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189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具体地说是在漏斗下部的锥形通道的周边附加了螺旋形的通道的一种漏斗,属于日用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漏斗被广泛用来导引液体、粉体或粒状体的下落,比如向小口的瓶内装东西等。目前常见的漏斗有两部分组成,一个为上部的广口,一个为下部的锥形通道。但是,在用漏斗导引粉状物体或者粒状物体的时候,经常发生下部的锥形通道被堵塞的情况,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是由广口、锥形通道与螺旋通道组成的,所述广口位于漏斗的上方,所述锥形通道位于广口的下方,漏斗的锥形通道上附有一螺旋通道,所述的螺旋通道的轴线与锥形通道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旋通道的上部与广口相交,相交部分为没有实体的空腔,所述螺旋通道的内壁与所述锥形通道的外壁相交,相交处为没有实体的空腔,在横切面上,螺旋通道的外壁到锥形通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锥形通道的横切圆的半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通道上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下部的横截面积,且横截面积由上而下成梯度变化;

更进一步地,为北半球的用户提供的带螺旋通道的漏斗的螺旋通道由上向下看为右螺旋,为南半球的用户提供的带螺旋通道的漏斗的螺旋通道由上向下看为左螺旋;

更进一步地,为了漏斗的下部与瓶口等容器内壁的良好贴和,在螺旋通道的外部安装有包络锥形筒。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在应用该漏斗导引粉料或粒状料时,不会发生堵塞现象。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北半球由上向下倾倒液体或粒状体时,液体或粒状体会形成由上向下看的右螺旋运动;而在南半球则会形成左螺旋运动,而本发明设计的漏斗,在锥形通道的外围附加了螺旋通道,在由上向下倾倒液体或者粒状体时,流体会形成螺旋运动,而这些物体会进入在锥形通道旁附加的螺旋通道中,从而使中间的锥形通道流通空气,不会堵塞通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带有左旋螺旋通道的示意图,图3为外面带有包络锥形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广口,2、锥形通道,3、螺旋通道,4、包络锥形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是由广口1、锥形通道2与螺旋通道3组成的,所述广口1位于漏斗的上方,所述锥形通道2位于广口1的下方,所述的螺旋通道3与锥形通道2轴线平行,螺旋通道3的上部与广口1相交,相交部分为没有实体的空腔,所述螺旋通道3的内壁与所述锥形通道2的外壁相交,相交处为没有实体的空腔,在横切面上,螺旋通道3的外壁到锥形通道2的轴线的距离大于锥形通道2的横切圆的半径。所述的螺旋通道3上部的横截面积大于螺旋通道3下部的横截面积,且横截面积由上而下成梯度变化,更进一步地,为北半球的用户提供的带螺旋通道的漏斗的螺旋通道3由上向下看为右螺旋。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是由广口1、锥形通道2与螺旋通道3组成的,所述广口1位于漏斗的上方,所述锥形通道2位于广口1的下方,所述的螺旋通道3与锥形通道2轴线平行,螺旋通道3的上部与广口1相交,相交部分为没有实体的空腔,所述螺旋通道3的内壁与所述锥形通道2的外壁相交,相交处为没有实体的空腔,在横切面上,螺旋通道3的外壁到锥形通道2的轴线的距离大于锥形通道2的横切圆的半径。所述的螺旋通道3上部的横截面积大于螺旋通道3下部的横截面积,且横截面积由上而下成梯度变化,为南半球的用户提供的带螺旋通道的漏斗的螺旋通道3由上向下看为左螺旋。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带螺旋通道的漏斗,是由广口1、锥形通道2与螺旋通道3组成的,所述广口1位于漏斗的上方,所述锥形通道2位于广口1的下方,所述的螺旋通道3与锥形通道2轴线平行,螺旋通道3的上部与广口1相交,相交部分为没有实体的空腔,所述螺旋通道3的内壁与所述锥形通道2的外壁相交,相交处为没有实体的空腔,在横切面上,螺旋通道3的外壁到锥形通道2的轴线的距离大于锥形通道2的横切圆的半径。为了漏斗的下部与瓶子等容器口部内壁的良好贴和,在螺旋通道3的外部安装有包络锥形筒4。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