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新型仪表风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731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化天然气加注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新型仪表风撬。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新兴能源,生产和使用在我国有长足发展,因其优势明显,目前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广泛使用,而LNG加注站需要干净、稳定的气源来对设备进行吹扫,加注站上的气动紧急切断阀需要干净、稳定的气源来控制,如果气源不干净、不稳定,就会对加注站的吹扫起不到作用,导致气动紧急切断阀失效,所以提供干净、安全可靠、稳定的气源对于加注站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按照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新型仪表风撬,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油空气压缩机、螺纹球阀A、氮气瓶、螺纹球阀B、氧压阀组、放散根部阀、压力表根部阀、安全放散阀、压力变送器、压力表、缓冲罐、修理阀A、过滤器、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根部阀、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 、修理阀B,所述无油空气压缩机和氮气瓶分别连接缓冲罐的一端,所述无油空气压缩机与缓冲罐之间安装有螺纹球阀A,所述氮气瓶与缓冲罐之间内装有螺纹球阀B和氧压阀组,所述缓冲罐上设置安全放散阀、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所述缓冲罐与安全放散阀和压力变送器之间分别安装有放散根部阀,所述缓冲罐与压力表之间安装有压力表根部阀,所述缓冲罐的另一端的主管道上安装有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与修理阀A、过滤器、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和修理阀B并联,所述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与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和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根部阀并联。

所述过滤器为高压角式过滤器,下进侧出结构。

所述撬体管道采用玛钢材质。

所述修理阀B与加注站设备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新型仪表风撬,工艺简单、适用于加气站建设、占地面积小、成本低;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压缩速度快,节能环保;采用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保证气体的干燥、采用缓冲罐保证气体的流速稳定,在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探测缓冲罐内气体压力并显示,直观的显示设备内气体压力变化,同时设置有安全放散阀,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壳体管道采用玛钢材质,拆装简单;设置有修理阀A和修理阀B,打开旁通阀即可在线修理,方便维修、易于维护,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无油空气压缩机-1、螺纹球阀A-2、氮气瓶-3、螺纹球阀B-4、氧压阀组-5、放散根部阀-6、压力表根部阀-7、安全放散阀 -8、压力变送器-9、压力表-10、缓冲罐-11、修理阀A-12、过滤器-13、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14、旁通阀-15、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根部阀-16、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17 、修理阀B -18。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新型仪表风撬,包括无油空气压缩机1、螺纹球阀A2、氮气瓶3、螺纹球阀B2、氧压阀组5、放散根部阀6、压力表根部阀7、安全放散阀8、压力变送器9、压力表10、缓冲罐11、修理阀A12、过滤器13、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14、旁通阀15、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根部阀16、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17 、修理阀B18。所述无油空气压缩机1和氮气瓶3分别连接缓冲罐11的一端,所述无油空气压缩机1与缓冲罐11之间安装有螺纹球阀A2,所述氮气瓶3与缓冲罐11之间内装有螺纹球阀B2和氧压阀组5,所述缓冲罐11上设置安全放散阀8、压力变送器9和压力表10,所述缓冲罐11与安全放散阀8和压力变送器9之间分别安装有放散根部阀6,所述缓冲罐11与压力表10之间安装有压力表根部阀7,所述缓冲罐11的另一端的主管道上安装有旁通阀15,所述旁通阀15与修理阀A12、过滤器13、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17和修理阀B18并联,所述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旁通阀17与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14和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根部阀16并联。

实施例2

本发明为加注站提供气源时,无油空气压缩机1将空气压缩至缓冲罐11,氮气瓶3内氮气进入缓冲罐11,通过压力表10现场显示,压力变送器9远传显示,安全超压放散阀8放散后分别经过修理阀A12、过滤器13、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14和修理阀B18后将气源输送到加注站,当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14需要修理时,关闭修理阀A12和修理阀B18,打开旁通阀15即可在线修理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14及过滤器13。本发明结构简单、适用于为加注站提供空气吹扫用气及气动紧急切断阀仪表气提供气源的装置,采用撬装式结构、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撬体管道采用玛钢件材质,不用焊接,拆卸维修方便,撬体上配有压力表10、压力变送器9、安全超压放散阀8,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