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4572发布日期:2021-09-25 12:1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设备,尤其涉及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种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灌装装置和加塞装置固定于容器传送装置的一侧,灌装装置先对容器进行灌装,然后加塞装置对灌装后的容器进行加塞。由于加塞过程比灌装过程所需的时间短,因此灌装装置完成第一排容器的灌装之后,切换至第二排容器进行灌装时,需要等待加塞装置对第一排容器完成加塞之后,从而影响系统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的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上述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方法。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包括输送装置、送塞装置、灌装装置、第一加塞装置、第二加塞装置、以及用于将胶塞转移至第一加塞装置和第二加塞装置的胶塞转运装置,所述灌装装置、第一加塞装置、第二加塞装置、胶塞转运装置以及送塞装置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胶塞转运装置为往复移动式结构并设有与第一加塞装置对应的第一胶塞定位通道以及与第二加塞装置对应的第二胶塞定位通道,所述送塞装置下方设有顶塞部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塞部件包括与第一胶塞定位通道对应的第一顶塞部件以及与第二胶塞定位通道对应的第二顶塞部件。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第一灌装装置和第二灌装装置。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灌装装置包括可沿输送装置往复移动的灌针座及设于灌针座上的灌针。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塞装置和第二加塞装置仅升降运动。
11.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输送装置输送容器;
13.s2、灌装装置对容器进行灌装;
14.s3、灌装装置完成两排以上容器灌装后,第二加塞装置对前一排容器进行加塞,同时第一加塞装置对后一排容器进行加塞。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第一灌装装置和第二灌装装置同时进行灌装。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灌装装置沿输送装置移动对各排容
器分别进行灌装。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的具体步骤包括:
18.s3.1、胶塞转运装置沿输送装置移动使第一胶塞定位通道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分别与第一顶塞部件和第二顶塞部件上下对齐,第一顶塞部件和第二顶塞部件将送塞装置上的胶塞分别顶入第一胶塞定位通道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
19.s3.2、胶塞转运装置沿输送装置移动使第一胶塞定位通道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内的胶塞分别转移至第一加塞装置和第二加塞装置下方;
20.s3.3、第一加塞装置和第二加塞装置分别将下方的胶塞压入容器内。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设置有第一加塞装置和第二加塞装置,可以同时对两排容器加塞以提高加塞效率,进而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胶塞转运装置采用往复移动式结构并设置有第一胶塞定位通道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随着胶塞转运装置的移动,胶塞可由送塞装置下方的顶塞部件转移至第一胶塞定位通道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内,后续方便由加塞装置压入容器,通过胶塞转运装置的移动可将第一胶塞定位通道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内的胶塞准确地转移至第一加塞装置、第二加塞装置下方,系统中的灌装装置、第一加塞装置、第二加塞装置可以不用沿输送装置移动,仅输送装置带动容器间歇式输送,有利于灌装装置、各加塞装置与容器准确对位,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2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方法,灌装装置完成两排以上容器灌装后,第二加塞装置对前一排容器进行加塞,同时第一加塞装置对后一排容器进行加塞,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各标号表示:1、输送装置;2、送塞装置;3、灌装装置;31、第一灌装装置;32、第二灌装装置;34、灌针座;35、灌针;4、第一加塞装置;5、第二加塞装置;6、胶塞转运装置;64、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5、第二胶塞定位通道;7、顶塞部件;71、第一顶塞部件;72、第二顶塞部件;8、容器;9、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一
2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包括输送装置1、送塞装置2、灌装装置3、第一加塞装置4、第二加塞装置5、以及用于将胶塞9转移至第一加塞装置4和第二加塞装置5的胶塞转运装置6,灌装装置3、第一加塞装置4、第二加塞装置5、胶塞转运装置6以及送塞装置2沿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胶塞转运装置6为往复移动式结构并设有与第一加塞装置4对应的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以及与第二加塞装置5对应的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送塞装置2下方设有顶塞部件7。优选地,顶塞部件7也可沿输送装置1往复移动,更灵活,使用范围更广。
29.该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设置有第一加塞装置4和第二加塞装置5,可以同时对两排容器8加塞以提高加塞效率,进而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胶塞转运装置6采用往复移动式结构并并设置有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随着胶塞转运装置6的移动,胶塞9可由送塞装置2下方的顶塞部件7转移至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内,后续方便由加塞装置压入容器8,通过胶塞转运装置6的移动,可将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内的胶塞9准确地转移至第一加塞装置4、第二加塞装置5下方,系统中的灌装装置3、第一加塞装置4、第二加塞装置5可以不用沿输送装置1移动,仅输送装置1带动容器8间歇式或称节拍式输送,有利于灌装装置3、各加塞装置与容器8准确对位,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其中,两个摆臂优选在竖直面内摆动,有利于减少系统占用的面积,同时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3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顶塞部件7包括与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对应的第一顶塞部件71以及与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对应的第二顶塞部件72,也即胶塞转运装置6移动到位后,通过第一顶塞部件71和第二顶塞部件72分别将胶塞9转移至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相比仅采用单个顶塞部件7,可以进一步提高顶塞工序的效率。
3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灌装装置3包括可沿输送装置1往复移动的灌针座34及设于灌针座34上的灌针35,也即可以由灌针座34带动灌针35沿输送装置1往复移动,在加塞装置对容器8进行加塞时,灌装装置3可对后续其他排容器8进行灌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灌装工序的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灌装装置3也可以仅灌针35升降运动,灌针座34不移动,有利于保证灌装装置3与容器8实现精确的定位配合。
3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由于胶塞转运装置6能够将胶塞9准确地输送至第一加塞装置4和第二加塞装置5下方,因此第一加塞装置4和第二加塞装置5仅升降运动,而无需沿输送装置1移动,有利于保证第一加塞装置4和第二加塞装置5与容器8实现精确的定位配合。
33.实施例二
34.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系统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灌装装置3包括第一灌装装置31和第二灌装装置32,也即通过第一灌装装置31和第二灌装装置32同时进行灌装,来提高灌装工序的效率。
35.用于容器灌装加塞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36.s1、输送装置1输送容器8;
37.s2、灌装装置3对容器8进行灌装;
38.s3、灌装装置3完成两排以上容器8灌装后,第二加塞装置5对前一排容器8进行加塞,同时第一加塞装置4对后一排容器8进行加塞。
39.该加塞方法,灌装装置3完成两排以上容器8灌装后,第二加塞装置5对前一排容器8进行加塞,同时第一加塞装置4对后一排容器8进行加塞,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
4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第一灌装装置31和第二灌装装置32同时进行灌装,来提高灌装工序的效率。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步骤s2中,灌装装置3沿输送装置1移动对各排容器8分别进行灌装,来提高灌装工序的效率。
4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3的具体步骤包括:
42.s3.1、胶塞转运装置6沿输送装置1移动使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分别与第一顶塞部件71和第二顶塞部件72上下对齐,第一顶塞部件71和第二顶塞部件72将送塞装置2上的胶塞9分别顶入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相比仅采用单个顶塞部件7,可以减少胶塞转运装置6移动的距离,进一步提高顶塞工序的效率;
43.s3.2、胶塞转运装置6沿输送装置1移动使第一胶塞定位通道64和第二胶塞定位通道65内的胶塞9分别转移至第一加塞装置4和第二加塞装置5下方;
44.s3.3、第一加塞装置4和第二加塞装置5分别将下方的胶塞9压入容器8内。此后胶塞转运装置6复位,为下一次转运做好准备,结构简单、可靠,转运效率高。
4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