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铰链及使用此多轴铰链的终端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0965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多轴铰链及使用此多轴铰链的终端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轴铰链,其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链壳内,第一主铰链杆上组装有组装元件。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铰链壳内,第二主铰链杆上组装有支撑元件。第一副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通过其两侧分别设置的相互连结元件而可相互转动地连结。组装元件与支撑元件通过同步转动机构而同步往反方向转动,且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二主铰链杆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摩擦力矩产生机构与吸引机构。
【专利说明】
多轴铰链及使用此多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轴铰链以及使用此多轴铰链的平板笔记型计算机,此多轴铰链连结笔记型计算机等终端机器的具有键盘部的第一壳体及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开合。另外,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应用在平板笔记型计算机上的多轴铰链及使用此多轴铰链的终端机器。在此,平板笔记型计算机为终端机器的其中一例,其显示部同时具有触控操作功能。
【背景技术】
[0002]公知技术中,应用于平板笔记型计算机,使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开合的多轴铰链,可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第8720011号公报的记载内容。然而,公知的多轴铰链不仅有同步转动机构的构造较为复杂的问题,还有组装所需零件较多的问题。另外,在公知的多轴铰链中,由于各铰链杆的轴间距离较长,因此组装时需预留较大的设置空间,且铰链本身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开合操作时也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铰链本身的内部构造裸露于外部,因此还会带来外观粗糙的印象,且有缺乏美感的问题。另外,由于各铰链杆的轴间距离较长,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开启时,两者的后端部之间将会产生较大的间隙。进一步地,由于公知的多轴铰链不包含充分有效的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和吸引机构,因此无法提供操作者确实的操作手感,且会带来开合操作难以判别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多轴铰链,其通过缩短各铰链杆的轴间距离而节省设置空间,使铰链本身在开合操作时不会产生变形,并进一步防止铰链的内部构造裸露于外部,提供操作者确实的操作手感,使开合操作易于判别,且在进行开启操作时还能够大幅缩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两者的后端部之间产生的间隙。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多轴铰链使用四根相互平行配置的铰链杆可开合地连结终端机器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其中,四根铰链杆中的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链壳内,第一主铰链杆上组装有组装元件,组装元件组装至第一壳体。四根铰链杆中的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铰链壳内,第二主铰链杆上组装有支撑元件,支撑元件组装至第二壳体,第一副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通过其两侧分别设置的相互连结元件而可相互转动地连结。组装元件与支撑元件通过第一同步转动机构及第二同步转动机构而同步往相反方向转动,且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二主铰链杆同时转动,其中第一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或是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的其中一方,第二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以及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的其中另一方,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二主铰链杆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摩擦力矩产生机构与吸引机构。
[0005]此时,在一个实施例中,组装元件包含第一组装元件与第二组装元件以及第一连结板与第二连结板,第一组装元件与第二组装元件分别组装于第一主铰链杆的两端,第一连结板与第二连结板用于连结第一组装元件与第二组装元件。支撑元件包含第一支撑元件与第二支撑元件以及第三连结板与第四连结板,第一支撑元件与第二支撑元件分别组装于第二主铰链杆的两端,第三连结板与第四连结板用于连结第一支撑元件与第二支撑元件。
[0006]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副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筒状壳体,这些筒状壳体的外侧端面以及组装元件与支撑元件的外侧端面之间呈现无段差状
??τ O
[0007]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侧并包含第一双重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旋转齿轮以及第二旋转齿轮。第一副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一双重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别咬合于第一双重齿轮的各齿部,且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二主铰链杆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旋转齿轮的端部设有齿部,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一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咬合于第一旋转齿轮,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二旋转齿轮,第二旋转齿轮的端部具有齿部,且第二旋转齿轮的齿部咬合于第一旋转齿轮的齿部。
[0008]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其中另一侧并包含第二双重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第三旋转齿轮以及第四旋转齿轮。第一副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二双重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分别咬合于第二双重齿轮的各齿部,且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二主铰链杆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第三旋转齿轮的端部设有齿部,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三旋转齿轮,第四旋转齿轮咬合于第三旋转齿轮,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四旋转齿轮,第四旋转齿轮的端部具有齿部,且第四旋转齿轮的齿部咬合于第三旋转齿轮的齿部。
[0009]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包含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及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第一主铰链杆,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设置在第二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第二主铰链杆。
[0010]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引机构包含第一吸引机构及第二吸引机构,第一吸引机构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第一主铰链杆,第二吸引机构设置在第二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第二主铰链杆。
[0011]另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终端机器使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记载的多轴铰链。
[0012]借助上述构成,本发明相较于公知技术不仅能够节省同步转动机构的组成零件,还能够将四根铰链杆中的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容纳在第一铰链壳内,并将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容纳在第二铰链壳内。同时,通过连结元件、第一同步转动机构及第二同步转动机构连结第一副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的两侧,本发明不仅能够缩短各铰链杆的轴间距离,还能够防止多轴铰链在开合操作时产生变形。另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外观的转动中心往外侧偏移的位置上设置有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因此,即便缩短各铰链杆的外径,缩小各摩擦力矩产生机构产生的摩擦力矩,本发明的多轴铰链仍能够产生出所需的摩擦力矩,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可在任意的开合角度下保持稳定。
[0013]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多轴铰链将设置于各铰链杆的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吸引机构和同步转动机构均收纳于铰链壳之中,因而能够具备较简洁利落的外观。
[0014]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多轴铰链的终端机器,其可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同步开启,且合计最大可开合360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组装于平板笔记型计算机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其中(a)为开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从前方观看时的斜视图,(b)为合上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从后方观看时的斜视图。
[0016]图2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组装状态斜视图。
[0017]图3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斜视图。
[0018]图4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在拆下第一铰链壳与第二铰链壳而观看时的斜视图。
[0019]图5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整体分解斜视图。
[0020]图6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于第一铰链壳端的分解斜视图。
[0021 ]图7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于第二铰链壳端的分解斜视图。
[0022]图8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一同步转动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0023]图9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二同步转动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0024]图10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一铰链壳与第二铰链壳的示意图,其中(a)为从下侧观看时的斜视图,(b)为左侧视图,(C)为右侧视图,(d)为纵剖面图。
[0025]图11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一组装元件、第二组装元件、第一支撑元件及第二支撑元件的俯视剖面图。
[0026]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第四筒状壳体的俯视剖面图。
[0027]图13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二主铰链杆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正视图,(C)为左侧视图,(d)为右侧视图。
[0028]图14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一副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左侧视图,(C)为右侧视图。
[0029]图15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的示意图,其中(a)为斜视图,(b)为正视图,(C)为侧视图。
[0030]图16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四连结元件与第九连结元件的示意图,其中(a)为斜视图,(b)为侧视图。
[0031]图17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第一摩擦垫圈与第四摩擦垫圈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侧视图,(C)为后视图。
[0032]图18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凸轮从动件的示意图,其中(a)为侧视图,(b)为正视图,(C)为俯视图。
[0033]图19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运作说明图,其中(a)表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闭合状态,(b)表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开启至90度的状态,(C)表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开启至180度的状态,(d)表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开启至270度的状态,(e)表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开启至360度的状态。
[0034]图号说明
[0035]I:笔记型计算机/终端机器
[0036]10:第二组装元件
[0037]10a、24a、25a、9a:平板部
[0038]10b、24b、25b、9b:组装筒部
[0039]10c、lla、12a、24c、25c、39a、40a、9c:连结孔
[0040]1cU 10e、lib、12b、13d、14d、24d、24e、25d、25e、32d、33d、39b、40b、9d、9e:组装孔
[0041]10f、13a、14a、24f、25f、32a、33a、9f:隔壁
[0042]10g、13b、14b、17a、18a、24g、25g、27a、29a、32b、33b、9g:变形组装孔
[0043]10h、13c、14c、24h、23e、25h、32c、33c、6e、9h:圆孔
[0044]101、13e、14e、241、251、32e、33e、91:组装螺丝
[0045]11:第一连结板
[0046]I lc、39c:密合销
[0047]12:第二连结板
[0048]13:第一筒状壳体
[0049]14:第二筒状壳体
[0050]15:第一同步转动机构
[0051 ]16:第一双重齿轮/第一相互连结元件
[0052]16a:第一 A圆形贯通孔
[0053]16b:第一 B圆形贯通孔
[0054]16c、16d、17b、18b、19c、20c、26c、26d、27b、28c、29b、30c:齿部
[0055]17:第一齿轮
[0056]18:第二齿轮
[0057]19:第一旋转齿轮/第二连结元件
[0058]19a:第二 A轴承孔
[0059]19b:第二 B轴承孔
[0060]2:第一壳体
[0061]2a:键盘部
[0062]20:第二旋转齿轮/第十连结元件
[0063]20a:第十A轴承孔
[0064]20b:第十B轴承孔
[0065]21:第二主铰链杆
[0066]21a、22a、7a、8a:第一变形轴部
[0067]21b、22b、7b、8b:第一圆形轴部
[0068]21c、7c:凸缘部
[0069]21d、22e、7d、8e:第二变形轴部
[0070]21e、22c、7e、8c:第二圆形轴部
[0071]21f、7f:第三变形轴部
[0072]21g、21h、22f、22g、7g、7h、8f、8g:内螺纹部
[0073]211、71:外螺纹部
[0074]22:第二副铰链杆
[0075]22d、8d:第三圆形轴部
[0076]23:第二铰链壳
[0077]23a、6a:长边部
[0078]23b、6b:短边部
[0079]23c、6c:开口部
[0080]23d、6d:长孔
[0081 ]23f、23g:侧壁/第六连结元件
[0082]23h:第六A轴承孔
[0083]231:第六B轴承孔
[0084]24:第一支撑元件
[0085]25:第二支撑元件
[0086]26:第二双重齿轮/第二相互连结元件
[0087]26a:第二 A圆形贯通孔
[0088]26b:第二 B圆形贯通孔
[0089]27:第三齿轮
[0090]28:第三旋转齿轮/第五连结元件[0091 ]28a:第五A轴承孔
[0092]28b:第五B轴承孔
[0093]29:第四齿轮
[0094]3:第二壳体
[0095]3a:显示部
[0096]30:第四旋转齿轮/第七连结元件
[0097]30a:第七A轴承孔
[0098]30b:第七B轴承孔
[0099]31:第二同步转动机构
[0100]32:第三筒状壳体
[0101]33:第四筒状壳体
[0102]34: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
[0103]35:第一摩擦板/第三连结元件
[0104]35a:第三A轴承孔
[0105]35b:第三B轴承孔
[0106]35c、35e、37f、41b、41c、42b、42c、43c、43e、44f、56b、56c、57b、57c:网格状加工部
[0107]35d、37e、43d、44e:间隔筒部
[0108]36:第一吸引机构
[0109]37:第四连结元件
[0110]37a、44a:摩擦部
[0111]37b、44b:固定凸轮部
[0112]37c:第四A轴承孔
[0113]37d:第四B轴承孔
[0114]38:第一弹性手段
[0115]39:第三连结板
[0116]4:多轴铰链
[0117]40:第四连结板
[0118]41:第一摩擦垫圈
[0119]41a、42a、47a、49a、5 la、53a、56a、57a:变形贯通孔
[0120]42:第二摩擦垫圈
[0121]43:第二摩擦板/第八连结元件
[0122]43a:第八A轴承孔
[0123]43b:第八B轴承孔
[0124]44:第九连结元件
[0125]44c:第九A轴承孔
[0126]44d:第九B轴承孔
[0127]45:第二吸引机构
[0128]47:第一凸轮从动件
[0129]47b、51b:转动凸轮部
[0130]48、52:碟型弹簧
[0131]48a、52a:贯通孔
[0132]49、53:按压用垫圈
[0133]50、54:螺帽
[0134]51:第二凸轮从动件
[0135]55: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
[0136]56:第三摩擦垫圈
[0137]57:第四摩擦垫圈
[0138]58:第二弹性手段
[0139]6:第一铰链壳
[0140]6;!!\68:侧壁/第一连结兀件
[0141]6h:第一 A轴承孔
[0142]61:第一 B轴承孔
[0143]7:第一主铰链杆
[0144]8:第一副铰链杆
[0145]9:第一组装元件
[0146]A:组装元件
[0147]B:支撑元件
[0148]C:同步转动机构
[0149]D:摩擦力矩产生机构
[0150]E:吸引机构
[0151]F:弹性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0152]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的多轴铰链使用于终端机器其中一例的平板笔记型计算机的实施例加以说明。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没有限制只能将多轴铰链使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上,其也可使用在可移动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其它终端机器上,只要此终端机器具有相互连结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且此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朝上下方向在180度以上的角度范围内相互进行开合即可。
[0153]实施例1:图1的(a)和(b)为使用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的笔记型计算机I的示意图,笔记型计算机I为终端机器的其中一例。笔记型计算机I包括设有键盘部2a的第一壳体2以及设有显不部3a的第二壳体3,本发明的多个多轴铰链4可开合地连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后端。图中所示虽是以合计使用六个多轴铰链4的笔记型计算机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制多轴铰链4的数量。以下仅对其中一个多轴铰链4的构成加以说明。另外,只要不会对运作造成影响,其它多轴铰链也可采用不同的构成。
[0154]图2至图1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轴铰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4使用四根相互平行配置的铰链杆(在本实施例中是指第一主铰链杆7、第一副铰链杆8、第二主铰链杆21及第二副铰链杆22)可开合地连结终端机器I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其中,多根铰链杆中的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是指第一铰链壳6的侧壁6f与6g(第一连结元件)、第一旋转齿轮19(第二连结元件)、第一摩擦板35(第三连结元件)、第四连结元件37以及第三旋转齿轮28(第五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链壳6内,第一主铰链杆7上组装有组装元件A,组装元件A组装至第一壳体2。多根铰链杆中的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是指第二铰链壳23的侧壁23f与23g(第六连结元件)、第四旋转齿轮30(第七连结元件)、第二摩擦板43 (第八连结元件)、第九连结元件44以及第二旋转齿轮20 (第十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铰链壳23内,第二主铰链杆21上组装有支撑元件B,支撑元件B组装至该第二壳体3,第一副铰链杆8与第二副铰链杆22通过其两侧分别设置的相互连结元件(本实施例中是指作为第一相互连结元件的第一双重齿轮16以及作为第二相互连结元件的第二双重齿轮26)而可相互转动地连结。组装元件A与支撑元件B通过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及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而同步往相反方向转动,且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二主铰链杆21同时转动。其中,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或是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其中一方,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以及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其中另一方,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二主铰链杆21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摩擦力矩产生机构D与吸引机构E。
[0155]其次,组装元件A包含第一组装元件9、第二组装元件10以及第一连结板11、第二连结板12,第一组装元件9与第二组装元件10分别组装于第一主铰链杆7的两端,第一连结板11与第二连结板12用于连结第一组装元件9与第二组装元件10。支撑元件B包含第一支撑元件24、第二支撑元件25以及第三连结板39、第四连结板40,第一支撑元件24与第二支撑元件25分别组装于第二主铰链杆21的两端,第三连结板39与第四连结板40用于连结第一支撑元件24与第二支撑元件25。
[0156]进一步地,第一副铰链杆8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筒状壳体13、第二筒状壳体14、第三筒状壳体32及第四筒状壳体33(此后在部分情况下仅简称为筒状壳体)。上述第一筒状壳体13、第二筒状壳体14、第三筒状壳体32及第四筒状壳体33 (在本说明书中,部分情况下仅简称为筒状壳体)的外侧端面与组装元件A和支撑元件B的外侧端面之间呈现没有段差的状态。
[0157]特别如图2至图6及图10所示,附图标记为6的元件是第一铰链壳,此第一铰链壳6的其中一端部是自由端,且第一铰链壳6由长边部6a与短边部6b所构成。特别如图10所示,长边部6a与短边部6b的其中一端部具有开口部6c,由开口部6c观看的一侧设置有连通长边部6a与短边部6b的长孔6d,但只设有长边部6a的部分从途中开始将转变为圆孔6e。另外,长边部6a与短边部6b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侧壁6f与6g(也称为第一连结元件),侧壁6f与6g上分别设置有第一 A轴承孔6h与第一 B轴承孔6i。
[0158]第一铰链壳6的内部容纳有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其中第一主铰链杆7是容纳在长边部6a的一侧,第一副铰链杆8则容纳在短边部6b的一侧。同时,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分别可转动地轴枢支撑于第二 A轴承孔19a与第二 B轴承孔19b、第三A轴承孔35a与第三B轴承孔35b、第四A轴承孔37c与第四B轴承孔37d、第五A轴承孔28a与第五B轴承孔28b、以及第一铰链壳6所设的第一A轴承孔6h与第一B轴承孔6i。其中,第二A轴承孔19a与第二 B轴承孔19b设置于后述的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的第一旋转齿轮19,此第一旋转齿轮19呈椭圆形状且嵌入至长孔6d。第三A轴承孔35a与第三B轴承孔35b设置于后述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的第一摩擦板35,此第一摩擦板35同时作为第三连结元件。第四A轴承孔37c与第四B轴承孔37d设置于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的第四连结元件37,第四连结元件37的两面分别具有摩擦部37a及后述的第一吸引机构36的固定凸轮部37b。第五A轴承孔28a与第五B轴承孔28b设置于后述的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的第三旋转齿轮28,此第三旋转齿轮28同时作为第五连结元件。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的两端部从第一铰链壳6往外侧突出。
[0159]另外,第一主铰链杆7从第一铰链壳6突出的两端部组装有组装元件A,组装元件A包含第一组装元件9与第二组装元件10、第一连结板11与第二连结板12,第一组装元件9与第二组装元件10组装至第一壳体2的一侧,第一连结板11与第二连结板12组装于第一组装元件9及第二组装元件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第一副铰链杆8的贯通第一铰链壳6的两端部分别组装有第一筒状壳体13与第二筒状壳体14,此第一筒状壳体13与第二筒状壳体14呈筒状,并且是通过组装螺丝13e、14e来进行组装。
[0160]组装元件A中的第一组装元件9、第二组装元件10与后述的支撑元件B的第一支撑元件24、第二支撑元件25的形状和构造相同。特别如图11的俯视剖面图所示,第一组装元件
9、第二组装元件10、第一支撑元件24与第二支撑元件25包含平板部9a、10a、24a、25a以及接续其而设的组装筒部913、1013、2413、2513,各平板部9&、10&、24&、25&分别设置有连结孔9(3、10(3、24(3、25(:以及组装孔9(1、10(1、24(1、25(1。特别如图11所示,各组装筒部%、1013、2413、2513的内部构造是在其中一方设置变形组装孔98、1(^、248、258,在其中另一方设置圆孔911、1011、2处、2511,且两方之间以设有组装孔96、1(^、246、256的隔壁9匕1(^、24125€隔开。其中,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一变形轴部7a与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一变形轴部21a插入并卡合于变形组装孔98、1(^、248、258。另外,特别由图4及图5可看出,第一主铰链杆7、第一副铰链杆8、第二主铰链杆21及第二副铰链杆22的各第一变形轴部7a、8a、21a、22a以及第三变形轴部7f、第二变形轴部Se、第三变形轴部21f、第二变形轴部22e插入并卡合于变形组装孔9g、10g、248、258,此外,插入至各圆孔911、1011、2411、2511的组装螺丝9丨、10丨、24丨、25丨螺纹结合而固定于内螺纹部7g、7h与21g、21h。
[0161]另外,由第一连结板11、第二连结板12、第三连结板39及第四连结板40构成的各连结板分别具有连结孔11&与113、123与12&、393与393、4(^与4(^以及组装孔1113与1113、1213与12b、39b与39b、40b与40b,此外,各连结板分别是从第一组装元件9、第二组装元件10与第一支撑元件24、第二支撑元件25的上下方向重叠而设,并且是以密合销11c、Ilc与39c、39c穿过连结孔I Ia与I la、12a与12a、39a与39a、40a与40a以及第一组装元件9、第二组装元件10与第一支撑元件24、第二支撑元件25的各连结孔9c、1c与24c、25c而进行固定。
[0162]进一步地,由第一筒状壳体13、第二筒状壳体14、第三筒状壳体32及第四筒状壳体33构成的各筒状壳体的构造也相同。如图12所示,各筒状壳体的内部由隔壁13a、14a、32a、33a所隔开,在其中一方设置变形组装孔13b、14b、32b、33b,并在其中另一方设置圆孔13c、14c、32c、33c而构成。第一副铰链杆8的第一变形轴部8a、第二变形轴部Se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第一变形轴部22a、第二变形轴部22e插入并卡合至各变形组装孔13b、14b、32b、33b,组装螺丝136、146、326、336插入至各圆孔13(3、14(:、32(3、33(3,并从各圆孔13(3、14(3、32(3、33(3通过组装孔13(1、14(1、32(1、33(1螺纹结合至内螺纹部8匕88与22匕228。另外,第一筒状壳体13、第二筒状壳体14、第三筒状壳体32及第四筒状壳体33的外侧端面与组装元件A和支撑元件B的外侧端面之间呈现没有段差的状态。
[0163]特别如图6及图13所示,第一主铰链杆7具有接续第一变形轴部7a而设的第一圆形轴部7b、直径大于第一圆形轴部7b的凸缘部7c、剖面约略呈椭圆形状的第二变形轴部7d、第二圆形轴部7e以及剖面约略呈矩形状的第三变形轴部7f,第一变形轴部7a其中一端部的剖面呈矩形状,且第一变形轴部7a的端部与第三变形轴部7f的端部分别具有沿轴方向设置的内螺纹部7g与7h ο进一步地,第三变形轴部7f上还设有外螺纹部7i。另外,第一主铰链杆7的两端所设的第一变形轴部7a与第三变形轴部7f插入卡合于第一组装元件9与第二组装元件10的组装筒部沘、1013的变形组装孔98、1(^,且分别被组装于隔壁9匕1(^的组装螺丝91101所固定。此外,组装螺丝91、1i是从圆孔9h、1h插入,圆孔9h、1h是由隔壁9f、1f隔开而构成。
[0164]特别如图6及图14所示,第一副铰链杆8由第一变形轴部8a、第一圆形轴部Sb、第二圆形轴部8c、第三圆形轴部8d及第二变形轴部8e所构成,第一变形轴部8a其中一端部的剖面约略呈矩形状,第二圆形轴部Sc的直径略大于第一圆形轴部Sb,第三圆形轴部Sd的直径略小于第二圆形轴部Sc,第二变形轴部Se的剖面约略呈矩形状。第一变形轴部8a的轴方向与第二变形轴部8e的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部8f与8g,同时,第一变形轴部8a与第二变形轴部Se是通过组装螺丝13e、14e而插入并卡合于呈圆筒状的第一筒状壳体13与第二筒状壳体14。
[0165]其次,特别如图2、图3、图7及图10所示,附图标记为23的元件是第二铰链壳,此第二铰链壳23的其中一端部是自由端,且第二铰链壳23由长边部23a与短边部23b所构成。长边部23a与短边部23b的其中一端部具有开口部23c,由开口部23c观看的一侧设置有连通长边部23a与短边部23b的长孔23d,但只设有长边部23a的部分从途中开始将转变为圆孔23e。另外,长边部23a与短边部23b的另一端部分别具有侧壁23f与23g(也称为第六连结元件),侧壁23f与23g上分别设置有第六A轴承孔23h与第六B轴承孔23i。
[0166]第二铰链壳23的内部容纳有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分别可转动地轴枢支撑于第七A轴承孔30a与第七B轴承孔30b、第八A轴承孔43a与第八B轴承孔43b、第九A轴承孔44c与第九B轴承孔44d、第二铰链壳23所设的第六A轴承孔23h与第六B轴承孔231、以及第十A轴承孔20a与第十B轴承孔20b。其中,第七A轴承孔30a与第七B轴承孔30b设置于后述的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的第四旋转齿轮30,此第四旋转齿轮30呈椭圆形状且嵌入至长孔23d。第八A轴承孔43a与第八B轴承孔43b设置于后述的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的第二摩擦板43,此第二摩擦板43同时作为第八连结元件。第九A轴承孔44c与第九B轴承孔44d设置于后述的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的第九连结元件44,第九连结元件44的两面分别具有摩擦部44a及后述的第二吸引机构45的固定凸轮部44b。第十A轴承孔20a与第十B轴承孔20b设置于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的第二旋转齿轮20,此第二旋转齿轮20同时作为第十连结元件。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两端部从第二铰链壳23往外侧突出。
[0167]第二主铰链杆21其贯通第二铰链壳23的两端部组装有支撑元件B,支撑元件B包含第一支撑元件24与第二支撑元件25、第三连结板39与第四连结板40,第一支撑元件24与第二支撑元件25分别组装至第二壳体3的一侧,第三连结板39与第四连结板40组装于第一支撑元件24及第二支撑元件25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第二副铰链杆22其贯通第二铰链壳23的两端部分别组装有第三筒状壳体32与第四筒状壳体33,此第三筒状壳体32与第四筒状壳体33呈筒状,并且是通过组装螺丝32e、33e来进行组装。
[0168]特别如图5及图7所示,第二主铰链杆21具有接续第一变形轴部21a而设的第一圆形轴部21b、直径大于第一圆形轴部21b的凸缘部21c、第二变形轴部21d、第二圆形轴部21e以及剖面约略呈矩形状的第三变形轴部21f,第一变形轴部21a其中一端部的剖面呈矩形状,且第一变形轴部21a的端部与第三变形轴部21f的端部分别具有沿轴方向设置的内螺纹部21g与21h。进一步地,第三变形轴部21f上还设有外螺纹部21i。
[0169]特别如图5及图7所示,第二副铰链杆22由第一变形轴部22a、第一圆形轴部22b、第二圆形轴部22c、第三圆形轴部22d及第二变形轴部22e所构成,第一变形轴部22a其中一端部的剖面约略呈矩形状,第二圆形轴部22c的直径略大于第一圆形轴部22b,第三圆形轴部22d的直径略小于第二圆形轴部22c,第二变形轴部22e的剖面约略呈矩形状。第一变形轴部22a的轴方向与第二变形轴部22e的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部22f与22g,同时,呈圆筒状的第三筒状壳体32与第四筒状壳体33是通过组装螺丝32e、33e而组装并套设于第一变形轴部22a与第二变形轴部22e。
[0170]另外,同步转动机构C包含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及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或是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其中一侧,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则是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以及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其中另一侧。
[0171]其中,特别如图4、图5及图8所示,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包含第一双重齿轮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一旋转齿轮19及第二旋转齿轮20。第一双重齿轮16作为第一相互连结元件且连结第一副铰链杆8与第二副铰链杆22,使第一副铰链杆8与第二副铰链杆22可相互转动,同时,第一双重齿轮16具有并列设置的第一A圆形贯通孔16a与第一B圆形贯通孔16b,第一副铰链杆8与第二副铰链杆22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一A圆形贯通孔16a与第一B圆形贯通孔16b。第一齿轮17具有变形组装孔17a与齿部17b,齿部17b咬合于第一双重齿轮16其中一端所设的齿部16c,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一变形轴部7a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组装孔17a。第二齿轮18具有变形组装孔18a与齿部18b,齿部18b咬合于第一双重齿轮16其中另一端所设的齿部16d,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一变形轴部21a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组装孔18a。第一旋转齿轮19呈椭圆形状且其中一端部具有齿部19c,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一圆形轴部7b与第一副铰链杆8的第一圆形轴部8b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二 A轴承孔19a与第二 B轴承孔19b。第二旋转齿轮20同时作为第十连结元件,其呈椭圆形状且其中一端部具有齿部20c,齿部20c咬合于第一旋转齿轮19的齿部19c,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一圆形轴部21b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第一圆形轴部22b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十A轴承孔20a与第十B轴承孔20b。
[0172]另外,特别如图4、图5及图9所示,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包含第二双重齿轮26、第三齿轮27、第四齿轮29、第三旋转齿轮28及第四旋转齿轮30。第二双重齿轮26作为第二相互连结元件,同时,第二双重齿轮26的中心部轴方向设有第二 A圆形贯通孔26a与第二 B圆形贯通孔26b,第一副铰链杆8与第二副铰链杆22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二 A圆形贯通孔26a与第二 B圆形贯通孔26b。第三齿轮27具有变形组装孔27a与齿部27b,齿部27b咬合于第二双重齿轮26其中一端所设的齿部26c,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一变形轴部21a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组装孔27a。第四齿轮29具有变形组装孔29a与齿部29b,齿部29b咬合于第二双重齿轮26其中另一端所设的齿部26d,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三变形轴部7f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组装孔29a。第三旋转齿轮28同时作为第五连结元件,其呈平面椭圆形状且其中一端部具有齿部28c,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一圆形轴部7b与第一副铰链杆8的第一圆形轴部Sb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五A轴承孔28a与第五B轴承孔28b。第四旋转齿轮30同时作为第七连结元件,其同样是呈平面椭圆形状且具有齿部30c,齿部30c咬合于第三旋转齿轮28的齿部28c,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一圆形轴部21b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第一圆形轴部22b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七A轴承孔30a与第七B轴承孔30b。
[0173]接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D包含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及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其中,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7的一侧,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设置在第二主铰链杆21的一侧。
[0174]其中,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仅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7的一侧,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包含第一摩擦板35、第四连结元件37、第一摩擦垫圈41、第二摩擦垫圈42及后述的第一弹性手段38。第一摩擦板35同时作为第三连结元件且具有第三A轴承孔35a与第三B轴承孔35b,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二变形轴部7d与第一副铰链杆8的第三圆形轴部Sd分别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至第三A轴承孔35a与第三B轴承孔35b。第四连结元件37具有摩擦部37a、第四A轴承孔37c与第四B轴承孔37d,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二变形轴部7d与第一副铰链杆8的第三圆形轴部Sd分别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至第四A轴承孔37c与第四B轴承孔37d,第一摩擦板35与第四连结元件37在第一铰链壳6的长孔6d内对立设置且相距一特定间隔。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二变形轴部7d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一摩擦垫圈41的变形贯通孔41a,且第一摩擦垫圈41在第一主铰链杆7的凸缘部7c与第一摩擦板35之间。进一步地,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二变形轴部7d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二摩擦垫圈42的变形贯通孔42a,且第二摩擦垫圈42在第一摩擦板35与第四连结元件37的摩擦部37a之间。此外,第一摩擦板35与第四连结元件37的插设有第一副铰链杆8的第三B轴承孔35b与第四B轴承孔37b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轴心共通的间隔筒部35d与37e。进一步地,第一摩擦板35的围绕第三A轴承孔35a的两面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35c与35e,同样地,特别如图5所示,第四连结元件37的摩擦部37a也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37f。另外,第一摩擦垫圈41与第二摩擦垫圈42的两面上也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41b、41c与42b、42c,借助上述设计将能够产生稳定的摩擦力矩。
[0175]另外,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仅设置在第二主铰链杆21的一侧,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包含第二摩擦板43、第九连结元件44、第三摩擦垫圈56、第四摩擦垫圈57及后述的第二弹性手段58。第二摩擦板43同时作为第八连结元件且具有第八A轴承孔43a与第八B轴承孔43b,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二变形轴部21d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第三圆形轴部22d分别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至第八A轴承孔43a与第八B轴承孔43b。第九连结元件44具有摩擦部44a、第九A轴承孔44c与第九B轴承孔44d,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二变形轴部21d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第三圆形轴部22d分别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至第九A轴承孔44c与第九B轴承孔44d,第二摩擦板43与第九连结元件44在第二铰链壳23的长孔23d内对立设置且相距一特定间隔。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二变形轴部21d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三摩擦垫圈56的变形贯通孔56a,且第三摩擦垫圈56在第二主铰链杆21的凸缘部21c与第二摩擦板43之间。进一步地,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二变形轴部21d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四摩擦垫圈57的变形贯通孔57a,且第四摩擦垫圈57在第二摩擦板43与第九连结元件44的摩擦部44a之间。此外,第二摩擦板43与第九连结元件44的插设有第二副铰链杆22的第八B轴承孔43b与第九B轴承孔44b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轴心共通的间隔筒部43d与44e ο进一步地,第二摩擦板43的围绕第八A轴承孔43a的两面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43c与43e,同样地,特别如图16所示,第九连结元件44的摩擦部44a也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44f。另外,第三摩擦垫圈56与第四摩擦垫圈57的两面上也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56b、56c与57b、57c,借助上述设计将能够产生稳定的摩擦力矩。
[0176]接着对吸引机构E的构成加以说明。吸引机构E包含第一吸引机构36及第二吸引机构45,其中,第一吸引机构36设置在位于第一铰链壳6的第一主铰链杆7的一侧,第二吸引机构45设置在位于第二铰链壳23的第二主铰链杆21的一侧。
[0177]首先,第一吸引机构36包含固定凸轮部37b、第一凸轮从动件47及后述的弹性手段F的第一弹性手段38。固定凸轮部37b设置在第四连结元件37的其中一面,第一凸轮从动件47具有转动凸轮部47b,转动凸轮部47b位于与固定凸轮部37b相对的一侧,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二变形轴部7d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一凸轮从动件47的中心部轴方向所设的变形贯通孔47a,使第一凸轮从动件47被第一主铰链杆7限制转动且能够往轴方向滑动。
[0178]其次,第二吸引机构45包含固定凸轮部44b、第二凸轮从动件51及后述的弹性手段F的第二弹性手段58。固定凸轮部44b设置在第九连结元件44的其中一面,第二凸轮从动件51具有转动凸轮部51b,转动凸轮部51b位于与固定凸轮部44b相对的一侧,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二变形轴部21d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二凸轮从动件51的中心部轴方向所设的变形贯通孔5 Ia,使第二凸轮从动件51被第二主铰链杆21限制转动且能够往轴方向滑动。
[0179]接着,弹性手段F包含第一弹性手段38及第二弹性手段58,其中,第一弹性手段38设置在第一主铰链杆7的一侧,第二弹性手段58设置在第二主铰链杆21的一侧。
[0180]其中,第一弹性手段38包含多个碟型弹簧48、一个按压用垫圈49及一个螺帽50。各碟型弹簧48与第一凸轮从动件47邻接而设,第一主铰链杆7的第二圆形轴部7e插入贯通于各碟型弹簧48的贯通孔48a,按压用垫圈49与碟型弹簧48邻接而设且具有变形贯通孔49a,螺帽50组装于第一主铰链杆7的外螺纹部7i。另外,通过对螺帽50进行锁合,第一弹性手段38将使第一吸引机构36的第一凸轮从动件47压接于第四连结元件37的固定凸轮部37b,并达成在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的第一摩擦板35的其中一侧与凸缘部7c之间,以及在第一摩擦板35的另一侧与摩擦部37a之间产生摩擦力矩的功能。
[0181]另外,第二弹性手段58包含多个碟型弹簧52、一个按压用垫圈53及一个螺帽54。各碟型弹簧52与第二凸轮从动件51邻接而设,第二主铰链杆21的第二圆形轴部21e插入贯通于各碟型弹簧52的贯通孔52a,按压用垫圈53与碟型弹簧52邻接而设且具有变形贯通孔53a,螺帽54组装于第二主铰链杆21的外螺纹部21i。另外,通过对螺帽54进行锁合,第二弹性手段58将使第二吸引机构45的第二凸轮从动件51压接于第九连结元件44的固定凸轮部44b,并达成在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的第二摩擦板43的其中一侧与凸缘部21c之间,以及在第二摩擦板43的另一侧与摩擦部44a之间产生摩擦力矩的功能。
[0182]接下来,对上述多轴铰链4的运作方式加以说明。特别如图19的(a)所示,当第二壳体3相对第一壳体2从开合角度为O度的闭合状态开启时,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与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同时运作而使第一壳体2—并开启。换句话说,伴随着第二壳体3的开启操作,连结于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二副铰链杆22的第三旋转齿轮28与第四旋转齿轮30将以第二副铰链杆22为支点往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咬合于上述的第三旋转齿轮28与第四旋转齿轮30,因此,连结于第一主铰链杆7与第一副铰链杆8且分别作为第二连结元件与第十连结元件的第一旋转齿轮19与第二旋转齿轮20,将以第一副铰链杆8为支点往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组装于第二主铰链杆21与第一主铰链杆7的支撑元件B与组装元件A分别往反方向转动,而使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2同步往相反方向开启。
[0183]另外需留意的是,图19的(a)?(e)是以第一壳体2为基准进行绘制,因此乍看之下像是只有第二壳体3在转动,但实际上,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是通过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与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而以相同的角度幅度往开启方向和闭合方向转动,以进行开合操作。
[0184]由此,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能够从图19的(a)所示的闭合状态开启至图19的(e)所示的合计开启360度的状态,或是闭合至O度的位置。换句话说,当使开启至360度的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2往与前述段落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时,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通过第一同步转动机构15与第二同步转动机构31而合上,由此将能够回到原先开合角度为O度的闭合状态。
[0185]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上述开合运作中,通过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4与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55产生出的摩擦力矩,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能够在任意状态下停止,且能够更稳定地维持在停止状态下。因此,即使对触控式的第二壳体3进行触控操作,第二壳体3也能够稳定地维持在其相对于第一壳体2的停止位置下,由此第二壳体3将不会往被推压的方向倒下。
[0186]另外,通过第一吸引机构36与第二吸引机构45的设置,本实施例的多轴铰链4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要达到O度和360度的开合角度前,第一凸轮从动件47与第二凸轮从动件51的转动凸轮部47b、51b的各凸部落入至第四连结元件37与第九连结元件44的固定凸轮部37b、44b的各凹部,使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自动转动,进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其停止位置(无栓锁功能)。另外,也可改变凸轮的形状和设置位置,使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在其它的开合角度下达到前述稳定停止的状态。
[0187]另外,本发明的多轴铰链4还能够缩短各铰链杆(第一主铰链杆7、第一副铰链杆8、第二主铰链杆21及第二副铰链杆22)的轴间距离,因此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进行开合操作时,将能够大幅缩小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各后端部之间产生的间隙。
[0188]进一步地,特别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多轴铰链4的内部构造隐藏在第一铰链壳6、第二铰链壳23以及第一筒状壳体13、第二筒状壳体14、第三筒状壳体32与第四筒状壳体33之中,而不会裸露至外部。因此,本发明的多轴铰链4具有较简洁利落的外观,且使用时产生的灰尘或尘埃不会附着于多轴铰链4的内部构造而产生脏污,此外也能够防止误触。
[0189]因此,本发明的多轴铰链4不仅能够使笔记型计算机I以其原来的使用方式供操作者使用,还能够通过多轴铰链4使第一壳体2相对第二壳体3同步往反方向弯折而形成近似L字型、山型、或者是重叠在一起而形成平板状,由此,在第二壳体3面向操作者的情况下,笔记型计算机I将能够以平板计算机等各式各样的形式供操作者使用。
[0190]借助上述构成,本发明的多轴铰链适合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等终端机器上,使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同步开启,且能够在合计360度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开合。其中,本发明的多轴铰链特别适合应用于兼具平板计算机功能的笔记型计算机。
【主权项】
1.一种多轴铰链,其使用四根平行配置的铰链杆可开合地连结终端机器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 其中,所述铰链杆中的第一主铰链杆与第一副铰链杆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链壳内,该第一主铰链杆上组装有组装元件,该组装元件组装至该第一壳体,所述铰链杆中的第二主铰链杆与第二副铰链杆通过多个连结元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铰链壳内,该第二主铰链杆上组装有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组装至该第二壳体,该第一副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通过其两侧分别设置的相互连结元件而可相互转动地连结, 该组装元件与该支撑元件通过第一同步转动机构及第二同步转动机构而同步往相反方向转动,且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二主铰链杆同时转动,其中该第一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一副铰链杆或是该第二主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的其中一方,该第二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一副铰链杆以及该第二主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的其中另一方,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二主铰链杆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摩擦力矩产生机构与吸引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铰链,其中该组装元件包含第一组装元件与第二组装元件以及第一连结板与第二连结板,该第一组装元件与该第二组装元件分别组装于该第一主铰链杆的两端,该第一连结板与该第二连结板用于连结该第一组装元件与该第二组装元件,该支撑元件包含第一支撑元件与第二支撑元件以及第三连结板与第四连结板,该第一支撑元件与该第二支撑元件分别组装于该第二主铰链杆的两端,该第三连结板与该第四连结板用于连结该第一支撑元件与该第二支撑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铰链,其中该第一副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的外侧端面以及该组装元件与该支撑元件的外侧端面之间呈现无段差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铰链,其中该第一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侧并包含第一双重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旋转齿轮以及第二旋转齿轮,该第一副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该第一双重齿轮,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分别咬合于该第一双重齿轮的各齿部,且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二主铰链杆插入贯通并卡合于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该第一旋转齿轮的端部设有齿部,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一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该第一旋转齿轮,该第二旋转齿轮咬合于该第一旋转齿轮,该第二主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该第二旋转齿轮,该第二旋转齿轮的端部具有齿部,且该第二旋转齿轮的该齿部咬合于该第一旋转齿轮的该齿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铰链,其中该第二同步转动机构设置在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其中另一侧并包含第二双重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第三旋转齿轮以及第四旋转齿轮,该第一副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该第二双重齿轮,该第三齿轮与该第四齿轮分别咬合于该第二双重齿轮的各齿部,且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二主铰链杆插入贯通并卡合于该第三齿轮与该第四齿轮,该第三旋转齿轮的端部设有齿部,该第一主铰链杆与该第一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该第三旋转齿轮,该第四旋转齿轮咬合于该第三旋转齿轮,该第二主铰链杆与该第二副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该第四旋转齿轮,该第四旋转齿轮的端部具有齿部,且该第四旋转齿轮的该齿部咬合于该第三旋转齿轮的该齿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铰链,其中该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包含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及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该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设置在该第一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该第一主铰链杆,该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设置在该第二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该第二主铰链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铰链,其中该吸引机构包含第一吸引机构及第二吸引机构,该第一吸引机构设置在该第一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该第一主铰链杆,该第二吸引机构设置在该第二主铰链杆的一侧并作用于该第二主铰链杆。8.—种终端机器,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轴铰链。
【文档编号】F16C11/12GK105972067SQ201610135544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0日
【发明人】加藤秀夫
【申请人】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