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5288阅读:7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漏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漏斗,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漏斗。



背景技术:

漏斗是方便向细颈容器中加注液体的工具。CN02814385.X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可折叠漏斗与商业方法》,其由扁平片材料制成的漏斗坯料,该漏斗坯料形成相对边缘,坯料边缘复合有粘合剂;通过相对边缘上的粘合剂的粘接使坯料形成漏斗。

该漏斗方便运输包装,且便于使用;但是其采用粘合剂粘接,需要在坯料的边缘设置粘合剂,制造工序多,成本增加,且用户使用时,需要撕掉离型纸,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运输且方便使用、制造成本低的折叠漏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折叠漏斗,包括片状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体为扇环结构,所述基体上设有插缝,所述插缝的长度小于所述基体的母线长;所述基体的第一侧边上连接有外凸于所述基体的插片,通过所述插片插入到所述插缝内将所述基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对接在一起形成漏斗;并且,在所述插片插入到所述插缝内时,所述第一侧边叠合在所述第二侧边上。

较好的,所述插缝沿所述基体的半径方向设置。

优选所述插缝的长度与所述插片的宽度相适配。该结构便于保证漏斗的密封性,防止液体漏出。

为方便使用者拿捏,可以在所述基体的外环边缘上间隔设有外凸于所述基体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基体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基体的第二侧边;

所述基体上设有第一卡缝,所述第一卡缝连接所述第一凸起的内侧边缘,并且所述第一卡缝的长度小于所述基体的母线的长度;对应地,所述基体的第二侧边上连接有外凸于所述第二侧边的卡片,所述卡片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二卡缝,所述卡片卡入 到所述第一卡缝内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叠合在一起。

优选,所述第一卡缝沿所述基体的半径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可以为半圆形。该结构外形美观,且便于拿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漏斗,通过相对应部件的插接即可形成漏斗,操作方便,避免使用胶水所导致的制造工序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且便于包装运输,降低了包装运输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折叠状态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折叠漏斗包括:

基体1,为片状结构,采用有弹性的材料制备,例如塑料片、金属片等,也可以是纸片;为扇环结构,基体1弯折后形成圆台状漏斗。

基体1上设有靠近基体1的第一侧边位置设有插缝2,插缝2沿基体1的半径方向设置,并且插缝2的长度小于基体1的母线长。

基体1的第一侧边11上连接有外凸于基体1的第一侧边的插片3,插片3的宽度与插缝2的长度相适配。

基体1的外环边缘上间隔设有外凸于基体1的第一凸起41和第二凸起42,第一凸起41靠近基体1的第一侧边11,第二凸起42靠近基体1的第二侧边12;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41和第二凸起42均为半圆形。

基体1上设有第一卡缝5,第一卡缝5沿基体1的半径方向设置,并且第一卡缝5连接第一凸起41的内侧边缘,并且第一卡缝5的长度小于基体1的母线的长度。

对应地,基体1的第二侧边12上连接有外凸于第二侧边12的卡片6,卡片6与第二侧边12之间具有第二卡缝7;第二卡缝7与第一卡缝5反向设置,即第二卡缝7朝向基体1的内环,第一卡缝5朝向基体1的外环边缘;通过第二卡缝7,卡片能卡入到第一卡缝5内并且在两者卡接后,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42叠合在一起。

包装运输时,直接将各基体叠合在一起,即节省空间,又能保证运输安全;需要使用时,有使用者自行将插片3插入到插缝2内,同时将第一卡缝卡入到第二卡缝内后即可形成漏斗,并且两个凸起叠合在一起形成方便手捏,使用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