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旋拖地的齿轮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3720发布日期:2022-09-21 04:1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双旋拖地的齿轮箱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的齿轮箱,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旋拖地的齿轮箱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家居的高速发展,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功能越来越强大,并且要求的人性化设计也不断升级,比如拖地和扫地一体化设计的扫地机器人中,除了往复拖地这种方式之外,还出现了向内侧旋转的双旋拖地扫地机器人,这种扫地机器人需要配套两套拖地所需要的结构组件,机械结构较多。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于产品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就需要进一步优选其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产品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的用于双旋拖地的齿轮箱组件。
4.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旋拖地的齿轮箱组件,包括:下壳、上壳、旋转拖盘、双齿轮组件以及上盖,所述上壳包括水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水箱中间的齿轮箱,所述旋转拖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拖盘对称设置于所述下壳的底部;所述双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壳的上方,并排设置于所述齿轮箱的内部,所述双齿轮组件通过所述下壳与所述旋转拖盘相连接;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水箱和齿轮箱的上方。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齿轮组件通过所述齿轮箱密封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中间。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齿轮连接至其中一个旋转拖盘;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齿轮连接至另一个旋转拖盘。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拖盘相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拖盘相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所述
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渗水安装环,所述渗水安装环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双齿轮组件的外围。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渗水安装环上包括安装柱和渗水孔,所述安装柱和渗水孔错位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双齿轮组件并排设置于所述齿轮箱中,并通过所述齿轮箱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中间,进而能够通过所述水箱中间的位置合理设置所需要的齿轮结构,优化了产品的结构设计,空间利用率高且结构稳定可靠,为满足产品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仰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齿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齿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识:1-下壳;2-上壳;201-水箱;202-齿轮箱;3-旋转拖盘、4-上盖;5-第一齿轮组件;501-第一电机;502-第一齿轮;503-第一安装部;6-第二齿轮组件;601-第二电机;602-第二齿轮;603-第二安装部;7-渗水安装环;701-安装柱;702-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如图1至图6所示,本例提供一种用于双旋拖地的齿轮箱组件,包括:下壳1、上壳2、旋转拖盘3、双齿轮组件以及上盖4,所述上壳2包括水箱201以及设置于所述水箱201中间的齿轮箱202,所述旋转拖盘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拖盘3对称设置于所述下壳1的底部;所述双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壳1的上方,并排设置于所述齿轮箱202的内部,所述双齿轮组件通过所述下壳1与所述旋转拖盘3相连接;所述上盖4设置于所述水箱201和齿轮箱202的上方。
24.本例所述双齿轮组件与所述旋转拖盘3相适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齿轮组件5和第二齿轮组件6;所述旋转拖盘3为用于粘贴和固定拖布的结构件。所述双齿轮组件通过所述齿轮箱202密封设置于所述水箱201的中间,即所述齿轮箱202内部是密封防水的腔体,便于实现所述双齿轮组件的固定安装和防水效果。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述第一齿轮组件5包括第一电机501和第一齿轮502,所述第一电机501通过所述第一齿轮502连接至其中一个旋转拖盘3;所述第二齿轮组件6包括第二电机601和第二齿轮602,所述第二电机601通过所述第二齿轮602连接至另一个旋转拖盘3。
26.如图5和图6所示,本例所述第一齿轮502优选包括用于驱动一个旋转拖盘3的多个依次横向连接的齿轮结构;同样的,所述第二齿轮602优选包括用于驱动另一个旋转拖盘3
的多个依次横向连接的齿轮结构,便于减小产品的厚度。值得说明的是,本例所述第一电机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502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组件6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502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502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组件6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502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拖盘3相连接。即所述第一电机501和其中一个所述旋转拖盘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502的两端,进而能够在横向空间中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便于减小产品的厚度。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加产品的稳定性能,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5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组件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503,即所述第一安装部50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501提供动力这一端,便于提升产品的装配稳定性,所述第一安装部503包括且不限于螺丝孔或螺纹孔。
27.本例所述第二齿轮组件6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电机601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602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组件5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602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602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组件5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602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拖盘3相连接。即所述第二电机601和另一个所述旋转拖盘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602的两端,进而能够在横向空间中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便于减小产品的厚度。在此基础上,本例所述第二齿轮组件6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组件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603,便于提升产品的装配稳定性,所述第二安装部603包括且不限于螺丝孔或螺纹孔。
28.另外,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电机501和第二电机601设置于所述齿轮箱202的中间,能够尽量远离所述水箱201,也能够尽可能避免电机的运行而影响所述水箱201的工作。
29.本例所述第一电机501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502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601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602的上方。进而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向,实现向下输出的动力,带动所述旋转拖盘3的运动,符合扫地机器人的需求。
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还包括渗水安装环7,所述渗水安装环7指的是用于实现渗水功能和安装功能的环形结构件,所述渗水安装环7设置于所述水箱201的下方,并设置于所述双齿轮组件的外围,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实现拖地的基础结构;所述渗水安装环7上包括安装柱701和渗水孔702,所述安装柱701和渗水孔702错位设置,空间设计更为合理,且出水均匀,提升拖地的工作效率。
31.综上所述,本例所述双齿轮组件并排设置于所述齿轮箱202中,并通过所述齿轮箱202设置于所述水箱201的中间,进而能够通过所述水箱201中间的位置合理设置所需要的齿轮结构,优化了产品的结构设计,空间利用率高且结构稳定可靠,为满足产品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32.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