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911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石油气储存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液化石油气钢瓶。
现在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内都存有高碳链烃烷,它不易汽化,最后残留在钢瓶内形成残液,给液化石油气用户带来不便,也浪费了能源。为了将残液利用,人们在钢瓶内设置了一根通到钢瓶底部的导管,导管上端与钢瓶口上的角阀密接,导管底端留有进液口,这样位于钢瓶底部的残液就会在石油气压力的作用下,首先被压出钢瓶而燃烧。但是残液在流经减压阀时才由液态变成气态,这时它会吸收热量使减压阀降温。如果钢瓶内残液很少,则不会给减压阀造成温度变化,但是如果钢瓶内残液较多,残液长时间在减压阀处汽化,则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减压阀变凉,甚至结霜,影响汽化效果,甚至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液化气在进入减压阀以前就已汽化的液化石油气钢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瓶体1、角阀2、导管3、减压阀5,还包括一与角阀2紧密连接的汽化室4。
汽化室4是一具有两个通气口并有相应容积的压力容器。
导管3上端封闭并紧密连接在汽化室4的一个通气口上,且在导管3高出汽化室4通气口平面的壁上开有通孔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附加了一个与角阀紧密连接的汽化室,在打开角阀用气时,钢瓶底部的残液首先通过导管被压入汽化室,汽化室容积足够容纳残液,在汽化室内部分残液由于压力减少首先汽化而流出钢瓶燃烧;其余残液由于液化石油气从导管的通孔内流入而充分被搅拌沸腾,残液和石油气混合后被带出汽化室。这样残液就不是一次性流经减压阀,而是分若干次流经,所以在减压阀处吸收的热量很少,不至于使减压阀降温。这样残液和石油气由于是混合后到达燃烧口处,也保证了石油气能被顺利点火燃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瓶体1、角阀2、导管3、减压阀5和汽化室4组成,角阀2的内口紧密安装在汽化室4的一个出口上,汽化室4与瓶体1密闭连接,汽化室4的容积是钢瓶容积的1/5;汽化室4的另一通口上紧密连接有导管3,导管3通到瓶体1的内底部,并留有进液口,导管3上端封闭并在高出汽化室4通口平面的壁上开有通孔6,角阀2的外口上安装减压阀5。当打开角阀2用气时,钢瓶底部的残液经由导管3被压入汽化室4,并被随后的石油气搅拌而混合,从而被带出汽化室4流经角阀2和减压阀5后到达燃烧口燃烧。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液化石油气钢瓶,包括瓶体(1)、角阀(2)、导管(3)、减压阀(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角阀(2)紧密连接的汽化室(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液化石油气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室(4)是一具有两个通气口并有相应容积的压力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液化石油气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上端封闭并紧密连接在汽化室(4)的一个通气口上,导管(3)高出汽化室(4)的通气口平面的壁上开有通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液化石油气钢瓶。它由瓶体、角阀、导管、减压阀和汽化室组成。它能将钢瓶内残液首先压入汽化室而与石油气混合后一起燃烧,它利于点火,并且不使减压阀降温,没有任何危险,完全符合行业要求。
文档编号F17C13/00GK2427712SQ0020816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日
发明者张玉祥 申请人:张玉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