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式延时自闭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422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钮式延时自闭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延时自闭水龙头阀门。
为了克服通用旋钮式水龙头存在的渗漏和跑水等固有疾患。人们曾提出过延时自闭阀门的技术方案,CN2040206U和CN2040571U所公开的方案即属此类。它们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按钮和顶杆打开一个储水腔的注水阀,同时向储水腔内注水,借助储水腔中水的压力推动连接于主阀芯的活塞来使阀门开启,再使储水腔中水泄漏来实现阀门的关闭。这类阀门的主要弊端是1.由于采用活塞推动阀门的结构,使得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高;采用金属材质、锈蚀现象严重,维修和报废量大。2.由于按钮式开关顶杆直接推顶阀芯,故仍存在着密封和防漏的问题,若一味提高密封性能,则会增加顶杆阻力,使操作费力,难以在实际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克服锈蚀,防止渗漏、开启方便,自闭可靠的按钮式延时自闭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按钮式延时自闭阀门仍然包括控制阀和储水腔两部分,其结构特征在于第一,控制阀部分由储水腔注水阀和泄水阀以及水龙头主控制阀三只独立的自闭式阀门组成,所述注水阀与泄水阀的阀芯并列安装于储水腔上方的控制阀座内,所述水龙头主控制阀的阀芯装于储水腔之下;第二,储水腔是由所述控制阀座底板同一圆形弹性膜在边缘处压接在一起而构成的,该圆形弹性膜通过固接于其下面的圆形托片与水龙头主控制阀阀芯连结在一起;第三,在储水腔注水阀和泄水阀阀芯的上方,水平装有弹性隔离垫,在该隔离垫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按钮式或支头螺丝式顶杆机构。
符合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本技术特征的按钮式延时自闭阀门,它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用弹性膜代替活塞推动水龙头主控制阀门的结构从而降低了产品加工精度要求,能实现以注塑代替金属加工,这样不仅制作维修容易,而且避免锈蚀;三只阀门相互独立安装,避免相互直接牵制,使得操作轻便灵活、控制可靠;储水腔控制阀门与对应控制顶杆之间的弹性膜隔离垫,不仅消除了因控制阀杆径向密封带来的操作阻力,而且克服了渗漏现象。
附图
给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图中表示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基本特征的按钮式延时自闭阀门的结构组成及其连结配合关系,在水龙头进水口〔19〕、出水咀〔1〕和控制阀座〔6〕之间,装有由橡胶膜〔2〕围成的密封储水腔,该储水腔底面的橡胶膜通过一圆盘形托片〔16〕与水龙头主控制阀阀芯〔15〕的上端固接在一起,储水腔上部橡胶膜的边缘压接在控制阀座〔6〕的底板〔3〕上,在控制阀座〔6〕上装有注水阀〔13〕和泄水阀〔10〕,在注水阀〔13〕上方隔离橡胶垫〔7〕上面的罩盖〔11〕中,对应安装有按钮或推杆机构〔12〕,在泄水阀上的隔离橡胶垫〔7〕上面,对应安装支头螺丝式推杆机构〔9〕。使泄水阀门能处于微微开启状态,保证延时自闭的功能。三只阀门的阀芯分别装有止推弹簧〔18、14〕和密封垫圈〔17,4〕使阀门呈常闭式结构形式。图中的标号〔5〕为加于底板〔3〕上面的橡胶垫,标号〔8〕为控制阀盖板。
本实施例的水龙头外壳是注塑成型的,可方便拆装与维修。
权利要求一种按钮式延时自闭阀门,由控制阀和储水腔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控制阀部分由储水腔注水阀和泄水阀以及水龙头主控制阀三只独立的自闭式阀门组成,所述注水阀与泄水阀的阀芯并列安装于储水腔上方的控制阀座内,所述水龙头主控制阀的阀芯装于储水腔之下;B、储水腔是由所述控制阀座底板同一圆形弹性膜在边缘处压接在一起而构成的,该圆形弹性膜通过固接于其下面的圆形托片与水龙头主控制阀阀芯连接在一起;C、在储水腔注水阀和泄水阀阀芯的上方,水平装有弹性隔离垫,在该隔离垫的上方,对应安装有按钮式或支头螺丝式顶杆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按钮式延时自闭水龙头阀门,有一个由弹性膜围成的储水腔,它借助于其注水和泄水阀门控制水龙头主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延时自闭,三只阀门各自独立安装,互不干扰,并且在注水阀和泄水阀与其操作控制顶杆机构之间加有弹性隔离垫。从而能实现以注塑代替金属加工、维修容易,避免锈蚀、操作轻便灵活、控制可靠,并克服了水龙头沿控制阀杆的渗漏。
文档编号F16K21/04GK2102420SQ91220009
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8日
发明者王冰 申请人:王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