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仪的运行方法

文档序号:611611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共振仪的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仪的运行方法,其中采用轨道导航仪回波探测被检查对象的成像区相对于机器成像空间的位置变化。
背景技术
磁共振技术是一种用于获得被检测对象内部图象的公知技术。其原理是在一台磁共振仪内有一个静态基础磁场,叠加上快速切换的梯度磁场。此外,为了触发磁共振信号,向受检对象体内发射高频信号,并以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为基础生成图象数据和磁共振图象。这时磁共振信号被一个高频系统所接收,并进行相位敏感解调,通过扫描和模拟-数字变换转换成复数值,它们作为数据点被存储在一个k空间数组内。从存储了数值的k空间数组中,可通过多维傅立叶变换得到一个所属的图象数组,从而重现出磁共振图象。
在医学中,所称的功能性成像是指所有那些反复扫描器官和人体组织结构,从而对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例如生理性功能或病理性过程的成像方法。在狭义上,人们将磁共振技术理解成以下探测方法,即它可对病人的某个特定的参与运动性、感觉性或认知性任务的大脑区域进行识别和成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基础是BOLD(血氧水平相关性)效应。该BOLD效应基于血液中有氧和无氧血红蛋白的不同磁特性。其中在大脑中局部增强的神经活动是与较高的有氧血液流入相关连的,这使在用一个梯度回波序列产生的磁共振图象中,在对应的位置上造成相应的密度升高。
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例如每2至4秒钟采用例如一种回波平面法记录大脑的三维图象数组。在记录了很多不同时刻的图象数组后,例如可为形成所谓的激活图象而将图象数组相减,即为识别活跃的大脑区域而比较信号差。此时,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记录的整个过程中,大脑位置的极小变化,都会造成不希望的信号差,该信号差会将所查找的大脑活动区覆盖。
在一个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实施例中,用相同的位置编码生成一个待成像区的时序图象数组。随后执行图象数组的后投影运动修正。这样可对图象数组之间的差别进行确定和修正,这些差别是待成像区在时间顺序上,相对机器的位置变化的结果。为此对两个图象数组之间的总体差值进行极小化处理,对于可用运动参数描述的两个图象数组之间的位置变化按照刚体运动的假设,通过一阶泰勒展开式进行线性化处理。其中的极小化按迭代方式进行,即运动参数反复通过线性化估值,并对两个图象数组之一使用内插法。这种方法在文献中被称为高斯-牛顿法。对它的精确描述见R.S.J.Frackowiak等的专著《人类大脑的功能》,学院出版社,1997年,特别参见第三章,43-58页。
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过程中使用了所谓的预先运动修正。为此对从图象数组到图象数组可能出现的位置变化,即待成像区的旋转和平移,通过例如轨道导航仪回波进行探测,并在过程中与位置编码进行相应的匹配。
这里所述的轨道导航仪回波是一个磁共振信号,它通过一个圆形k空间路径表示,并且由一个专门的导航仪序列生成。导航仪回波与成像所使用的磁共振信号同样被记录并作为k空间数据点的复数值,它们构成以上所述圆形k空间路径,并存储在一个导航仪回波数组内。根据在不同时刻产生的轨道导航仪回波,可确定各时刻之间的位置变化。为此例如在每次生成一个图象数组之前执行所述导航仪序列,记录导航仪回波,并且为探测位置的变化,将所属的导航仪回波数组与一个参考导航仪回波数组进行比较。
在图象空间和k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通过多维傅立叶变换实现的公知联系。待成像区在图象空间内的平移可根据傅立叶变换的平移定理,以k空间数据点的复数值的变换位相表示。待成像区在成像空间内的转动,可造成所属数据点在k空间内的同样转动。为了使k空间内的转动与平移脱离,一般对转动只注意其复数值的绝对值。因此待成像区相对于某个参考时间点的转动,可以通过将导航仪回波数组的绝对值与参考导航仪回波数组的值比较得出。对于平移则比较相位值。
为探测在三维空间内任意的位置变化,在三个相互正交的平面内分别产生一个轨道导航仪回波。当位置变化不超过±8°的转动和不超过±8mm的平移的范围时,确定任何位置变化所得的误差不得超过约±1.5°和±1.5mm。对特定方向上的位置变化,上述精度可通过轨道导航仪回波的重复加以改善。为此将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与参考导航仪回波数组加以比较之后,根据所探测的位置变化匹配一个位置坐标,并且用所匹配的位置坐标记录一个第二导航仪回波数组,再将它与所述参考导航仪回波数组进行比较,并再次根据所探测到的位置变化进行位置坐标的匹配。特别是当位置变化具有转动成分时,对该转动分量不能实现精度改进。以上所述的轨道导航仪回波例如参见H.A.Ward等著的文章《用于fMRI的预先多轴运动修正》,医学磁共振43(2000年),459-469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方法的改进,它可以以高精度确定位置的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他有利的进一步的设计方案参见从属权利要求所述。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仪的运行方法中,采用轨道导航仪回波探测被检查对象的成像区相对于机器成像空间的位置变化,其特征如下-至少生成一个具有数据点的参考数组,-所述数据点在k空间内至少位于一个球面的子表面上,所述子表面覆盖在球面上,并且-所述子表面至少围绕所述球面的一个大圆周按照位置变化的最大期望角度范围延伸,并且-为确定位置变化,将至少一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一个数组与参考数组进行比较。
以上所述方法和已有技术中的方法相比,作为参考数据仅仅使用了数据点,这些数据点位于球面的三个正交的圆形轨道上,通过具有数据点的子表面对面积的覆盖,可明显改善确定位置变化的精度。这特别适用于由待成像区的转动造成的位置变化的情况。
在一种有利的方案中,所述子表面等于所述球面。通过该方案几乎可对任意在大于0度到小于180度的区间内的转动进行高精度的确定。
在另一种有利的方案中,为确定位置变化,将一个由两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组合成的数组与所述参考数组进行比较,该两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圆形k空间路径位于两个相互正交的平面上。该方法和已有技术的方法相比,后者需要使用三个正交轨道导航仪回波的组合,而前者采用两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组合即可高精度地确定任意的三维位置变化。所以使用以上所述方式的多重顺序组合可探测任意的三维位置变化,和已有技术的方法相比,缩短了记录时间。和已有技术的方法相比,这里延长的参考数组的记录时间可通过采用特定数量的组合缩短轨道导航仪回波的组合的记录时间而得到补偿。


下面对照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表示一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流程图,图2表示一种磁共振仪的原理图,图3表示在k空间内,一个具有数据点的球面的参考数组,图4表示用于参考数组的一个具有数据点的子表面,相当于在k空间内的球扇形的弯曲表面,图5表示用于参考数组的一个具有数据点的子表面,相当于在k空间内的球片形的弯曲表面,图6为说明已有技术所述方法的系统误差,表示出一个具有三个正交剖面和圆形轨道的三维k空间数组,并且图7表示相对于图6中的情况围绕一根轴转动的三维k空间数组具有另外三个正交剖面和圆形轨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步骤11至16的一个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流程图。为了说明图1的流程图,举例参照了图2表示的磁共振仪的原理图。
图2所示的磁共振仪包括一个用于产生基础磁场的基础场磁系统21和一个用于产生梯度磁场的梯度线圈系统22。为使所述基础磁场均匀化,在梯度线圈系统22中集成了一个隔离线圈系统23。为控制梯度线圈系统22中以及隔离线圈系统23内的电流,将运两个系统22和23与一个中央控制系统24连接。此外所述机器还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放置台25,其上有作为被检查对象的病人29。此外该机器还包括一个高频系统26,它由中央控制系统24控制,用于向病人29体内发射可触发磁共振信号的高频信号,并接收所产生的磁共振信号。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24是这样构成的,由梯度线圈系统22产生的梯度场,必要时结合由高频系统26产生的高频场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设定,即它们在被检查对象的体内生成一个磁共振信号的位置坐标。此外所述中央控制系统24还按以下方式构成,即通过设定隔离线圈系统23的隔离电流以及设定梯度线圈系统22的补偿电流,使与至少在部分成像空间27内放置的被检查对象相关的基础磁场均匀化。另外所述中央控制系统24为控制可移动放置台25的运动,还与该放置台25连接。
为开始进行磁共振检查,病人29要放置在尽可能远地从基础场磁系统21中移出的放置台25上。这时病人29要根据磁共振成像的功能,即将病人29的头部作为成像区,头朝前躺在放置台25上。然后放置台25要进行移动,使病人头部定位在机器的成像空间27内。当头部定位之后,在定位的同时对补偿电流和隔离电流加以设定,使定位在成像空间27内的头部处于最佳均匀基础磁场内。
接着在图1所示流程图的步骤11中产生一个参考数组,它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范围内,用于在探测头部相对成像空间27的位置变化时,作为图象数组与图象数组比较的基础。如图3所示,所述参考数组包含位于k空间内的球面32上的数据点34,所述球面被这些数据点覆盖。
每个数据点34都对应一个复数值。所述参考数组例如是通过一个多位数,如128形成轨道导航仪回波,其圆形k空间路径36等距地分布在球面32上,并且构成该球面32的子午线。分布在子午线上的扫描点形成参考数组的对应数据点34。因为以上所述轨道导航仪回波是采用梯度回波法以一个约10度的触发角和短重复时间记录的,所以对于参考数组可实现小于20秒的记录时间。由此参考数组的记录时间保持在可接收的范围内。
在图1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12中,病人29的头部作为待成像区被记录下的第一图象数组。该图象数组通过一种回波平面法是作为三维图象数组而产生的。采用该回波平面法可快速产生大型三维图象数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除了所述回波平面法及其混合法外,还有类似的快速方法,例如多重旋转回波法和/或组合的梯度回波-旋转回波法,必要时结合使用半傅立叶技术。
自记录第一图象数组开始,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过程后,当病人29执行了一项认知性、感觉性或运动性任务时,例如某一手指做了一个特定的动作,则在图1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16中,将记录下头部的另一个图象数组。为区别参与认知性、感觉性或运动性任务的大脑区域,要将两个数组进行相减运算,这里在第一次和下一次记录图象数组之间的时间里,头部哪怕是极小的位置改变,也会导致错误出现。为了避免上述由于待成像区的位置改变而造成的错误,在步骤16之前直接进行步骤13至15。在步骤13至15中记录轨道导航仪回波,其导航仪回波数组将与参考数组进行比较,以探测头部可能出现的位置变化,并且在探测到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相应匹配一个位置编码和/或一个补偿调整,用于记录后面的图象数组。
为此在图1所示流程图的步骤13产生导航仪回波数组,它基于三个轨道导航仪回波,其圆形k空间路径位于三个正交的平面上。其中所述导航仪回波数组的每个数据点都对应一个复数值,而且被赋予复数值的数据点是从对应的轨道导航仪回波的扫描中得出的。在流程图的步骤14中,通过将导航仪回波数组与参考数组进行比较以确定出头部可能产生的位置变化。
下面将举例说明,为探测位置变化如何将导航仪回波数组与参考数组进行比较。首先为了表示清楚的缘故引入一个平面体系,它由三个相互正交的平面组成,它们相交于属于球面32的球心。所述的平面体系与球面32的相交线可通过选择相应参考数组的数据点34而定义出一个选择数组。
为了确定待成像区位置变化的转动成分,例如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通过围绕球心逐步转动平面体系,寻找出以下选择数组,它具有与导航仪回波数组最大的一致性。作为判断最大一致性的标准,使用一种距离函数,通过尽可能逼近零值而显示最大一致性。所述距离函数例如可按以下方式构成,对在选择数组和导航仪回波数组中相应的数据点,在其绝对值之间形成一个差值,并且利用所有数据点对的差值构成一个总和。
然后从一个选择数组开始,它是通过所述平面体系的校准产生的,所以选择数组相对于导航仪回波数组可以有相同的位置编码。如果所产生的总和不等于零,则要寻找总和尽可能接近零的那些选择数组,如果等于零,则表示在参考数组和导航仪回波数组的记录时刻之间,待成像区没有发生转动。该过程例如可用一种迭代法进行。为确定后面的选择数组,将平面体系围绕球心转动一个规定的角度,并且观察所产生的总和。其中每转动一个角度,为产生相应的选择数组,需要在参考数组的数据点34之间进行相应的内插。提供最接近于零的总和的选择数组的转动能够最终确定所探测的位置变化的转动分量。
上述最优化任务可通过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方法以时间有效的方式实现。例如可采用尼尔德-米德(Nelder-Mead)方法,也称之为登希尔-辛普勒克斯(Downhill-Simplex)方法,如在W.H.Press等的专著《C语言的数值方法,科学计算的艺术》,剑桥大学出版社,408至412页中所描述的,或采用前面所述的高斯-牛顿方法。
位置变化的平移分量可通过对导航仪回波数组和参考数组的数据点的相位值的相应运算而探测出来。
对于头部发生位置变化的情况,在图1所示流程图的步骤15中根据所确定的位置变化对步骤16中要记录的下一个图象数组进行相应的位置编码和/或补偿调整。如果在步骤14中没有探测到位置变化,则步骤16中要记录的下一个数组相对于步骤12中的第一图象数组采用一个未改变的位置编码和一个未改变的补偿调整记录。
流程图的步骤13至16将根据功能性成像的需要进行相应次数的重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不是采用图3中的参考数组,即其数据点34在k空间内位于覆盖球面的球面32上的数组,而是采用了图4或图5中的参考数组,其中数据点仅覆盖了球面32的一个子表面。其数据点覆盖了球面的一个子表面的参考数组适用于进行下述位置变化的探测,其中位置变化的最大角度范围不会超过处在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平面的,特别是不超过±30°的范围。图4和图5的参考数组可以类似于图3的参考数组通过轨道导航仪回波构成。和图3的参考数组不同的是,数据点的可比较面积密度需要明显很少的轨道导航仪回波的数量,所以图4和图5的参考数组可更快地被记录。
图4所示为一个参考数组的被赋予了数据点的球面的子表面,它相当于第一对球扇形41和42以及第二对球扇形46和47的弯曲表面。其中所述球扇形41和42具有一个第一共有球扇直径43,所述球扇形41和42是第一对相对该直径轴对称的,并且具有一个中央大圆平面44。第二对球扇形46和47同样具有一个共有球扇形直径48,所述球扇形46和47是相对该直径轴对称的,并且具有一个中央大圆平面49。其中球扇形直径43和48以及大圆平面44和49是两对相互垂直设置的。所述大圆平面44和49相应选择在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的两个正交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平面上。球扇形41、42、46和47的扇角45应在被探测的位置变化的最大期望角度范围内选择。
图5所示为一个参考数组的被赋予数据点的球面的子表面,它相当于三个球片形51、53和55的弯曲表面。其中每个所述球片形51、53和55均具有一个所属的中央大圆平面52、54和56,相应的球片形51、53和55是相对这些平面对称的。所述大圆平面52、54和56相互垂直,并且例如选择为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的三个正交导航仪回波平面。所述球片形51、53和55的厚度58应在待探测的位置变化的最大期望角度范围内选择。
最后,图6和图7表示的是,为什么按照已有技术探测位置变化时,要从图象数组到图象数组对3个正交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导航仪回波数组进行比较,特别是当出现具有转动分量的位置变化时,完全无法实现或者精度不能令人满意。
根据已有技术,对于在成像空间内定位的待成像区要记录一个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它由三个正交轨道导航仪回波组成。为了能够清楚地显示待成像区,可以再现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下面对图6中显示的,用网格状数据点表示的三维k空间数组60,作如下描述k空间数组60处于一个用k空间坐标轴kx、ky和kz所表示的k空间内。三个k空间平面kx-ky、ky-kz和kx-kz定义出k空间数组60内的三个相交平面61、62和63。在所述相交平面61、62和63中有一个圆形轨道161、162和163。所述圆形轨道161、162和163具有相同的直径和相同的中点。三个圆形轨道161、162和163上的数据点构成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所述三个圆形轨道161、162和163即代表三个轨道导航仪回波。应当再次指出的是,上述推导出的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仅仅是示意性的。在实践中,对于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的数据点的记录是唯一的和直接的,而不是记录一个完整的、可描述待成像区的k空间数组60。
在一段时间之后,当发生了例如待成像区围绕一根轴转动的情况时,则要记录一个第二导航仪回波数组,它也由三个相互正交的轨道导航仪回波组成并具有与第一导航仪回波数组相同的位置编码。为了表示清楚,所述第二导航仪回波数组的产生借助于图7所示的k空间数组60加以说明。
由于以上所述待成像区的转动,用于再现该待成像区的k空间数组60将按照傅立叶变换的规律例如围绕坐标轴kz旋转。参见图7中相应的描述。所述三个k空间平面kx-ky、ky-kz和kx-kz在转动后的k空间数组60内又定义出三个相交平面71、72和73。在所述相交平面71、72和73内也有圆形轨道171、172和173,圆形轨道171、172和173也具有相同的直径和相同的中点。沿着三个圆形轨道171、172和173布置的数据点构成第二导航仪回波数组。所述三个圆形轨道171、172和173相应于第二导航仪回波数组的三个轨道导航仪回波。
对于所述的两个导航仪回波数组意味着,只有相应于圆形轨道161和171的轨道导航仪回波在相对于k空间数组60中从同一个相交平面61或在此意义上等同的相交平面71中产生。然而相对于k空间数组60的圆形轨道162和172的轨道导航仪回波则是从两个不同的相交平面62和72中产生的。同样,与圆形轨道163和173对应的轨道导航仪回波,是由k空间数组60中的不同平面63和73产生的。
根据已有技术,为探测两个导航仪回波数组的记录时刻之间发生的位置变化,将对应于圆形轨道161、162和163的导航仪回波与对应于圆形轨道171、172和173的导航仪回波进行比较。为确定位置变化的转动分量,只考虑导航仪回波数组的数据点的绝对值。在将对应于圆形轨道161的轨道导航仪回波与对应于圆形轨道171的导航仪回波相比较时,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在对应于上述转动的循环交换中,两个导航仪回波的数据点具有从数据点到数据点为相同的绝对值序列。其原因在于,不仅圆形轨道161所对应的导航仪回波,而且圆形轨道172所对应的导航仪回波均来自所述k空间数组60的同一个相交平面61或71。
将圆形轨道162所对应的轨道导航仪回波的数据点与圆形轨道172所对应的进行比较时,没有简单的绝对值循环交换可作为转动分量的测量值确定,因为被比较的数据点由于其来源于k空间数组60的不同相交平面62和72,所以根据待成像区的性质具有各种不同的绝对值。这一点适用于圆形轨道163对应的轨道导航仪回波的数据点与圆形轨道173对应的数据点的比较。
如果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是由围绕多于一根轴的转动产生的,则对所有三个轨道导航仪回波都无法确定转动分量。仅在相对很小的转动中,在导航仪回波数组内部相同排列的绝对值才不会剧烈变化,已有技术中的方法才不会完全失效。但这只能实现前面所述的较低的精度。按照以上所述,采用上述按照匹配位置编码重复记录第二导航仪回波数组的方法,对于所探测的转动分量并不能实现更高的精度,因为前述的系统误差在已有技术所述的比较中无法避免。但这种系统误差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则不会出现。
以上作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例的描述也适用于扩散成像和灌注成像中,以及普通的磁共振成像,普通磁共振成像的特点是不采用唯一的序列过程记录磁共振图象。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顺利地使用在扩散成像中,因为扩散编码按顺序产生轨道导航仪回波以及产生参考数组,所以可排除位置变化探测和扩散编码之间的相互影响。
对于普通的磁共振成像,例如采用一种基于多层技术的涡流旋转回波法,其中的三维图象数组是逐层建立的,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从层记录到层记录探测待成像区的位置变化,并且进行相应的修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二维层结构的记录也可以一次或多次中断,从而能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探测到可能出现的位置变化。这也能以相同方式适用于空间技术。
在灌注成像中,特别有利的是,待成像区的轨道导航仪回波以及参考数组可选择相对较大的直径,从而使对比度平均值,特别是待成像区中心部位的对比度变化不会影响位置变化的探测。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仪的运行方法,其中采用轨道导航仪回波探测被检查对象的成像区相对于机器成像空间的位置变化,该方法包括以下特征-至少生成一个具有数据点的参考数组,-所述数据点在k空间内至少位于一个球面的子表面上,所述子表面覆盖在球面上,并且-所述子表面至少围绕所述球面的一个大圆周按照所述位置变化的一个最大期望角度范围延伸,并且-为了确定位置变化,将至少一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一个数组与所述参考数组进行比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大圆周是一个圆形k空间路径,它由一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多个数据点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子表面至少包括两对球扇形(41,42,46,47)的弯曲表面,-每对球扇形具有一个共同的球扇形直径(43,48),对应的每对球扇形(41,42,46,47)相对于所述直径是轴对称的,并且具有一个中央大圆面(44,49),并且-每对所述球扇形直径(43,48)和大圆面(44,49)相互正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子表面包括三对球扇形(41,42,46,47)的弯曲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球扇形(41,42,46,47)具有一个扇角(45),并且该扇角(45)处在约5度至60度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子表面至少包括两个球片形(51,53,55)的弯曲表面,-每个球片形(51,53,55)具有一个中央大圆面(52,54,56),对应的各球片形(51,53,55)相对于该圆面对称,并且-所述球片形(51,53,55)的大圆面(52,54,56)相互正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子表面包括三个球片形(51,53,55)的弯曲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球片形(51,53,55)的厚度(58)大约等于所述球面直径的5%至30%。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子表面等于所述球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圆形k空间路径具有相同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参考数组在时间上提前于所述轨道导航仪回波被接收。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为确定所述位置变化,将两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组合成的数组与所述参考数组进行比较,该两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圆形k空间路径处于两个相互正交的平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为确定所述位置变化,将三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组合成的数组与所述参考数组进行比较,该三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圆形k空间路径处于三个相互正交的平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子表面上至少确定一个圆形路径,其相邻的数据点构成一个数值序列,它与一个相应构造的用于至少一个轨道导航仪回波数组的数值序列尽可能相等。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圆形路径的数值是通过内插法从参考数组的数值中得到的。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对于复数值考虑其绝对值。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为确定所述圆形路径,使用一种距离函数多维最小化方法。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尼尔德-米德(Nelder-Mead)方法。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高斯-牛顿方法。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一个参考数组,-生成一个待成像区的第一图象数组,-至少生成一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第一组合,-为确定一个位置变化,将所述第一组合的数组与所述参考数组进行比较,-当探测到位置变化时,根据所探测到的位置变化跟踪仪器的位置坐标,-至少再生成另一个待成像区的图象数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对仪器的隔离线圈系统的电流和/或梯度线圈系统的补偿电流做相应的跟踪。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至少有一个图象数组用回波平面法作为三维图象数组被记录。
23.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种梯度回波法,以小的触发角和短的重复时间接收所述参考数组和/或轨道导航仪回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仪的运行方法,其中采用轨道导航仪回波探测被检查对象的成像区相对于机器成像空间的位置变化,本发明包括以下特征:-至少生成一个具有数据点的参考数组,-所述数据点在k空间内至少位于一个球面的子表面上,所述子表面覆盖在球面上,并且-所述子表面至少围绕所述球面的一个大圆周按照所述位置变化的最大期望角度范围延伸,并且-为了确定位置变化,将至少一个轨道导航仪回波的一个数组与所述参考数组进行比较。
文档编号G01R33/48GK1359657SQ0114549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6日
发明者斯蒂芬·塞森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