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7813发布日期:2020-05-22 21:1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高效液体分部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可在平面内均匀分布液体。



背景技术:

现有槽管式液体分布器通常在降液管侧面开槽,液体通过该侧面开槽流入降液管,降液管出口分布液体。实际工程应用中,分液槽内液体流速快,沿液体流动方向液面波动明显,液体流入降液管的液位有差异,引起降液管内液体流量差异明显,尽管出液口在平面内布置均匀,但各出液口上流量并不相同,这就造成液体分布不均匀,影响液体分布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该分布器包括供液总管,分液管,分液槽和降液管,所述的分液管从供液总管接出,分液管出口放置在分液槽中,分液槽的周侧布置有降液管,降液管的一端固定在分液槽内,另一端布置为出液口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位于分液槽内的降液管设有进液孔。

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位于分液槽内的降液管的顶端或者侧璧设有进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现有槽管式液体分布器在通常在降液管侧面开槽,液面到槽底的高度为h,如图2所示,按照流体静力学原理,降液管内的流量与h的3/2次方成正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降液管侧面开小孔,液面到小孔中的高度为h,如图3所示,按照流体静力学原理,降液管内的流量与h的1/2次方成正比。当分液槽内液面起伏波动时,现有技术各降液管内流量变化明显,造成液体分布平面内各出液点流量不均。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时,液面波动对进入各降液管中液体流量变化影响小,各出液点上液体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背景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1-供液总管2-分液管3-分液槽4-降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1,4和5,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该分布器包括供液总管(1),分液管(2),分液槽(3)和降液管(4),所述的分液管(2)从供液总管(1)接出,分液管(2)出口放置在分液槽(3)中,分液槽(3)的周侧布置有降液管(4),降液管(4)的一端固定在分液槽(3)内,另一端布置为出液口孔。位于分液槽(3)内的降液管(4)的侧面或顶端设有一个进液口孔。

如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液体分布器由供液总管1、分液管2、分液槽3和降液管4组成。

供液总管1进口与外部进液管道连接,液体进入供液总管1后,经分液管2进入分酸槽3内,由于液体流动阻力在分液槽内形成分液槽3的液位,降液管4顶端或者侧璧的小孔浸没在分液槽3液位下,液体经小孔进入降液管4流至平面内各出液口。液体进入分液槽流速较快,槽内液面明显波动,如液面高度h(参见图3)峰值为80mm谷值为70mm,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液体分布器,在谷值液位降液管内流量仅比在峰值液位降液管内的流量少6.5%左右,出液口液体流量差异小,液体分布均为。而采用侧面开槽的现有技术方案,在谷值液位的降液管内流量仅比在峰值液位降液管内流量少30%左右,出液口液体流量差异大,液体分布不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该分布器包括供液总管(1),分液管(2),分液槽(3)和降液管(4),所述的分液管(2)从供液总管(1)接出,分液管(2)出口放置在分液槽(3)中,分液槽(3)的周侧布置有降液管(4),降液管(4)的一端固定在分液槽(3)内,另一端布置为出液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分液槽(3)内的降液管(4)设有进液口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分液槽(3)内的降液管(4)的顶端或者侧璧设有进液口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孔进液槽管式液体分布器,属于新型高效液体分部领域。该装置包括供液总管,分液管,分液槽和降液管,所述的分液管从供液总管接出,分液管出口放置在分液槽中,分液槽的周侧布置有降液管,降液管的一端固定在分液槽内,另一端为出液口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液面波动对进入各降液管中液体流量变化影响小,各出液口上液体分布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俞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海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