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442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站立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须利用伞架等亦能自行站立的雨伞,尤指一种在远离伞柄的伞轴末端附近装置一站立机构以使雨伞能以伞尾朝下站立于地面的站立伞。
众所周知,在下雨天携带习知的雨伞出门购物时,会有无法将沾湿的雨伞和物品一起用手拿着的情况出现,若是将雨伞挂在手腕上又会沾湿衣服,而且,即使将雨伞靠在墙壁等物品旁,雨伞也不能很安定地站立着,很容易就会倒下,因此,携带习知的雨伞出门时,雨伞的放置场所常常是令人烦恼的事。
鉴于前述习用雨伞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立伞,可以伞尾朝下的方式站立,使雨伞站立时只需经由一简单的操作方式使站立机构中的数组倒立保持件打开即可,欲使用雨伞时也可很容易地使倒立保持件收起,如此可让雨伞的使用更为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站立伞,包括一伞体,具有中空的伞轴及固定在伞轴的首端的伞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站立机构,设于远离伞柄的伞轴的末端,包含;一上巢,固定于伞轴的离开其末端之处;一滑动构件,以可沿该伞轴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伞轴滑动的方式装设于该中空伞轴的末端;一下巢,固定于该滑动构件的末端而构成伞尾,可随该滑动构件沿伞轴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上巢接近或远离移动;一弹簧,被装设在上巢与下巢间;数组倒立保持件,成辐射状环绕于该伞轴的周围配置,该倒立保持件包含一主脚及一支持脚,该主脚之一端枢接于该下巢,另一端作为着地支持用,该支持脚的一端枢接于该主脚的着地端与枢接端间,另一端枢接于该上巢。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构件为套在该伞轴的末端外周的一中空管,该弹簧装设于该滑动构件内部,其两端分别顶住该伞轴的末端端部与该下巢。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构件是插入于该中空的伞轴末端内,该弹簧是装设于该伞轴末端内部,其两端分别顶住该滑动构件的端部与该上巢。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装设于该主脚上的伞布。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操作构件,装设于伞柄上,可受操作而沿该伞轴轴线方向上下移动;一传动构件,其一端固定于该操作构件,而另一端固定于该下巢。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第一闩锁部,用以在操作该操作构件后将其闩锁固定,使该主脚维持张开的状态,而令雨伞站立;并于雨伞不须站立时,解开该闩锁,藉由该弹簧的偏压力使该主脚恢复闭合状态。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第二闩锁部,用以将该该操作构件闩锁固定,使该主脚维持于闭合状态,以避免于非预期的状况下因该下巢受他物触动而使主脚张开。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藉由将该下巢对着地面等处顶压的方式使其与该上巢接近移动,而令该主脚张开。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第一闩锁部,用以在该主脚张开时,将该站立机构闩锁固定,维持该主脚张开的状态,而令雨伞站立;并于雨伞不须站立时,解开该闩锁,藉由该弹簧的偏压力使该主脚恢复原状。
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第二闩锁部,用以将未张开的该站立机构予以固定,以避免在未解开此第二闩锁时,于非预期的状况下因该下巢碰触地面等处而使该主脚张开。
本发明的效果是本发明藉由前述构造,当该下巢受操作朝该上巢接近移动时,各主脚会被支持脚撑开,使得雨伞可以站立,同时该弹簧受到进一步压缩;而当该下巢在该受压缩的弹簧的偏压力作用下移动远离该上巢时,该主脚会被支持脚带动而朝伞轴中心方向缩回。
本发明不须利用伞架等亦能自行站立,在远离伞柄的伞轴末端附近装设一站立机构,此站立机构包含数组倒立保持件,藉由简单的操作,可使前述数组倒立保持件以伞轴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打开并固定,其打开后着地部分形成足够大的面积以使雨伞能保持自行直立于地面的状态。另,于该站立机构的着地用的各主脚上可装设伞布,于雨天可在该主脚收起时收集附着伞面上的雨水,避免其沾湿地板。
以下藉由图式配合较佳实施例以更进一步说明如何实施本发明。
图式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依本发明的站立伞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表示图1的站立机构在打开状态的部分剖视放大图。
图3表示图1的操作构件的放大图。
图4A表示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构件的放大图。
图4B为图4A中的L形槽状孔的左视图。
图5表示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站立机构的放大图。
图6A表示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闩锁机构的放大图。
图6B为图6A中的槽状孔37的左视图。
图7表示一较佳实施例的雨滴收集机构的放大图。
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下参照图示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为依本发明的站立伞的一较佳实施例,在伞尾部分装置有倒立保持件,图中所显示为倒立保持件收起的情况,而其打开时的放大图显示于图2,图中为了能清楚显示中空伞轴1内部的结构,故将其中一组倒立保持件省略未绘出。此一站立伞包含一伞体0,具有中空的伞轴1及固定在伞轴的首端的伞柄36;及一站立机构,设于远离伞柄的伞轴的末端附近,用以使雨伞能以伞尾朝下站立于地面等处。如图2所示,此一站立机构包含一上巢13、一滑动构件18、一下巢14、一弹簧16及数组倒立保持件10。
参考图2,上巢13是固定装设在距离伞轴1的末端15适当距离之处。滑动构件18插入于伞轴1的末端15。此滑动构件18之外缘半径略小于中空伞轴1的末端15之内径,可沿伞轴1的轴线方向在伞轴末端15的内部相对于上巢13接近或远离移动。下巢14固定于前述的滑动构件18的末端而构成伞尾,可随前述滑动构件18沿伞轴轴线方向,相对于上巢13接近或远离移动。
数组倒立保持件10成辐射状环绕于伞轴1的周围配置,各组倒立保持件10包含一主脚11及一支持脚12,主脚11的一端枢接于下巢14,另一端作为着地支持用,支持脚12的一端枢接于主脚11的着地端与枢接端间的适当处,另一端枢接于上巢13。如此在下巢14往上巢13移动时即可将主脚11撑开,数只主脚11着地处所围成的面积需足够大,以使雨伞的重心能经常落在此范围内,此为雨伞能安定站立的必要条件。反之,在下巢14远离上巢13移动时,即可藉由支持脚12的牵动将主脚11收回。在上巢13与下巢14间装设一受到适当压缩的弹簧16。此弹簧16的一端顶压于离开伞轴的末端15适当距离处的顶压部15a,另一端则顶压于滑动构件18的最上端。
如图2及图3所示,用以促使下巢14对上巢13产生相对运动的机构,包含一操作构件31,套设在伞轴1之外周,可沿伞轴1轴线方向移动;及一传动构件,由装设在中空伞轴1中的一铁线17构成,其一端连接在滑动构件18的最上缘,另一端则穿过开设于伞轴1上的一开槽32(图3)而连接在操作构件31上,用以将操作构件31朝伞柄方向的运动传递至滑动构件18,当操作构件31受使用者操作而向上移动时,会经由铁线17拉动滑动构件18及下巢14一齐朝上巢13移动。下巢14朝上巢13接近时,弹簧16会受到进一步压缩,而产生一有迫使下巢14向下移动倾向的偏压力。当下巢14抗拒弹簧16的偏压力而朝上巢13移动至令该数组倒立保持件10的主脚11撑开至定位的位置(图2)时,可利用设于伞轴1上的一未图示的闩锁机构,将操作构件31予以锁定,令各组倒立保持件10保持于主脚11撑开的位置,而可使雨伞以伞尾朝下站立于地面等处。
操作构件亦可设成另外一种形式,如图4所示,其中图4B是图4A的部分左视图。铁线17的一端弯曲并连接在一成操作钮形态的操作构件34上,此操作构件34伸入设于中空伞36上的一倒L形槽状孔35中,该倒L形槽状孔35上方的向右(或向左)弯曲的部分构成一闩锁机构。将此操作构件34往上移动后可将其卡在倒L形槽状孔35上方向右弯曲的部位,如此即可使张开的主脚11维持张开的状态。欲使主脚11收起只需将操作构件34向左推即可藉由弹簧16的偏压力,使各组倒立保持件10的主脚11与支持脚12收回而成图1所示的状态。此倒L形槽状孔35亦可设计成其他形式例如T字形,只要其有将往上移动后的操作构件34闩锁住的功能即可。
另外,亦可以直接将下巢14顶地的方式使下巢14往上巢13移动而使得主脚11张开,当主脚11张开时,下巢14的最低点须高于主脚11的着地点(图2)。
此外,为了防止在携带雨伞时不经意地将下巢14碰触地面而使得倒立保持件10打开,亦可将前述闩锁机构设计成如图6B中槽状孔37的形式,此槽状孔37上、下各具有一向右(或向左)弯曲的第一闩锁部37A及第二闩锁部37B而形成闩锁机构,在倒立保持件10未张开时操作构件34是位于下方的第二闩锁部中,故即使下巢14受到来自地面等的向上推力,只要铁线(或铁条)17具有足够的抗弯曲刚性,即可抗拒该向上推力,使下巢14维持不动。若要使倒立保持件10张开时,只要将操作构件34向左推离第二闩锁部37B,即可解除此闩锁。而上方的第一闩锁部37A则如上述,用以将各组倒立保持件10保持于主脚11撑开的位置,使伞维持站立状态。
另外,滑动构件18的内径亦可设成略大于伞轴末端15的外周半径的形式,如图5所示,如此即可将滑动构件18套在伞轴的末端15的外周,而将弹簧16置于滑动构件18中,此配置亦可和图2的配置具有同样的功能。
此外,在图2和图5所示的站立机构的主脚11上亦可装置伞布40,如图7所示。此伞布40在主脚11收起后形成一把小伞,可收集从雨伞上沿着伞轴的末端15流下的雨水,以免沾湿地板。
在以上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样态或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本发明并非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实际上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站立伞,包括一伞体,具有中空的伞轴及固定在伞轴的首端的伞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站立机构,设于远离伞柄的伞轴的末端,包含;一上巢,固定于伞轴的离开其末端之处;一滑动构件,以可沿该伞轴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伞轴滑动的方式装设于该中空伞轴的末端;一下巢,固定于该滑动构件的末端而构成伞尾,可随该滑动构件沿伞轴轴线方向,相对于该上巢接近或远离移动;一弹簧,被装设在上巢与下巢间;数组倒立保持件,成辐射状环绕于该伞轴的周围配置,全组倒立保持件包含一主脚及一支持脚,该主脚之一端枢接于该下巢,另一端作为着地支持用,该支持脚的一端枢接于该主脚的着地端与枢接端间,另一端枢接于该上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构件为套在该伞轴的末端外周的一中空管,该弹簧装设于该滑动构件内部,其两端分别顶住该伞轴的末端端部与该下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构件是插入于该中空的伞轴末端内,该弹簧是装设于该伞轴末端内部,其两端分别顶住该滑动构件的端部与该上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装设于该主脚上的伞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操作构件,装设于伞柄上,可受操作而沿该伞轴轴线方向上下移动;一传动构件,其一端固定于该操作构件,而另一端固定于该下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第一闩锁部,用以在操作该操作构件后将其闩锁固定,使该主脚维持张开的状态,而令雨伞站立;并于雨伞不须站立时,解开该闩锁,藉由该弹簧的偏压力使该主脚恢复闭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第二闩锁部,用以将该该操作构件闩锁固定,使该主脚维持于闭合状态,以避免于非预期的状况下因该下巢受他物触动而使主脚张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藉由将该下巢对着地面等处顶压的方式使其与该上巢接近移动,而令该主脚张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一第一闩锁部,用以在该主脚张开时,将该站立机构闩锁固定,维持该主脚张开的状态,而令雨伞站立;并于雨伞不须站立时,解开该闩锁,藉由该弹簧的偏压力使该主脚恢复原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站立伞,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第二闩锁部,用以将未张开的该站立机构予以固定,以避免在未解开此第二闩锁时,于非预期的状况下因该下巢碰触地面等处而使该主脚张开。
全文摘要
一种可自行站立于地面的站立伞,包括:一伞体,具有中空的伞轴及固定在伞轴的首端的伞柄;一站立机构,包括一上巢、一滑动构件,一下巢,数组倒立保持件,成辐射状环绕于该伞轴的周围配置,该组倒立保持件包含一主脚及一支持脚,该主脚之一端枢接于该下巢,另一端作为着地支持用。于该站立机构的着地用的各主脚上可装设伞布,于雨天可在该主脚收起时收集附着伞面上的雨水,避免其沾湿地板。
文档编号F16M13/06GK1183935SQ96114318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5日
发明者林正博, 林广子, 苏滨棠 申请人:株式会社林正, 明新洋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