(38),所述底盘部(2)上均设有弹簧沉孔(37),用于放置压缩弹簧(38),所述压缩弹簧(38)另一端抵着d字轴(41)上装有的双螺母(39)端,使得d字轴(41)在耐磨套(40)内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蛟龙刀(21)与后部蛟龙刀(23)均有四股螺旋叶片焊接于其中心设有的中空轴外壁,螺旋叶片为尖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喷头(20)为子弹头结构,前后四周均设有出水小孔(3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传送内筒(49)内设有轴承座刮板(47),所述轴承座刮板(47)焊接在淤泥传送内筒(49)内,其设有若干个通过孔,限制大尺寸硬物的通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轮一(25),所述同步带轮一(25)通过键连接在后部蛟龙刀(23)上,所述同步带轮一(25)通过同步带(29)带动与传动转轴(27)同样键连接的同步带轮二(26),所述传动转轴(27)另一端键连接有小齿轮(28),所述小齿轮(28)与外齿轮套(16)的大齿轮外啮合,所述外齿轮套(16)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淤泥传送内筒(49)的外圆柱面上,所述外齿轮套(16)与
外铰磨罩(12)端部法兰面螺丝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铰磨部(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铰磨罩(12)圆周向的聚氨酯块(13),以及嵌于所述聚氨酯块(13)中的清洁毛刷(1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传送内筒(49)末端设有向下的内部出淤口(50),所述内部出淤口(50)通过法兰面与出淤管(42)头端的法兰面螺丝连接,所述出淤管(42)后端经过市政吸淤软管接入吸污车。

技术总结
一种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底盘部、外壳部、内铰磨传动部、外铰磨部,外壳部上设置有侧高压水喷头、摄像头组、高压水接头和航空插座,内铰磨传动部设置在外壳部内,包括减速电机和正向蛟龙刀,正向蛟龙刀端部焊接有中心喷头,外铰磨部包括外铰磨罩,外铰磨罩内壁设置有反向蛟龙刀,外铰磨罩通过传动机构与减速电机连接,高压水接头一端与高压水车连接,另一端与侧高压水喷头、中心喷头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的反向蛟龙刀和正向蛟龙刀,兼具蛟龙传输淤泥和铰刀切磨硬物的双重效果,大大增加了清淤输送效率;中心喷头高压出水清淤,清淤效果倍增;设置摄像头组,对淤泥点进行定位,同时检查清淤效果,提高了对市政排水管道的清淤效率。道的清淤效率。道的清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 黄炎 袁剑 张杞蓉 李浩 何钦 于洪帅 雷明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2/7/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