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混合气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2602发布日期:2021-04-06 12:0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元混合气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气体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元混合气充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合气配比方式主要包括压力配比法、体积配比法和质量配比法,其中压力配比法精度相对较低,此方法得到的混合气误差在2%左右,一般用于对组分比例要求不高的产品,但生产效率高,可用于大批量充装,体积配比法精度要高于压力配比法,此方法得到的混合气误差在1%左右,但生产效率一般,只能用于小批量充装,质量配比法精度相对比较精确,此方法得到的混合气误差在0.1%左右,但多为人工配比,生产效率极低,每次只能单瓶进行生产,这也限制了质量配比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元混合气充装系统,先在混合气罐内将混合气配好,然后用膜压机将气体统一压进气瓶,实现了自动配比,既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元混合气充装系统,包括混合气罐、称重计量装置、充装管路、多个介质储罐和多个介质管路,其中混合气罐设于称重计量装置上,各个介质储罐分别通过对应的介质管路与所述混合气罐输入侧相连,所述混合气罐的输出侧通过充装管路与气瓶相连,所述介质管路上设有介质泵、汽化器和介质输出控制阀,所述充装管路上设有膜压机、纯度传感器、充装放空管路、压力传感器、充装控制阀和汇流排,且所述汇流排设有多个充装口分别与不同气瓶连接。

在所述介质泵前侧和后侧的管路上均设有介质输入控制阀。

在所述膜压机前侧和后侧的管路上均设有混合气控制阀。

所述混合气罐与一个混合气放空管路相连,所述混合气放空管路上设有真空泵,并且在所述真空泵前侧和后侧的管路上均设有第一放空控制阀,所述充装放空管路上设有第二放空控制阀。

所述介质泵、称重计量装置、介质输出控制阀、膜压机、充装控制阀、纯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真空泵、第一放空控制阀、第二放空控制阀均与一个plc控制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混合气罐置于称重计量装置上,通过相对比较精准的质量配比法进行配比,先在混合气罐内将混合气配好,然后用膜压机将气体统一压进气瓶,实现了自动配比,既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利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计算各组分的气量,并通过称重计量装置反馈信号控制介质泵及各个阀门启停,从而实现自动配比,自动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介质储罐,2为介质管路,201为介质泵,202为介质输入控制阀,203为汽化器,204为介质输出控制阀,3为混合气罐,301为混合气放空管路,302为真空泵,4为称重计量装置,5为充装管路,501为膜压机,502为纯度传感器,503为压力传感器,504为充装控制阀,505为汇流排,506为充装放空管路,6为气瓶,7为plc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合气罐3、称重计量装置4、充装管路5、多个介质储罐1和多个介质管路2,其中混合气罐3设于称重计量装置4上,各个介质储罐1分别通过对应的介质管路2与所述混合气罐3输入侧相连,所述混合气罐3的输出侧通过充装管路5与气瓶6相连,所述介质管路2上设有介质泵201、汽化器203和介质输出控制阀204,所述充装管路5上设有膜压机501、纯度传感器502、充装放空管路506、压力传感器503、充装控制阀504和汇流排505,且所述汇流排505设有多个充装口分别与不同气瓶6连接。

如图1所示,在所述介质泵201前侧和后侧的管路上均设有介质输入控制阀202。

如图1所示,所述混合气罐3与一个混合气放空管路301相连,所述混合气放空管路301上设有真空泵302,并且在所述真空泵302前侧和后侧的管路上均设有第一放空控制阀,在所述充装放空管路506上设有第二放空控制阀。

如图1所示,在所述膜压机501前侧和后侧的管路上均设有混合气控制阀。

如图1所示,所述汇流排505的每个充装口均设有控制阀。

所述介质泵201、汽化器203、真空泵302、称重计量装置4、膜压机501、纯度传感器502、压力传感器503以及各个控制阀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并且如图1所示,上述各元件分别通过线路与一个plc控制系统7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系统7生产厂家为大连三和电子有限公司,所述汽化器203生产厂家为沈阳新光压力容器制造公司,所述纯度传感器502生产厂家为菲恩特,所述压力传感器503生产厂家为福光百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所述称重计量装置4生产厂家为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所述膜压机501生产厂家为北京一通隔膜压缩机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施例以氮、氦、氩三元混合气为例进行说明。

1、在plc控制系统7中输入需要进行配比的混合气的组分、含量及总量,如:氮10%、氦60%、氩30%,总计70瓶40l气瓶;

plc控制系统7自动计计算一瓶组分充装量,并换算各介质管路2充装量,其中:

氮气150kg/m2(充装压力)×40l(气瓶容积)×10%(组分含量)×1.25g/l(密度)×70瓶=52500g;

氦气150kg/m2(充装压力)×40l(气瓶容积)×60%(组分含量)×0.179g/l(密度)×70瓶=45108g

氩气150kg/m2(充装压力)×40l(气瓶容积)×30%(组分含量)×1.783g/l(密度)×70瓶=224658g;

2、输入完毕并确认;

3、系统自动检查各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各转机是否处于停止状态;

4、控制打开真空泵302前后的第一放空控制阀,启动真空泵302对混合气罐3内进行抽真空,当罐内压力达到0pa时关停真空泵302,并关闭真空泵302前后的第一放空控制阀;

5、开启液氮对应介质泵201前后的介质输入控制阀202以及介质输出控制阀204,然后启动液氮对应的介质泵201,少量液氮经过对应的汽化器203汽化后形成吹扫气;

6、待混合气罐3内压力大于0.1mpa时,开启膜压机501前后的混合气控制阀,并开启充装放空管路506上的第二放空控制阀,然后启动膜压机501将吹扫气放空;

7、纯度传感器502实时检测并反馈氮气合格后(氧含量小于1.5ppm,水含量小于1ppm),关闭第二放空控制阀,关停膜压机501以及膜压机501前后的混合气控制阀,然后关停液氮对应的介质泵201及前后的介质输入控制阀202;

8、打开真空泵302前后的第一放空控制阀,启动真空泵302再次对混合气罐3进行抽真空,当罐内压力达到0pa时关停真空泵302,并关闭真空泵302前后的第一放空阀门,此时完成混合前的准备工作;

9、开启液氮对应的介质泵201前后的介质输入控制阀202以及对应的介质输出控制阀204,然后启动液氮介质泵201,液氮经对应的汽化器203作用后形成氮气输入混合气罐3中;

10、当混合气罐3充装重量达到plc控制系统7计算设定值(52500g)时,plc控制系统7停止液氮介质泵201,并关闭液氮介质泵201前后的介质输入控制阀202;

11、然后plc控制系统7开启液氩对应介质泵201前后的介质输入控制阀202以及对应的介质输出控制阀204,并且启动液氩介质泵201,液氩经对应的汽化器203作用后形成氩气输入混合气罐3中;

12、当混合气罐3充装重量达到plc控制系统7计算设定值(52500g+45108g)时,plc控制系统7停止液氩介质泵201,并关闭液氩介质泵201前后的介质输入阀202;

13、然后plc控制系统7开启液氦对应的介质泵201前后的介质输入控制阀202,并开启对应的介质输出控制阀204,然后启动液氦介质泵201,液氦经对应的汽化器203作用后形成氦气输入混合气罐3中;

14、当混合气罐3充装重量达到plc控制系统7计算设定值(52500g+45108g+224658g)时,plc控制系统7停止液氦介质泵201,关闭液氦介质泵201前后的介质输入阀门202;

15、然后plc控制系统7控制开启膜压机501前后的混合气控制阀,并开启充装控制阀504,然后启动膜压机501对多个气瓶6进行充装。

本实用新型的联锁控制具体为:

一、纯度联锁:当吹扫气氮气纯度不符合要求(氧含量小于1.5ppm,水含量小于1ppm)时,联锁关闭充装放空管路506上的第二放空阀,并关停膜压机501,关闭膜压机501前后的阀门,关停液氮对应的介质泵201,关闭液氮介质泵201前后阀门;当各组分含量大于或小于输入值(称重不符)时关闭充装控制阀504,打开所有放空控制阀;

二、压力监测:当管路压力大于15mpa时停止所有泵和膜压机501,打开所有放空控制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