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169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焊接、表面处理、医疗设备等领域,常常需要将不同气体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均勻 混配后再供气使用,因此,在众多领域中,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气体混配供气装置的性能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气体混合是否均 勻;二、对气体混配比例能否达到精确控制。现有的气体混配供气装置,虽然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但对于一些对性能要 求严格的用户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现有的气体混配供气装置普遍存在混配精度 难以控制的缺陷,还有就是,难以按照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来混配供气,例如授权公告号为 “CN1670244B”,名称为“气体配制系统及其气体配制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所述的 一种气体配制装置包括多个气体源和多个气体流量计,该多个气体源分别提供不同气体, 该多个气体流量计的一端分别通过导气管与各气体源相连,以控制各气体的流量;该气体 配制装置还包括一气体混合腔及一气体分析仪;该气体混合腔具有多个入口及一出口,该 多个气体流量计的另一端通过导气管与该气体混合腔的各入口相连通,该气体分析仪通过 导气管与该气体混合腔的出口相连通,该气体分析仪能测得气体混合腔内混合气体各组分 的浓度。在使用过程,上述发明所述的一种气体配制装置通过气体分析仪测量多种气体混 合均勻后各组分的浓度以及通过气体流量计来控制气体流速,但是,整个气体配制装置并 不存在相应的压力反馈组件和浓度反馈组件,所以,该气体配制装置不能自动调节压力和 浓度,不能够实现对压力和浓度的精确控制,也不能满足设备在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对稳 定混配供气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该气 体混配供气装置能够实现对压力和浓度的精确控制,以及满足设备在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 对稳定混配供气的需要。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包括有用于混配不同气体的混合器,以及与混合器连接 的气体传输管路,所述气体传输管路包括有气体输入管路和气体输出管路,所述气体输入 管路包括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第一气体管路包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前 电动阀和后电动阀;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之间装设有压力反馈组件,压力反馈组 件与前电动阀连接;第一气体管路与气体输出管路之间装设有浓度反馈组件,浓度反馈组 件与后电动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气体管路还包括第一调压器,以及输入端与气源连接的第一手动 阀,第一手动阀与第一调压器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第一调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电动阀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气体管路包括第二调压器,以及输入端与气源连接的第二手动阀, 第二手动阀与第二调压器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第二调压器的输出端与混合器连接。其中,所述气体输出管路包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稳压灌、第三调压器,稳 压灌的输入端与混合器连接。其中,所述气体输出管路还包括有输出端与气体输出口连接的电磁阀,电磁阀的 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调压器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反馈组件包括有压差器和压力控制器,压差器连接于所述后电动 阀的前级管路和所述第二调压器的后级管路之间,压力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前电动阀和压差 器之间。其中,所述浓度反馈组件包括有浓度测量仪和浓度控制器,浓度测量仪装设于所 述稳压灌的后级管路,浓度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后电动阀和浓度测量仪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调压器的上膜室与所述稳压灌的前级管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调压器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其中,所述第一调压器为减压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包括有用 于混配不同气体的混合器,以及与混合器连接的气体传输管路,所述气体传输管路包括有 气体输入管路和气体输出管路,所述气体输入管路包括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第 一气体管路包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前电动阀和后电动阀;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 体管路之间装设有压力反馈组件,压力反馈组件与前电动阀连接;第一气体管路与气体输 出管路之间装设有浓度反馈组件,浓度反馈组件与后电动阀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 型通过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将两种不同的待混合气体传输至混合器,两种不同气 体在混合器中经混合后通过气体输出管路传输出去,压力反馈组件通过对第一气体管路和 第二气体管路中传输气体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控制前电动阀的开度,使得第一气 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中的气体的气压在进入混合器前均衡;同时,浓度反馈组件通过对 气体输出管路中气体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控制后电动阀的开度来调节第一气体管 路进入混合器的气体含量,达到精确控制混合比例的目的,压力反馈组件和浓度反馈组件 的实时控制方式,满足了设备在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对稳定混配供气的需要。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 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第一手动阀 2——第一调压器 3——前电动阀4——压力控制器 5——后电动阀 6——浓度控制器7——浓度测量仪 8——第三调压器 9——电磁阀10——稳压灌11——混合器12——压差器13——第二调压器 14——第二手动阀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包括有包括有用于混配不 同气体的混合器11,以及与混合器11连接的气体传输管路,所述气体传输管路包括有气体 输入管路和气体输出管路,所述气体输入管路包括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第一气 体管路包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前电动阀3和后电动阀5 ;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 体管路之间装设有压力反馈组件,压力反馈组件与前电动阀3连接;第一气体管路与气体 输出管路之间装设有浓度反馈组件,浓度反馈组件与后电动阀5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将两种不同的待混 合气体(即如图1所示的气体A、B)传输至混合器11,气体A、B在混合器11中经混合后通 过气体输出管路传输出去;压力反馈组件在图1所示的a点、b点与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 体管路连接,压力反馈组件通过对a点、b点之间的气体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控制前 电动阀3中电机的转动状态,进而控制前电动阀3的阀座与阀芯的间隙,并通过调整第一气 体管路中气压的大小,使得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中的气体的气压在进入混合器11 前均衡;同时,浓度反馈组件通过对气体输出管路中气体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控制 后电动阀5中电机的转动状态,进而控制后电动阀5的阀座与阀芯的间隙,并通过调整第一 气体管路中流量的大小来调节第一气体管路进入混合器11的气体含量,进而达到精确控 制混合比例的目的;压力反馈组件和浓度反馈组件的实时控制方式,满足了设备在实际运 行工况条件下对稳定混配供气的需要。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体管路还包括第一调压器2,以及输入端与气源 连接的第一手动阀1,第一手动阀1与第一调压器2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第一调压器2 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电动阀3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压器2为减压阀。第一手动阀1设 置于第一气体管路的最前端,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手动阀1相当于第一气体管路的开关,第 一手动阀1的开闭动作可以实现对第一气体管路开启和关闭;第一调压器2设于第一手动 阀1的后面,由于第一气体管路输入端的气体A的气压大,在传输及随后的混合过程中,需 对气体A的气压进行调节,通过第一调压器2的调压作用,使得经过第一调压器2的气体A 的气压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所以,第一调压器2对稳定整个混配过程起到了重要 作用。第一调压器2可以是减压阀,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能够调节气压并使其稳定的调压
ο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体管路包括第二调压器13,以及输入端与气源 连接的第二手动阀14,第二手动阀14与第二调压器13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第二调压器 13的输出端与混合器11连接。由于第二手动阀14与第一手动阀1以及第二调压器13与 第一调压器2,在安装位置和效果方面一致,在此就不在重复描述。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体输出管路包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稳压灌 10、第三调压器8,稳压灌10的输入端与混合器11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经由混 合器11混合后的气体传输至稳压灌10,再传输至第三调压器8 ;经过混合后的气体进入稳 压灌10,通过稳压灌10的作用,使得气体压力稳定,进而减少设备在变化的工况下工作时 输出气体压力的波动,从而保证气体压力变化不大,为后续的焊接、表面处理等工作提供稳定的气源;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根据后续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整输出气体的压力和流量, 混合气体经过第三调压器的调节后,气体的压力和流量都能满足设备的实际需求后再进入 后续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输出管路还包括有电磁阀9,电磁阀9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 调压器8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9的输出端与气体输出口连接。在实际的焊接或者表面处 理等过程过程中,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切断气源;在第三调压器8的后面设置电磁阀 9,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气源,为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有效的防护手段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力反馈组件包括有压差器12和与压差器12连接的 压力控制器4,压差器12连接于所述后电动阀5的前级管路和所述第二调压器13的后级管 路之间,压力控制器4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电动阀3连接。在压力反馈组件安装过程中,压差 器12分别与第一气体管路的a点和第二气体管路的b点连接,压力控制器4的信号输入端 与压差器1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压力控制器4的输出端与前电动阀3的电机连接;该压力 反馈组件通过压差器12测量a点和b点之间的气体压力差,并将压力差信号传输至压力控 制器4,压力控制器4根据压差器12反馈的压力差信号输出到前电动阀3的信号接收端,前 电动阀3接收到压力控制器4传输的信号后,前电动阀3中的电机启动,进而带动前电动阀 3的阀芯运动,从而调整前电动阀3的阀座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并随时调整前电动阀3的开 度,最终使得经过调压后的气体A与气体B的压力在进入混合器11前均衡,这样有利于两 种气体在混合器11中的混合。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浓度反馈组件包括有浓度测量仪7和与浓度测量仪7 连接的浓度控制器6,浓度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电动阀5连接,浓度测量仪7装设于 所述稳压灌10的后级管路。在浓度反馈组件安装过程中,浓度测量仪7接入气体输出管 路,浓度测量仪7的信号输出端与浓度控制器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浓度控制器6的输入端 与后电动阀5的电机连接;该浓度反馈组件通过浓度测量仪7经过混合器11混合后的气体 A、B的百分比含量,再通过浓度测量仪7将测量的浓度信号传输给浓度控制器6,浓度控制 器6再根据设备对气体A、B的需求值和实测值的分析对比,将反馈信号输出到后电动阀5 的信号接收端,后电动阀5接收到浓度控制器6传输的信号后,后电动阀5中的电机启动, 进而带动后电动阀5的阀芯运动,从而调整后电动阀5的阀座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并随时调 整后电动阀5的开度,从而调节第一气体管路进入混合器11的气体A的含量,达到精确控 制混合比例的目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调压器13的上膜室与所述稳压灌10的前级管路 连接。将第二调压器13的上膜室直接与稳压灌10的前级管路连接,使得气体B在进入混 合器11前的压力和流量是通过第二调压器13来调节的,第二调压器13的出口压力和流量 直接受经由混合器11混合后出口的混合气体压力的影响;通过在第二调压器13与混合后 的气体建立反馈连接,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和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调节能力,进一步提 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混配供气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压器13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该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直接与混合器11的输出端连接,可以保持混合器11输出气体的压力恒 定。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包括有用于混配不同气体的混合器(11),以及与混合器(11)连接的气体传输管路,所述气体传输管路包括有气体输入管路和气体输出管路,所述气体输入管路包括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气体管路包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前电动阀(3)和后电动阀(5);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之间装设有压力反馈组件,压力反馈组件与前电动阀(3)连接;第一气体管路与气体输出管路之间装设有浓度反馈组件,浓度反馈组件与后电动阀(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管路还 包括第一调压器(2),以及输入端与气源连接的第一手动阀(1),第一手动阀(1)与第一调 压器(2 )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第一调压器(2 )的输出端与所述前电动阀(3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管路包 括第二调压器(13),以及输入端与气源连接的第二手动阀(14),第二手动阀(14)与第二调 压器(13)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第二调压器(13)的输出端与混合器(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出管路包 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稳压灌(10)、第三调压器(8),稳压灌(10)的输入端与混合 器(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出管路还 包括有输出端与气体输出口连接的电磁阀(9),电磁阀(9)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调压器(8) 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反馈组件包 括有压差器(12)和压力控制器(4),压差器(12)连接于所述后电动阀(5)的前级管路和 所述第二调压器(13)的后级管路之间,压力控制器(4)连接于所述前电动阀(3)和压差器(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反馈组件包 括有浓度测量仪(7)和浓度控制器(6),浓度测量仪(7)装设于所述稳压灌(10)的后级管 路,浓度控制器(6 )连接于所述后电动阀(5 )和浓度测量仪(7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压器(13) 的上膜室与所述稳压灌(10)的前级管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调压器(13)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调压器(2)为减压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混配供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用于混配不同气体的混合器,以及与混合器连接的气体传输管路,所述气体传输管路包括有第一气体管路、第二气体管路以及气体输出管路,第一气体管路包括有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前电动阀和后电动阀;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之间装设有压力反馈组件,压力反馈组件与前电动阀连接;第一气体管路与气体输出管路之间装设有浓度反馈组件,浓度反馈组件与后电动阀连接;压力反馈组件和浓度反馈组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实时控制,实现了精确控制气体混合比例,也满足了设备在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对稳定混配供气的需要。
文档编号F17D1/02GK201764255SQ20102051803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武得钰, 王跃峰, 田大荣, 邓海军, 雷爱国 申请人: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