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旋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5792发布日期:2019-05-17 20:3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装旋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灌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灌装旋盖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生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受重视,不管是在平时的早餐或在平时的零时等都会涉及到牛奶、豆奶或其它饮料等。现在饮料的灌装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其中的目标是相同,都是为防止饮料感染细菌,加快灌装速度,灌装的量准确。现有的饮料灌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插入式灌装,第二种是隔空灌装,但是不管哪种灌装方式都是需要在灌装前对空灌装瓶进行放入需要固定的链条夹或传送装置上。不管是何种的灌装方式,在灌装好后需要对饮料进行封盖。

现有的很多的灌装旋盖机都是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的,同时灌装旋盖的效率不高,从而使得在饮料灌装的过程影响饮料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旋盖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简化灌装旋盖机结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装旋盖机,包括机架和位于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瓶体模腔,所述工作台外侧依次设置有自动上瓶工位、灌装工位、旋盖工位以及顶瓶工位;所述灌装工位包括灌装头,所述灌装头顶部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有储液桶,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控制泵;所述灌装头连接有升降台。

可选的,所述灌装头包括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上的灌装插管,所述灌装插管顶部连通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储液桶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升降台连接。

可选的,所述灌装头还包括管正套和压缩弹簧,所述管正套安装于所述基座下方并且套接在所述灌装插管上,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灌装插管上并且处在所述基座与所述管正套之间,所述压缩弹簧上端、下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管正套接触。

可选的,所述旋盖工位包括支架、液压泵、旋盖头、瓶盖引入装置、传送链和控制装置;所述支架包括横板、支撑柱、底板和活动板,所述横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活动板通过轴承套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底部;所述液压泵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瓶盖引入装置切斜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上的圆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传送链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液压泵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送链上设有多个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设置为“U”字形。

可选的,所述管正套下端具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管正腔体。

可选的,还包括升降导向机构,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和导向柱,所述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导向套中,并与所述导向套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柱上端与所述升降台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送链的同侧上端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夹,所述压紧夹设置为“U”字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装旋盖机进行灌装时,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使灌装插管插入瓶子中的适当位置,能够有效避免液体物料起泡,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整机多工位一体化式结构布局,在一台设备的工作台上可设置不同的动作工位,实现全自动生产。基本杜绝报废品和次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自动化程度高、节约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灌装旋盖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灌装旋盖机灌装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灌装旋盖机旋盖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瓶盖引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横板、3支撑柱、4地板、5液压泵Ⅰ、6轴承套、7电机、8旋盖头、9瓶盖引入装置、10传送链、11悬挂装置、12压紧装置、13压紧夹、14液压泵Ⅱ、15紧压片、16滞留区、17缓冲区、18灌装瓶盖、19灌装瓶、20工作台、21瓶体模腔、22-1自动上瓶工位、22-2顶瓶工位、23灌装工位、24旋盖工位、25进液管、26储液桶、27控制泵、28升降台、29基座、30灌装插管、31回液管、32管正套、33压缩弹簧、34导向套、35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旋盖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简化灌装旋盖机结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装旋盖机,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工作台20,工作台2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瓶体模腔21,工作台20外侧依次设置有自动上瓶工位22-1、灌装工位23、旋盖工位24以及顶瓶工位22-2;灌装工位23包括灌装头,灌装头顶部连通有进液管25,进液管25连接有储液桶26,进液管25上安装有控制泵27;灌装头连接有升降台28。灌装头包括基座29和位于基座29上的灌装插管30,灌装插管30顶部连通有回液管31,回液管31与储液桶26连接,基座29与升降台28连接。灌装完成后,灌装头内多余的液体经由回液管31流回储液桶26中。

灌装头还包括管正套32和压缩弹簧33,管正套32安装于基座29下方并且套接在灌装插管30上,压缩弹簧33套接在灌装插管30上并且处在基座29与管正套32之间,压缩弹簧33上端、下端分别与基座29和管正套32接触。

管正套32下端具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管正腔体。还包括升降导向机构,升降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34和导向柱35,导向套34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导向柱35位于导向套34中,并与导向套34滑动配合,导向柱35上端与升降台28连接。

使用时,灌装瓶19首先通过自动上瓶工位22-1安装到瓶体模腔21上,并输送到灌装工位23,其灌装瓶体被依次置于管正套32下方,升降台28带动灌装插管30伸入瓶中,开始灌装操作,当灌装完成后,瓶体模腔21带动灌装好的灌装瓶19移动到旋盖工位24进行旋盖操作,完成旋盖操作的灌装瓶19最终在顶瓶工位22-2卸下。

进一步优选的,旋盖工位包括支架1、液压泵、4个电机7、旋盖头8、瓶盖引入装置9、传送链10、压紧装置12和控制装置。液压泵包括液压泵Ⅰ5和液压泵Ⅱ14。

支架包括横板2、4根支撑柱3、底板4和活动板。横板2设置在支撑柱3的顶端,支撑柱3顶部设置为螺纹结构,通过螺丝把横板2机芯固定。活动板通过轴承套6活动设置在支撑柱3上,轴承套6与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底板4设置在支撑柱3底部,底板4设置的比横板2和活动板的长度长。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液压泵Ⅰ5和电机7连接。

液压泵Ⅰ5一端设置在横板2上,另一端设置在活动板上,液压泵Ⅰ5上下运动带动活动板上下运动。电机7竖直固定在活动板底部,电机7为步进电机,旋盖头8设置在电机7的转轴上,旋盖头8设置为圆形套,套内设置有凹凸的条纹,通过条纹带动瓶盖拧紧。底板4上位于电机7的正下方设置有圆孔,圆孔的个数与电机的个数相同,圆孔的大小比旋盖头8稍微大。

瓶盖引入装置9切斜设置在底板4上且与底板4上的圆孔在同一条直线上。瓶盖引入装置9设置为内部空心的方形壳体,出口处底部设置为水平的缓冲区17,顶部设置为水平的滞留区16,缓冲区17与传送链10上的灌装瓶19顶部竖直高度间隔0.5厘米-2厘米,缓冲区17的长度为2厘米-4厘米。方形壳体倾斜放置,由于瓶盖的重力作用会对最前端的那个瓶盖长生推力,在最前面的那个瓶盖到达缓冲区17时,在推力作用把瓶盖推出缓冲区17,在瓶盖有一半没有缓冲区17支撑时,瓶盖前边一半会向下倾斜,瓶盖后面一半的顶部会接触顶在滞留区16底部,后面一个瓶盖刚好嵌入在瓶盖后面一半的底部上,从而使得瓶盖后面一半与滞留区16底部长生摩擦,不会直接掉下,当灌装瓶灌装完毕被传送链10带到灌装瓶盖18底部时,瓶盖前边一半下倾斜部分会扣在灌装瓶19的顶部,从而被灌装瓶19带走,到电机7正下方时被统一进行封盖处理。

传送链10设置在底板4的底部,传送链10上设有若干个悬挂装置11,悬挂装置11设置为“U”字形。传送链10上的悬挂装置11主要用于悬挂灌装瓶,达到与传送带一样的效果。

传送链10的同侧上端、下端或传送链10的对立侧设置有压紧装置12。压紧装置12包括压紧夹13和液压泵Ⅱ14,液压泵Ⅱ14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液压泵Ⅱ14通过液压泵轴与压紧夹13的背侧固定连接,压紧夹13设置为“U”字形。压紧夹13上设置有紧压片15,紧压片15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或塑胶,紧压片15设置为弧形,固定在压紧夹13的“U”字形边缘。压紧装置12主要是在电机对瓶盖进行拧紧时,防止灌装瓶跟随电机转动,压紧装置12对灌装瓶进行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1的活动板下设置有若干个电机7,从而使得根据生产速率的需要进行设定电机7的个数,从而液压泵Ⅰ5的上下活动带动活动板下电机7进行上下运动使得旋转的电机7对灌装瓶盖18进行拧紧,拧紧瓶盖的是通过旋盖头8内的凹凸条纹进行带动瓶盖拧紧;从而解决了现有很多生产线只能一次对一个灌装进行旋盖的问题,提高了饮料灌装的生产速率。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