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675发布日期:2019-05-11 01:3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具体涉及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固定床导热油加热进口管道上加循环油泵,通过油泵使导热油进入反应床,其中一部分导热油回到回油总管,一部分导热油回到油泵自循环,反应床是一种实现反应过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冶金等领域,反应器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

现有的导热油由主管道分支直接进入反应床加热,然后由导热油出口回到循环系统,这样的缺点是增加整个导热油系统的负荷,造成不稳定性,从而影响生产,反应固定床受热不均匀,上下温度相差较大,影响催化剂活性,进一步影响物料转化率,产品质量下降,催化剂使用寿命缩短,成本增加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导热油由主管道分支直接进入反应床加热,然后由导热油出口回到循环系统,这样的缺点是增加整个导热油系统的负荷,造成不稳定性,从而影响生产,反应固定床受热不均匀,上下温度相差较大,影响催化剂活性,进一步影响物料转化率,产品质量下降,催化剂使用寿命缩短,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管道、反应固定床主体、总回油管、回油口支管以及反应固定床主体底端设置的支撑机构,所述进油口管道的侧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调节阀、总进油管、三通连接管、循环油泵、进油孔管道和第二连接管,所述进油口管道安装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的表面,所述总回油管安装固定在总回油管的侧面,所述回油口支管安装固定在进油口管道的上侧并位于反应固定床主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安装固定在进油口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循环油泵侧面,所述循环油泵对称安装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的一侧,所述进油孔管道安装固定在循环油泵的上表面,所述三通连接管安装固定在进油孔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回油口支管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连接管的侧面,所述调节阀安装固定在总进油管的表面,所述总进油管的一端连接在三通连接管侧面,所述回油口支管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密封盖、转动孔、螺纹、限位凸起、螺纹槽、密封垫圈和凹槽,所述密封盖安装放置在回油口支管的表面,所述螺纹槽开设在密封盖的侧面并套设在第一连接管的表面,所述螺纹安装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的表面,所述转动孔开设在密封盖的侧面并与螺纹槽内部连通,所述密封盖通过转动孔套设在回油口支管的表面,所述限位凸起安装固定在回油口支管的一端并放置在螺纹槽的内部,防止密封盖从回油口支管表面脱落,所述密封垫圈套设在限位凸起的表面,所述凹槽开设在密封垫圈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并套设在限位凸起的表面,所述密封垫圈通过凹槽套设在限位凸起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对称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的下表面,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循环油泵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圈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与回油口支管内部连通,所述密封垫圈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密封垫圈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并套设在限位凸起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的循环油泵设置有两台,所述循环油泵给导热油系统提供二次循环动力,减小了总动力负荷,不因一点影响一面,使反应固定床主体的生产更安全平稳,让反应固定床主体内部受热均匀,上下温差较小,催化剂各个部位活性一致,提高物料转化率且延长催化剂寿命,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

(2)密封盖通过转动孔套设在回油口支管的表面,方便密封盖在回油口支管表面转动,所述密封盖通过螺纹槽与螺纹旋合固定,方便回油口支管与第一连接管连接固定,且方便第一连接管与回油口支管拆卸分离,密封垫圈通过凹槽套设在限位凸起的表面,增加回油口支管与第一连接管连接处的密封性,方便密封垫圈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且防止回油口支管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时密封垫圈从限位凸起表面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垫圈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垫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油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固定床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管;2、调节阀;3、总进油管;4、三通连接管;5、循环油泵;6、进油孔管道;7、第二连接管;8、支撑腿;9、进油口管道;10、反应固定床主体;11、总回油管;12、回油口支管;13、密封盖;14、转动孔;15、螺纹;16、限位凸起;17、螺纹槽;18、密封垫圈;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管道9、反应固定床主体10、总回油管11、回油口支管12以及反应固定床主体10底端设置的支撑机构,进油口管道9的侧面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1、调节阀2、总进油管3、三通连接管4、循环油泵5、进油孔管道6和第二连接管7,进油口管道9安装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表面,总回油管11安装固定在总回油管11的侧面,回油口支管12安装固定在进油口管道9的上侧并位于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表面,第二连接管7一端安装固定在进油口管道9的一端,第二连接管7的另一端连接在循环油泵5侧面,循环油泵5对称安装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一侧,进油孔管道6安装固定在循环油泵5的上表面,三通连接管4安装固定在进油孔管道6的一端,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连接在回油口支管12的侧面,第一连接管1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连接管4的侧面,调节阀2安装固定在总进油管3的表面,总进油管3的一端连接在三通连接管4侧面,循环油泵5设置有两台,循环油泵5给导热油系统提供二次循环动力,减小了总动力负荷,不因一点影响一面,使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生产更安全平稳,让反应固定床主体10内部受热均匀,上下温差较小,催化剂各个部位活性一致,提高物料转化率且延长催化剂寿命,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回油口支管1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

为了方便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密封盖13、转动孔14、螺纹15、限位凸起16、螺纹槽17、密封垫圈18和凹槽19,密封盖13安装放置在回油口支管12的表面,螺纹槽17开设在密封盖13的侧面并套设在第一连接管1的表面,螺纹15安装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的表面,转动孔14开设在密封盖13的侧面并与螺纹槽17内部连通,密封盖13通过转动孔14套设在回油口支管12的表面,方便密封盖13在回油口支管12表面转动,密封盖13通过螺纹槽17与螺纹15旋合固定,方便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固定,且方便第一连接管1与回油口支管12拆卸分离,限位凸起16安装固定在回油口支管12的一端并放置在螺纹槽17的内部,防止密封盖13从回油口支管12表面脱落,密封垫圈18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增加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处的密封性,凹槽19开设在密封垫圈18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并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密封垫圈18通过凹槽19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方便密封垫圈18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且防止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时密封垫圈18从限位凸起16表面脱落,进油口管道9、总回油管11和回油口支管12表面设置有相同的结构。

为了增加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腿8,支撑腿8对称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下表面,支撑腿8的底端设置有防护垫。

为了方便循环油泵5安装固定在地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循环油泵5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为了方便密封垫圈18套设在限位凸起16表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垫圈18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与回油口支管12内部连通,密封垫圈18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位于密封垫圈18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并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内酯反应床导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管道9、反应固定床主体10、总回油管11、回油口支管12以及反应固定床主体10底端设置的支撑机构,进油口管道9的侧面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1、调节阀2、总进油管3、三通连接管4、循环油泵5、进油孔管道6和第二连接管7,进油口管道9安装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表面,总回油管11安装固定在总回油管11的侧面,回油口支管12安装固定在进油口管道9的上侧并位于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表面,第二连接管7一端安装固定在进油口管道9的一端,第二连接管7的另一端连接在循环油泵5侧面,循环油泵5对称安装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一侧,进油孔管道6安装固定在循环油泵5的上表面,三通连接管4安装固定在进油孔管道6的一端,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连接在回油口支管12的侧面,第一连接管1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连接管4的侧面,调节阀2安装固定在总进油管3的表面,总进油管3的一端连接在三通连接管4侧面,循环油泵5设置有两台,循环油泵5给导热油系统提供二次循环动力,减小了总动力负荷,不因一点影响一面,使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生产更安全平稳,让反应固定床主体10内部受热均匀,上下温差较小,催化剂各个部位活性一致,提高物料转化率且延长催化剂寿命,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回油口支管1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

为了方便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机构包括密封盖13、转动孔14、螺纹15、限位凸起16、螺纹槽17、密封垫圈18和凹槽19,密封盖13安装放置在回油口支管12的表面,螺纹槽17开设在密封盖13的侧面并套设在第一连接管1的表面,螺纹15安装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的表面,转动孔14开设在密封盖13的侧面并与螺纹槽17内部连通,密封盖13通过转动孔14套设在回油口支管12的表面,方便密封盖13在回油口支管12表面转动,密封盖13通过螺纹槽17与螺纹15旋合固定,方便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固定,且方便第一连接管1与回油口支管12拆卸分离,限位凸起16安装固定在回油口支管12的一端并放置在螺纹槽17的内部,防止密封盖13从回油口支管12表面脱落,密封垫圈18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增加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处的密封性,凹槽19开设在密封垫圈18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并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密封垫圈18通过凹槽19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方便密封垫圈18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且防止回油口支管12与第一连接管1连接时密封垫圈18从限位凸起16表面脱落,进油口管道9、总回油管11和回油口支管12表面设置有相同的结构。

为了方便反应固定床主体10移动运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腿8,支撑腿8对称固定在反应固定床主体10的下表面,支撑腿8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

为了方便循环油泵5安装固定在地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循环油泵5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表面开设有螺纹孔。

为了方便密封垫圈18套设在限位凸起16表面,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垫圈18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并与回油口支管12内部连通,密封垫圈18的内表面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位于密封垫圈18的表面边缘位置处并套设在限位凸起16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把密封垫圈18通过凹槽19套设在限位凸起16表面,随后把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放置在螺纹槽17内部,随后在回油口支管12表面顺时针旋转密封盖13,让密封盖13通过转动孔14在回油口支管12表面转动,并使螺纹槽17与第一连接管1表面螺纹15旋合固定,安装完成后可使用该实用新型,导热油从总进油管3进入并经过进油孔管道6进入循环油泵5内部,随后通过循环油泵5的二次驱动使导热油从循环油泵5内部流入第二连接管7内部并经过进油口管道9进入反应固定床主体10内部,然后一部分导热油进入总回油管11,另一部分从回油口支管12出去并经过第一连接管1循环进入循环油泵5内部进行自循环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