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35181阅读:来源:国知局
热器11的ON状态对应。
[0066]另外,从控制部13输出驱动泵7的电动马达7a的控制信号、切换阀10的控制信号、杀菌用加热器11的控制信号以及容器更换灯13a的控制信号。
[0067]容器更换灯13a是向用户报告原水容器4空了的灯,配置于箱体I的正面。
[0068]实施方式的饮水机的结构如以上所述,接下来,基于图8以及图1、图3?图6对使用了该饮水机的控制部13的控制进行说明。
[0069]首先,在切换开关14处于OFF的状态(步骤SI),控制部13将切换阀10以及杀菌用加热器11置为OFF (步骤S2)。
[0070]即,上下的切换阀10成为从原水容器4经由原水供给路6连通至冷水箱2并且原水供给路6与循环路9被切断了的状态,杀菌用加热器11成为停止了的状态。
[0071]接下来,在泵7处于停止的状态(步骤S3),在通过水位传感器2c检测出冷水箱2内的水位低于预先设定的下限水位的情况时(步骤S4),控制部13使泵7工作,从而将原水容器4的饮用水向冷水箱2供给(步骤S5)。
[0072]在泵7处于工作的状态(步骤S3),在通过水位传感器2c检测出冷水箱2内的水位高于预先设定的上限水位的情况时(步骤S6),控制部13使泵7停止(步骤S7)。
[0073]在将原水容器4的饮用水向冷水箱2供给的上述动作中,如图3所示,在原水容器4内的残余水量多的阶段中,伴随着泵7工作而将原水容器4的饮用水汲出,原水容器4因大气压而收缩。
[0074]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原水容器4内的残余水量少的阶段中,原水容器4的收缩继续从而产生刚性,从而难以进一步产生收缩。
[0075]在泵7处于工作的状态(步骤SI),在通过流量传感器6a检测出原水供给路6内的饮用水没有了的情况时(步骤S8),如图5所示,由于考虑到原水容器4的饮用水几乎用完的情况,所以控制部13使容器更换灯13a点亮(步骤S9)并且在经过规定时间以后使泵7停止(步骤S10)。
[0076]另一方面,在切换开关14处于ON的状态(步骤SI),控制部13将切换阀10以及杀菌用加热器11置为ON(步骤Sll)。
[0077]即,上下的切换阀10成为从原水容器4经由原水供给路6至冷水箱2被切断并且原水供给路6与循环路9连通的状态,杀菌用加热器成为发热的状态。
[0078]在泵7处于工作的状态(步骤S12),如图6所示,残留于原水供给路6的水上升,通过上侧的切换阀10被向循环路9导入,通过泵7在该循环路9下降,通过下侧的切换阀10再次被向原水供给路6导入。这样,水在原水供给路6与循环路9之间循环。
[0079]此时,水通过发热的杀菌用加热器11加热至杀菌温度,即加热至通常的杂菌死灭的温度(90度左右)。因此,通过循环的热水对原水供给路6杀菌。
[008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杀菌用加热器11配置于在原水供给路6内可靠地残留有水的下部,所以能够防止原水供给路6被干烤。另外,由于循环路9与原水供给路6的上下的分支点分别设置于冷水箱2以及保持架5的附近,所以热水遍及原水供给路6的大致整个区域地循环,从而能够在宽范围获得杀菌效果。
[0081]顺便说一下,由于从接头部件8的内部至原水供给路6的下侧分支点,通过点亮设置于接头部件8的内部的紫外线发光部8d而被杀菌,所以在热水循环不到的位置,也能够维持卫生状态。此外,紫外线发光部8d可以为能够始终点亮,也可以为与杀菌用加热器11的ON.0FF连动地切换点亮.熄灭。
[0082]并且,在杀菌使用状态下,可以在经过获得充分的杀菌效果的恒定时间以后使泵7以及杀菌用加热器11停止。
[0083]另一方面,在泵7处于停止的状态(步骤S12),控制部使泵7工作(步骤S13),由此,与上述相同,原水供给路6被热水杀菌。
[0084]在图9中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饮水机。
[0085]在该实施方式中,循环路9经过位于其中间位置的热水箱3。S卩,循环路9被上下分割,其上半部的下端部以及下半部的上端部分别与热水箱3连接。
[0086]而且,在将原水供给路6用热水杀菌时,按压切换开关14,从而将上下的切换阀10切换为杀菌使用状态,并且通过泵7使存积于热水箱3内的被加热器3a加热后的热水在循环路9与原水供给路6之间循环。
[0087]这样,通过将在热水箱3内用于饮用水的加热的加热器3a,也兼用作杀菌用加热器11,从而不需要另外设置杀菌用加热器、或者与切换阀10的切换同步地控制该杀菌用加热器,因此将饮水机的构造简单化。
[0088]此外,在图9中,热水箱3的整体形状呈一般的热水箱的形状,即大致呈圆柱形,从其外表面来看,上表面以及底面呈圆板形,周面呈圆筒形。而且,循环路9的上半部的下端部与热水箱3的底面连接,循环路9的下半部的上端部与热水箱3的上表面连接。
[0089]因此,存积于热水箱3的上部的最高温度的热水通过泵7的工作从循环路9的下半部送至原水供给路6,在循环中温度降低的热水经由循环路9的上半部向热水箱3的下部返还。而且,由于通过加热器3a加热上升再次向循环路9送入,所以能够将循环的热水的温度保持为较高。
[0090]另外,由于循环路9的与热水箱3的连接位置为平坦面,并且为容易焊接等的上表面以及底面,所以同与作为曲面的难以焊接等周面连接的情况相比,连接作业容易,能够抑制伴随着与该连接位置连接不良而产生漏水等的情况。
[0091]在图10中示出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饮水机。
[0092]虽然该实施方式中的循环路9在中间位置经过热水箱3并且被上下分割方面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循环路9的端部与热水箱3未直接连接方面不同。
[0093]S卩,循环路9的上半部的下端部与从热水箱3的底面向箱体的背面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排水路3d的中途位置连接,循环路9的下半部的上端部与从热水箱3的上表面向箱体的正面侧延伸的热水注出路3b的中途位置连接。
[0094]这里,排水路3d是指为了在搬运或者保管饮水机的不使用时将残留于热水箱3的内部的残留水(排水)几乎完全排出从而使热水箱3变空而设置的流路。
[0095]该排水路3d使用公知的阀等构成为能够打开以及关闭,在上述饮水机的使用时被关闭,而不被利用。
[0096]但是,在饮水机不使用时想要使热水箱3变空的情况下,由于热水注出路3b与热水箱3的上表面连接,从而仅在热水箱3大致成为满水状态时才能够将箱内的水向外部注出,所以无法进行利用。因此,通过打开与热水箱3的底面连接的排水路3d,将箱内的水从其底向外部几乎完全地排出,从而能够使热水箱3变空。
[0097]此外,排水路3d在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当然也优选设置,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图示。
[0098]在将原水供给路6用热水杀菌时,将上下的切换阀10切换为杀菌使用状态,从而将存积于热水箱3内的被加热器3a加热后的热水,经由热水注出路3b导入从此处分支的下半部的循环路9,并且从循环路9通过下侧分支点的切换阀10流入原水供给路6。接着,将在原水供给路6从下方向上方流通的热水,通过上侧分支点的切换阀10流入上半部的循环路9,从循环路9经由排水路3d向热水箱3返回。
[0099]这样,使热水经由热水箱3、热水注出路3b以及排水路3d在循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