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6048发布日期:2022-09-27 23:5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及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结构,尤其涉及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主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又名制砂机,通常配备在机制砂生产线的最后,用于砂石骨料细碎和整形。立轴冲击式破碎机通常由机架、电机、电机架、机座、主轴、转子、破碎腔、落料环、进料斗、启盖装置、润滑站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电机带动皮带轮、主轴组和转子高速转动,物料经由高速转子加速,与反击块或者物料碰撞破碎。且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按照工作形式可分为“石打石”和“石打铁”两种破碎形式:“石打石”即石头与石头相互碰撞,具体形式为转子中的高速物料与进料斗四周落下的瀑落物料或者破碎腔中堆积的物料衬层多次碰撞、研磨和破碎,最后落入底部机座;“石打铁”即转子中的高速物料与破碎腔中的反击块碰撞,达到破碎的目的。“石打石”的特点为适用于中硬以上磨蚀性大的物料破碎,如玄武岩等,破碎过程中从转子射出的物料与物料衬层发生冲击而不与设备金属元件直接接触,减少铁耗,从而减少维护保养时间,“石打石”工作情况下成品粒形好,但含粉量稍多;“石打铁”适用于中硬以下磨蚀性小的物料破碎,如石灰石等,“石打铁”工作情况下破碎效率较高,反击块磨损费用也高,成品粒形稍差。
3.而现有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中的主轴润滑,一般是通过润滑站循环提供润滑油实现,工作时,油液经吸油过滤器,由泵吸出,经单向阀、过滤器、油冷却器到达轴承筒上部轴承处,然后靠重力流经轴承筒下部轴承,从回油管流回油箱,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12429731 u中提供的主轴密封形式主要为一个或多个骨架密封圈。此种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密封圈有易磨损泄露、更换困难、成本高等问题;一旦发生泄漏,容易出现润滑不足,轴承温度过高等问题,且由于是立式安装,下部滴落的润滑油还会腐蚀皮带,降低皮带寿命,造成打滑;而更换密封圈需要整体拆除主轴,打开端盖,更换密封圈后再装配,存在耗费时间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包括主轴、主轴筒、上隔套、上端盖、下隔套、下密封盖、下端盖和轴承;
5.所述主轴筒套设于主轴上,且主轴筒上设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进油管路;
6.所述上隔套套设于主轴上,所述上端盖套设于上隔套上,且上端盖与上隔套之间设有第一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结构与进油管路相对应设置;
7.所述下隔套套设于主轴上,所述下端盖套设于下隔套上,且下端盖与下隔套之间设有第二道密封结构;
8.所述下密封盖套设于下端盖上,且下密封盖与下端盖之间设有第三道密封结构。
9.可选的,所述上隔套用于与上端盖相接触的外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
第一水平段、第二竖直段、第二水平段和第三竖直段;
10.所述上端盖用于与上隔套相互接触连接的内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竖直段、第三水平段、第五竖直段、连接段和第一凸缘部位;
11.在第四竖直段和第三水平段上均设有第一迷宫油槽,第四竖直段与第一竖直段之间相互配合以及第三水平段与第一水平段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
12.所述第五竖直段与第二竖直段对齐设置;
13.所述连接段用于连接第五竖直段和第一凸缘部位,且连接段与第二水平段之间形成可用于容纳润滑油的第一腔体。
14.可选的,所述第二竖直段与第二水平段之间设有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第二水平段之间的内夹角呈15
°‑
30
°
设置。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位靠近进油管路进口端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
16.可选的,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回收润滑油的回油管路、用于平衡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中的气压的气压平衡管路以及用于与下密封盖或下隔套相互接触连接的第二凸缘部位;
17.所述气压平衡管路的一端与回油管路连通,气压平衡管路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空气过滤结构连通;
18.所述回油管路的直径大于进油管路的直径;
19.所述第二凸缘部位与下隔套之间形成有第二道密封结构;
20.所述第二凸缘部位与下密封盖之间形在有第三道密封结构。
21.可选的,在下端盖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回油的第二腔体。
22.可选的,在第二凸缘部位用于与下隔套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第二迷宫油槽、在第二凸缘部位用于与下密封盖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第三迷宫油槽。
23.可选的,在第二凸缘部位与下隔套之间以及第二凸缘部位与下密封盖之间均设有0.05mm-0.20mm的间隙。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通过在上端盖与上隔套之间设第一道密封结构、在下端盖与下隔套设第二道密封结构以及在下端盖与下密封盖之间设第三道密封结构,以对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实现良好的空气密封,弥补了传统接触式密封圈会磨损、易泄露、长时间工作后需要维护、更换等缺点,同时减少了维护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2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的轴测剖面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3是图2中上隔套用于与上端盖相接触的端面剖面示意图;
31.图4是图2中上端盖用于与上隔套相接触的端面剖面示意图;
32.图5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3.图6是图5的主视示意图。
34.其中:
35.1、主轴,2、上轴筒,21、进油管路,3、上隔套,31、第一竖直段,32、第一水平段,33、第二竖直段、34、第二水平段,35、第三竖直段,4、上端盖,41、第四竖直段,42、第三水平段,43、第五竖直段,44、连接段,45、第一凸缘部位,5、下隔套,6、下密封盖,7、下端盖,71、回油管路,72、气压平衡管路,73、第二凸缘部位,74、第二腔体,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等能够更加明确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确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若干,并非限于附图实例中具体数量;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


’‘

’‘

’‘

’‘

’‘

’‘

’‘
顶部
’‘
底部
’‘
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基于本实用新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亦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实施例:
38.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包括主轴1、主轴筒2、上隔套3、上端盖4、下隔套5、下密封盖6、下端盖7和轴承8;
39.所述主轴筒2套设于主轴1上且主轴筒2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件(具体的,所述密封件优选设置为o型密封圈、密封条等结构)与上端盖4、下端盖7相互密封连接,且主轴筒2上设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进油管路21,所述进油管路21的一端与主轴筒2的外臂贯通设置,进油管路21的另一端贯通上端盖4并延伸至轴承8处,以为轴承8提供润滑油;
40.所述上隔套3套设于主轴1的上半部上,且上隔套3的一端与轴承8的上端面对齐设置;
41.所述上端盖4套设于上隔套3上,且上端盖4与上隔套3之间设有第一道密封结构;
42.所述下隔套5套设于主轴1的下半部上,且下隔套5设置于主轴1远离上隔套3的一端;
43.所述下端盖7套设于下隔套5上,且下端盖7与下隔套5之间设有第二道密封结构;
44.所述下密封盖6套设于下端盖7上,且下密封盖6与下端盖7之间设有第三道密封结构。
45.可选的,所述上隔套3用于与上端盖4相接触的外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31、第一水平段32、第二竖直段33、第二水平段34和第三竖直段35;
46.所述上端盖4用于与上隔套3相互接触连接的内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竖直段41、第三水平段42、第五竖直段43、连接段44和第一凸缘部位45,在第四竖直段41和第三水平段42上均设有第一迷宫油槽,第四竖直段41与第一竖直段31之间相互配合以及第三水平段42与第一水平段32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所述第五竖直段43与第二竖直段
33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段44用于连接第五竖直段43和第一凸缘部位45,且连接段44与第二水平段34之间形成可用于容纳润滑油的第一腔体。润滑油经进油管路21输送至第一凸缘部位45处并通过第一凸缘部位45的导向/阻挡,使大部分润滑油流至轴承8处,少部分润滑油由于轴承8的旋转飞溅至第一腔体内,通过设置的第一道密封结构以防止润滑油从主轴1的上部产生泄漏,同时飞溅至第一腔体内的润滑油通过其自身的重力运送至轴承8处。此处优选:为便于飞溅至第一腔体内的润滑油能够顺利回流至轴承8处,所述第二竖直段33与第二水平段34之间设有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第二水平段34之间的内夹角呈15
°‑
30
°
设置;为使第一凸缘部位45实现对润滑油的导向/阻挡,所述第一凸缘部位45靠近进油管路21进口端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
47.可选的,所述下端盖7上设有回收润滑油的回油管路71、用于平衡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中的气压的气压平衡管路72以及用于与下密封盖6或下隔套5相互接触连接的第二凸缘部位73;所述气压平衡管路72的一端与回油管路71连通,气压平衡管路72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空气过滤结构连通;所述回油管路71的直径大于进油管路21的直径;所述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隔套5之间形成有第二道密封结构,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密封盖6之间形在有第三道密封结构。此处优选:为保证回油管路71的顺利回油,在下端盖7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回油的第二腔体74;为保证下端盖7与下隔套5、下密封盖6之间的密封效果,在第二凸缘部位73用于与下隔套5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第二迷宫油槽、在第二凸缘部位73用于与下密封盖6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第三迷宫油槽;为防止第二道密封结构和第三道密封结构产生渗漏现象,在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隔套5之间以及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密封盖6之间均设有细微间隙(具体的,细微间隙优选设置为0.05mm-0.20mm宽的间隙),以使主轴1在转动时第二迷宫油槽和/或第三迷宫油槽中形成气流层,从而对润滑油具有一定阻尼作用,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
48.可选的,所述第一迷宫油槽、第二迷宫油槽和第三迷宫油槽均设置为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油槽,且多个油槽均采用相互并列的方式设置。
49.可选的,采用第一道密封结构、第二道密封结构和第三道密封结构对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进行密封的原理具体如下:
50.(1)润滑油经由进油口通入进油管路,通至主轴筒的上部,从而实现对轴承的润滑;由于所述上端盖上设有第一凸缘部位,从而确保大部分的润滑油向下流至下方轴承处;而少部分润滑油由于轴承旋转飞溅至上隔套与上端盖之间设置的第一腔体内,再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落回下方轴承;极少量的润滑油进入上端盖与上隔套之间的缝隙内,由于上端盖若干道油槽的存在,在转子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上隔套上的少量润滑油会聚集在所属上端盖油槽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向下回流;通过第一道密封结构,以保证主轴上部无润滑油泄露;
51.(2)回流的润滑油聚集在第二腔体中,再通过回油管路回到油箱;由于润滑系统为重力回油,且通过将回油管路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润滑油进油管路的直径,以保证在回油和进油流量均正常的情况下,下端盖中的润滑油液位不会高于下端盖用于与下密封盖相接触连接的部位;同时通过在下端盖用于与下密封盖相接触连接的部位处设置若干油槽,以使主轴在转动时,第二迷宫油槽和/或第三迷宫油槽中形成气流层,对润滑油具有一定阻尼作用,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
52.(3)气压平衡管路的作用为平衡主轴与外界气压,其外部连接空气过滤器;以保证主轴筒内不存在内压,防止因主轴筒内部压力过高引起的下端盖迷宫槽空气密封失效。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