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709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pe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管,具体涉及一种PE给水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城市给水管通常采用PE材料(聚乙烯)复合钢丝网骨架作为管壁,对于管径较小、水压较低的使用环境,上述现有的PE给水管表现出优秀的工作状态。但随着城市用水需求的增长,给水管道的管径不断上升,管壁承受的水压也越来越大。在高压的作用下PE给水管容易变形、扭曲,导致产品使用寿命的缩短。通常采用加厚管壁的方法增强给水管的机械强度,但加厚管壁必然导致原料用量的增加,不利于成本控制。而加厚的管壁其自身重量增加,其承重、承压能力并未得到较大的提升。尤其是接头部位容易因管内压强过高而发生变形、渗漏,影响供水品质。同时PE供水管与接头连接的部位及其容易因遭受应力而破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强度、防变形的PE给水管。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PE给水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隔水层、吸能层、加强层及外层;所述隔水层为PE层,所述吸能层包括橡胶网格层,所述加强层为金属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
[0005]所述隔水层和外侧均由PE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够防止给水管中的水渗出管外。本实用新型特别在隔水层的外侧设置吸能层,当管内水压过高时,较薄的隔水层发生轻微的形变,将压力传导至吸能层。橡胶网格制成的吸能层具有较高的弹性,可以将高压区的压力分散至吸能层的各个部位,防止隔水层进一步形变。金属丝网层则主要其限位的作用,防止隔水层和吸能层在高压状态下过度形变,维持给水管的正常形状。即便隔水层因高压而破裂,由于有外层的存在,管道中的水也不会继续渗出管道外部。所述橡胶网格可选用任一种现有的人造或天然橡胶材料制备。所述金属丝网层可选用任一种金属材料制备。由于吸能层、加强层和外层的存在,本实用新型PE给水管能够承受更大的管内水压,不易形变、断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较薄的管壁也有利于节约原料。
[0006]所述隔水层的厚度为PE给水管内直径的2.5%~4.0% ;所述吸能层的厚度为隔水层1.4-2倍;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隔水层的0.7~1倍;所述外层的厚度为隔水层厚度的1.5-2.5 倍。
[0007]本实用新型对各层的厚度进行优化,隔水层的厚度较低,有利于吸能层承担管内的水压。外层厚度较高,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的PE给水管因外力损坏。
[0008]所述橡胶网格层为多根PE给水管轴向的橡胶条以及多根PE给水管径向的橡胶条交叉形成;橡胶条间的空隙与形成阵列状的缓冲空腔。
[0009]橡胶条受压后,将发生横向形变,缓冲空腔可以容纳形变的部分。而松散的缓冲空腔能够进一步增强吸能层的吸能效果,降低高压对给水管的损伤。
[0010]所述外层的表面设有多道PE给水管轴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表面设有多道PE给水管轴向的膨胀凹槽。
[0011]对于管径特大的给水管,加强筋有利于提高外层对给水管自重的承受能力,防止给水管因自重过高而断裂。对于给水管道局部堵塞或因低温而局部冻结的特殊情况,容易导致管内水体体积急剧膨胀,此时膨胀凹槽的存在可以允许外层内径在高压下的小幅度扩大,防止管道断裂。
[0012]一种所述的PE给水管的专用接头,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入口固定区及出口固定区,以及设置在入口固定区内侧的收缩区,设置在收缩区内侧的第一膨胀减压区,设置在第一膨胀减压区的第二膨胀减压区,设置在第二膨胀减压区和出口固定区的延伸区;所述入口固定区与出口固定区设有连接PE给水管端部的固定组件;所述收缩区其内直径为PE给水管内直径的0.7-0.9倍;所述第一膨胀减压区内壁设有环状的内凹弧面,其最大内直径为收缩区内直径的1.3-1.5倍;所述第二膨胀区的内直径沿第一膨胀区向延伸区逐渐增加,其最小内直径与所述膨胀减压区的最大内直径相等,其最大内直径与延伸区内直径相等;所述延伸区为一段直管,其内直径为PE给水管内直径的1.5-1.6倍。
[0013]水流进入收缩区后,由于管径变小,水流速度增快,管内水压短暂得增加,此时进入管径较大的第一膨胀减压区,水流速骤然减慢,其管内压力降低。再进入第二膨胀减压区后,由于其管径逐渐增加,管内水压也将逐渐发生较大幅度的降低,最终使接头内部承受的压力不足以使之变形、断裂。所述入口固定区与PE给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出口固定区与PE给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可选用任一种管道接头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实现。延伸区可根据管道排布的需求而延长或缩短其长度,以满足给水效果。
[0014]所述收缩区为一直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PE层、橡胶网格层、外PE层。
[0015]由于收缩区承受的压力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收缩区可以采用PE层、橡胶网格层、外PE层的结构,所述PE层、外PE层与上述隔水层、外层一致。所述橡胶网格层与上述橡胶网格层一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壁的剖面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PE给水管的展开分解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强筋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头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E给水管,如图2和图3,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隔水,1、吸能层2、加强层3及外层4 ;所述隔水层为PE层,所述吸能层包括橡胶网格层,所述加强层为金属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本实施例中,给水管的内直径为1.5米。
[0024]所述隔水层I的厚度为PE给水管内直径的2.5%;所述吸能层的厚度为隔水层2倍;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隔水层的0.7倍;所述外层的厚度为隔水层厚度的2.5倍。
[0025]所述橡胶网格层为多根PE给水管轴向的橡胶条以及多根PE给水管径向的橡胶条交叉形成;橡胶条间的空隙与形成阵列状的缓冲空腔21。
[0026]如图1,所述外层的表面设有4道PE给水管轴向的加强筋5,如图4所述加强筋表面设有4道PE给水管轴向的膨胀凹槽51。
[0027]一种所述的PE给水管的专用接头,如图5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入口固定区61及出口固定区62,以及设置在入口固定区63内侧的收缩区,设置在收缩区内侧的第一膨胀减压区64,设置在第一膨胀减压区内侧的第二膨胀减压区65,设置在第二膨胀减压区和出口固定区的延伸区66 ;所述入口固定区与出口固定区设有连接PE给水管端部的固定组件,本实施例中为设置在内壁的螺纹;所述收缩区其内直径为PE给水管内直径的0.7倍;所述第一膨胀减压区内壁设有环状的内凹弧面,其最大内直径为收缩区内直径的1.3倍;所述第二膨胀区的内直径沿第一膨胀区向延伸区逐渐增加,其最小内直径与所述膨胀减压区的最大内直径相等,其最大内直径与延伸区内直径相等;所述延伸区为一段直管,其内直径为PE给水管内直径的1.5倍。
[0028]所述收缩区为一直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PE层、橡胶网格层、外PE层。
[0029]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PE给水管,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隔水层、吸能层、加强层及外层;所述隔水层为PE层,所述吸能层包括橡胶网格层,所述加强层为金属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层的厚度为PE给水管内直径的2.5%?4.0% ;所述吸能层的厚度为隔水层1.4?2倍;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隔水层的0.7?I倍;所述外层的厚度为隔水层厚度的1.5?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网格层为多根PE给水管轴向的橡胶条以及多根PE给水管径向的橡胶条交叉形成;橡胶条间的空隙与形成阵列状的缓冲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PE给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表面设有多道PE给水管轴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表面设有多道PE给水管轴向的膨胀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PE给水管,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隔水层、吸能层、加强层及外层;所述隔水层为PE层,所述吸能层包括橡胶网格层,所述加强层为金属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
【IPC分类】F16L15-00, F16L9-147, F16L55-02, F16L55-027
【公开号】CN204345100
【申请号】CN201420767446
【发明人】肖康上, 李森德, 张广朝, 廖远达
【申请人】惠州市成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