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LNG工业民用供气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76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新型LNG工业民用供气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气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LNG工业民用供气柜。



背景技术:

为了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城市能源结构、解决城市面源污染问题许多地区积极推进煤改气工程,但液化天然气的气体形态体积太大且易挥发,因此液化天然气平常多以液体形态存储,使用时经气化装置气化使用。

液化天然气气化装置通常包括液化天然气储罐、工艺管道、阀门、气化器、集中放散装置和调压装置等,各设备分散设置相互独立占地面积大,储罐直立设置搬运时易发生倾倒,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使用时气化器受热不均易出现翅片结冰的现象,使得整个气化过程中温度较低,降低了气化量和整体的气化效率。另外,LNG实际存储环境温度远高于液化温度,且小型LNG气化站多采用杜瓦瓶作为储存容器,虽然杜瓦瓶具备保温隔热的效果,但隔热不可能达到100%,瓶内温度难免会上升,造成瓶内升压,因此LNG总是存在气化蒸发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LNG工业民用供气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化天然气气化装置占地面积大,储罐直立设置搬运时易发生倾倒,气化器受热不均影响气化量和气化效率,且LNG储液瓶内存在气化蒸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LNG工业民用供气柜,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卧式支架,

所述卧式支架中央设有储液罐,

所述卧式支架的横向棱柱上设置有气化器,

所述气化器包括相互连接且横向设置的第一翅片管组、第二翅片管组、第三翅片管组和第四翅片管组,

所述第一翅片管组、所述第二翅片管组、所述第三翅片管组和所述第四翅片管组均与所述横向棱柱平行,

所述气化器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系统与加臭器、一级减压阀、一级安全阀、一级压力表、二级减压阀、二级安全阀和二级压力表依次连接,

所述气化器与所述储液罐外缘之间存在空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空隙长度与所述储液罐直径的比值为1:4~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监测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位监测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路系统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磁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灭火器和可燃气体监测装置,

所述可燃气体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翅片管组、所述第二翅片管组、所述第三翅片管组和所述第四翅片管组均包括1~5个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呈折线形或弧形分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卧式支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当LNG液体外排时,先通过储液罐的自增压系统,使储液罐压力升高,然后打开储液罐液相出口阀,通过压力差将储液罐内的LNG送至气化器,依次经过第一翅片管组、第二翅片管组、第三翅片管组和第四翅片管组逐渐气化后,经加臭、调压、计量等工序送入市政燃气管网。其中,使用时,第一翅片管组、第二翅片管组、第三翅片管组和第四翅片管组的翅片将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进而使得不同翅片管组附近温度较低。又由于第一翅片管组、第二翅片管组、第三翅片管组和第四翅片管组分别设置在卧式支架的四个横向棱柱处,在四个翅片管组的共同作用下,卧式支架的中央区域温度最低且区域内各部分温度均匀,将储液罐设置在卧式支架中央,有效保证了储液罐所处区域的环境温度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且瓶体各部位受热均匀,有效避免了储液罐在长期使用下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造成瓶内温度上升、压力升高、产生液体气化蒸发等现象,同时避免了瓶体长期受热不均造成瓶体失稳的现象出现,这一设置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储液罐通过卧式支架横向放置,避免了直立放置储液罐在搬运过程中易发生倾倒的弊端;改变了传统空温式气化器集中吸热、气化的固有模式,将集中式的气化装置进行分散式设置,有效保证了气化器中每个翅片管组均能与空气充分接触并受热均匀,避免了翅片出现结冰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整个气化过程中温度适中,有效提高了气化量和整体的气化效率,同时将气化器与储液罐相结合有效利用了储液罐的周边空间,节省了系统整体的占地面积;另外,气化器与储液罐外缘之间存在一定空隙,避免了不同翅片管组吸收热量过多造成周围温度过低,使得储液罐出现损伤,影响其正常使用,确保了系统使用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储液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液位监测器,用户可根据其检测数据随时了解到储液罐的相关信息(如瓶内温度、压力或液位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控制器对其他设备或装置做出控制,以确保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储液罐和气化器均设置在供气柜上,供气柜上设置有灭火器和可燃气体监测装置,若使用时发生意外情况出现气体泄漏或燃烧,灭火器可自动感应险情,自动喷出灭火药剂,同时可燃气体监测装置将信息传送至控制器,有控制器控制相关警报装置进行提醒或关闭相关阀门,避免气体继续外泄、险情继续蔓延。这一设置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操作人员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4、本实用新型第一翅片管组、第二翅片管组、第三翅片管组和第四翅片管组均包括1~5个翅片管,翅片管呈锥形或弧形分布,可根据供气需求或储液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组合形式,保证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结构简单、稳定,设计科学合理。

5、本实用新型柜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便于用户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要求对设备进行移动,这一设置有效降低了设备搬运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柜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结构框线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2-卧式支架,21-横向棱柱,3-气化器,31-第一翅片管组,32-第二翅片管组,33-第三翅片管组,34-第四翅片管组,4-管路系统,5-一级减压阀,6-一级安全阀,7-一级压力表,8-二级减压阀,9-二级安全阀,10-二级压力表,11-空隙,12-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液位监测器,15-控制器,16-电磁阀,17-灭火器,18-可燃气体监测装置,19-万向轮,20-柜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LNG工业民用供气柜,包括柜体20和设置在柜体20内的卧式支架2,

卧式支架2中央设有储液罐1,

卧式支架2的横向棱柱21上设置有气化器3,

气化器3包括相互连接且横向设置的第一翅片管组31、第二翅片管组32、第三翅片管组33和第四翅片管组34,

第一翅片管组31、第二翅片管组32、第三翅片管组33和第四翅片管组34均与横向棱柱21平行,

气化器3一端与储液罐1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系统4与加臭器、一级减压阀5、一级安全阀6、一级压力表7、二级减压阀8、二级安全阀9和二级压力表10依次连接,

气化器3与储液罐1外缘之间存在空隙11。

当LNG液体外排时,先通过储液罐1的自增压系统,使储液罐1压力升高,然后打开储液罐1液相出口阀,通过压力差将储液罐1内的LNG送至气化器3,依次经过第一翅片管组31、第二翅片管组32、第三翅片管组33和第四翅片管组34逐渐气化后,经加臭、调压、计量等工序送入市政燃气管网。其中,使用时,第一翅片管组31、第二翅片管组32、第三翅片管组33和第四翅片管组34的翅片将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进而使得不同翅片管组附近温度较低。又由于第一翅片管组31、第二翅片管组32、第三翅片管组33和第四翅片管组34分别设置在卧式支架2的四个横向棱柱21处,在四个翅片管组的共同作用下,卧式支架2的中央区域温度最低且区域内各部分温度均匀,将储液罐1设置在卧式支架2中央,有效保证了储液罐1所处区域的环境温度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且瓶体各部位受热均匀,有效避免了储液罐1在长期使用下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造成瓶内温度上升、压力升高、产生液体气化蒸发等现象,同时避免了瓶体长期受热不均造成瓶体失稳的现象出现,这一设置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储液罐通过卧式支架横向放置,避免了直立放置储液罐在搬运过程中易发生倾倒的弊端;改变了传统空温式气化器集中吸热、气化的固有模式,将集中式的气化装置进行分散式设置,有效保证了气化器中每个翅片管组均能与空气充分接触并受热均匀,避免了翅片出现结冰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整个气化过程中温度适中,有效提高了气化量和整体的气化效率,同时将气化器与储液罐相结合有效利用了储液罐的周边空间,节省了系统整体的占地面积;另外,气化器与储液罐外缘之间存在一定空隙,避免了不同翅片管组吸收热量过多造成周围温度过低,使得储液罐出现损伤,影响其正常使用,确保了系统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空隙11长度与储液罐1直径的比值为1:4~6。

进一步,储液罐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液位监测器14,

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液位监测器14均与控制器15连接。

储液罐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和液位监测器14,用户可根据其检测数据随时了解到储液罐1的相关信息(如瓶内温度、压力或液位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控制器15对其他设备或装置做出控制,以确保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管路系统4上设置有与控制器15连接的电磁阀16。

进一步,柜体20上设置有灭火器17和可燃气体监测装置18,

可燃气体监测装置18与控制器15连接。

储液罐1和气化器3均设置在柜体20上,柜体20上设置有灭火器17和可燃气体监测装置18,若使用时发生意外情况出现气体泄漏或燃烧,灭火器18可自动感应险情,自动喷出灭火药剂,同时可燃气体监测装置18将信息传送至控制器15,有控制器15控制相关警报装置进行提醒或关闭相关阀门,避免气体继续外泄、险情继续蔓延。这一设置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操作人员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进一步,第一翅片管组31、第二翅片管组32、第三翅片管组33和第四翅片管组34均包括1~5个翅片管,翅片管呈折线形或弧形分布。

第一翅片管组31、第二翅片管组32、第三翅片管组33和第四翅片管组34均包括1~5个翅片管,翅片管呈锥形或弧形分布,可根据供气需求或储液罐1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组合形式,保证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结构简单、稳定,设计科学合理。

进一步,卧式支架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9。

卧式支架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9,便于用户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要求对设备进行移动,这一设置有效降低了设备搬运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