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气驱动气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8398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仪表气驱动气源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气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仪表气驱动气源管。
【背景技术】
[0002]在化工行业中,空分系统一般包括多套空分装置,各套空分装置同时运行。由于长期连续运转等原因,其中某套或某些空分装置出现常见故障或突发事故时,必须停止以处理故障或事故。故障或事故处理完毕后,在进行复产的过程中,需要为待复产的空分装置的阀门、仪表等提供驱动气源,一般都是启动仪表气压缩机或仪表氮罐来提供驱动气源,这种方式消耗能源大,并且增加了仪表气压缩机或仪表氮罐的投资费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气驱动气源管,能在不增加仪表气压缩机或仪表氮罐的情况下,为空分系统中出现故障或事故的空分装置的复产提供阀门、仪表气的供应。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仪表气驱动气源管包括至少三根连接管和相同数量的中间管,各中间管首尾相连成闭环结构(具体形状不限于环形),各中间管相连处分别与一根连接管相连,各连接管、中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该装置适用于包含至少三套空分装置的空分系统,各连接管分别与一套空分装置的仪表气系统相连。
[0005]优选地,所述各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和/或测温仪,便于监测各连接管内的压力与温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006]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中间管包括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第三中间管和第四中间管;所述第一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三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相连,所述第四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阀门包括第一连接阀、第二连接阀、第三连接阀、第四连接阀、第一中间阀、第二中间阀、第三中间阀和第四中间阀,所述第一连接阀、第二连接阀、第三连接阀、第四连接阀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上,所述第一中间阀、第二中间阀、第三中间阀和第四中间阀分别设置在第一中间管、第二中间管、第三中间管和第四中间管上。该方案适用于包含四套空分装置的空分系统,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分别与一套空分装置仪表气系统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压力表和/或测温仪。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在不增加仪表气压缩机或仪表氮罐的情况下,为空分系统中出现故障或事故的空分装置的复产提供阀门、仪表气的供应,并且响应时间快,不需要人工操作,成本低、不占用土地面积;该装置也适用于空压系统或其他类似供气系统。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仪表气驱动气源管的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第四连接管4、第一中间管5、第二中间管6、第三中间管7、第四中间管8、第一连接阀9、第二连接阀10、第三连接阀11、第四连接阀12、第一中间阀13、第二中间阀14、第三中间阀15、第四中间阀16、压力表17、测温仪18、第一空分装置19、第二空分装置20、第三空分装置21、第四空分装置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仪表气驱动气源管,包括连接管和中间管,其中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4,中间管包括第一中间管5、第二中间管6、第三中间管7和第四中间管8。第一中间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的端部,第二中间管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的端部,第三中间管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连接管3、第四连接管4的端部,第四中间管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四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1的端部,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阀9、第二连接阀10、第三连接阀11、第四连接阀12,第一中间管5、第二中间管6、第三中间管7和第四中间管8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中间阀13、第二中间阀14、第三中间阀15和第四中间阀16。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4上还分别安装有压力表17和/或测温仪18。
[0012]该装置安装时,第一连接管1与第一空分装置19的仪表气系统相连,第二连接管2与第二空分装置20的仪表气系统相连,第三连接管3与第三空分装置21的仪表气系统相连,第四连接管4与第四空分装置22的仪表气系统相连。正常情况下,第一连接阀9、第二连接阀10、第三连接阀11、第四连接阀12、第一中间阀13、第二中间阀14、第三中间阀15、第四中间阀16处于开启状态。当第一空分装置19、第二空分装置20、第三空分装置21、第四空分装置22中的若干套因事故/故障等原因导致停机时(至少一套正常运行),正常运行的空分装置自动通过连接管、中间管为需要复产的空分装置提供驱动气。
[0013]以下以三套出现事故/故障停机、一套正常运行为例对该仪表气驱动气源管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14]①当第一空分装置19运行,其他第二空分装置20、第三空分装置21、第四空分装置22因故停机后复产时,通过第一空分装置19向第二空分装置20、第三空分装置21、第四空分装置22提供仪表气源,经由第一连接管1、第一中间管5、第二连接管2(含其上阀门,下同)向第二空分装置20供气;经由第一连接管1、第一中间管5、第二中间管6、第三连接管3向第三空分装置21供气;经由第一连接管1、第四中间管8、第四连接管4向第四空分装置22供气。
[0015]②当第二空分装置20运行,其他第一空分装置19、第三空分装置21、第四空分装置22因故停机后复产时,通过第二空分装置20向第一空分装置19、第三空分装置21、第四空分装置22提供仪表气源,经由第二连接管2、第一中间管5、第一连接管1向第一空分装置19供气;经由第二连接管2、第二中间管6、第三连接管3向第三空分装置21供气;经由第二连接管2、第二中间管6、第三中间管7、第四连接管4向第四空分装置22供气。
[0016]③当第三空分装置21运行,其他第一空分装置19、第二空分装置20、第四空分装置22因故停机后复产时,通过第三空分装置21向第一空分装置19、第二空分装置20、第四空分装置22提供仪表气源,经由第三连接管3、第三中间管7、第四中间管8、第一连接管1向第一空分装置19供气;经由第三连接管3、第二中间管6、第二连接管2向第二空分装置20供气;经由第三连接管3、第三中间管7、第四连接管4向第四空分装置22供气。
[0017]④当第四空分装置22运行,其他第一空分装置19、第二空分装置20、第三空分装置21因故停机后复产时,通过第四空分装置22向第一空分装置19、第二空分装置20、第三空分装置21提供仪表气源,经由第四连接管4、第四中间管8、第一连接管1向第一空分装置19供气;经由第四连接管4、第三中间管7、第二中间管6、第二连接管2向第二空分装置20供气;经由第四连接管4、第三中间管7、第三连接管3向第三空分装置21供气。
[0018]另外,若在第一中间管5、第二中间管6、第三中间管7或第四中间管8上出现管泄漏或破裂,可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关闭第一中间阀13、第二中间阀14、第三中间阀15或第四中间阀16,以切断管道气源方便处理泄漏或破裂管。
【主权项】
1.一种仪表气驱动气源管,包括至少三根连接管和相同数量的中间管,各中间管首尾相连成闭环结构,各中间管相连处分别与一根连接管相连,各连接管、中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气驱动气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7)和/或测温仪(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气驱动气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4),所述中间管包括第一中间管(5)、第二中间管(6)、第三中间管(7)和第四中间管⑶;所述第一中间管(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相连,所述第二中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相连,所述第三中间管(7)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管(3)、第四连接管(4)相连,所述第四中间管⑶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⑴相连;所述阀门包括第一连接阀(9)、第二连接阀(10)、第三连接阀(11)、第四连接阀(12)、第一中间阀(13)、第二中间阀(14)、第三中间阀(15)和第四中间阀(16),所述第一连接阀(9)、第二连接阀(10)、第三连接阀(11)、第四连接阀(12)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4)上,所述第一中间阀(13)、第二中间阀(14)、第三中间阀(15)和第四中间阀(16)分别设置在第一中间管(5)、第二中间管(6)、第三中间管(7)和第四中间管(8)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气驱动气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第三连接管(3)和第四连接管⑷上分别设置有压力表(17)和/或测温仪(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气驱动气源管,包括至少三根连接管和相同数量的中间管,各中间管首尾相连成闭环结构,各中间管相连处分别与一根连接管相连,各连接管、中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该装置适用于包含至少三套空分装置的空分系统,各连接管分别与一套空分装置的仪表气系统相连,能够在不增加仪表气压缩机或仪表氮罐的情况下,为空分系统中出现故障或事故的空分装置的复产提供阀门、仪表气的供应。
【IPC分类】F17D1/04
【公开号】CN205048164
【申请号】CN201520807018
【发明人】徐惊涛, 章铭明, 刘继刚, 甘志刚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