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燃料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4497发布日期:2020-05-01 17:4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燃料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源燃料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燃料舱。



背景技术:

随着氢气作为能源被广泛应用,使离网固定电站以氢气为能源成为现实。已知现有氢燃料舱均为立方体,氢气瓶移动不便,易发生碰撞;立方体燃料舱门向外展开,占用空间较大;且通常置于野外,锁闭机构易遭不法破拆;野外环境下,舱内温度变化较大,夏季容易形成高温,容易发生氢气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燃料舱,可以通过旋转托盘实现氢气瓶的快速移动,更换方便,更进一步通过管状轴实现氢气的排空,可以实现防爆与氢气泄漏检测。

一种旋转式燃料舱,包括圆柱形舱体;所述舱体可以容纳多个氢气压力容器,圆柱形舱体上端与弧形盖密封连接;舱体底端设置有旋转托盘,旋转托盘中心固定竖直连接杆状轴,所述杆状轴设置有间隔所述氢气压力容器的隔板,舱体设置有弧形滑动门。

所述杆状轴为中空的管状轴,通过底部轴承与旋转托盘连接,管状轴底部开口密封,上端分布有导气孔,管状轴顶端开口可旋转的穿过所述弧形盖;舱体底端设置有通气孔。

管状轴顶端开口可旋转的穿过所述弧形盖的具体结构为,管状轴顶端开口通过轴承连接于弧形盖的开口。

隔板优选为对称布置,可以是十字形布置,旋转托盘旋转时,可以将指定的氢气瓶装载或卸载;舱体上端还设有管线口,用于管线连接氢气瓶,方便使用;管状轴分布的导气孔位于氢气压力容器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机构实现氢气瓶的移动。该旋转机构由顶部和底部的2个滚珠轴承和一个置于管状轴底部的圆形旋转托盘构成,托盘直径800mm,钢板板厚15mm。底部轴承固定于旋转托盘中心与管状轴结合,距舱底10mm,氢气瓶置于托盘上,随托盘转动,方便氢气瓶置换时移动。弧形滑动门具有良好的闭锁性,可有效增加非法破拆难度;舱门开启不占用空间,方便作业。

管状轴为内径>50mm壁厚5mm钢管,底部密封,顶部开口连接弧形盖开口,与外界连同。导气管兼具通气功能,其高于氢气瓶以上部分开通不少于20个大于3mm的导气孔,舱底开通不少于20个大于3mm的导气孔。

底部轴承固定于旋转托盘中心与导气管结合,距舱底10mm。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燃料舱是一种离网电力用户固定氢燃料电站的氢压力容器的密闭存储空间。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氢气瓶置于托盘上,随托盘转动,方便氢气瓶置换时移动。

优选方案顶部开口可在不开舱情况下随时检测氢气瓶有无泄漏。离网氢燃料电站通常置于野外,舱内温度变化较大,燃料舱设置上下气体导流孔,加快空气流动,可有效调节舱内温度。氢气如有泄漏,因其质量较轻,且上部具有导气孔的导气管的虹吸作用,可迅速排空,有效避免氢氧混合比增高达到爆燃临界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燃料舱俯视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燃料舱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一种旋转式燃料舱,包括圆柱形舱体1、旋转托盘13;所述舱体1可以容纳多个氢气压力容器10,圆柱形舱体上端与弧形盖4密封连接,旋转托盘13中心固定竖直连接杆状轴2,所述杆状轴设置有间隔所述氢气压力容器的隔板,舱体设置有弧形滑动门7。旋转托盘方便氢气瓶置换移动,且舱门占用空间小。

所述杆状轴为中空的管状轴,通过底部轴承12与旋转托盘13连接,管状轴底部开口密封,上端分布有导气孔3,管状轴顶端开口9可旋转的穿过所述弧形盖4;舱体底端设置有通气孔6。

所述管状轴顶端开口可旋转的穿过所述弧形盖为,管状轴顶端开口通过轴承连接8于弧形盖的开口。

隔板优选为对称布置;舱体上端还设有管线口5;管状轴分布的导气孔位于氢气压力容器上方。

通过旋转机构实现氢气瓶的移动。该旋转机构由顶部和底部的2个滚珠轴承和一个置于管状轴底部的圆形旋转托盘构成,托盘直径800mm,钢板板厚15mm。底部轴承固定于旋转托盘中心与管状轴结合,距舱底10mm,氢气瓶置于托盘上,随托盘转动,方便氢气瓶置换时移动。弧形滑动门具有良好的闭锁性,可有效增加非法破拆难度;舱门开启不占用空间,方便作业。

舱体内径900mm,壁厚5mm,以钢材锻压成型。舱体还设有管线口5,可以管线连接氢气瓶。

管状轴为内径>50mm壁厚5mm钢管,底部密封,顶部开口连接弧形盖开口,与外界连通。管状轴兼具通气功能,其高于氢气瓶以上部分开通不少于20个大于3mm的导气孔,舱底开通不少于20个大于3mm的导气孔。

底部轴承固定于旋转托盘中心与导气管结合,距舱底10mm。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燃料舱,取得的技术效果如下:氢气瓶置于托盘上,随托盘转动,方便氢气瓶置换时移动。

优选方案顶部开口可在不开舱情况下随时检测氢气瓶有无泄漏。离网氢燃料电站通常置于野外,舱内温度变化较大,燃料舱设置上下气体导流孔,加快空气流动,可有效调节舱内温度。氢气如有泄漏,因其质量较轻,且上部具有导气孔的导气管的虹吸作用,可迅速排空,有效避免氢氧混合比增高达到爆燃临界点。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燃料舱,包括圆柱形舱体;所述舱体可以容纳多个氢气压力容器,圆柱形舱体上端与弧形盖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

舱体底端设置有旋转托盘,旋转托盘中心固定竖直连接杆状轴,所述杆状轴设置有间隔所述氢气压力容器的隔板,舱体设置有弧形滑动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轴为中空的管状轴,通过底部轴承与旋转托盘连接,管状轴底部开口密封,上端分布有导气孔,管状轴顶端开口可旋转的穿过所述弧形盖;舱体底端设置有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燃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轴顶端开口可旋转的穿过所述弧形盖为,管状轴顶端开口通过轴承连接于弧形盖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燃料舱,其特征在于:隔板为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燃料舱,舱体上端还设有管线口。

6.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燃料舱,管状轴分布的导气孔位于氢气压力容器上方。

7.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燃料舱,所述底部轴承固定于旋转托盘中心,并与管状轴结合,旋转托盘距离舱底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燃料舱,包括圆柱形舱体、旋转托盘;所述舱体可以容纳多个氢气压力容器,圆柱形舱体上端与弧形盖密封连接,旋转托盘中心固定竖直连接杆状轴,所述杆状轴设置有间隔所述氢气压力容器的隔板,舱体设置有弧形滑动门。氢气瓶置于托盘上,随托盘转动,方便氢气瓶置换时移动。弧形滑动门具有良好的闭锁性,可有效增加非法破拆难度;舱门开启不占用空间,方便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于浪;李毅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正拓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9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